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运营之光3.0读后感摘抄

运营之光3.0读后感摘抄

《运营之光3.0》是一本由黄有璨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022-6-1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运营之光3.0》读后感(一):向着光前行

系统都由三方面组成:要素,连接,功能和目标。企业的最终目标之一是获得收益,所以我们需要抱着以终为始的心态去服务于企业的目标。而怎么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围绕目的,抓住要素,设定规则,调整或优化整个系统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再辅以在少数关键环节上完成一些关键工作,最终让整个系统良性运转起来。

有时候我们总觉得陷入瓶颈期,其实就是没有从更大的系统去分析,而是简单地模仿或者在原有的方法上改进,这样在术的层面上的努力,总是赶不上大趋势的变化,对变化抵触,对环境不敏感,所以慢慢被系统淘汰。当然,系统思考需要有一个过程,我们也需要慢慢在实践中碰撞、反思,不断重复这样的循环,才能真正理解系统的运作规律,实现自身的迭代。

《运营之光3.0》读后感(二):关于运营的概念、认知,值得运营、管理者一读

1.比较系统的讲了一些运营的概念、底层认知和工作方法;各个阶段的运营人读这本书都会有一些启发。

2.不过这并不是一本可以落地实操的工具书,更多讲的是概念、趋势、认知。

3.运营从业者和创业者、管理者需要读一读这样的书。但运营包含的内容太多太杂,真正对运营工作更有落地帮助的,应该去读更细分岗位的书——比如专门讲公众号运营的、直播运营的、社群运营的。

4.最后,运营从业者,光读书、听课作用不是很大。知识只是一方面,互联网运营是一个更侧重实践的工作,把书本、课程的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好!

书中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内容:

运营人的“能力”可迁移性和习得路径

第一层:表层技巧。如:文案、SOP、话术、玩法、流程等;

第二层:工作方法论。如:爆款内容方法论,用户运营体系搭建方法论;

第三层:底层商业认知和互联网商业思维模型。

一家公司的商业价值=(用户数量×单个用户价值)-流量营销成本-交付供给成本

《运营之光3.0》读后感(三):看完《运营之光3.0》,我想说几句难听的话

大家好,我是区帅,前段时间老黄在自己的公众号说过,如果你之前没有看过运营之光1.0或者2.0,那你可以跳过了,直接看3.0。

以我的理解,他的大概意思是,3.0的定位依然是入门级别,增量信息有限。

毕竟老黄过往的书籍累积已经卖了上百万册,从市场的角度来说,越入门,覆盖面就越广,让更多人可以知道运营到底是干嘛的,怎么样入门,以后的在职业上可以怎么规划,有那几条线发展等等。

这些对入门的人来说肯定会有帮助,我预计这本3.0销量肯定也不会差,毕竟也是完结版,没有了,以后不会有运营之光。

可能我对运营之光3.0的期待有点过高,那是我的问题,是啊,我得做好期待值管理。

简单来说就是,我也只是个普通的运营,但对我有价值的信息可能确实有限,那这就证明老黄不行吗?完全不是,这些都是相对的。

另外,老黄公众号的内容,他每次更新我都会必看,也总能收获的有价值的点。

以上是我个人看完这本书的主观感觉,你可以不认同,但这确实是我真实的想法。

最近我看到有人说,老黄,都2022年了,你这3.0写的怎么感觉还停留在以前那个思维框架?

好像有点道理?有个锤子。

为什么不停留在以前那个思维框架?而且也并没有完全停留在16年啊。

拜托,书名是《运营之光3.0》,不是《2022年运营人的光会照在哪里,你头上吗》。

又不是全新的书名,为什么一定要有颠覆性的创新呢,我不是很理解。

又有谁规定不能有部分重复的内容?

《修订版》《精装版》《收藏版》《升级版》《白金版》的书我们也没少看吧

黎贝卡,半佛仙人,刘润等大V也不过是将过往公众号的文章,编排了一下,做成一本有框架,有系统性的出版图书,那也不是新内容呀。

那对粉丝来说,只要自己喜欢的大V出周边或者图书,他们付费,倒不一定是因为有什么实际价值,更多的可能是一种情感价值,精神价值,收藏价值。

那为什么有新增内容的《运营之光3.0》就要承受这些奇奇怪怪的质疑声?

