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家在海的那一边》读后感1000字

《家在海的那一边》读后感1000字

《家在海的那一边》是一本由蒋晓云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家在海的那一边》读后感(一):老年文化人的莲花

读蒋晓云的小说,就像心头不经意间被插了一把利刃,而读蒋晓云这样文化人的散文吐槽,只觉她的文字有种“濯清涟而不妖”的质朴美感,那嘈言嘈语,带着幽默与乐观的底色,不经意间吐出了莲花来。

《家在海的那一边》读后感(二):一湾海水,一缕乡愁,一页窄窄的稿纸

一湾海水,一缕乡愁,也许都只能借助那一页窄窄的稿纸,遥遥的写下自己的愁苦之情吧。合上书本,我不觉低声慨叹:幼稚少艾,哀乐中年;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无论是小少年还是老华侨,在时间面前,我们都是输家。

《家在海的那一边》读后感(三):用《春秋》的笔法,国际化地“吐槽”,是一种境界

蒋晓云的小说都读过,《桃花井》读到落泪,民国素人志里面的许多篇目,读到了一种含蓄的人生智慧。于是对这位宣传语中都说“传奇”的作者有些好奇。想必应该是很睿智的。

而这本散文集,就真的离作者很近很近,但却离我的想象有点远。作者一点架子都没有,仿佛闲坐沙发里聊天。因为她见闻广博,有多地生活经验,有几十年生活经验,所以趣事特别多。重点是说话一点也不文绉绉,特别逗趣。和小说里读到的那个人完全不一样。

她不会仗着自己的人生经验给你上课,也不会硬要给你“教导”,其实以她的经验是完全有这个能力的,二十岁就连拿三次“联合报文学奖”,二十出头就当上杂志主编,留学出国转换轨道,回国又担任500强企业驻大陆主管。但她偏不把话说尽。这是一种气度,也是一种智慧。

书里多数是旅游时对各地的人与习俗的趣闻,海峡两岸的风俗谈,中美亲子关系的差别等等。视角是国际化的,但有趣的是,她却使用了古典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这样的国际视角,语言中充满“不露山水”之美,就像《红楼梦》中宝钗评黛玉的擅用“春秋的法子”。孔子撰《春秋》,在语言平面上“不露山水”,但在表达平面上,自能见其“微言大义”,后人就称这种手法为“春秋笔法”。不把话说尽,要留有让读者思考的余地,这正是现在的文章缺少的一种魅力。

读蒋晓云的散文集,就像是面对面听一个人生经验极其丰富,又很会讲故事的朋友聊天,有时动情,有时幽默,吐槽“有态度”,总能引人会心一笑,或者大呼过瘾。

在我看来这已经是远胜于那些爱做他人导师文字的境界了。

《家在海的那一边》读后感(四):《家在海的那一边》:不负春来二十年

“不负春来二十年”取自白居易的诗《老病》,全诗为:昼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如今老病须知分,不负春来二十年。在蒋晓云的同名散文《不负春来二十年》中,她在结尾也引用了这首诗,感叹“人生如沙画,热闹都在前半场,庆典过后就要慢慢准备收啦”,以一种豁达坦然的情绪来正视衰老。

蒋晓云出生于台北,曾凭借小说《掉伞天》、《乐山行》和《姻缘路》,三度荣获“联合报小说奖”,当时曾任评选委员的夏志清认为其“技巧圆熟,文笔细致”,而另一评委朱西宁则盛赞其语言“清丽闪烁”,行文思路“交织绵密和灵活畅捷”,获得如此高的赞誉和奖项,蒋晓云却没有继续写作。1980年,她远赴美国留学,结婚生子,这一停笔便是三十年,最近两年才开始重新写作,而这本《家在海的那一边》便是蒋晓云最新的散文集。

蒋晓云的散文与小说的风格完全属于两个派系,她的小说是一小碟又一小碟南方小糕点,精珍细琢,需慢慢品味,其散文则变成了一锅北方炖菜,有种大快朵颐之感。在《家在海的那一边》中,蒋晓云写的都是自己的生活,孩子大小威哥的趣事、四处旅行的见闻、文化综艺、娱乐八卦、政治调侃……以一种无拘无束、洒脱自然的心态来记录自己的生活,不必讨好读者和评委,少了年轻时刻意为之的文学气息,多了一份率性和淡然。

