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久别重逢读后感1000字

久别重逢读后感1000字

《久别重逢》是一本由范雨素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久别重逢》读后感(一):《久别重逢》:女性视角下的生命与历史之歌

匪兵兔子

《久别重逢》是家政女工范雨素创作的长篇小说,以个人家族史为线索,上接前世的日月轮回、脱胎转世,下承今生在人世间的四海漂泊。小说带有奇幻、神秘的童话色彩,借助文学的翅膀,“我”得以穿越古今中外的时空限制,与哲人对话,与童话人物交流。不管是上天入地的精神遨游,还是在楚国之地寻觅大桑树爷爷,这都赋予这部作品微妙的双重性,一边是超越世俗的自由世界,一边是颠沛流离的沉重生活;一边是梦中的美人鱼、第欧根尼,一边是北漂遭遇不公、歧视的命运;一边是巫术、盗墓的诡丽之气,一边是女性生命的坚韧、豁达。在这种碎片、跳跃和诗意的文学叙述中,范雨素书写了一部女性视角下的生命与历史之歌。这种海纳百川的想象力与卑微顽强的生命力,使得《久别重逢》有点像21世纪的“生死场”。

《久别重逢》读后感(二):王德志:凝重与童话:范雨素新书《久别重逢》的双重性

凝重与童话

范雨素新书《久别重逢》的双重性

王德志

2022年12月13日,狂风带着冰冷从昨夜闹到现在,估计累了在休息,工友并不会因为它们的肆虐而多用一度电来取暖。总之,它们欺负的都是穷人。

疫情已经放开,本人新阳未阴,烧退还咳之际,跑到尚在的“打工博物馆”取来了雨素的新书翻阅。因出版前主要内容大致看过,所以熟悉的文字似曾相识。

章节之间是雨素的诗歌手稿,字风洒脱大方,不修边幅、不拘小节。也像小说里讲到她的抗元先祖范天顺将军,纵横捭阖。遗憾的是抵抗的是我的祖先,又失败于我的祖先。好的是,几百年后作为宿敌的后人,范雨素和我成了同一阶级在同一空间惺惺相惜。

疫情的三年,诸事难顺,唯有我们的新工人文学如强韧的枝蔓,深根后按照自己的节奏蜿蜒地生长着,文学课随着疫情的来来去去,线上线下交错进行,工友们创作也没停止。

《新工人文学》双月刊更是一期不落,并且期期精彩。尤其是今年,先是文学小组9名工友的合集《劳动者的星辰》面世。大家的兴奋劲儿还没过,雨素的《久别重逢》就出来了。

我在群里说:“封面远看色彩很浓,墨绿为主,给人一种很凝重的感觉。仔细看却是儿童风格的手绘。几只彩色的鸟不合常理地张着嘴绕着参天大树在飞,四个角兜着‘久别重逢’卡通类型的几个字”慧瑜便说那就以“凝重与童话”写个推荐文吧!我一看“行”。管它能不能写好,这名字起得好。还跟张承志老师的《敬重与惜别》的书名有点像。

虚幻情节与现实主义:

这本自传体内容为主的书,语言简洁又生动,想象力。艰辛的人生经历很巧妙地跟玄幻故事融合。玄幻的部分玄幻,真实的部分感觉也玄幻。

第一章的“一个梦”从战国末年古襄阳到1944年的张丰烈到海龟、丹麦小人鱼、琼瑶,公主坟的乌鸦、时空重叠、周杰伦的歌、留守儿童……在作者脑洞大开的笔下肆意地转换着,拉开了整个故事的序幕。

作者从自己长大的村子“打火村”到北京。比如在北京她到崇文门的劳务市场找活,崇文门这个劳务市场在上世纪90年代确实存在,我也见过,但是没敢在那找活。进入2000年逐步被驱赶到六里桥周围。估计今天的90后“老北京”都有不太相信的人,“大北京的二环里,怎么也不可能有这事儿”。

