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不朽之城读后感100字

不朽之城读后感100字

《不朽之城》是一本由唐缺著作,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朽之城》读后感(一):一个卖文而生之人的小说

2016年一部《九州天空城》的电视剧播出,让所有人看到了一部以九州为背景,人族与羽族之间的纠葛故事。 有人感叹架空世界的恢宏,也有人赞叹故事写得好,所有才能有这么不错的电视剧。当然,如果没有作者那奇思妙想,这全部都不会有。 唐缺一个放弃了他人眼中的高薪,只为卖文而生的人。他的作品多数是奇幻悬疑小说为主,在架空小说的系列中,更是喜欢以“九州”为历史背景,成为了九州世界的创建人之一。 《不朽之城》是唐缺的一本幻想小说集,不再以九州为背景,里面有着锁妖塔,也有着小企鹅兜兜,更有那不朽的灵魂。 书中的第一个故事讲述的是关于锁妖塔的故事。 锁妖塔应天帝意志,赋予蜀山神力才得以修建。本意就是让蜀山的弟子担负其人间除魔卫道的责任。锁妖塔的存在既是为了保护人类,也是为了保护妖不被赶尽杀绝。 当锁妖塔经历磨难重建后,锁妖塔不再是以前的锁妖塔。以前,锁妖塔是蜀山的象征,蜀山弟子以下山捉拿为祸人间的妖为己任。 而现在却是,蜀山弟子不思进取,只愿守在锁妖塔旁边,享受曾经的荣耀,以为守在锁妖塔旁边就是尽了自己的责任。 当蜀山的长老发现锁妖塔中有着强大的妖力,如果破塔而出,蜀山没有一人是这大妖的对手。于是他们派人进入锁妖塔中,消灭掉所有妖。 锁妖塔中的小妖们就真的该死吗? 除尘原本是人间寺庙中的一把扫帚,因为吸收了人的怨气而修炼成妖,还没有看见过人间到底是什么样,就被蜀山的第一代弟子捉入塔中,历经千年不死,成为了塔中唯一一个知识渊博的妖。 就连蜀山弟子要毁掉锁妖塔,它也不曾去反抗。 血影有什么错呢?一个出生在锁妖塔中,却一心想要离开的地方。当蜀山弟子前来毁塔时,它也会拼尽全力去阻止这些蜀山弟子的毁坏。 从双方的角度出发,其实谁都没错。蜀山为了人间的太平,不让塔中的妖出来,所以想要毁塔。而塔中那些小妖,有很多没有祸害过人间,没有伤害过人类,仅仅因为一个大妖的出世,就要毁掉它们的生命。谁都想活着,妖也一样。 到最后,结局会怎么样,谁都部知道,锁妖塔中的妖想出去,蜀山想要毁掉锁妖塔,他们都在为自己,为责任而战。

《不朽之城》读后感(二):九州天地,各有不同

在作者的笔下,在这个九州天地之间,发生了很多奇幻玄妙的事情。第一篇《锁妖塔》,虽然讲述的是逍遥派的锁妖塔,但是却从正派人士和妖两个角度进行了讲述。那一座伫立在那了千年万年的锁妖塔,对于妖来说是牢笼却也是让他们团结的地方。

大家都是相似的存在,存在于广阔天地之间的时候,大家尔虞我诈互相攻击。只有当大家都被围困在锁妖塔里面的时候,大家才会拥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从锁妖塔中逃出去。就如同人们,在面对大环境的时候,我们每个人会有自己的目的,我们会产生各种矛盾。只有在我们面临着共同的威胁,我们才会团结一致,我们才能够千万般力量拧成一股绳。

而人们之所以要摧毁锁妖塔,是因为人们因为锁妖塔的存在,逐渐心生倦怠。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去抓捕妖物,而是在锁妖塔旁边安逸度日。所以人们在决定从根源上摧毁锁妖塔,让人们不断生活在危急之中,人们才会更加努力,才会努力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去奋战。

