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缺席者读后感1000字

缺席者读后感1000字

《缺席者》是一本由甄妮著作,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缺席者》读后感(一):一部构思巧妙令人回味的作品

一位有着深厚中文功底的年轻女子,在欧洲求学多年,专攻经济,又兼顾文学和艺术。懂得四门外国语的她,以跨越东西方的视野,以经济学人的理智与作家的敏锐,撰写了一系列动人的故事,虚幻又真实,充满哲理,令人回味。

结尾令人动容:“我突然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相爱,为了让我们在被这个世界注销之时,能有一张脸,永恒地出现在脑海中。”岂止是爱情,所有的爱,都将让我们不会虚度此生。

《缺席者》读后感(二):p9

就像一个假性怀孕的女人,诞生不下任何东西

……

-个混乱的清晨,安娜醒来后就觉得这天没有什么好事。帮佣已经来了,五岁的安 德烈在沙发上玩弄目钱和法大镜,说要制造一个投影仪把细胞壁投影到天花板上。兩

岁的小儿子在地毯上爬来爬去,突然开始大哭,怎么哄也

哄不佳。他哭得这样撕心裂肺,安娜心想,他还没有见识过生活的苦难嘞。

《缺席者》读后感(三):以缺席的方式讲述爱与空虚寂寞冷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经济事务专员甄妮写的这部小说,并不难读,就是故事性有些弱,情节太散了,尽管采用了N线并行的创作模式…

可能比较适合在咖啡馆杀时间时摆在桌上,边发呆边翻阅边品尝☕️……

阅读这本书较大的感受是,作者好喜欢把她个人对音乐的喜好放置在字里行间,巴赫和他的N首赋格真是无所不在呢,辅之于世界各地浪漫的城市名称,反倒显得有些情节过于矫揉造作了!

譬如,“太阳不存在,巴黎圣母院不存在,亚历山大图书馆不存在,马达加斯加和苏伊士运河不存在,巴赫的两百首颂赞曲不存在。”

经济学女博士“开”是一家市场营销公司的职员,与同事格格不入,平常在地下室操作数据分析……

开与已婚老年男子J的婚外恋,在书中主要是以书信的方式展现,信成了爱情缺席者的连接方式,同时也是开和J彼此之间的孤独灵魂寻找安宁的精神慰藉方式之一。

开与在文学讨论会上认识的已婚女子安娜成了好友。

后来,迷人又空虚寂寞冷的安娜有一个崇拜她的丈夫,但她还是与当时还在读语言学博士的米哈伊尔发生了婚外情,二人分手后,以米哈伊尔的英年早逝而终……

安娜错把与米哈伊尔之间激情满满的婚外恋当成真爱,讽刺的是米哈伊尔迷恋的只是安娜身为万人迷的光环,从始至终,安娜对他而言都只是性伙伴之一!婚外恋成了安娜寻找婚姻生活中激情缺席的方式!

J的儿子巴斯蒂安与娜拉的闪婚,可能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只有当他要出远门时才能勉强地感受到一丁点娜拉送别时传达的淡淡爱意,“全世界人民都为贫困、爱情和脱发的问题烦恼。他只想和娜拉待在一起。”

最终,巴斯蒂安在他父亲J去世前后,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他曾想抛弃他母亲和白痴妹妹克拉拉……

这本书里,唯一让感觉比较有趣的地方,可能就是关于永生博物馆的情节了!

阅读完这本书,看到东南亚及欧美多国发布欢迎中国游客的旅游营销动态:“等你们三年了”……

也许中国游客三年里之于这些国家的缺席,对它们的旅游经济来说,可能也是一种空虚寂寞冷!

人类是旅游景点寂静的摆设吗?

尽管作者认为腐朽和易变的事物,不会触及永恒,但我觉得人类之爱却因被频频提起而成了永恒,万物本身就是存在刹那即永恒!

《缺席者》读后感(四):一部兼具形式与内核的小说,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文学既是对于我们现实世界的探寻,一种深度挖掘,一种具体认识的过程,但文学同样是对于文学本身的探索。 可是当文学走入对于文学本身探索的时候,也就会碰到两种完全不一样的路径。要么被广泛接受,创作出经典作品,成为引领潮流之先的小说,比如曾经的《尤利西斯》,比如意识流小说。但同样也有着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很快淹没在文学的海洋之中,迅速泯于众人了。毕竟探索和开拓都是有风险的。

甄妮,就是这样一位具有开拓性的作者,她创作的文学作品并不多,除了处女作《诗人和鲸鱼》这样一部很有反响的作品之外,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样一本著作《缺席者》。 而在这样一部作品的内容介绍中,我们看到了作者的用心,也让我们可以更容易了解作品,“既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五个世界”,也就预示着这部小说是由5个部分构成。