也许是因为大家最近实在太焦虑了,而且比以前更焦虑。总把看了个啥书,报了个啥课当成救命稻草,总觉得做了一件什么什么事情就一定可以怎么怎么样。

你觉得看完运营之光3.0,你就真的看到了别人看不见的光,还是像被开了光一样,你不用实践任何项目,也能成为运营大神?可以是可以,在梦里。

昨晚我给大家发了个书单,有个粉丝还把我的书单当成了ta的人生答案,说了一堆感谢我的话,简直把我当成再生父母。

拜托,我又不是这些书的作者,就算是,我也不至于那么伟大,我觉得有用的,对你不一定有用,我的书单,你可以参考,但没必要复制。

书只是获取信息的一个渠道,不是一个完全改变你命运的按钮。

你看完书以后你还要思考作者说的对不对,对你有用的地方是什么,如何应用到工作中,生活中,这才更加实际。

我看过太多看书看的很认真,也做了一堆笔记 ,也上了很多课,但是在工作中生活中从来不实践的人。从有认知到有行动完全是两码事,希望大家不要成为只停留在有认知层面的人。

最后,祝每个人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路,你只能成为你自己,像老黄说的,在浪潮下我们可以尝试寻找属于自己的小增量。

《运营之光3.0》读后感(四):运营,也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通用能力

一种能力

作为一个互联网时代催生的岗位,关于“运营是什么”的讨论一直没有断过,各方观点在不断碰撞、演变。

这一次,老黄也给了新的定义,他认为“运营”不应再被看作是一种“岗位”或者一种“职能”,而应该是一种能力,一种“通过互联网获取流量,实现商业变现的能力”。

就像工程师的编程能力、设计师的PS制图能力一样,互联网运营能力是所有人都可以习得的能力,区别是运营从业人员靠它吃饭,其他人可以当成兴趣爱好。

互联网运营能力,除了用在企业经营,还可以用来进行“自我经营”,在当前越来越“内卷”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属于自己的“流量-管道-变现”闭环,让自己也能赚点小钱。

而要想更好的构建这条“流量-变现”闭环,下面2个公式就如果能理解透彻,将会事半功倍。

1、商业价值公式

商业价值**=(拥有的用户数量*单用户价值)-流量营销成本-交付供给成本**

商业价值公式是老黄自创的公式。它从全局的角度,把一家公司通过流量进行变现时要关注哪些方面讲清楚了。

无论是不是运营从业人员,都可以从中了解到,在搭建“流量-变形”路径时,第一要关心的不只是流量(用户数量),还有“单用户价值”,而这跟要卖什么产品有关。

其次要关心的,则是要付出多少成本:

2、流量价值公式

流量价值=DAU日活×用户停留时长×流量可交易系数

商业价值公式让我们弄清楚要重点关注哪些方面,而流量价值公式是用来判断流量质量好坏的。

注意,跟商业价值公式不同,流量价值公式是不能代入数值进行计算的,公式中的乘号X仅仅代表这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是“任何一个做的不好,就会连累整体价值”,而不是“一个做得好就可以抵消其他的不好”。

DAU日活、用户停留时长不解释。流量可交易系数,代表在用户愿意交易的可能性高低(用户想不想花钱,愿不愿意想买东西),这跟流量变现的场景、要卖的产品属性有关

在了解以上信息后,我们就可以考虑怎么跑通自己的“流量-变现”闭环了。这里附上书中提供的不同转化成交场景的执行环节和要点:

对于运营从业者而言,要想在“运营”这条路上有更好的职业发展,书中还通过了不少有价值的心法和思维模型,这里选3个对我比较有启发的来说说

如果在有人问你“运营是做什么的”?先别急着说上面提到的“运营是一种能力”,最好是先弄清楚他问的是“宏观运营”,还是“微观运营”:

确认了问的是第2种“微观运营”,再开始你的表演吧~~

微观的运营,即使是同一个名字的运营(比如用户运营),在不同业务、不同公司中具体的职责和内容差异也很大,怎么更好的了解这个某个具体运营岗位是做什么的呢?

可以按下图的“四要素”进行拆解:

运营是个非常讲究目标导向、且需要落地拿结果的岗位,想要把运营做好,必须目标、行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书中第3章)

《运营之光3.0》读后感(五):《运营之光》作为早期的运营教科书,为什么销量和评价都在下降?

用运营思维看《运营之光》

运营之光这个系列,前前后后出了三本,这三本我都读过。在做3.0版本的读书笔记时,顺带着回顾了一下2.0版本和1.0版本的内容。发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运营之光系列的阅读人数、评分&推荐值是呈下降趋势的。

这种发现让我有了一个奇怪的思考视角,如果我是《运营之光3.0》图书销售的负责人,我会如何去拆解该问题及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一、确定问题 有时候单个指标绝对值的下降不一定是真下降。对于阅读人数来说,是受产品的受众人数、产品的曝光人数、产品的购买人数、产品的阅读人数这几个前置指标影响的。假设产品的受众人数的下降趋势高于阅读人数的下降趋势,其实产品阅读人数的渗透率是在提升的。

