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000字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000字

《海底两万里》是一本由[法] 儒勒·凡尔纳 / [法] 阿方斯·德·诺伊维尔 绘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18.00元,页数:5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一):鹦鹉螺号潜水艇

小时候读《海底两万里》是沉浸在探险情节里,对尼莫船长的无所不能十分崇拜。自己一心向往着可以跟着鹦鹉螺号潜水艇探寻四大洋。欣赏奇异无比的海底世界,参与土著、鲨鱼和巨型章鱼的战斗,聪明沉着的尼莫船长总能带船员化险为夷。

除了无所不能的尼摩船长,鹦鹉螺号潜艇本身也是一个坚固又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大海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可供潜艇使用,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潜艇需要的燃料。对于想要离开俗世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梦中情艇”。

长大了,再看这个故事,对船长的理解又深刻了一层。尼摩船长是鹦鹉螺号潜艇的灵魂。但船长本身也具有很强的斗争和悲悯情怀。在反对世界上的殖民和封建压迫时他是英勇无畏的英雄,他不看政治,仇恨压迫,不与陆地上的人接触,但看到苦难的采珠人落难时,又全力保护并送上一袋子珍珠。可是他攻击其他渔船舰队时,内心又被仇恨吞食。故事的结尾,主人公他们上岸了。但船长和潜艇不知所踪。

儒勒·凡尔纳是伟大的作家,他的科幻作品是必读经典。他一生著作颇多是联合国统计作品被翻译最多的作家,可想而已他的影响力。其中《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被称为《凡尔纳三部曲》也叫“海洋三部曲”,都是以海洋探险为主题。

儒勒·凡尔纳的作品闻名于世得益于他超强的想象力。他的作品既是技术的语言又是艺术的语言。比如本书在创作时,书中关于潜水艇、电力的供应这些都还没有实现。甚至那些奇异的海底世界,沉没的亚特兰蒂斯的景象,大部分都来自于作者的无限想象。因为他阅读了大量的科学知识,因此他的幻想是在科技的基础上的,也因此给了后来很多科学家以启示。

比如:潜艇之所以被命名为“鹦鹉螺号”是因为他了解到,存活了上亿年的小小鹦鹉螺靠的是壳内有很多小的“气室”实现在海底潜行的。因此在故事里,鹦鹉螺号潜水艇内部有巨大的压缩空气储存柜,因此可以连续在海底潜行数月而不需浮上海面。为了致敬儒勒·凡尔纳,后来世界上第一艘蓄电池潜艇和第一艘核潜艇因此被命名为“鹦鹉螺号”。

《海底两万里》属于科幻作品,在科学基础上的幻想。它也是人类文学艺术上的瑰宝。后浪插图经典系列在儒勒·凡尔纳的众多作品中,选择这本,肯定有编辑的抉择。非常喜欢后浪的这套装帧,是爱书人没错了。如果要选一本珍藏,这套书非常合适,烫金印刷,精美藏书票。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二):一本满足你对大海所有幻想的书!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19世纪的作品,这是一本相当奇幻的书,写一个常年在大海深处游荡的巨型潜水艇。

奇幻的点在哪里?当时世界上还没有潜水艇,但在儒勒·凡尔纳的笔下已经出现了。他描述的潜水艇外观,竟与现在的核潜艇几乎一模一样。

它又是以什么作动力呢?是用电!而那个年代的船还是用煤,更有的是用风帆。

它的前端是个非常牢固的钝角,如果开足马力,那就是一个大杀器,可以撞毁任何船只,甚至冰山。

这艘潜水艇是哪国的?驾驶这个大潜水艇的又都是些什么人?船长叫尼摩,他像神一样,这船就是他设计的。他精通许多语言和学问,由于在生活中一直受压抑,他决定远离世间,做个海底中的隐士,去探索海底世界的秘密,在那里寻找他的乐趣。船上的水手也都是那样的人,他们已经对世间失去了兴趣,只有在大海深处才会快乐。

