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十三种闻树的方式读后感100字

十三种闻树的方式读后感100字

《十三种闻树的方式》是一本由[美]戴维·乔治·哈斯凯尔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18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三种闻树的方式》读后感(一):呼吸

我觉得这类书透着一种闲适,好舒服啊!只是让气味带来快乐,让自己舒服,就像书里写“在这车厢里也仿佛可以嗅到森林的气息”。好不畅快!有时候只关注呼吸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了。漫长冗长悠长的生活里,有趣的事情太少了!真希望能够活得有趣一些,读过这本书时候意识到其实有趣是自己给自己的,希望能不断发现生活的有趣之处!连呼吸都可以变得有趣!

《十三种闻树的方式》读后感(二):好一份“森林侍酒师”指南

普鲁斯特在《追寻逝去的时光》中写下的小马德莱娜糕点,为我们解开气味的谜团提供了索引。与其他所有感官相比,嗅觉为我们创造出一种身体的记忆,可以直接触发非意愿想象,带我们回到过去的场景,寻回消逝的光阴。

作为一名过敏性鼻炎患者,我的鼻子大多数时候都是堵塞的。有人在得新冠的时候第一次体验到“水泥鼻”,不得不说,这正是我的日常,让我失去了很多美好的体验气味的时刻,同样消失的还有制造并储存非意愿记忆的可能。

像我这样的人不会少,我们都被过敏夺取了嗅觉体验,虽然因祸得福逃过了新冠一劫,但无法彻底地闻到香味,无法从嗅觉中获得感动,仍然令生活失色不少。即便我的鼻子不过敏,也不得不承认摆在面前的严苛的现实——

与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相比,嗅觉是最被忽视的感官。想一想居住的城市,严重的环境问题,人的鼻子被迫进化得过度的敏感,也就遑论今天的都市人,还能在多大程度上享受普鲁斯特当初体验过的感官愉悦。我就是证明。

《十三种闻树的方式》独辟蹊径地以“气味”为触点,讲述树木之气给鼻子带来的感动,同时也阐述了树木的历史与人类数千年的因缘。这本让人眼前一亮的书,在危机重重的现代都市引导读者调动感官,向林间地头尽情漫游。

《十三种闻树的方式》读后感(三):与木共鸣

与其说是十三种闻树的方式不如说是十三种树的味道——欧洲七叶树、美洲椴、美国红梣、金汤力、银杏、西黄松、后视镜上悬挂的纸板树、澳大利亚毛榉、白栎、月桂、木烟、橄榄油、书。

其中作者分析嗅觉感悟嗅觉的能力让我叹服,一种树的味道不仅能让他分析出有哪种味道和哪种味道的结合,他还能够将气味和无数生活记忆相链接,并且他还能明确表达出来和读者形成共鸣。让我感觉他闻到的气味分子从他的鼻子里传达到书里又传达给我。才知道,气味记忆又被称为普鲁斯特效应。有趣的是气味不仅可以联结四季季节时间变化还可以联结世界不同地域。

“理论上,如果我们足够专心地体察鼻子告诉我们的信息,我们的气味感知可以区分一万亿种不同的分子组合,就像一道超级混合气味彩虹。”

忘记从哪里看的说人类天生的会很喜欢自然里面的事物,好像因为都是碳基生物。作者说树木是我们的表亲,闻树木的味道可以与树木建立感官关系。树木和树木之间不仅在根系之间通过生物菌群进行交流,在散发的气味中也会通过气味分子进行交流。它们的气味还可以保护自己不被虫蛀。

“对于大多数树木的对话,我们人类都是窃听者。当我们陶醉于森林或室内植物的叶子和木质气味时,让我们做出反应的并不是植物为我们准备的化学信号,而是植物用来与彼此、与昆虫和其他动物交流的数十种芳香分子。”

喜欢书里写的潮土油味。

“当下雨时,树叶和泥土的气味也会将我们笼罩,激起对夏日暴雨的记忆。雨滴打湿并搅动树木表面,激活了气味分子并将其带到空气中。当雨水渗入土壤裂缝时,它会将空气从沙子和黏土颗粒之间的空隙中排出,这是从黑暗的土壤中呼出的气体。与其他许多气味不同,这种气味非常独特,我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潮土油”(petrichor)。”

