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最后的西南联大》读后感1000字

《最后的西南联大》读后感1000字

《最后的西南联大》是一本由丁元元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7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的西南联大》读后感(一):最后的西南联大

作者主要采访了上海当时还健在的曾上过西南联大的老人,并把他们的故事整理成书。因为采访的老人年事已高,大多数情况没有完整或详细的回忆。但作为口述历史的一部分,作者的工作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书封面只写到著者是作者,未提各口述人,让人感觉困惑。

至于西南联大的精神,个人认为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延续。在山河破碎的年代,一群人的坚持正是中华精神的体现。而这种精神我认为在当代社会并未消逝,至少在一部分人身上是有传承的。

文道之不坠,在你,在我,在我们所有人。

《最后的西南联大》读后感(二):抢救式访谈

封面上写着这样的一行字:“对部分在世校友的抢救式访谈”。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世的西南联大师生已经日渐稀少,不要说那一段历史的亲历者,甚至能亲耳听亲历者讲述的联二代,也渐渐步入老年,那一段历史,如果没有人去重视去挖掘去保护,也许将永远没于尘埃。 西南联大是幸运的,有关那一段历史的记录和文学作品,还算是不少,它也得到了足够高的评价。 这本书的特色在于访谈,作者是亲自和自己的描写对象接触的,不是二手资料的整合,而是面对面交流得来的第一手资料,这是不可替代的。

《最后的西南联大》读后感(三):在那样特殊的历史时期:西南联大仿佛有一层神秘的光辉

这本书给人的感觉就像回忆录一样,充满着历史的年代感,但又不乏趣味。西南联大能培养出如此多的人才,与其校园学术氛围和精神无不相关。

“联大校内自由思考,有辨别的学术空气,是不容易得到的,它既和战争有关又和战争无关。西南联大的精神从来不是某种单一的精神,它是多元的,多元的好处在于保持了接触更多观点的可能性,所以比较客观,但多元,又总是受打击的,所以保持多元是不容易的,多元需要包容,包容是一种意志,更需要一个环境。”希望当代大学教育也能多给学生一些包容,鼓励创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考与践行环境。

《最后的西南联大》读后感(四):曾经红衣少年,如今白发先生

一本作者寻访录,面见曾经就读于西南联大或联大附中的学生,所见所感。 时间线为2010年后。 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 接下来,从以下三方面,聊聊联大精神。 1. 鲁迅说,世界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俗话也说,条条大路通罗马。特定的时代洪流下,因信念不同,选择不同,人生便千差万别。 有的选择去了台湾,当了大官;有的去了美国,继续深造,在政界、商界、科技或文化界成了顶尖人才,甚至获得了诺贝尔奖;有的进了联合国,成了政要。而选择留在大陆的这部分学子,如若前期政治出身不好,局势的动荡,便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甚至,负面影响波及后代:受教育之路坎坷,未读完高中者众多,上大学者寥寥。 余生,他们是否想过或被人反复问道过,如果当初换一条路走,结局会怎样?后人再看,觉得惋惜。 笃定信念,需要时间的考验,锤炼是一个过程,有的短,有的则是一辈子。 2. 西南联大的条件之艰苦,学业之严格,思想之自由。

《最后的西南联大》读后感(五):西南联大亲历者访问记录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梅贻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大的奇迹。联大,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所学校联合起来,在长沙开学,后分三路迁至昆明。这所学校前后共存在八年零11个月,毕业生约2000人,“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集结优势,为我国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联大所达到的高度,至今还没有一所学校能够超越。去年《觉醒年代》热播,蔡元培在北大就任仪式上演讲时,弹幕上就有人在刷西南联大,这也是我时隔一年再次听到这所高校的名字,深感自己对这所学校了解太少,于是去搜索了下纪录片《西南联大》,今天又找来这本《最后的西南联大》这本书,那群青年,满含对国家的期望,充满热情与理想,期翼着能够完成救国强国的梦想。西南联大,培养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赵九章、邓稼先等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还有100多位人文大师,170多位两院院士。 《最后的西南联大》由著名记者丁元元,通过新闻报道、历史档案、西南联大校友录等文件报道,辗转多次找到了20位在世的联大校友,采访过后,耗费几年时间整理文稿,而在这几年时间内,又有联大校友逝世了,所以这本书几乎也成为了最后一份亲历者口述记载的珍贵资料。 这本《最后的西南联大》随书附赠了西南联大外国语文学系学生的课程表,4个学年的课程内容设置多样化,确实让我羡慕不已,更别提沈从文、朱自清、闻一多、钱钟书等知名大家作为老师教授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学大纲,教室门根据自己的研究特长进行讲授,学生也可以自由选听,充分体现西南联大的学术自由之精神。 那会的西南联大,并没有高楼大厦,连仓库都不如的房子改的校舍,但这小校舍的设计师是我们熟知的鼎鼎有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 在看作者采访联大学子的时候,特别感动,随之而来的又有一种遗憾。感动的是从联大学子的回忆里可以重新领略当时联大的浪漫与自由,以及这所学校刻在他们身体里的中国精神与不屈的脊梁。从他们口述的细节里,为我们还原了当时联大的教育细节,以及很多关于那段历史的细节资料。当然,人的回忆是带有欺骗性的,时隔这么多年,一些细节之处在时间上会有些矛盾,作者在经过考证之后,也在书中将这些矛盾之处标注了出来。 遗憾的是,去采访的时候,联大学子能够联系上的不多,而在后续的整理出版过程中,也有联大学子逝世了,他们并没有看到这本记载他们口述细节的书籍出版。 他们一生坎坷,作者去采访吴德鈜老师时,住的还是小房子,能够自如走动的地方几乎都没有。今天我们读书、看纪录片,是因为我们向往联大,向往他们的自由的学术精神。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纪念联大,是学习他们的精神,在需要的时候联合起来,在那个颠沛流离的时代,他们的铮铮铁骨,撑起来中国文化的脊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