在《我是兜兜》中讲述了那个我们熟悉的小企鹅,虽然每天自己都会被人打,被打的理由有千千万万种,但是它并没有自暴自弃。看起来兜兜好像对于自己的遭遇已经漠然了,但是兜兜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没有放弃自己心中的想法。它看透了切这个族群的命运,自己在猩猩们到达之后,开始利用自己被击打这一特性,在一个大风的天气,利用芭蕉叶彻底远离了这片熟悉的冰块。

而当兜兜离开了这片冰块之后,曾经打过兜兜的其他企鹅也沦为了被打的企鹅,曾经欺负别人的人,在自己陷入弱者的困境的时候竟然没有办法反抗。兜兜远离了这片冰块,却寻找到了更大的土地,它甚至还传信回来,说是在全球变暖的当下,这片冰块很可能会融化。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不思进取的人们最终只会灭亡。

在《one day》中人们的生命变得永恒,可是依旧有人在日复一日中寻找,我们的生命被拉长到永远之后,同生命只有一天没有区别。我们想要了解生命的意义,想要寻找到世界上另一个自己,想要寻找到一份特别的情感,我们也想要自己的生命能够留下痕迹。三万多天的寻找,最终只能化作一个又一个的问句。

《不朽之城》读后感(三):《不朽之城》:喜欢悬疑科幻小说的你,有福了

有时我会想:要是世间有一个一模一样的我,会怎么样?她就会懂我,理解我,我和她会是好朋友吗?也有人幻想:如果人类会永生,这个世界又会如何? 这些想象中的问题,唐缺在《不朽之城》中揭晓了答案。唐缺是九州作者群的代表,他的作品以奇幻悬疑类小说为主,这本书收录了他早期的16部短篇小说。

一、打破赖以生存的象征,人才能成长 在《锁妖塔》中,锁妖塔是蜀山派的象征,是镇山之宝,蜀山弟子站在妖孽面前,报出自己的名号,胆小的妖孽就会吓得浑身发抖。 但时间一长,蜀山弟子就对锁妖塔产生了依赖。过去他们总是主动下山,云游四海,搜索着为祸人间的妖物,将他们请入锁妖塔中囚禁。但慢慢地,弟子们开始满足于蜀山本身的荣耀,变得不思进取。 于是,蜀山长老决定:与其这样庸碌下去,不如毁掉锁妖塔,让蜀山弟子失去无奈的荫庇。

像不像有一技之长的我们,有时候吃老本就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但从此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和干劲,久而久之,就跟不上形势的变化了。破茧重生,才是我们迫切的出路。 二、世界上真的有一模一样的你,会怎么样 如果每个人都有一个复制品,刚开始可能会有遇到知音的感觉。但时间一长,这个“她”对你了如指掌,甚至会抢夺你的人生,包括你的家庭和工作,甚或生命。这个时候,我们对复制品还抱有希望吗?《作战》这篇小说会告诉你未知的一切。

三、如果人类永生会如何 如果永生,是否和我们幻想的一般美好,我们该如何度过?漫长的时间有何意义?这些疑问,《不朽之城》会带给你答案,有无聊得只想刷新纪录的,有不停地变换职业身份的,也有痴迷于翻建城市的。不知道你喜欢哪一种生活方式? 小说虽然为科幻,但作者构思巧妙,充满奇思妙想,不失为周末休闲读物。

《不朽之城》读后感(四):什么是不朽之城?

什么是不朽之城?想象中,它拥有银白色的光滑的圆柱形建筑外观,街道上到处是机器仿真人走来走去,没有真正的人类,因为在我印象之中,人类是无法永生的。

在作者唐缺,给我们打造了这样一个不朽之城。他,是九州世界的创建人之一,探索幻想文学宇宙,科幻、武侠、游戏等各个设定均有涉及,在这本短篇幻想小说集中,对于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和书名相同的这篇《不朽之城》。

当没有了死亡的威胁和时间的压力,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雷尔星的居民们通过不断改变城市的面貌,能保持一些新鲜感。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醒自己,生活并不是一潭死水,而是在不停地改变。

