绿林网

人间热闹事读后感锦集

人间热闹事读后感锦集

《人间热闹事》是一本由季羡林等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023-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热闹事》读后感(一):人间有味是清欢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朱自清《荷塘月色》

《人间热闹事》读后感(二):人生呐,活的就是一股热闹气儿

苏东坡在《浣溪沙》中写道“人间至味是清欢”。

《人间热闹事》读后感(三):我于方寸之地,不舍昼夜,神游百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散文集,收录了汪曾祺、徐志摩、鲁迅、老舍、郁达夫、朱自清、萧红、沈从文、季羡林等诸多文学大师的经典作品,共计40篇散文著作。 禁Ⅰ足三年,一朝解Ⅰ放,报复性旅游导致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开启人山人海模式。但是我这个社恐达人向来是不喜欢凑热闹的,所以只好躲入文学世界来一场安静的精神畅游。 我游览了汪曾祺的花园,感受到他对童年和老家的怀念;陪着梁遇春感受经历人生途中的每一个停靠点;看着徐志摩在翡翠冷山居写下浪漫诗篇;重温鲁迅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跟着老舍跨越时空去北京过春节;旁观许地山一家于家中后院分食落花生;跟着郁达夫在春日的钓台信步闲游;陪着李广田体验旅途中的野店;跟着废名在茶铺里听家长里短。 看吧,我们都是那个喜欢奔走在十丈红尘里的平凡过客。 精神畅游也是旅游,既是旅游,又怎能少得了美食呢?要论文学界的吃货大王,汪老一定榜上有名且得是前排。《五味》酸甜苦辣咸臭,他挨个尝了个遍。爱酸的有酸菜火锅、羊肉酸菜汤、酸笋炖鸡,喜甜的有芋头扣肉、番薯糖水,食苦的有苦瓜、苦荬,吃辣的有麻辣烫、麻婆豆腐、干煸牛肉丝,喜臭的有油炸臭豆腐、豆腐乳等等,可谓是应有尽有。 酒足饭饱之余,便要溜溜弯赏赏景,多闻人间草木,多见鸟语花香。 许地山带我领略了春日中的林野;朱自清向我介绍了月色下的荷塘;汪曾祺凭着草木知春秋过冬夏;郁达夫让我见识了故都的秋色;鲁彦带我领略了南北方的雪景之差;老舍向我介绍了他喜忧参半的养花经历;李广田带我赏遍昆明的花潮花海;徐蔚南再现了郁郁葱葱的紫藤萝瀑布。 旅行是暂时的逃离,可以充电补能,但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归平淡的生活,过自己的悲喜小日子。 淡然应对平凡生活中的别离,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一门功课。朱自清的《背影》从中学起就向我预告了别离是人生的常态,与父母的分别、与好友的分别、一段生活的分别。不管经历过多少次别离,看着那些远去的背影。我总是忍不住潸然泪下。

《人间热闹事》读后感(四):酸甜苦辣,皆是人生

这本书选取的作者包括鲁迅、老舍、徐志摩、郁达夫、许地山等大师,其中不少文章都是以前中学课本中出现过的,有些文章还曾经要求背诵,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落花生》、《荷塘月色》等等。这本书选择的文章的主要风格正如书名所言,描述的大多是这烟火人间。汪曾祺的《花园》里面出现了好多生物,草、臭芝麻、天牛、蟋蟀、蜻蜓等等,到处都充满了童年的快乐,小孩的顽皮就是鸟冒失飞进花厅,关窗、拍手的吆喝,我想到自己的家中偶尔也会有麻雀飞来,那时候也是这样子,看到麻雀撞上玻璃,反而觉得他们好笑,但是现在更多的会感受到一些残忍。我也不知道该抱着什么样的心情,但是童年的童心可能就是如此肆无忌惮,简单的快乐。当父亲帮汪曾祺捉了一只小鸟被猫吃了的时候,也是孩童般的大哭。想不到小男孩对于花的喜爱也如此强烈。我也喜欢花,以前也爱摘,常常跟自己说,花开堪折直须折,他的花园拥有好多花,海棠、梅树、碧桃、丁香,这该多好看呀。也能看出来作者小时候的生活何等优越,还有佣人服侍。之前小区里面常有大朵的绣球花,颜色各异,那时候习以为常了倒是,现在倒很难见到。汪曾祺笔下的好多植物都在我家有,含羞草,龙爪树等等,所以看起来也会倍感亲切。 梁遇春的《途中》,带着些闲散的意味,他觉得旅行不如通常的散步,在告病假去杭州游玩的时候,一直听着车夫的命令,看一些非看不可的风景,他倒觉得不适了。但是现在人们的旅行却都是这样,“旅行的人们所看的却多半是这些名闻四海的死景,人人莫名其妙地照例赞美的胜地。”他说那些旅行只能成为如烟如雾的记忆。好像确实是这样,兴奋地出去旅行,但是年数多了之后,很多风景名胜都越来越模糊,仿佛自己不曾去过。作者喜欢在途中。不只是为了欣赏自然风景,亲近自然,还能看途中的其他人,他们不同的人生。作者列举了古今中外的作者和文学作品对于行的理解,虽然陆游的那首《剑南道中遇微雨》我并不觉得浪漫,毕竟诗人内心是无法当骑马的将军,只能成为诗人,报国无门的凄凉心境。

《人间热闹事》读后感(五):烟火人间,且听风吟——读《人间热闹事》

《人间热闹事》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合集本书籍。怎么样的一本合集呢?是一代大师们的人生所思、所悟、所感、所想、所品……的书,一篇篇文章,件件透着文学的厚度、人间的温度与、世间的广度与时间的力度。

这些大师们,每一个拿出来都有一番事迹,每一个都大名鼎鼎,每一个人的作品都可以出版很多书籍,本书的合集可以说是人间事的主题,汇集精华,自成体系。

都有哪些大师呢?剧透一下,有鲁迅、老舍、季羡林、汪曾祺、朱自清、沈从文、郁达夫、萧红、李广田、梁遇春、徐志摩、许地山、废名、鲁彦……

这些作家的作品有的宛若警众之木,振聋发聩;有些宛如半夜钟声,令人深思;也有一些如涓涓细流,抵人心田。

这里面的文章有很多是收录进学校教育课本的,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落花生》《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背景》……人到中年再读这些书,跟儿时学习相比,更加读到里面的韵味与深远。

本书以人间事为线索贯穿,那么什么是人间事呢?莫不是生活趣谈、吃食讲究、山川草木以及人间情谊。

生活趣谈那定是少不了汪曾祺的花园、鲁迅的百草园、徐志摩的翡冷翠山、老舍的北京春节以及许地山的花生,一件件或感悟或追忆的事串在一起,就是一幅热闹非凡的人间生活图。

吃食讲究一定少不了汪曾祺先生,看汪老先生的美食文章,不仅有了菜谱,有了食材最正宗的源头知识,最主要的是勾起了心底的馋虫,激发了思想上的回响。汪老写吃食不是吃完、写完、做完就结束了,而是洞悉了“弦外之音”与“言外之意”,真实的诠释了什么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人间草木,万物欢喜,荷塘的美色,故都的秋色,花海、花潮……都浸透着写作者的情愫,各位大师们用文字记叙和记录美,也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是会有所遐想。

平凡生活,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总是会有诸多的牵绊、不舍,总是有诸多的好的或者不好的回忆,但是正如本书封底所写“酸甜苦辣,皆是滋味;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读《人间热闹事》,品人间滋味,过自在生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