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兰波》读后感1000字

《兰波》读后感1000字

《兰波》是一本由[英]塞思·惠登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4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兰波》读后感(一):诗歌的通灵者意味着什么?

兰波的通灵论:“如果他从那里带回来的东西有形,他就给出形式;如果是无形的,那么就给出无形。”(参考塞斯-惠登的《兰波》)借助所谓的通灵,兰波想达到的是一种全新的客观诗歌,看到事物的形式的出现。这就是为什么他让现实主义转向梦幻。 “通过所有感官的紊乱抵达未知的境界”并非对既有的关联的再次确认和锚固,也并非一种人脑远程通信或即时报道式的确认,比如确认今天心情如何,而是在《醉舟》般的漂流线路上确认和愿景的关系。兰波对波德莱尔的推崇,可以说就是他的通灵-客观诗歌的体现。也就是说,他和波德莱尔的神秘、紧密又强烈的关系被通灵确认。换言之,作为诗人的波德莱尔属于谁呢?巴黎人、法国人、上帝、人民,还是新一代诗人?答案是属于一个通向波德莱尔的通灵者。 但是兰波的“科学”又向前迈出了一步,远远超出了从主观到客观的转变。我认为这一步就是心智的自由,一种肯定的能动性将在关系中发挥作用。“科学”地来说,通灵人理论可以转译为“误读图示”中的先辈诗人理论,但这里面没有丝毫影响的焦虑。 如果通灵是精神和生理的监控,是对一种糟糕处境的修辞上的强化,是让悲伤情绪扩大振幅和强度,那么通灵即是杀人。那么就不需要通灵和诗歌了,因为很显然,一般科技和社会学达人就能做到这些,还不说高科技和完美犯罪。在兰波的语境中,通灵肯定不是这些。女拳在自开发的算命学上自视过高并没让ta们成为诗人,原因就在这里。

詹姆斯·迪基和史蒂文斯有诗人个体上的拉锯战,有巨大的分歧也有重合,诗中人物有截然不同的命运,但这一切为什么变得不重要了呢?这是一个典型的单子论的例子。每个单子都体现世界,哪怕这些单子所处的群和位置十分不同。——随便你用卡巴拉还是什么概括这一点。前提是他们的诗必须出自审美的世界观。诗歌有其残酷戏剧的纹理,也有很多诗人要展现自己的诗歌个性,与影响搏斗,但终究是要将审美引入生存和世界。 ——而不是用什么统计学、社会学、市场营销、精神分析、计算机科学、八字测算等等打诗歌的算盘。

《兰波》读后感(二):天才诗人、流亡中的天使、勾引有妇之夫……

在没看过这本书之前,提起兰波,能想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诗人。

可看了塞思·惠登的这本《兰波》后再次提起他,就会想到很多新的标签:“天才诗人”“百年一遇的神童”“流亡中的天使”“同性恋者”“巴黎公社的积极分子”……

但不管是哪一个,都不足以完全形容兰波那复杂又多样的一生。

1854年,阿尔蒂尔·兰波出生于法国夏尔维尔,那是一座舒适而又安静的小城。与身处的这座小城截然相反,兰波大胆、叛逆,总是热衷于一切冒险的事物。

但他也并不是生来就是如此的。

在兰波还很小的时候,父亲长期在军队服兵役。所以在兰波成长的过程中,几乎只有母亲的身影,而母亲又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在父母的影响之下,兰波的性格出现了很大的缺陷,这对他后来的人生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他曾做过生意、倒卖过军火。他的私生活混乱,勾引有妇之夫;他和魏尔伦之间“不干不净”的关系也一直被人们所诟病。但这也仅仅是伟大天才单薄的一面而已。

如果说上帝真的有宠儿的话,那兰波一定是其中一个。上帝不仅给了他叛逆的勇气,还给了他美貌和人人羡慕的才华。

刚开始在学校的时候,兰波其实是很“安分守己”的。他的学习很好,曾在三年的学习时间里,就在不同的科目中获得了十几个奖项。

不仅如此,在14岁时,他就已经创作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首诗了。在15至20岁时,更是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那些作品对后世的人,尤其是许多著名作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去形容兰波,那他绝对是才华横溢的代表。可惜,他并没有将自己的全部才华施展出来。21岁后,天才将自己的创作能力彻底“扔下”,直到死时,都没再创作过一首诗。

