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吉姆·莫里森诗集》经典读后感有感

《吉姆·莫里森诗集》经典读后感有感

《吉姆·莫里森诗集》是一本由[美] 吉姆·莫里森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1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吉姆·莫里森诗集》读后感(一):诗集

暗杀者在潜逃中,受着无意识的牵引,带着昆虫般的本能,如飞蛾一般,逃向安全地,拥挤的街道之中的避难所,他很快被那温暖,黑暗,宁静的自然的剧院的胃所吞没。布莱克曾说,除非五种感官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释放,不然躯体将成为灵魂的囚牢。他认为五种感官是灵魂的窗屝。当热切的性欲囊括了一切感官时,它也就成为了一种神秘的经历。

《吉姆·莫里森诗集》读后感(二):摇滚和诗是拯救失控生活的神啊

喜欢摇滚的我是从Dream pop入门,或许是年代差距,并没有太多关注80年代以前的音乐。但当我搜索大门乐队,出现在榜首的就是那首一定会在某个地方听过的《暴风骑士(Riders on the Storm)》

莫里森的诗,甚至比他的音乐更具吸引力。(完全是我的诗歌品味取向):原始的情欲、疼痛难耐的肉体、黑暗神秘的空间、破败残缺的物质世界,还有爬行动物和昆虫。

特别喜欢《众神》。因为世上根本没有神,人们对苦难的恐惧、疗愈、赞颂都是互相给予的,能够拯救你,让你重拾期望的并不是神,而是你身边从痛苦中生长出来的新芽。莫里森说《众神》“是关于人们在面对现实时的无力感和无助感。他们无法真正控制事件和自己的生活。有什么东西在控制着他们。他们能接近可控的东西就是电视机。”《众神》的写作,是对生活的讽刺。

《新生物》更原始,犹如《猴杯》中热带雨林般的寂静无声、黏稠窒息、湿润狂野。

只可惜27岁英年早逝,他的音乐和诗就此成为终结。

《吉姆·莫里森诗集》读后感(三):世界成为纸牌游戏 大火最终成为神话

想象你是半个世纪前的摇滚偶像,在舞台中央近乎癫狂地呐喊:“你们是一群白痴!竟然让别人告诉你们该干什么!让别人摆布你们到处走!”

你的声音似刀刃般尖锐,就像带着火焰的魔法武器,可是你却被台下的人定义成小丑。

你骂不醒按世界的游戏规则生存的人。

你在混乱与荒诞中自我毁灭。

你分明也曾是那个散发着忧郁气质,温柔吟唱“我将永远爱你,直到天空不再下雨”的大男孩。

那一年,殿堂级摇滚乐队“大门”主唱--吉姆·莫里森,27岁的你,留下狂热真理后走了,再也没回来。

大火最终成为了神话。

.

承认吧,我们就是被社会所驯化了。

有什么东西在控制着我们。

我们按部就班地生活,只往人群中去。

从来没有人可以真正做到自由自在。

“鸟儿或昆虫如果误闯进房间,就会找不到窗口。因为它们永远不知道什么叫「窗口」”

《吉姆·莫里森诗集》读后感(四):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吉姆莫里森!

Listen, real poetry doesn't say anything it just ticks off the possibilities Opens all doors You can walk through anyone that suits you ——Jim Morrison

这本小书的正确打开方式,是先把大门乐队的音乐设成整个房间的BGM,然后在吉姆莫里森忽而忧郁哀怨,忽而声嘶力竭的低吟和呐喊中,品尝他带来的一份私人珍藏。 美国殿堂级摇滚乐队“大门”(The Doors)的主唱及核心,“20世纪蕞酷的摇滚偶像”“蕞非凡的天才”,吉姆莫里森在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是“垮掉的一代”蕞拉胯也蕞拉风的一位代表人物,时至今日他还是无数人心中的YYDS!

他是英俊潇洒的叛逆青年,是长发卷曲眼神深邃的迷人偶像,是舞台上性感且爆发力十足的摇滚明星,还是将哲学写成诗歌,将诗歌引入流行音乐的先驱者。 27岁英年早逝,他在酒精麻痹下离开这个他热烈地爱过活过的世界。他的墓碑成了流行文化的朝圣之所,他的音乐让年轻人欲罢不能,他的诗作让我们看到了一颗狂野而无助的灵魂。

这本诗集里收录了莫里森的2部个人诗集《众神》和《新生物》。 《众神》是一篇关于电影美学的论文。里面有很多内容是关于人们在面对现实时的无力感和无助感,带着强烈的哲学和思辨色彩。 《新生物》则是节奏紧凑的意象派诗歌,题材更多时候是幻想和超现实主义的,有时仿佛在描写后末日式的世界,有时似乎在描述某个不存在的古代部落,同时又带有一丝古典神话的味道。

一起来感受一下吉姆莫里森几乎可以唱出来的诗句吧:

《吉姆·莫里森诗集》读后感(五):所谓摇滚诗人

吉姆·莫里森短短27年的人生,只在“大门”乐队留下了七张正式录音室作品(包括他生前录制朗诵,他去世后由“大门”剩余三位成员配乐的《美国的祈祷》),不到一百首歌。然而他的歌词创作却使他足以同鲍勃·迪伦、莱昂纳德·科恩、卢·里德等著作丰富的歌手兼词作者一样,被誉为“摇滚诗人”。

和鲍勃·迪伦一样,吉姆·莫里森也是60年代将文学和诗歌引入流行音乐歌词的先驱者。而他还试图在歌词中融入他所熟悉的存在主义哲学、荣格精神分析学以及他曾大量研读的认知心理学。其中包括《终结》(The End)《当音乐结束之时》(When The Music Is Over)等最为著名,五十年来为一代代歌迷所熟悉的史诗般宏大的歌曲,也不乏凝练的短作。兰波诗歌的英译者、文学教授沃伦斯·弗利(Wallace Fowlie)甚至认为,“大门”乐队首张专辑中三首较为短小的歌曲《灵魂厨房》(Soul Kitchen)《夜之尽头》(End of the Night)《顺其自然》(Take It as It Comes)可以同兰波的短诗《穷人的梦想》(Le Pauvre songe)相提并论。而现场演出中,在乐队其他三名成员帮助下,“大门”最好的演出更是如同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描述的日神与酒神的戏剧般激动人心。

具有文学才华的摇滚歌手们出版诗集乃至小说等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绝非罕见,然而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吉姆·莫里森非常严格地将他的歌词与诗歌创作区分开来,甚至是刻意将他的歌手身份与诗人身份隔离开来。在他生前仅有的正式出版的两本诗集(即本书)《众神》与《新生物》(1969年首版,后被合为一册)中,他的署名是“詹姆斯·道格拉斯·莫里森”而不是他作为摇滚歌手更为人熟知的“吉姆·莫里森”,他近乎固执地希望自己的诗歌作品得到独立、客观的评判,不希望它们沾染自己的明星光环。

吉姆·莫里森去世后,一些忠诚的朋友一直致力于发掘、整理他的诗歌遗作。他们的成果第一卷名为《荒野》(Wilderness),1988年出版后立即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第二卷名为《美国之夜》(The American Night),于1990年出版,也获得了成功。此外一些他生前录制的诗歌磁带,以及在巴黎时期的写作也被陆续发现并公之于众。这些诗歌虽然大部分都具备相当水准,但毕竟属于“被背叛的遗嘱”,未曾经过诗人本人的编纂和最终首肯。能够代表莫里森本人意愿,乃至他诗歌创作最高水准的,依然只有这本《众神与新生物》。

《众神》大部分是吉姆·莫里森在UCLA电影学院就读期间创作完成,甚至有点像是学位论文或者课题论文的解构,或是对一篇更大型文章的压缩与提炼,形成对电影、镜头、视觉、视角乃至偷窥的独特见解,带有哲学和思辨色彩。除此之外,莫里森在短小简练的诗句中还表现出惊人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技巧。

《新生物》则是节奏紧凑的意象派诗歌。可以看出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和埃兹拉·庞德的影响,有着前者的杰作《红色手推车》的节奏和质感,又有后者的《地铁车站》的简练含蓄。但它的题材更多时候是幻想和超现实主义的,有时仿佛在描绘后末日式的世界,有时似乎在描述某个不存在的古代部落,同时又带有一丝古典神话的味道。

那么,如果真正以诗人而非摇滚明星的标准来要求,这本诗集的价值究竟如何呢?

对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的或许要算是吉姆·莫里森的好友,垮掉派诗人迈克尔·麦克卢尔。他是最早读到《新生物》的人之一,也正是他鼓励莫里森出版自己的诗集。

他曾说过:

“我认为吉姆可能在文学方面受过扎实、传统、良好的教育。他脑海里有二战后诗歌整体的一个广大、稳固、扎实、实用、富有想象力的生动画面,以及对二十世纪诗歌的生动实用的理解。还有对十九世纪诗歌的整体认识……我不认为他是一个已经成熟的艺术家。而是一个独特的、完全成型的年轻艺术家,正准备开始职业生涯。”

在一次采访中,他更是说:“我不是说吉姆是最好的,我只是说,没有更好的诗人了,他那个时代有很多优秀的诗人,我不是能下断言的人,但我要告诉你们,没有更好的诗人了。”这番话固然带有偏爱和溢美的成分,但无疑是一个诗人对英年早逝的同行献上的最高认可、赞美与哀悼。

诚然,硬要把作者本身的身份、个性、经历和作品割裂开来,亦是虚伪和不公平的。这本小小的诗集如今早已成为摇滚明星吉姆·莫里森传奇的一部分。然而,如果仅仅把它视为初出茅庐的年轻诗人詹姆斯·道格拉斯·莫里森鼓足全部勇气和热忱,带着纯粹的清高和自尊,向职业诗坛发起的第一次冲击和挑战——也是他短暂人生中发起的最后一次挑战——这些诗句仍然如同一颗精美的宝石,时隔半个世纪,依然闪烁着美与自由的幽暗微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