在这部散文集中,蒋晓云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喜欢自我解嘲,抑或调侃家人。《印象土国》中讲述的土耳其被骗经历让人捧腹;《岂伊异人》在上海的电梯中,遇到冷漠的男人,蒋晓云对先生说“我确定我们在上海了”,短短一句便把文化差异写得尽然;《君自何处来》中,蒋晓云在意大利旅游被带路的中国女子带丢,绕了路、花了时间,可是因为遇到一家中国餐馆,一家子就又变得轻松快乐,觉得走了一个多钟头能在中国餐馆吃个晚饭也是一种收获。 读罢全书,只觉得蒋晓云能把生活的点滴变出乐趣来,当然这也是她多年文化的积淀,其俏皮的语言便自然水到渠成了。

人生终不过百,若能像蒋晓云这样,到了一定的年龄,经历了纷扰事情,直面衰老,从容生活,该多好。

《家在海的那一边》读后感(五):豁达优雅过此生

文/凡悦颜 蒋晓云,生于台北,祖籍湖南岳阳,曾凭借一部《掉伞天》一战成名,连续三次获得联合报文学奖。她甚至被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赞誉为“又一张爱玲”。 或许没人能猜透,她为何在风头正劲时选择退出文坛,又凭何能,在相夫教子的同时,在波诡云谲的商场拼出一方天地;更没人晓得,她为何在平稳优渥的职场选择突然退休,甘愿做一个“吃老本”的妇人。正如她调侃友人所言,选择退休,就相当于放弃了地位职权,去用餐立马从秘书订位、经理相迎退步到与点餐服务员扯皮。 而如今,在旅居美国三十年后,她选择重回文坛,从《桃花井》到《素人志》一和二,再到如今的《家在海的那一边》,她以惊人的出书速度告诉读者,她依旧是那个爱文字的蒋晓云,她不是昙花一现,她用实力向读者证明,她不是某人的替代品,经过时间和阅历的洗礼,她得以更加豁达优雅,从容淡然。 相较于之前的作品,《家在海的那一边》是蒋晓云从小说到散文,从虚构到纪实的转折。或许读者能从书中寻到以上疑问的蛛丝马迹。本书分三辑讲述其离乡育儿、生活所思,旅游轶事以及政治所感,数十篇的文章却鲜有长篇大论,皆是由经历的点滴小事落笔,进而引发的哲思,语言接地气,却也自带着“海归们”的洋气与“高姿态”,点缀着见证沧海桑田后的豁达,读起来恰到好处。那字里行间仿似有一种魔力,能让琐碎平淡的日子开出美丽动人的花来。 一句“是块料就支持”,看似云淡风轻,实则在漫不经心的背后也满是为人父母的良苦用心,对于孩子们的“梦想”她选择支持,但从来不强求,这与《教养的迷思》一书中提到的顺应孩子天性不谋而合。受美国大环境的影响,作者将亲子关系看的很透。大陆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反而会让孩子有“受”无“施”,管的太多无疑会囿住孩子的手脚,让他们无法去全力以赴。相较于大陆,美国孩子一到成年就会“被独立”,将父母家与儿子家分开来,“AA制”是他们的主流观念,正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好之以方”不但孩子们容易接受,父母们也有更多自由的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与此对应的,那便是“父母当自强”,要求孩子独立的同时,父母也需要努力做到自身独立。如今空巢老人日益受到重视,与其用冰冷的法律强制他们回家探亲,不妨鼓励父母们提升个人魅力,不过分依赖和强求,不做“鼻涕虫”和“牛皮糖”,默默关注、遥遥祝福,知情知趣,如此这般,孩子们自然欣欣然回家。 书中作者经常自嘲为“不懂政治的老妪”,但从多次对的“美国婴儿潮”和马英九等的所思所感,不难看出她对时政的关注,只是她清明透彻,懂得接受,在“能做主的一亩三分地”上游刃有余地生活。 人生就是一场赌局,不但手气顺背不由人,而且既进场就得熬到终场。若能懂得人生每一处风景之后都有不尽如人意,能在选择与被选择之间活成自由,才是人生大智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