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万般迷津,唯有自渡》读后感1000字

《万般迷津,唯有自渡》读后感1000字

《万般迷津,唯有自渡》是一本由季羡林 著著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80,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万般迷津,唯有自渡》读后感(一):一直在自渡的路上——《万般迷津,唯有自渡》

看的比较久,最近静心时间比较少。 看到最后,想到上次爬华山看日出。想想阿纪那个时候,真的只有思绪万千,不能真真切切表达出来。很喜欢老先生写的,写的真好。静下心来,翘首东望,恭候日出。阿纪曾在华山面向东边,面临冰凉的雨,日出时分瑟瑟寒风,皆不惧,就望向东边,等待那一抹明亮,红的或者白的,是太阳[太阳] 升起的信号就好。 书中原句是: 我曾同小泓摸黑起床,赶到一座小山顶上,那里已经黑压压地挤满了人。我们好不容易挤了上去,在人堆里争取了一块容身之地,静下心来,翘首东望,恭候日出。东天原来是灰蒙蒙一片,只是比西方、南方、北方稍微显得白了亮了一点。但是,一转瞬间,亮度逐渐增高,由淡白转成了淡红,再由淡红转成了浓红,一片霞光照亮东天。再一转瞬,一芽红痕突然涌出,红痕慢慢向上扩大,由一点到一线,由一线到一片,一轮又圆又红的球终于跳出来了。

《万般迷津,唯有自渡》读后感(二):唤醒我小学语文记忆的男人

书名:《万般迷津,唯有自渡》 作者:季羡林 页数:264 ”以前也曾自己吹起过幻影:怎样在十几年的漂泊生活以后,回到故乡来,听到母亲的一声含有温热的呼唤,仿佛饮一杯甘露似的,给疲惫的心加一点生气,然后再冲到人世里去。“ 我曾经很不愿意做家务,所以不想结婚,直到有一天幻想父母离世的画面,突然觉得自己没办法处理好那种悲伤,当我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那种悲伤的情绪又翻涌上来,还是结婚吧,我太脆弱了,没办法独自承受这样的失去。 这本书推荐给哪些人群呢? 1⃣️季羡林的忠实读者 2⃣️散文爱好者 3⃣️有小孩的父母(小学四五年级~初中最佳) 因为季羡林的散文有一种匠气,如果还在读书期的孩子能模仿下来的话,对孩子的作文大有裨益。(我在直播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反复提到有语文课本的感觉)他的散文没那么多隐喻,生僻字也极少,读起来很容易,用的词语(形容词)很多,可以学习仿写。 举个例子: 季羡林是如何描写人物的? “我看到了这个老妇人:干皱的面纹,霜白的乱发,眼睛因为眼泪多了镶着红肿的边,嘴瘪了进去……” 脸上的纹路是什么样的?头发是什么样的?眼睛和嘴巴呢?看了季羡林的描写,有没有感觉离作家梦更近了一步。 作家大多数时候不是天生的,而是“习惯+输入+体验”,所以动起手指,写起来吧,从模仿季老的散文开始!

《万般迷津,唯有自渡》读后感(三):努力生活,勇敢前行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的经典散文集,体现了季羡林先生的生命哲学——人生需自渡。当一个人能够接受自己人生中所有的坎坷,容纳所有的苦难,思想便会变得清明而高雅,活得自然,顺应自然。 书中展现了他对生命、自我、和世界的信念,引导我们去探索和去挑战。季老养过的几只性格各异的小猫,每一只都带给了他不同的体验与人生感悟。 你要以马不停蹄的姿态去迎接未来,带着远方的期待前行,不顾艳阳灼烧,不惧风雨癫狂,也许你错过了今天的落日,但你可以早起去追逐下一个黎明。 别人越是瞧不起你,你就要越努力,别人越是打击你,你就越要做出成绩来,要像石灰一样,别人泼你冷水,你就越沸腾。 努力应该是没有边界的,我们千差万别,不管生活看上去有多糟糕,总有你能够做的事情,并且能够成功。 收拾人生烂摊子的人就绝对能东山再起,但很多人连直面烂摊子的勇气都没有。太急切的想要一个答案了,想要风光的学位,想要瞬间的博学,想要意气风发,但操之过急就会失败,深处低谷的时候,往往就是变好的开始,只要你愿意往前走,怎么走都是往上,来日方长。 你想成为怎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只要你不后悔就行。有的人喜欢狼吞虎咽,有的人喜欢细嚼慢咽,允许别人做别人,也允许自己做自己,一岁有一岁的味道,一站有一站的风景,跟着自己的心走就好。 坎坎坷坷是人生,保持生命的激情与热情,做真正的自己,努力生活,勇敢前行。