六种实践:在家里、散步、书架上、每个月不同气味的树、人和树的习俗、跟别人讲诉树的味道。(我以为他的实践是如何闻)

然后我找到我以前的铅笔闻了闻那股木头味道。我形容不出来,但这觉对是我闻过的最好闻的铅笔味。(三菱的铅笔,深绿色)

又把书找出来闻,真如作者写的一样,不同年代不同纸质的书味道不同,作者闻书的味道还建立了一个书味层级排列。我闻了几本,默默把轻型纸排在最后一位,酸臭刺鼻无木味,最好闻的是旧书,有股淡淡的霉味,我称这是书在慢慢变老的味道。

很有趣的闻木头味小体验。

《十三种闻树的方式》读后感(四):闻香识树

戴维·乔治·哈斯凯尔是一个生物学家和作家,生于伦敦,长于法国,现在在美国一所大学教书。他写了几本关于树木的书,《十三种闻树的方式》《树木之歌》《看不见的森林》。今天要聊的是《十三种闻树的方式》。

作为经常生活在城市的我们,与自然、森林、树木的接触少之又少,别说闻味道辨析其中的细节差异了,我们看到能不忽视且认识的树恐怕十根手指就数得过来。我曾经尝试读一些关于树木的科普读物,发现非常难,难过背单词,因为离生活太远,而树种一旦超过十个就有一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感觉。而戴维的这本书只聊了十几种常见的树,而且入手的方式是气味,增加了很多可读性。

每篇篇幅很短,全书总共五万字左右,笔法却相当优美,是散文中的佳品。关于气味的表达,让我想到的是小说《香水》,大量的关于气味和情绪的记忆,其审美能抵达的彼岸又完全没有撇开读者,因落实到和日常有瓜葛的细节,能诱发读者也参与到闻香的乐趣中。好的散文,绝对不是用词的矫揉造作,而是不要忘记读者。

“嗅觉不仅是一个古老的细胞运作过程,也是与人类的记忆和情感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感官。当气味到达我们的鼻子时,神经会向大脑中的嗅球发出信号,然后再向大脑的底部和中心发出信号:处理情绪的杏仁体和处理记忆的两个海马体。其他感官需要通过层层的解释和调解。香气则更直接。它首先以深层的身体记忆和情感进入我们的身体。”

欧洲七叶树唤醒的是作者四十年前的童年记忆,其掉落的种子散发着苦涩的单宁气味,动物和人类都不会以其为食物,所以有幸成为了孩子们的玩具——种子子弹。

美洲椴,正当我看了书打算去寻找一些树木的踪迹时,就看到小区有大量的椴树。“我们在呼吸这些芬芳的馈赠时感受到喜悦,不仅仅因为我们从典型的城市气味的单调和不快中解脱了出来。”美洲椴可以算是净化空气的高手。想到有时在上海去恒隆广场锻炼出来,夏季经过门口那一大块空地时,纸醉金迷的门外给人的空洞感就来自于那里一棵树一片荫都没有。

美国红梣(chen2)曾经是棒球棒的主材,它很容易遭遇虫害,一旦遇害会散发特殊的气味,劝退昆虫。“在健康树木的气味中,我们会感到宾至如归。茂盛树木的叶香意味着水土丰饶、裨益身心。缺少这样的镇定剂则令人感到不安。”

杜松,有天我和大白说我要喝金酒,大白说你不会喝杜松子,你受不了那个味道,我才知道它是谁,其实不喝酒的人也有机会认识它,金汤力水里面就有它独特的味道。

银杏,其实是古老的树种,还记得东京一个广场上大片的银杏,在寸土寸金,忙忙碌碌的城市,他们固守的一处安宁。“银杏叶的呼吸气孔相对较少,这在空气并不总是健康的环境中是一大优势。在受污染的地区,银杏叶的内部变得更厚,以保护内部的细胞。这种树还可以改变自身细胞膜中的脂肪,以承受过量的道路盐分。”

