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哲学家的动物故事(全六册)》读后感摘抄

《大哲学家的动物故事(全六册)》读后感摘抄

《大哲学家的动物故事(全六册)》是一本由[法] 艾丽斯•布里埃-阿凯 编 / [法] 奥利维耶•菲利波诺著作,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0元,页数:1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哲学家的动物故事(全六册)》读后感(一):适合低幼孩子哲学启蒙的书

《大哲学家的动物故事》这套书是后浪出版社旗下的浪花朵朵出版的。这套书非常的适合孩子。它只有明信片大小,非常适合孩子的小手,拿起来阅读非常方便。这套书内容简单,画风温馨。

家里面有低龄的幼儿,可以利用这一套书来启发孩子进行即兴的看图作文。上中班和大班幼儿园的的孩子,他们可能很多的字不会写。这样可以根据页面上的图片进行发散思维。根据这一本小小的故事图画做一个作文。高年级的同学根据这些哲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叔本华的刺猬理论很有名。这个理论讲的是两个刺猬很冷,冬天将互相取暖,结果因为过于靠近彼此,被扎的血肉模糊。后来两个刺猬想了一下,隔开了适当的距离,这样彼此之间又能互相取暖,又不会伤害到对方。

这个理论教育孩子,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是保持距离的,即便是两个好朋友之间也应该有一些话可以说,有一句话不能说 ,尊重对方的隐私。很多比较隐私问题像家里面有多少收入这种特问题,可以告诉小朋友不要问,这是不礼貌的行为。

《大哲学家的动物故事》这本书内容单,画风很温馨。如果孩子理解起来有一些不够深刻的地方,家长可以指导一下。像我家正在上一年级的姐姐,给她看了这本书之后,她就会跟我说:“妈妈内容我有一些看不懂”。我就会以小刺猬为例,告诉孩子两个小刺猬在一起就,不适合靠的特别近。但是如果。在生活中告诫孩子有些问题不要随便去问,会很不礼貌,他们可能就不理解为什么妈妈这些问题不可以问呀,到底哪些问题是可以问的,哪些问题是不可以问的。家长可能。会被突如其来的问题所打断。这个时候有这样一个小册子。

我们该怎样度过我们的一生?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都在共同探讨这一个问题。在《大哲学家的动物故事》中,6位古今中外的大哲学家借用可爱的小动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打破阅读哲学的年龄限制,让孩子们和哲学家一起思考:什么是值得我们过的生活?要知道:生活,没有标准答案!

我们该怎样度过我们的一生?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都在共同探讨这一个问题。在《大哲学家的动物故事》中,6位古今中外的大哲学家借用可爱的小动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打破阅读哲学的年龄限制,让孩子们和哲学家一起思考:什么是值得我们过的生活?要知道:生活,没有标准答案!

《大哲学家的动物故事(全六册)》读后感(二):小小的书里,大大的哲学

抓住孩子思考的关键期,引导孩子主动思考 不要总以为孩子只会吃喝拉撒,有时候,他们对这个世界天然的好奇,是我们这些成年人比不上了。我们因为已经在这个世界生活很久了,所以对一些东西习以为常了,而他们刚刚认识这个世界不久,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可以说,他们更能够思考这个世界的本原问题。另外,我们成年人更多的关注柴米油盐酱醋茶,以及未来美好的生活。而他们有那一颗童心在认真观察着生活。 如果孩子开始会去问一些“为什么”的问题,那就证明他们开始主动去思考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抓住孩子的这个“思考”关键期,引导他们进行一些思考,树立培养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在日后养成思考的好习惯。 《大哲学家的动物故事》可以帮助我们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思考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以及人生中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比如对幸福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权势重要,还是自由更加重要?很多问题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但我们要学会去思考,得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