1.阅读人数的下降 《运营之光1.0》出版的时间是在2016年,此时中国网民规模为7.31亿。到了2021年(5年后)中国网民规模为10.32亿。而网民规模的增加,就意味着就业岗位也会增加。这一假设可以通过阿里巴巴公布的财报数据进行论证,比如说阿里巴巴在2016年的员工数是3.6万名,2021年员工数为25.9万名。

也就是说,我们间接可以判断产品的受众人数是呈上升趋势的。那阅读人数就一定是一个真下降,无论是绝对值和相对值。

2.好评人数的下降 在多数的平台里,对产品的评价更多是用“值”的形式。这个“值”的背后,实际上是一个构成分析。也就是说,好评的人占比越来越低,评分&推荐值也越来越低。

在豆瓣读书的评分体系中4-5星为好评,3星为一般,1-2星为差评。在微信读书的体系里就只有推荐、一般、不行三个评价标准,推荐值的算法是推荐人数/点评人数。

运营之光好评人数的下降体现在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运营之光1.0》从面世时的8.6分降低至目前的7.8分。第二个维度是《运营之光3.0》面世的评分只有6.5分。

这说明,对于运营之光这个系列的图书来说。同一个产品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好评人数的占比呈下降趋势。不同的产品在同样的时间内(发售一个月),好评人数占比也呈下降趋势。

注:该评分数据记录时间为2022年08月17日,其中《运营之光1.0》历史评分数据来自于《运营之光2.0》的内容简介。

二、找出原因 这个环节可借鉴PMF(Product Market Fit)模型来进行原因定位。实际上,对于图书、硬件这样的产品来说,思考的优先级应该从Market开始。因为一旦开售,Product并没有调整。但为了保障阅读的连续性,此处还是按照Product、 Market、 Fit三个部分展开。

1.Product

先从Marker开始分析。最直观论据就是《运营之光1.0》从面世时的8.6分降低至7.8分,Product没变化,但好评人数占比呈下降趋势。另一个论据就是作者本身作为运营领域的专家,说没有输入和成长肯定是假的,这意味着《运营之光3.0》的作品质量要比之前的作品更胜一筹。 所以,这显然是一个由市场环境变化引发产品契合度下降,从而导致用户体验下降的问题。 这不禁让我想到,斯蒂芬埃洛普在被微软收购之前的最后一次演讲中说:“我们没有做错任何事,但不知何故,我们输了”。

2.Market

Market一般有两个分析视角,供需视角和竞争视角。这里优先选择供需视角,原因是运营类的书籍竞争确实不算激烈,态势变化也比较弱。 先说说需求。 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2016年是个有意思的年份,被称为移动互联网上下半场的分界点。此时头条推出了抖音短视频,美团和点评合并不久,滴滴也和uber合并了。行业的共识是流量开始减少,互联网企业的估值也逻辑从客户规模到利润规模。 这意味着,大量的企业告别成长期进入到成熟期,效率是第一目标。而这种效率的提升,一定程度上来自于组织分工的精细化。过去一个人负责三件事情,每件事情做到六十分就行了。现在则是三个人做一件事情,每件事情都要做到一百分。 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受众群体对知识的诉求变得多元、分散起来。 再说说供给。 在2016年以前,运营获取知识来源的渠道少之又少,为数不多的内容也是围绕讲解什么是运营、运营的基本分工所展开的。成体系的书籍也就只有张亮老师在2015年12月份出版的《从零开始做运营》。 在2016年以后,运营相关的图书发版节奏基本上是每年都有1-2本。比如李少加老师在2016年11月出版了《进化式运营:从互联网菜鸟到绝顶高手》;韩叙老师在2017年5月出版了《超级运营术》;郑文博老师在2018年2月出版了《运营其实很简单:互联网运营进阶之道》;张亮老师在2019年10月出版了《从零开始做运营2》;杨瀚清老师在2020年5月出版了《我在一线做用户增长:存量时代的用户运营之道》等等。 即便你不想看书,也有大量其他渠道可以展开学习。社区类的有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鸟叔笔记等;公众号类有运营研究社、运营狗工作日记、增长研习社、野生运营社区等;课程类的有馒头商学院、三节课等。不仅如此,各个大厂也在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 这种供需上的变化,使大量的运营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换而言之,大家逐渐地开始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喜欢什么。