但当我们具体深入阅读这五个部分的时候,却会发展它们并不是现存世界并行的五个故事,它们有现实、有赛博朋克空间,有真实、有虚幻,共同组成的就是一个复杂的世界。

而当我阅读中,真正感受到了这样一种结构的障碍,就像我看到作者采访时所说的:一被打断,就再也找不回灵感,很容易让写作中断。而我们的阅读也一样,一旦被打断,就会和情节连接不上,极为考验大脑联想能力和专注度。而这在这个专注度是稀缺品的年代,这样的小说注定是不讨好的,注定是会挑选读者的,是考验读者耐力的。

当然,作者在作品结构设计时更是增加了“形式上的九边形”“赋格呈现出渐进式高潮”“镜像式世界”,而这都等待着专心的读者去深度挖掘。 回归文字本身,作者文学操控的功底还是存在的,我们单独阅读每一个章节,都能够感受到文字之美,这也是让我们能够沉浸于阅读之中,能够跟随着读者去寻找那些隐藏于作品脉络中神秘线索的先决条件。所以,其实就是不能领略作者所强调的形式之美,不能感受到作者别有用心的作品世界,就是单独阅读文字本身,这本书也是知道一读的。

当然,作品内容之中更多是对于现实生活文化现象的反讽,对于人类未来世界的思索,对情感、思维和自我的重新认知,这些都是这本书重要的一部分,等待着有缘人解读。

我对于这本书的阅读是失败的,断断续续的领略了作者创作的风格,但心浮气躁让我无法真正沉浸于其中。但这些阅读感悟希望可以给更多人带来一些建议,当然也期待真正走进小说内核的读者介绍阅读经验。

《缺席者》读后感(五):上头啊!一本让人惊叫的书!

不经意选择的一本书,作为过年蜗居的消遣。却没想到,竟然是一本好看到炸裂的小说!开年苐一本书带来的冲击和震撼,似要幻化成一声惊叫才能实现守恒。

很难用一个概括性的语句来定义这本书。它是一本爱情小说,是一本科幻小说,一本后现代元小说,一个将现实世界与赛博朋克杂糅交互的异质小说。

豆瓣上你会看到“三角数列”“九边形”“赋格”这几个考验智商的名词,说的是这部小说在创作形式和结构上体现的高度智性。

在我看来,这种带着读者走迷宫的思路,体现着作者的一种偏执和强迫,我本身并不喜欢这样形式上的故弄玄虚。

但只要你开始了这本小说的阅读,就完全被这种无形的诱惑和吸引力牵制住了,会贱兮兮地跟着作者的指挥棒,东一下西一下地沉浸在故事的铺陈和探索中,无法自拔!

我将里面的人物关系,和几个不同层面的故事,理出了一张关系图(图3),虽然还是有点乱,但或许会有助于提前做个思想准备。

在这几个故事中,出于女性视角,我想对K和安娜这对朋友各自的爱情选择做一个对比。

安娜这一形象塑造地太好了!在好丈夫滋养下有颜有品有气质的女人,面对婚外魅力值杀伤力强的米哈伊尔,从一开始眼神到内心的电光火石,试探较量,迟疑克制又蠢蠢欲动,到终于飞蛾扑火,在相爱相杀的恐惧中失去自我。

与安娜不同,K在和扬尼克(J)的柏拉图式爱情中属于第三者。也许是接受了安娜的忠告“没有得到你就始终是自由的”。K和扬尼克一眼万年的爱,在无数信件和两次克制到难以自己的相见中,走向升华,走向一种“缺席”的爱的境界。

结果是扬尼克在郁郁寡欢中爱上黑暗,走向自毁;K把一切想说不能说的投注进了她的小说创作。

人生路上,与危险的爱情狭路相逢,并非勇者胜,而是三败俱伤。向左或是向右,并没有绝对的正确选项。

九边形对应着全书的九个章节,九章中包含着五个故事六层镜像,当你把这些故事都放进九边形中,就会在脑海中看到它们之间彼此投射折射的画面感。

米哈伊尔和emoji翻译斯科特有着几分相似;梦境故事中保护区的智者“他”身上又有着米哈伊尔和扬尼克的影子;巴斯蒂安的妻子娜拉,和安娜有着某些重合…

或许这个世界上本来所有事情都彼此紧密联系,只是我们无知而已。

一些摘录:

隐藏的部分比显露出来的重要,缺席比在场重要。回声,阴影,梦境,这些光线击落在真实事物上的回响,比实物更接近真理。

只有初次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因为之后所有的爱都在减少。一开始被一个人身上所吸引的东西,到后来总是在消失和转化

一个人爱上一朵玫瑰,跑进玫瑰林里欺骗自己,天下的玫瑰都是一模一样的

但如果爱—无论是人类的爱还是神的爱—是那问题的解答,那么那是不可被抓住的解答;它必须是被赠予的礼物。

所有事物都密谋对我们保持沉默,一半出于羞涩,一半出于难以言喻的希望。

我们头脑知道的东西有限,之后就必须听凭心灵的指引

我突然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相爱,为了让我们在被这个世界注销时,能有一张脸,永恒地出现在脑海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