从一个小小的有趣的故事开始,引导孩子积极去思考,从中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启发。 本系列共有六本书,共讲述了六只动物的故事,里面没有提到哲学家和哲学道理,但把六位哲学家的一些核心思想贯穿于这个故事,算得上是一种哲学启蒙。《大哲学家的动物故事》,顾名思义,这六只动物也不是信手拈来的,而是跟这些哲学家有着一定的联系,比如我们熟知的庄周梦蝶。 这六个故事,从动物开始,最后回归到我们人本身,向世界追问,向人生追问,向我们自己追问。生活处处是哲学,这套书是一个引子,让我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积极思考。 一次,抱着两周岁半的孩子走在路上,路过一个水坑,水坑里,一只鸭子在戏水,水坑边上,还有一只鸭子在舔羽毛。而远远的地方,有几只鸡在那里。儿子看到这里,就停下来看这个场景,然后接连问出了几个问题:那只鸭子在游泳,另外一只鸭子为什么不游泳?因为另外一只鸭子游好了。为什么鸡不游泳?因为鸡怕水呀!为什么鸡怕水?这个老母亲也不知道…… 看了这套书,我发现其实这是一个能够适时地加以引导的好时机。虽然我不知道鸡为什么怕水,也可能知道了但跟孩子解释不清楚,那都不要紧,我可以跟孩子这样解释,鸡因为自身的一些特点所以怕水,但是鸡也会做一些鸭子无法做到的事情,比如,有一些鸡会啼叫,叫我们起床。鸡和鸭不一定要做到同样的事情,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做一些自己擅长的事情。等长大以后,你也会锻炼出一些自己的本领,做一些“你会”的事情来的。 写在最后的话: 孩子在3到6岁这个阶段,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给予积极的引导,那么就会为未来人生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大哲学家的动物故事》从我们熟知的一些现象出发,引导孩子去得出属于自己的答案,而不被世俗的观点所裹挟。辩证地全面地看待事情,然后进行取舍。用一种全局的观点来看待一些东西。正如书中所说的一样:如果这一切都繁荣兴旺,我就会更加富有。如果这一切都失去了,我就会更加自由。 我相信,从这套书中,孩子所获的不仅仅只是思考能力和哲学思维,还有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大哲学家的动物故事(全六册)》读后感(三):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不妨从哲学入手

我最近迷上了董宇辉。

每次看他的直播,都觉得是一种享受。他能从生活中的任何事情上领悟到知识,有很强的生命感知力。

作为一名老母亲,我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也能如此有才华,有对生命的感知力、能独立思考、能从生活中的细微事情中悟出一些道理。

因此,当我看到《大哲学家的动物故事》时,顿时眼前一亮。

这本书用简单的方式,讲深刻的思想,让对世界充满困惑和好奇的孩子,从小动物的故事中获得启发。

这套书选了6位代表性的哲学家,叔本华、爱比克泰德、庄子、海德格尔、第欧根尼、维特根斯坦。

6位哲学家6个故事,涉及人际关系、幸福感的来源、现实与梦、自由生活、偏见和视角6个话题,让孩子看到世界的多样性,看到父母吵架的根源、家长和孩子争执的根源、遇到我们左右不了的事情该如何等等。

比如刺猬的故事。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几只刺猬紧紧挤在一起,这样它们就能暖和一点,可是它们被刺伤了,于是它们又分开,可是因为离得太远,它们又觉得冷了。

后来,它们就一会靠近,一会在分开,就这样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

哲学家叔本华说,人和刺猬有点像,当人觉得无聊时,就会想要聚在一起,但没多久,他们又开始相互指责。分开又见面。

那刺猬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保持合适的距离,恰当的举止。正所谓,距离产生美。

一个动物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人类的现象,并且从中悟出可实行的路。

记得,我小时候放假回家后,爸妈特别热情,可是三天一过,就怎么都看我不顺眼,做什么事都能入不了他们的眼,那个时候心想,以后一定要少回来,他们就是自己住习惯了,忽然家里多了几口人,不习惯了,嫌弃我了。

后来长大了才明白,这是人性。不管是和父母、还是爱人,时间久了都会生厌,就像刺猬一样,离得太近会被刺,离得太远又会太冷。

看过刺猬的故事,相信我们的孩子就会明白就算和父母发生争执,也不是父母不爱自己了,而是双方离得太近,没有边界导致的,父母对自己的爱依然是存在的。

这套书用小动物的形式表现哲学思想,使孩子明白一些人生道理,并且学会通过类似的方法去思考身边发生的事情,从而提升自己的感知力、思考能力。

《大哲学家的动物故事(全六册)》读后感(四):孩子都是哲学家

自从入了三伏之后,我们每天的作息时间就发生了变化,平时可以在外面玩的时间长一些,但是天气炎热了以后,我就只有清晨的时候出去转一圈,去的时间全部都在屋子里面。

所以在家里玩玩具读绘本,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近给小朋友读了一套很有趣的哲学绘本《大哲学家的动物故事》。

这套书一共分为六册,古今中外的6位大哲学家和他们有关的动物的故事,分别是

人与人之间既不能太过亲近也不能太过遥远。

就好像是刺猬一样,离的太近了就会扎到对方,离的太远了又都觉得冷。

最后刺猬们是这样解决的:保持合适的距离,适当的举止。

人类作为独立的个体,要注意彼此的界限感,不要管的太多,否则就会伤了彼此。也不能太遥远了,这样又没有了朋友这一说了。

一只聒噪的乌鸦,让人们闷闷不乐,觉得它的叫声是不好的预兆。

庄子的蝴蝶这一本里,庄子梦见了自己编成了蝴蝶,醒来后又觉得是不是蝴蝶做梦自己成为了庄子呢?