西黄松,属于在松树中特别愿意散发香气的树,而且作者教我们搂着它们的脖子细闻,去了解它们彼此类似却又独特的气味。“冬天,树脂流动缓慢,寒冷抑制着芳香分子的活性。但即使在雪地里,每棵树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一月份,对我的鼻子来说,有一些西黄松沉默不语,而另一些则在冷峻阳光下吟唱它们的芳香。”

毛榉,拥有柔和香气,像刚出炉的蛋糕。

白栎,和普通人产生最切近关系的是威士忌。“尽管威士忌的风味多种多样,但将这些威士忌联系在一起的却是橡木,而且通常是白栎。”

月桂,“月桂是地中海炖菜和汤的主要食材。烹饪是一门艺术,它将生态和文化引入一种令人满意的、赋予生命的关系中。”

作者作为生物学家,以他的专业优势来开展审美体验,他教我们即使在家里,也可以开展对树木的探索,橄榄油,香料,书籍所散发的独特气息,再有可能散步的时候,闻一闻所见树木的枝条。

我们每一个人,总有我们擅长和关心的事物,不妨找最小的落脚点来体验世界的温柔与馈赠。

《十三种闻树的方式》读后感(五):再冷漠的CBD,也有树陪着你

这本书很好读,沪深往返飞机上就看完了。跟我以前看的《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有点像,从身边某个寻常物品讲起,延伸到物品背后的那棵树,乃至树所归属的整片森林。

《十三种闻树的方式》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以「气味」作为切入点。

对我而言,喜欢香水这件事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其实不在于收藏和拥有多少香水(自从开启沪深双城生活,物质需求变得很极简),而在于借由香水和气味,展开对世界的多重感受和理解。我平时留意「气味」相关书籍,都集中在香水与嗅觉的生理学原理这两类,前者是感性创作,后者则是理性科普。很少书籍像《十三种闻树的方式》一样感情与理性并存,贯穿气味、植物、人文、历史,作者对气味的感知十分敏锐细腻,仿佛在以介绍香水的方式写一棵树;在书中也不吝于表达树木所带来的喜怒哀乐,使得内容更生动。

在《金汤力》这一章,书里写得十分有趣:

看完有没有想在家调一杯金汤力,对着这些故事小酌一番。

树木还以「纸张」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纸张来源于木头,我总是觉得纸张的气味应该像是干燥木头。但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纸制品谈不上好闻,例如Moleskine记事本毫无气味;打开一大包打印纸,只有非常轻微的谈不上愉悦的气味;牛皮纸长得像带有书香的样子,实际上闻起来有点酸酸的。

在《十三种闻树的方式》名为《书》的章节里,作者按照自己的嗅觉喜好,将闻过的「书香」排了个榜单。最不好闻的,一是铜版纸印制的光滑的教科书,「闻起来像炼油厂和漂白剂的混合体」;二是受潮的、破旧发霉的书,「它的气味已经被真菌王国所占领,让人只想打喷嚏」。

(也是很会吐槽了)

最好闻的「顶级书香」,是保存良好的古老书籍:

从树木到纸张,这些气味在制作过程中是如何产生的呢?书里会告诉你答案。

与作者的神思妙想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日本环境省评选出的「100种好香味」排行榜,东京神田区的二手书店的气味名列前茅,同时上榜的还有海藻店、古老的森林、梅花等。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这本书本身有书香吗?答案是有的。它采用的是高级轻型纸,纸张是轻微的暖黄色,摸起来有一点点木质纤维的粗糙触感,闻起来也有纸张和淡淡油墨的气味。这些都是电子书无法带来的综合体验。

看完这本书正好是植树节前几天,我们在公众号做了一期选题:站在城市里,抬头看一棵树。

我们找来六位不同城市的朋友分享她们与树的故事,上海的银杏树、广州的杨桃树、深圳的鸡蛋花树(这个是我写的)、东京的樱花树、伦敦的「枯干树」、新加坡的「猴子树」,几则小故事平淡而日常,却富有意趣。

再冷漠的CBD,再孤独的都市,也有树陪着你。

树和人,就像互相的旁观者,是彼此的隐喻,也都是圄于时间和岁月的灵魂。

「树」这样生活里的重要角色,值得我们去多了解它。春天到了,别忘了抬头看看树,再做个深呼吸。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