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久别重逢》的读后感大全

《久别重逢》的读后感大全

《久别重逢》是一本由范雨素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久别重逢》读后感(一):项静:《久别重逢》:为理解一代打工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了新的文本

范雨素《久别重逢》,是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小说分为两个世界,一方面讲述了以范雨素为原型的女主角范菊人在故乡成长与在北京漂泊的艰辛故事。同时又有奇幻世界的部分,楚地鬼神文化让范菊人经常陷入幻想,让她获得平等与自尊。这是一部难以简单定义的小说,其特殊的风格和表达方式,为我们观察和理解一代打工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了新的文本和资料。

推荐人:项静(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久别重逢》读后感(二):《久别重逢》:女性视角下的生命与历史之歌

匪兵兔子

《久别重逢》是家政女工范雨素创作的长篇小说,以个人家族史为线索,上接前世的日月轮回、脱胎转世,下承今生在人世间的四海漂泊。小说带有奇幻、神秘的童话色彩,借助文学的翅膀,“我”得以穿越古今中外的时空限制,与哲人对话,与童话人物交流。不管是上天入地的精神遨游,还是在楚国之地寻觅大桑树爷爷,这都赋予这部作品微妙的双重性,一边是超越世俗的自由世界,一边是颠沛流离的沉重生活;一边是梦中的美人鱼、第欧根尼,一边是北漂遭遇不公、歧视的命运;一边是巫术、盗墓的诡丽之气,一边是女性生命的坚韧、豁达。在这种碎片、跳跃和诗意的文学叙述中,范雨素书写了一部女性视角下的生命与历史之歌。这种海纳百川的想象力与卑微顽强的生命力,使得《久别重逢》有点像21世纪的“生死场”。

《久别重逢》读后感(三):朱羽:《久别重逢》:见众生,见天地,见自己

范雨素是个独特的人,是位不可复制的作家,同时,她又是一位具有普遍意义的“打工人”-写作者。

《久别重逢》是一部难以界定的作品,既跳脱出了“底层”书写的窠臼,也毫不沾染丝毫“伤痕”、“悔恨”和“诉苦”之色。一位“低欲望”却爱幻想并与文学结缘的女性,从尚留余温的乡村“传统”肌体里汲取生命的能量,从革命中国的滋养中获得了平视他者的习惯。这部小说当然可以说是一位底层文学爱好者的“自叙传”,但它的意义远超于此。范雨素能够悄无声息地从切身经验转向奇诡的想象,能够把小学课本选文的语句安排得恰到好处、动人心扉,能够把那一个底层人民饱含热力的动作凝定为神像般的姿态——“双手捧着饮料,递给公司门口拾垃圾的奶奶”。在《久别重逢》中,能够见众生,见天地,亦能见自己,看见我们自己的内心远不如这位范雨素丰富、明亮、通透。

推荐人:朱羽(上海大学中文系)

《久别重逢》读后感(四):我将手持刻刀 亲自雕刻我自己

读《久别重逢》,是被那句话吸引的。

“我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

正文给我的感觉也是如此,其实我反倒更喜欢后记中范雨素与记者的对谈,那是我更能理解的她。

在正文中的范雨素,真诚地相信着那些我完全不相信的榕树、鬼神,虔诚而尊敬。是与我好不一样的成长经历与人生。她的痛苦,我无法完全地感同身受,甚至因此怀疑自己是否太过冷漠。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在某些瞬间失去一些常人所拥有的判断力,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什么是我喜欢的,什么是我不喜欢的。我就好像突然被放到身体的躯壳里,尚未明白世界的规则,只能随波逐流地去做个正常人。偶尔有脱节的瞬间,会对社会感到困顿,但困顿之后还是沉默地运行。

而范雨素呢,她是在社会不曾注目的角落里生长起来的,在走路时淋过雨,也被路边的石子刮伤,但从未停下来。

我也将这样生活。

《久别重逢》读后感(五):「回看三十年来我的阅读史,如青梅煮酒,生涩有香气。」

好像第一次知道作者的名字,是在播客@随机波动,她们仨提到范雨素关于“读书的意义”的回答:

“读书一可以不卑不亢地活着,二可以使人心灵干净。一本书读完可能很快就忘干净了,好比竹篮打水,是一场空。但是竹篮经过一次次水的洗礼,会一次比一次干净。一个人每天看书可能记不住什么,但潜意识里会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我一下子就被“竹篮变干净”这个比喻打动了,就开始读这本书。不过读完也没看到前面那段话。又仔细搜了搜,才发现那是她在纪录片《梦与路:小镇青年 双面人生》中说的。

其实没想到这本书是这种风格的,以为会是非虚构文学,像《秋园》《我在北京送快递》之类的,但介绍又说是一本“自传体小说”,所以有的事件和情绪,我会下意识就想问一下“这是真的吗”——有时出于好奇,有时则出于对苦难的回避。

范雨素其实早在2017年就因为一篇《我是范雨素》的公众号推文成了“网红”,首发的链接早已404,剩下些小号的“节选”。我以为看不到原文了,结果刚刚翻了翻书前面的代序,发现标题就是《我是范雨素》……而这恰恰几乎是我全书最喜欢的部分了。

书的语言直白犀利,育儿嫂和家政的职业让她直观感受到贫富阶级差距,但或许是读书带来的通透,又或许是性格里天生的包容与悲悯,她对具体的人的困境、痛苦,反而能理解得更多,“我的眼里没有阶层”。

突然有点感慨,为能读到这样的女性书写而庆幸。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