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上河记》读后感摘抄

《上河记》读后感摘抄

《上河记》是一本由李敬泽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80元,页数:29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河记》读后感(一):我要任自己走出去,去往自己未曾去过的地方

【书名】:上河记

【作者】:李敬泽

〰️〰️〰️〰️

《上河记》读后感(二):我看上河记

整本书我觉得读起来最有感觉的便是最后一章《自吕梁而下》,或许作者应该在20年后再去曾经跋涉过的地方跋涉一趟,用20多年之后被时间丰富了的精神和眼界再去感受21世记前20年的变化。文字记录的对于那段逝去时代的粗犷记忆,就应该留在过往的记忆里。现在只把属于过去的记录再次呈现,在我看来不是那么的诚恳。我们的作家朋友们,为什么不自问,你们的作品表达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声音吗?

《上河记》读后感(三):沿黄河而行,听古老故事,感受鲜活的日常

本书是作家李敬泽黄河旅行图文随笔集。 书中有手绘路线图和50余幅彩图。另外还有李敬泽先生的签名和随书附赠行走记录卡2张。 有人说:“人生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和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 也许在旅行的路上会遇见真实自己。 在旅行的过程中要学会随遇而安、淡然一些、走走停停。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你会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或许旅行对于每个人有着不同的意义。 作者在序中写到,“我将从黄河之源走到黄河的入海口。在黄河流域的广袤土地上漫游,走过山、原野、河流、村庄、城市。 ……我想,你要任自己的意走出去,去往你未曾去过的地方,你得见见山川、世面,会一会陌生的人。” 这也许就是旅行的意义。 沉静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美丽。拥挤的世间,喧嚣的人群,沉静是一种至上的境界。 倾听自己的心跳,感受思想的脉动,回归真实的自己;凝视亘古不语的大山,解读滔滔不绝的大河。 转眼到了十二月份,春夏与深秋都成了过往,寒冬大步地走了过来,正肆意着它的凛冽,天气越来越冷了。 河水泛着淡淡涟漪,岸边的石头早已铺上一层寒霜,白茫茫的,伴着河水闪着光。 伴着生活里的烟火气,坐在袅袅染雾的窗前,回味过去的时光,期待前路的温暖与阳光。 走过历经时光雕琢的渡口和村庄,遥望壮阔的文明上游,勘探这大河本真的面貌。

《上河记》读后感(四):黄河远上,上河为记

书籍的一端是作者,另一端是读者,人们期待着一次开诚的交流,一场思想的邂逅。

打开《上河记》,通过细腻的文字与相机镜头下的风物,读者仿佛与作者一同走进这片土地,开启一段黄河之旅,揭开黄河神秘的面纱。

作者通过十五篇文,50余幅精美彩图+作者手绘路线图,包括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行走全纪录,记录下河边难忘的日夜。走过历经时光雕琢的渡口和村庄,与往昔的和此世的灵魂暗通款曲,在古老的故事与鲜活的日常经验中,遥望壮阔的文明上游,勘探这大河本真的面貌。李敬泽带着异乡人的眼光踏上旅途,渐渐地,黄河成为熟悉的故乡。

李敬泽写到:“我们从未站在河边,过去一百年来人们实际上是站在塞纳河边或泰晤士河边看黄河,以为一目了然。”只有亲眼看见黄河的波涛汹涌,感受这片土地上的人如何生活,才会真正了解到为何中华文明在此发源,感受到它包罗万象,源远流长的魅力。

郭敬泽通过对牌匾、旧门楼、土墙、楹联、柱子上的标语等细节的展示,为读者建构起一个又一个有历史韵味的小地方,串联起整个黄河流域共同的历史记忆。读者会发现这些平平无奇的角落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符码,也正是这些容易被人忽略的小风俗、质朴的乡音、老人口中碎片化的记忆……共同构成了文化的多样性与这片土地的生命力。

《上河记》读后感(五):让我们心生慈悲

《从渡口到渡口》,写到了刘家峡和炳灵寺石窟,标题下的“2000年6月6日”告诉读者,李敬泽他们22年前在那里。2000年,李敬泽看到的刘家峡:“车出永靖县城,在土塬上转呀转。只觉得越转越高,转过一个山脚,一片碧青的大水扑面而来——这就是刘家峡水库吧。下车,到水边,见清水溅溅,心中无端感动。这是黄河的水,黄河的水也可以清的。”接下来,会读到等着上渡轮的交通工具有卡车、面包车和拖拉机,轿车很少,因而作者会将它们从“车阵”里单列出来,“还有两辆轿车,一黑一白”,无一字在感叹,却已将世纪初渡口的民生,交代得依稀可辨。

《上河记》最打动我的,是李敬泽以极大的善意记录了2000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男女老少。

书的第39页,选用了一张照片,作者题名这张照片为“老妇人”,照片下方的文字说明这样写道:“她的衣裳朴素、洁净,她的左手拿着碗,她站在她的家门口……”照片的文字说明均选自与照片相邻的那一页。既然如此,作者又何必在照片下方再啰嗦一遍?他大概很害怕《上河记》的读者只看得见被他写进文章里的风景,而忽略了他在文章中浓墨重彩描绘的那些黄河边的人们。

可惜,迟至阅读《上河记》时我才懂得李敬泽的“害怕”。《上河记》告诉我们,高山流水间有了他和她这流动的风情,所记录的看见才是完整的,才可能更动人。就让我们来看看选用了“老妇人”这张照片的文章,作者是怎么状写她的:

老妇人披着白色头巾,看上去像电影里的修女……然后他们谈起了儿子、时间和死亡,“时间不到死不了……”老太太反复说着这一句,她的眼里含着泪水。她的衣裳朴素、洁净,她的左手拿着碗,她站在她的家门口,那是一间土房,她说“时间不到死不了。”我不愿意打扰她,我有点怕听那句话……

尽管我在引用李敬泽关于老妇人的记录时不得不掐头去尾,但已足以让我们读到,作者在记录老妇人的生活情状时,心里的那份善意。“我不愿意打扰她,我有点怕听那句话”,这种共情能力在《上河记》里俯拾皆是。

老汉死了,女儿和女婿出去打工,家里只有老太太和两个外孙,小的那个又被开水烫了,未经处理的腿上已开始化脓。“孩子得送医院,赶紧治”,作者对老太太说。“没钱呢。”老太太说,她的眼泪又要流出来。

我想,所有读者都已猜出接下来李敬泽会做什么,“是的,我扔下了两百块钱……”“我直想跑,我不能面对这个老人在好客的微笑下忍不住的眼泪,我想我当时并无怜悯之心,我只是突然感到虚弱和慌乱。”谁能在那个时候感到虚弱和慌乱?一个心存善意的人。

一本《上河记》,字里行间均留有作者的善意,所以,20多年后重版的一本旧书,依然能唤起读者的阅读热情,因为这样的阅读能让我们心生慈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