《万般迷津,唯有自渡》读后感(四):万般迷津,唯有自渡

最近我读了季羡林先生写的《万般迷津,唯有自渡》这本书,在感叹季羡林先生的通透,智慧,豁达之余,也带给我许多的启发与鼓励。

在人生的任何阶段,我们都有可能感到迷茫,我也在感到迷茫的时候有无数次想要得到别人的引导帮助。但事实情况往往是我们必须要去面对,要自己跨越困难坎坷。 作者说,要待在人间,就必须受时间的制约。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如果真想通了,则戴着想锁跳舞反而更能增加一些意想不到的兴趣。 我们一直在追求自由,而年龄只是限制自由的一种形式。有些人觉得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应该做某些事情,比如成年之后就应该谈婚论嫁,这样想反而会成为一种限制我们思维的认知。 一寸光阴一寸金,我倒觉得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开心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路旁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否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 人的一生大概都是如此,更加复杂的人生经历,或许也会带给我们更多的人生经验,而这本身就会增加我们的生命厚度。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愿我们都能像季羡林先生一样通透,豁达。

《万般迷津,唯有自渡》读后感(五):人生长河,我们才是划桨人

《万般迷津,唯有自渡》是季羡林先生的一本经典散文集。

里面的散文全部是季羡林先生所写的,横跨了几十年的长河,充满了季羡林先生对于生活的领悟,写出了他对于人生中所遇到的猫猫狗狗的热爱,我看过几本季先生的散文,每一本的故事都让人印象深刻,最让我感动的是,每次他的散文集里面一般都会包含了他永久的悔——离开了母亲,离开了家乡。

季羡林先生形容家庭贫困,常说贫无立锥之地,在这本《万般迷津,唯有自渡》的散文集里面,也出现了三次左右。小时候家庭穷困潦倒,吃不上白面,被迫离开家乡,离开母亲,去到亲戚家求学求生存,遗憾的是在伯父家里的这段时日,似乎季羡林先生不爱写,我们也就没机会看到。然后写到了读书后期有难得的机会去德国留学。中间的求学之路没有看到,结婚择偶阶段也不是很了解。德国的留学生涯,季羡林先生爱写到当时的所受所感,以前有读到,当时德国的老师,邻居等,《万般迷津,唯有自渡》也说了有趣的找表之旅,说到了希特勒当时对于德国的管理,不要黄油,不要面包,挨饿的季羡林先生,也去农民家帮忙,得到了苹果和土豆,视若珍宝。后来写得更多的就是回到中国后,就住在清华园里面,有了一个小院子,养了几只季羡林先生非常珍爱的小猫,“咪咪”“咪咪二世”“虎子”季先生笔下的每一只猫都让人印象深刻,主要是出自于季先生对于它们的溺爱,有时候还会写到花/树/草/甚至是丝瓜,都能给他带来新的认识,带来禅机。

季羡林先生写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其后虽然都有落款具体的时间,但是只是从文字的本身而言,真的很难去断定到底是人生什么阶段写下的这样的文字。季先生给人的感受就是很清,很透,对于任何事情都是举重若轻若轻一般,他也常想通过文字告诉年轻人们,无论在何种困难,艰难的境地下,人生都是有所乐趣的,在山间,在水里,在平常的事物中,在猫猫狗狗身上,我们都能有极多的趣味的。

每次看到季羡林先生写到他送母亲走的那一段时,里面和亲人分离的痛是十分清晰的,每次我都会想到和自己的外公别离的那个时刻,心里的悔,心里面离别的伤感都是极其浓烈的,浓烈到悄无声息的撕人心扉,让人无法呼吸,这段文字,季羡林老先生写的真好,总是让人忍不住跟着一起掉泪。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