若癌症没有在兰波37岁那年夺走他的生命,在以后的岁月里,他是否还会继续创作呢?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了。但是,他曾留下的那些作品,以及他传奇的人生故事,已经足够人们津津乐道了。

正如塞思·惠登在《兰波》里所说:

《兰波》读后感(三):《兰波》八卦而正经的人物传记

《兰波》是一本关于天才诗人兰波的胶囊式传记。

朋友们,恕我浅薄,当我看到胶囊式传记时,就在想,胶囊式是啥意思?于是我百度了一下,大概明白了意思:这本书像胶囊一样小巧便于携带,俗称口袋书,是真的可以放在口袋里的小书。

兰波在1854年出生于夏尔维尔,在文中,多次提到夏尔维尔。他在这里出生,却想逃离这里,一次又一次的逃离,却没有躲过命运的安排,落叶总是要归根的。所以在他一次又一次的逃离失败后,他还是选择回到家乡,回到母亲的身旁。

他的故事,可谓是一个少年天才的故事。年少时便因自己的才华意满志得,可能正是在学习上的种种优势,可能是当时战争的压力,让他觉得只想逃离,跟波德莱尔的“不论何地!不论何地!离开这个世界就行”的诗句契合,如同所有的少年,青春年少时总有一股想要离开家乡寻找自由的勇气。

诗人,是一个浪漫且充满幻想的形象,他们总是喜欢流浪,或许在流浪的生涯里才可以看到更多的人间疾苦以及人间真实。诗人的世界是多彩的,是悲伤的,是充满自由的,他的那些通过提问多于回答的诗歌,似乎在告诫读者如何反思自己,如何了解自我。

在序文里,你大概就会看到兰波的一生。年少时学习的优越感,拆解仿写前人的诗歌,编织成自己的理想,把自己最早的诗歌寄给功成名就的巴那斯诗人,希望他帮忙发表这些诗歌,可是事情并不像他想象那样顺利。

此后他遇到了他人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人,也是在年少时纠葛最深的人——魏尔伦。两位诗人的关系就是最大的八卦,他们以相爱的方式在一起,超越了夫妻关系,在法国、英国和德国时,他们都出双入对,形影不离。魏尔伦的妻子一方面接受不了这样的关系,另一方面因为魏尔伦的行为,已经提出离婚。

魏尔伦算不上一个有责任的人,最夸张的是他喝醉酒后竟然把2个月大的儿子摔到了墙上,然后跑到他母亲家里。甚至有暴力倾向,他妻子脖子上的瘀伤,就是他差点掐死她的证据。因为岳父的干预,妻子的离开给他留下更多的时间与兰波在一起。

他们在一起时,过得不尽人意。虽然有着共同爱好,可以一起写诗,整理诗歌,但是他们都是追寻自由的疯狂人,所以结局并不太美好。兰波用刀刺伤过魏尔伦,魏尔伦也拔枪打伤过兰波,可见二人的相处方法有点极端。

两人最后分开是因为两人争吵,魏尔伦在公共场合拔枪,兰波有了上次被他枪伤的经验,立马报警叫来了警察,魏尔伦被抓,最后被判处两年徒刑。你以为他们各自疗伤就不会再相见了吗?

不,更奇葩的是,魏尔伦出狱后,他们见过一次。兰波写信向魏尔伦要钱,以他们之前的关系作威胁,而魏尔伦则是写信给德拉埃,试图澄清这个问题。到此,兰波收起他的创伤,再一次开始流浪。

那些天才般的人物,人们津津乐道的不止他们的天赋,还有这些生活方面的八卦,好像大多数天才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癖好,被世人谈论,好像也正是这些私人领域的故事,让读者更深刻的认识到人的多面性。

天赋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才能,而他特别的生活故事,组成一个真实的人生,就像前段时间爆火的北大学霸韦神,他的样子跟他的天赋成对比,让人们一下子就记住了他。

除了八卦的一面,还有正经的人物传记介绍,本书从城墙、田野、首都、创伤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述兰波的一生,讲述的过程中夹杂兰波的诗歌解析,这是正经的介绍与解说,富含知识性和独创性,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中感受兰波的一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