3.Fit

对于Fit的判断,我们需要再引入一个新的公式展开来讲。这个公式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所提出的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演变而来:满意度=效用-成本。 效用是什么?是每个用户在这本书中获取到的实际收获。这里分两层,一层是范围,即有多少内容和我有关;一层是深度,即这些内容是否超出我的认知水平。 成本是什么?是每个用户为了获取收获所要付出的成本,这里主要包含了时间成本、金钱成本。 先说说效用。 上文中讲过,受Market的变化导致大家的需求越发的分散,供给变得越发的丰富。而运营之光3.0这本书的定位是0-8年从业经验的泛互联网运营、营销、新媒体从业者,以及具有3年以下经验的中小创业者、企业管理者。 这就意味着,不同的用户在这本书里能获取到的知识范围是有限的。 从业经验在3年以内、4-5年、6-8年的用户诉求肯定是完全不同的。举个例子,《运营之光3.0》的内容重构了80%,这就意味着会吸引大量的存量用户进行购买、阅读。但是这些存量用户多数都阅读过了《运营之光1.0》,他们并不需要从业经验在3年以内的这部分内容。 在此基础上,早期阅读过《运营之光1.0》的用户,经历了这5年的时间肯定是走到了更高阶的水平。需要的内容也是更细分、更专业和更本质的。 豆瓣读书中有一条评论是这样写的:“主动过滤掉那些看起来心血来潮的个人故事讲述。作为一个b端的看到老黄对b端的讲述…太浅了,让我不经怀疑,那些我觉得他讲的深刻的地方,到底真的深刻,还是我其实有些基础的认知盲区。” 再举个例子。《运营之光3.0》和小马宋老师的《营销笔记》基本上都是在2022年6月出版的,两者图书定位的受众群体都包含了营销的从业者。假如一个营销的从业者,同时看了《运营之光3.0》和《营销笔记》,相信评价的结果不言而言。 这让我想到另一句话,是孟子说的:“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再说说成本。 运营之光图书的定价一直是呈上涨趋势。《运营之光1.0》的定价是59元,《运营之光2.0》的定价是99元,《运营之光2.0珍藏版》及《运营之光3.0》的定价是108元。 这样说大家可能没感觉,我们稍微对比一下。小马宋老师在2022年6月出版的《营销笔记》定价是79元,雷军、徐洁云老师共同出版的《小米创业思考》定价是86元。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了,作者付出的成本不一样。说得没错,但这就引发了另外一个成本问题,时间。 运营之光从最早的18.5万字到现在的29.1万字。作者和读者都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成本,但这一定是好事吗?也许不是,不然在豆瓣读书下面的9条评价(三星)中,就不会有5条是在反馈内容不够精简的。

三、解决方案 其实,对于图书这样的单向门决策产品,很难在出版后再做调整。我尽量尝试尝试去做一下问题总结、补救方案和后续建议。

1.问题总结

首先,运营之光阅读人数和好评人数是真的在下降。其次,阅读人数的下降主要是受市场环境中的供给影响,换句话说,就是分蛋糕的人变多了。再次,好评人数的下降主要是受市场环境中的需求影响,换句话说,就是产品定位出了问题。最后,阅读《运营之光》系列图书的成本越来越高,这里主要体现在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上。

2.补救方案

对于短期销量的问题,可尝试找更多的渠道增加曝光、优化定价(目前京东定价是6.67折,折扣力度高于1.0和2.0)、或给出具体的阅读建议。 当然还有一个政治不那么正确的做法,就是找人刷大量的好评,但我相信以黄有璨老师的性格大概率不会做出这种事情。 对于好评人数下降的问题,可尝试与有瞰学社做联动,例如购买《运营之光3.0》之后可享个别课程xx折扣。一方面,能为有瞰学社做引流;另一方面,还能挽回一波好感度。

3.后续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定位要清晰。比如吉姆柯林斯在写了超级畅销书《基业长青》之后又写了从《优秀到卓越》,原因是在《基业长青》提到的公司自始至终都出类拔萃。并没有回答对于那些业绩平平的公司,如何才能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第二个建议是产品本身的定位也要足够清晰。《运营之光》作为一本应用、实用类书籍,可能确实没必要过多地书写自己成长叙事。不仅如此,对于自己不擅长的、不熟悉的也可以不讲。例如在《运营之光3.0》中更新了有关于短视频版块的内容,但黄有璨老师在短视频领域的成绩不算特别理想。

第三个建议是图书本身作为时效性强的产品。对于这样的产品,案例确实需要及时地更新。《运营之光3.0》中有些案例还是2016年出版《运营之光1.0》里面的内容,这已经过去了6年。假设《运营之光3.0》卖到2028年,届时的会读者怎么看,怎么想?

第四个建议是避免陷入以相对为绝对的谬误。 根据作者在《运营之光3.0》后记+致谢章节的描述,能够看到是做了一些内测品鉴会的。但是这部分读者是否能代表行业的主流受众群体呢,我不知道,数据会给我们答案。

最后,在本文的背后,我想特别说明一下。 我个人给《运营之光3.0》打了四星,如果你问我要不要买,我还是会推荐购买的。可能确实没办法在这本书中找到那么具象的答案,但有一部分抽象的内容价值仍然是巨大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