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读后感100字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读后感100字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是一本由小庄著作,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读后感(一):【豆瓣鉴书团】让这本书陪伴入眠

感谢豆瓣鉴书团和出版社给予的阅读机会。这本书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广,在艺术和文化中攫取细节放大,用科学去解释道理,这个角度有趣,书名也很恰当。

每篇文章篇幅都不长,很适合睡前看一看,动动脑,作为成人阅读来说是趣味,如果是孩子阅读,还可以培养孩子对科学、艺术的兴趣。

印象很深的是关于火山、海啸的绘画,从绘画来还原当时的状况。想起《逆转裁判》里有一幅画是画了凶手作案的手法,绘画是定格当下启迪后人的文物作品, 科学让我们更好的领会到艺术作品的历史意义。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读后感(二):【豆瓣鉴书团】枕边科普小读物

虽然在阅读此书之前,书中提到的不少科学家都未曾有过了解,但这并不妨碍我饶有兴致地了解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些小故事。作者将看似乏味的话题用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我们讲述蕴藏在人物背后不为人知的话题。有时可能是围绕人物的一些争议,有时可能是介绍与大众认知不同的科学家形象。作为一本科普类的书籍,语言的生动性及图文并茂的形式都大大增强了可读性。

同时,每一篇文章的篇幅都比较短,都控制在了10页之内。所以我也可以利用一些零散的时间进行阅读。睡前拿起书读1-2篇,看着看着就能看困(bushi)。

总之,作为一本科普读物,是完全不错的选择。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读后感(三):【鉴书团】适合睡前读的科普书

首先,感谢豆瓣鉴书团和国家地理图书赠书,平常读这类偏理科的科普书少,这次也算增加知识面了。

内容是几十篇科普文合集,每篇都将艺术、文化、科学很好的联系起来,作者知识储备量极大,写的通俗易懂,除了一些非常专业的词汇不了解以致于有些地方看不懂,阅读还是很流畅的。有些故事挺有趣的,满足下好奇心。睡前或者休息时读几篇,无负担无压力还能学习些新知识,不错~

内页印刷不太喜欢,里面有很多画作等一些艺术作品,为什么不彩印而是弄成蓝蓝的,本来图片是可以帮助理解的,印刷成蓝色觉得很不好看,透露出诡异。封面设计倒是挺好看的。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读后感(四):【鉴书团】于细微处见真章

感谢鉴书团和湖南科技出版社的赠书。

作为文科生,我一直对理科抱着好奇的态度,总想了解些什么却不知从何起步,小庄老师无疑给我指明了方向,毕竟在阅读之前,我从来没想到过科学、艺术与文化能有如此奇妙地融合。她选择耳熟能详的人物、现象以及作品作为切入口,放大其中看似微不足道的部分进行科学分析,并夹杂着自己生活经验的相关描述,叙述口吻生动活泼,也不乏金句,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的同时发人深思,非常有专栏文章的风范。虽然写得看起来十分浅显,但对于我这种小白已经足够入门了!

「倘若葛饰他老人家泉下有知,也会对自己的作品能有如此深入事物的本质而开心不已吧。」

「从前,画中人和观者的焦虑都潜藏在表面之下,而艺术家们会努力去消除这些焦虑的存在;而我们,恰好相反,焦虑一直显露在外。」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非常符合主题,深蓝色和粉红色同样也看似毫不相干并难以调和,却在本书的封面上显示出了令人惊艳的和谐,颇有几分赛博朋克的感觉。内页设计也十分有意思,捧在手心翻阅时,像在阅读一本年份久远的说明书,读完便可搭乘知识的飞机,畅游于诸多学科杂糅的天空中,汲取知识。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读后感(五):【豆瓣鉴书团】科学与文学的交织

先总的来说一下吧,非常不错的科普书籍。虽然达不到本人内心“力荐”的五星标准,但是整体来说还是非常棒的一本。

全文以人物为主,展现里历史长河中留存下名字的大家的不被重视的里一面。身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跟日常教学中有所联系的科学家-----罗伯特·虎克。这个科学家在课本上只是说到了他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仅此而已。但是每一个人都不是只有一面,而且对于能够在历史留名、对人类科学发展提供主力的天才科学家们更不可能只在其中一个方面展现天才的一面。在作者的介绍下,我也了解到了虎克在被广而告之的这一身份之外的另外的重要一面。他不光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在科学史中也是举足轻重的一位。他竟然是大名鼎鼎的英国皇家科学学会的创始成员,而且在这个学会的早期阶段也是举足轻重的一位大佬,跟牛顿(没错,就是那个牛顿)因为科学观点的相左而交恶,并让牛顿差点离开皇家学会,等到虎克去世后才重新站会科学顶峰。当然了,虎克的成就也是多方面的,比如是化学家波耳的助手,还是个建筑师,不得不说厉害厉害。

除此之外还介绍了很多。看完之后也越来越觉得,科学与艺术、科学与文学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完全的分割开。所以转而想到我们原有的高中分文、理科是否真的是一个好决定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