她还说:“城市像抽水机,大城市是大水泵,小城市是小水泵。”这是在讲城市对农村的虹吸效应,把农村的人才不断地吸进来,又真实、又当下、又存在的一个比喻。都来建设了城市,农村就有了空心村,有了留守妇女和儿童。在这个背景下也就有了故事中厉鬼蝗虫转世的金庸原对留守妇女骗财又骗色,这样的聊斋一样的故事生活中并不难找到。

玄幻情节的时间轴从秦前一直到当下,故事的主人翁多次转世,

围绕故事主人公的命运在不同的时候赋予不同的角色。再如崇文门找活碰到了那个盗墓贼刘茫茫,也就是第一个女儿的爸爸,此人可通阴阳两界,见她煞气高,鬼神不能近,就请她一起合伙盗墓,这样有趣的情节都会让人想一口气读下去。

雨素的大量阅读以及她过目成诵的天赋,叙述过程旁征博引加上科幻的情节以及浪漫的人生理想设计糅合在一起,让经历的苦难绵软了一些,更能凸显一个女性的坚韧与责任还有母爱的伟大。

论玄幻比不上盗墓系列书籍,但有太多的人间冷暖。背景的深度及批判性比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不如,但真实的传奇经历更引人入胜,让你唏嘘不已。因为看这本书你其实是在读一位母亲,一位中国当下的底层女性的生命史,一位打工女性对现实极其冷静的批判和反思。

文中与作者同命相连找不到工作在家政公司哭泣的妈妈;自己被官员母亲殴打报警得到的却是警察对雇主的躬身谄媚和对报警人的恶语相向。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这里的故事没有猎奇、没有靠夸张吸眼球,只是在克制地交代,我想每个人也都会在不同的角度找到自己。

新工人文学接连以正式书籍的形式出现也是预示着我们这个阶层从有表达的需求到了有表达的能力,并且被“主流”接纳。

范雨素是家政工姐妹的骄傲,是新工人群体的代表,我们新工人群有着有无限的可能,只要我们心有所向心有所属,理想终将实现,总之,范雨素《久别重逢》的出版,这是一件让我们高兴的一件事。

《久别重逢》读后感(三):“蓬头稚女乱翻书”

“中国人里这个叫作农民工的群体,他们有好多个亿。他们背井离乡,和亲人分离,简单谋生。他们的父母叫“空巢老人”,他们的妻子叫“留守妇女”,他们的孩子叫“留守儿童”。我是他们,他们是我,我们构成了金字塔的底座。这是我看到的文明社会,我对这个文明社会深深恐惧。”

我意识里总以为这书叫《别来无恙》后来才记住叫《久别重逢》

这个书做的非常精致,32开小小尺寸类似于口袋书,单手持握阅读,非常方便,封面设计可以用华丽来形容,并非特殊材料制作,只是这个插画画的太美,有一种古朴单纯的儿童水彩画风格,又有点像剪纸艺术。颜值非常高,非常引人注目。书籍上有段作者的自我介绍:范雨素,1973年生,湖北襄阳市东津镇打伙村人,目前在北京做家政工。

就这一句,没了。所以还挺震撼的,十月文艺社,老字号文学出版重地,出版的书水平都极高,很多大作家成名的摇篮,起步都是从十月文艺社。于是范雨素给我一种名不见经传的感觉,家政工,坦然而直白,好似与舞文弄墨的行业无关,都不用好似,谁都清楚内心如何认为,属于底层职业,但好在,职业有底层和高级之别,就像工程师有初级高级之别,但人,无底层和高层之分,本质上人都是人,都一样,没什么区别,现而今更是这样,不断灌输之下,人都有平等之心,培养出来的。

作者卖惨了么?

没有,她的叙述风格给我一种平和的感觉,很缓,波澜不惊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力气不用在这些个抱怨、控诉、声讨上面,好像内心觉得 ,就这样,没什么特殊的。确实,人都有苦,所以才叫人世间,没有苦的叫仙界叫佛国,那不是人在的地方,所以没什么好苦大仇深的。