他们在海底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由于他们长年在海底度过,对海底动物的知识了如指掌。在船的侧面安装有巨大坚固玻璃的窗户,并且有探照灯照明,可以清晰地观察海底的一切。他们是用海里的一种物质发电,然后用电来制造淡水、空气以及制作食物。

这船与船中的一切,又是怎么为世人所知的?一个动物学家和两个助手在海面的船上考察,后来遇到海难被这个潜水艇救了,他们几人就在船上生活了一段时间。动物学家与尼摩船长有共同语言,他们一起探讨各种问题,相处的非常好。

或许是船长的性格使然,后来在一次海难中,那船从此失去踪影。但令人宽慰的是,那三个参观过那个潜水艇的人,却被安然无恙地被送上岸。那肯定是船上的水手干的,如果那船损坏了他们三人也不会幸免。由此可以断定,恐怕是尼摩船长怕耽误了动物学家的研究,也怕与他们相处时间长了,又对世间贪恋,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所以就此别过。

《海底两万·里》是部流行全世界的奇幻小说,书中那令人惊叹的构思、精妙的设计,无不处处透着吸引力,尤其是对那些渴望大自然知识的青少年,更是充满魅力。这是我上学期间读过的书,让我这一生对大海充满着向往。这次终于等来了后浪插图经典,配上法国画家阿方斯的百张插图,让我当初的想象具象化!潘丽珍老师重译版,比我之前看的版本要通顺很多,期待潘老师的其他译作!感恩~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三):不愧是当年的科幻冒险小说天花板‼️

一百多年前,海洋探索还未达到如今的深度和广度,电灯还没有普及,而在凡尔纳笔下,用电的潜水艇出现了。他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视角,给我们描绘出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海底世界和一段惊险的旅程。主人公会在海底打猎,也遇到过野蛮人,到达过南极,被困过冰窖,血战过章鱼,遇到过湾流风暴……凡尔纳写尽了人类对海洋的征服与敬畏

看到这里很多小伙伴都应该知道了

我说的就是《海底两万里》

整个故事的起因是自然博物馆教授阿罗纳克斯去调查“不明种类的鲸”,没想到竟和神秘的尼摩船长在海洋穿行了10个月,经历上述种种惊险,找机会回到正常的生活,让人不禁为他们的命运捏一把汗。看着看着,无论是深海中的神秘生物,还是航行中的奇特装备,又或是各种动作场景,都让人为其想象力而惊叹,是科学知识与浪漫想象一起造就了如此经典震撼的海底旅行

在这场惊奇的际遇中,要说传奇人物非尼摩船长莫属。他冷漠残酷又重情重义,知识渊博又孤独神秘,他的过去和未来让人好奇,他的存在使故事愈发复杂而有深度,他驾驶的“鹦鹉螺号”更是一个传奇。鹦鹉螺号从日本海出发,进入太平洋,到达印度洋,经过红海和阿拉伯隧道来到地中海,沿着非洲海岸径直奔向南极地区,然后沿拉美海岸北上,又随暖流来到北海,最后消失在挪威西海岸的大漩涡中。后来世上D1艘核潜艇就以此命名不是没有道理的!

大结局的海里逃生有点戛然而止的感觉,读着真是意犹未尽啊!但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私以为,尼摩船长在把不属于一个世界的阿罗纳克斯救下又放走了之后,应该在某一片海域过着他一贯喜欢的生活吧,只不过仇恨逐渐被放下,比以往更容易快乐……

读完后浪的这本《海底两万里》,再把里面的近百张插图一页页翻过,那些精彩画面又在脑子中过了一遍,真舍不得看完啊

有人说,都21世纪了,一百多年前的科幻小说已经不会特别惊奇了

但凡尔纳作为科幻冒险小说之父、被梁启超与鲁迅推崇的“开民智”之人,他的文字还是有很强的可读性,而在浩瀚无垠的海洋中,每一个角落仍然充满无尽的神秘和未知

如果你热爱海洋、喜欢探险或幻想,这本书可以让你找到属于你的那份奇幻和乐趣

海底两万里

评价人数不足

[法] 儒勒·凡尔纳 [法] 阿方斯·德·诺伊维尔 绘 / 2023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