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切尔诺贝利读后感摘抄

切尔诺贝利读后感摘抄

《切尔诺贝利》是一本由[美]沙希利·浦洛基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4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切尔诺贝利》读后感(一):一个悲剧的发生永远不是意外

1986年4月26日凌晨, 伴随着一声超级巨响,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发生了爆炸, 重达200吨的的水泥板像纸片一样被撕裂抛向天空, 近190吨放射性物质和8吨放射性燃料喷薄而出。 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核爆炸污染。 因核辐射造成的死亡人数估算为9万人。 .

《切尔诺贝利》读后感(二):甚于悲剧者

直言不讳,评分里面有题材原因在。 纪实类的文字对我有种天然的排斥,或者我对纪实类的闻着有天然的隔阂。对我来说,稍微可怕了。 又硬着头皮读完,由于题材原因,阅读时的心情是沉重的,也是静默的。 不能说没有共鸣,读到书中某些口述时,确实有所感触,但我自知程度远远不够。对于这场“核战争”有了一点了解。它的危害在未来几十年上百年中一直生效,长期小剂量存在的可怕,是切尔诺贝利人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除了物质生活,精神的污染更是让人痛不欲生,生活已经茫然而麻木。爱与被爱的权利与幸福已经被剥夺。然而这些,仍然在延续着,如同那散逸在空气中的放射性元素一样,经久不息…… 甚于悲剧者,更看今朝。

《切尔诺贝利》读后感(三):史上最著名核事故

说到核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二战时投到日本的两颗原子弹,排名第二的就应该是在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发生的切尔诺贝利事故。

《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这本书就是一部全景式描绘这场事故的专业著作。作者沙希利·浦洛基,美籍乌克兰裔人,哈佛大学教授,国际著名东欧史,俄罗斯史专家,出版过十余部著作,其中有好几部都被译成了中文,如《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和《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每一本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相对于旧版这次的新版不仅全面修订了译文并且增加了作者特意撰写的中文版序言,再有增加了20多张历史图片从而让读者有更直观的了解,最后还新增人物关系和事故解析图表、附赠专家导读本,可谓是诚意满满。

《切尔诺贝利》读后感(四):读完切尔诺贝利后忧心忡忡

据书,切尔诺贝利事件造成的生态事件,最终可能需要两万年才能清除,不禁使人对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的长久影响担忧,而在全球人口持续增长资源开发日趋紧迫的未来,核电相关的开发利用也再所难免,达摩克利斯剑时刻高悬,不知哪天会掉下来?

人类作为生物界的顶尖级掠夺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来发展自己,建立起城市、聚落与组织。从游牧采集到定居农耕,人类对资源的使用效率跟人类的文明成就同步前进。从煤炭大量用于机车,到如今高铁体系所需要的海量电能,就是实证。似乎看来未来的进化需要更多的电能来支持物理性的移动,无论是交通工具,还是电信信息传输与大数据生成进化,毋庸置疑的是大量的电能被期待产生。核能无疑还是目前最先进的利用方式。

然而,核电站作为人造物,有时它会呈现出不可控的局面,就如切尔诺贝利,当它面目狰狞时,它就是恶魔,它使得家园变成禁地,它使得万民流离失所,它使得群众健康受损。在进化的同时,一定要留意到它的另一面,无论是书中所提到的官僚主义,或地区间的利益纠葛,都可能成为核灾难的引爆点。

《切尔诺贝利》读后感(五):雪崩的全过程

悲剧之所以会发生,正是集合了所有看似不可能发生的细微事务,在时间的累积下由量变引发的质变。

这是我初读本书的第一感受。

2019年我看了HBO的同名电视剧,大为震撼,不过5集的篇幅主要集中在事故发生后苏联各级人员的处理过程上。而本书将事故发生的来龙去脉做了细致入微的详细描述,从全球政治环境的变化、苏联政府内部的问题、乌克兰当局的管理模式、关键人物的性格及想法揣摩等方面做了非常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尽全力还原了这次悲剧的发生的过程,让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灾难的巧合、恐怖和无奈。

14天的读书过程虽然在涉及到一些专业术语、技术领域和复杂人名职位时有些阻碍,但作为那个年代出生的人,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听闻过这次事件,现在通过本书将事件全貌还原之后,才明白虽然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特殊产物,但是对今后的人生还是能够起到一定警示作用,并且在面对类似福岛核泄漏事件时应该采取的态度有了一定积极的调整和影响。

我想,这就是这场雪崩过后,幸存者们的一点收获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