哈德格尔的蜥蜴所讲述的是,动物的本能和人类有什么区别?

动物更倾向于凭借本能生存,而人类则认知的更多,而且对世界的认识也更全面。

第欧根尼的狗这本书一条小狗的日常生活的画面展现在了读者眼前。

狗狗对待生活的态度,没有被过多外界的事物左右。

当国王出现,提出让它变得富有,狗狗的要求仅仅是不要挡住它的阳光。这是它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维特根斯坦的鸭子这本书也是最有趣的一本,我家的小朋友拿着书,一会儿说是鸭鸭,一会儿说是兔兔。

其实有很多事情本来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有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不一定非要固守陈规。即使是条条框框的规则,有的时候也不一定是真的。眼见未必为实。

其实哲学故事并没有那么深奥,能用动物故事的形式讲给小朋友们听,孩子们也会发现一些他们觉得有趣的地方。让孩子们热爱思考,喜欢发现问题,成为那样的小哲学家。

《大哲学家的动物故事(全六册)》读后感(五):哲学也能如此有意思,孩子看得懂,家长同获益

网络上流传过一个段子,门卫大叔掌握了哲学的三大奥义,“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段子当然是段子,供大家哈哈一笑也就罢了,但是哲学诚如段子所言,它所追求的恰恰是这样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问题的答案。

也因此,很多人认为哲学是高深莫测的学问,离我们这些普通人十分遥远,至于孩子,就更是与哲学没有任何相关了。但哲学其实是帮助人们建立世界观的一门学问,是让人理解人、认识人的学问,所以说,哲学是我们所有人,尤其是孩子们应该学习的知识。

为了让孩子也能看懂理解哲学,后浪特别出版了一本写给孩子的哲学书——《大哲学家的动物故事》,这套书选取了古今中外特别有代表性的六位大哲学家,用小动物的故事来展现他们的哲学思想,让哲学思辨的光辉照耀到所有人的心中。

对于中国人而言,庄周梦蝶可谓常识,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醒来后不知是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庄周,蝴蝶和庄周,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存在的。

作为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庄子用庄周梦蝶这个故事讲述了何为真实何为虚无,究其本质,这其实是在探讨人的生死问题。在庄子看来,真实与虚幻,生与死都是不断转化的,所以我们经历的任何事情都不过是短暂的,即非永恒,所以一时的成败大可不必耿耿于怀。用更轻松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起起伏伏,我们会活得更平和也更幸福。

叔本华的刺猬理论也颇为知名,冬天里,刺猬们挤在一起取暖,可是离得近了会刺伤彼此,离得远了又冷的难受,最后刺猬们靠近又分开,分开又靠近,如此不断地循环。

对于人际交往,我们似乎也和冬天里的刺猬一样,一个人的时候觉得寂寞,聚集在了一起以后却又难免产生冲突,于是我们也常常困在聚与散之中,拿捏不好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对于孩子而言,人际关系是他们面对这个世界的一大难关,而且父母在很多时候很难帮得上忙,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让他们通过这样的哲学故事明白,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是这样充满了矛盾与纠结,对于他们在以后处理人际关系,平复情绪感情都有莫大的益处。

除此之外,第欧根尼的狗、爱比克泰德的乌鸦、海德格尔的蜥蜴、维特根斯坦的鸭子这几本书同样讲述了能够让人深思回味的哲学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让孩子受益匪浅,就连我也获益良多。就拿维特根斯坦的鸭子来说,到底是鸭子还是兔子其实只在于人们的需要,所以不要过于轻易地就去认定一切,尤其在这个很容易进入信息茧房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多听多看多思考多分辨,这样才能尽可能少的被偏见所局限。

最后要说的是,作为一套写给孩子们的哲学书,这套书搭配了丰富的图画,这些图画可以让抽象的语言具象化,既能帮助孩子理解,又能引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喜欢阅读这套书。不仅如此,整套书的语言也做到了通俗流畅,明确易懂,可谓是把深刻的哲理用浅近的语言故事讲给了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总想把最好的都送给孩子,而什么才是最好的呢?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质疑否定的勇气,有思辨无畏的精神,在我看来,这些才是最好的,而学习哲学恰好便是获取这些最好之物的最佳途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