每当陈述到残酷的画面,作者总是不带过多感情色彩地直接说干货,很平常的口吻,但是读者还是看了心里一抽一紧的,你又不能说作者是冷酷,因为冷酷的人感觉不到残酷也就更不会记录它。比如描写一位善良的小偷男孩,经常在火车站偷窃,被警察抓到了,警察把两个火红的烟头,塞进男孩的鼻孔,从此男孩落下了病根儿,一看到有热气的东西,鼻子就冒汗,疼的难受。。。这类的描写,作者都可以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就简单陈述。让我有点联想到越南导演陈英雄导演的、梁朝伟主演的电影《三轮车夫》,当残酷成为日常,那你眉头都不会皱一下。作者给我传递了一种: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生活的层面上生活,没有交集也就不需要对比。所以没什么好卖惨的感觉。

但这并不是一个描写从农村自立来到北京生活的女人如何如何冷漠的故事。这故事里还是充满了各种可笑可悲的人物,温情,甚至有些奇幻色彩的故事,北京在作者眼中像一座钢筋水泥亚马孙丛林。这里有善良的小偷、邪恶的盗墓贼、不负责任渣的明明白白的盗版书作家,还有北大的哲学家,文物鉴定家,以及她可爱可怜的女儿。在这个顺应丛林法则的城市里,作者用想象力编织自己对于生活的认识,为什么说丛林法则,因为弱肉强食,她有2个孩子,自己却从事育婴师的工作,就是月嫂,自己的2个孩子住在城中村,大孩子照顾小孩子,自己一个月回去看一次自己的孩子,平时都在照顾雇主的婴儿。。就算这样,有次她和女儿,偶然看到养牛场牛圈外扔着刚刚出生身上还粘着黏糊糊胎盘的小公牛很奇怪,就问饲养员,回答说因为是小公牛,以后也不能生小牛,所以刚生下来就扔出牛圈,准备做成牛肉干。。。她还是抱起湿漉漉的小公牛哭了起来。

对于她自己,她知道自己家庭的贫穷,也简单直接说,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一顿吃2个红薯,唯一的爱好就是会看书,6-7岁看完厚厚的竖版西游记,内心颇为自豪的,是这精神世界的满足。也让读者看到一个身体处于艰难空间的人,通过读书,就可以再造一个世界,眼里看的,脑里想的,就跟现实不一样了起来,处处充满了特殊体验。作者的思绪,特别飘,你很难相信是目睹农村生活和人能产生出的联想,甚至夹杂了很多物理学概念,比如分型、虫洞、量子纠缠、光子、四维空间等等,这些内容和诗歌、历史、童话、天马行空想象力杂糅到一块,文学能给一个人带来多大的改变啊,难以置信。书中果然出现一句:“人是简单的。想象力,无所不能的想象力可以创造出一个世界。”

让我想起了前一阵看过的一个徐则臣的直播,他提到,赫尔博斯几乎一生都呆在图书馆里,后来瞎了,让别人给他读书,没怎么出过远门,但就这样也写下了无数经典故事;还说像普鲁斯特也一样,他自幼体弱多病,有哮喘,一生也没离开过自己生活的城市,每天两点一线,但是就算这样,也要努力打破平庸的生活发现那个精彩世界的眼睛,他找到了,于是写出来《追忆似水年华》这样的鸿篇巨著。而现在,其实人们想成为文学家,去创作,也并不比过去人有优势,在一个社会分工极其细化的社会,本质上我们每天能处理面对的事情,也是极其狭窄的,但这同样不能限制我们的思绪,我们依然有机会创造出伟大的作品。我想《久别重逢》的作者范雨素,就是把这件事贯彻到自己身上的人,在北京做家政工,丝毫不会影响作为一个文学家的机会,所以她坦然面对自己的标签,也坦然创作自己的小说,一切都是对的。

我记得文学批评家黄子平的书里说过这么个事,就说作者一般都是源自于阅读,通过大量阅读,表达就自然发生,于是自己开始写作,写作的过程中,作者也是自己文字的第一批读者,《久别重逢》的作者范雨素在书中说她从小就喜欢阅读,到了北京打工也经常混迹于各种旧货市场,比如潘家园旧书市场,买旧书都是论斤买,一次买50斤给自己和孩子读。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那种磅礴的跳跃思维是非常有意思的,你可以任由作者带着你的思路各种左右突飞,用一个尘埃里的视角看待光怪陆离的城市生活,作者也在书的最后里陈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