钨星的居民则很有意思,每个人都保持有自己的世界记录,而且在不断刷新记录。比如有人围着赤道跑好几百圈,有人数千年如一日到当地最高峰看日出,有人把无理数背诵到小数点后几万位……听起来似乎非常荒诞可笑,那确实是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纪录让人们依然保持活力和激情,非常难得。

而霍姆星的最大特点是人们的身份和职务总是在不停地变化,永恒的生命让人们得不到退休的机会,所以人们主动辞职,去尝试学习新的工种。

塔族人则在永生的初期抛弃了自己的家园,开始在星际间流浪。他们如同古时的游牧民族,从一个荒漠到下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

卢克人不断地进行战争,巴雅有着各种各样的天神信仰,人们虽然拥有了永恒的肉体,但他们更加需要灵魂和精神的救赎。讽刺的是,他们祈祷的内容是:神啊,让我们从永生中求得解脱吧。原来,死神才是巴雅背后的主宰。

还有一个分为AB半球的民众,互相羡慕着对方半球的生活,就像围城一般,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而最后失去了永生的人开始后悔短暂的如流星般的生命,得到了永生的人则咒骂着生活的无趣,开始策划下一场逃亡。

在观察了如此多星球的永生现状后,再次回到坦亚星,坦亚星保持活力的秘诀在于消除对于之前的记忆,这样再次遇见也会想初遇般美好。

如果一个人的过往记忆不断的被消除,那么如何来证明还是原来的自己呢?

在我看来,我们的一生正是由前半生所有经历的总和。如果失去了珍藏的宝贵的记忆,成为了一名毫无记忆的崭新的人,那么就不是我了。

我们的一生何其短暂,但正因为短暂,而显得更有意义和价值。珍惜时间,去做你热爱的事情。疫情全面放开的当下,去珍惜生命,关心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

《不朽之城》读后感(五):幻想的艺术性

最近看了好多科幻,不只是书,还有电影。比如郝景芳,还有阿西莫夫的一本,现在又看到这本不朽之城。

其实看了这么多科幻作品,包括不朽之城,从时间线上看有上世纪的,也有近两年才出版的,其实从中可以发现,经典的科幻还是只有那么少数的几个人写的才能称之为经典。像阿西莫夫和霍根,就是经典中的经典。对比国内的科幻作品,从刘慈欣、骑桶人、郝景芳再到唐缺,其实可以看出他们是有受到阿西莫夫和霍根的影响的,尤其刘慈欣,在庞大的构想上延续了他们的特点,那就是去完全构建一个全新的世界,让科幻漂浮于太空,那是一个我们完全没有办法去想象的世界,是他独创的。这一点,阿西莫夫也是典型。

他的构想,是直接凭空在幻想中建造出一个全新的不一样的世界,是我们根本没有触及过的一个宇宙系统。这样的构想,庞大、迷人、接近神性,是科幻的顶峰。这种科幻也是我喜欢的觉得最好的科幻。

国内的科幻作家,在我印象中有继承这种幻想天赋的是骑桶人,虽然他的幻想来自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也无法和阿西莫夫相提并论,但他这种强大的幻想能力是国内少有的。而骑桶人的幻想又会让我想到唐缺,就像他的这本新书一样,锁妖塔就可以看到他与骑桶人的相似之处。都是中式的幻想故事。

另外,风格也是要从语言、人物塑造、文学功底、艺术性质上去培养的,很多国内科幻作家其实都忽略了这一点,这也是他们的弱点。像刘慈欣其实也有这个问题,对人物塑造、文学层面非常薄弱,他的强项在于专注构建其中那套宇宙世界的面貌,郝景芳的强项其实也是在这里,所以他们是分属一派的,属于没有什么感情的理工型硬科幻。看这类科幻作品有时候会感觉在看央视的《走近科学》节目,虽然我喜欢看《走近科学》,但只是作为消遣。而骑桶人和唐缺这派就属于文学艺术性科幻,看这类科幻会感到艺术和文学的美。当然,阿西莫夫永远是两者兼备的,做到这样的少之又少。所以,要发展全面的优秀科幻作品,我还是建议科幻作家们可以在技术方面之外去考虑下科幻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这样的科幻作品看起来才是有血有肉、生动多彩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