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决策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

决策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

《决策的逻辑》是一本由朱睿 / 童璐琼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决策的逻辑》读后感(一):决策的逻辑: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学

行为心理学表示,哲学之所以还可以持续,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还在追问“我是谁”,原因在于我们对自己的了解非常有限,且充满偏差。

流行的信息有两个特点:新鲜程度+能激发强烈的情绪。因为我们太容易被情绪左右。

可识别受害者效应:相对于帮助一个较为宽泛的受益人群体,人们更愿意帮助一个细节生动的具体受益人。

冷热共情差距:情绪激动无法理解情绪冷静时的决定,vice versa。

语义效应:在客观逻辑上完全一样的信息,因为表述方式的不同,会给人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那么,信息对人决策的影响不仅仅取决于内容,还包括信息的展示方式。

现状偏差:大部分人在面临选择时,哪怕目前的选择并不是最优选择,还是倾向于维持现状。因为我们需要对生活的控制感,且我们对损失特别敏感,会高估改变的成本。

认知失调:指的是同一时间内有着两种或多种相互矛盾的想法,造成一种不舒服的心理状态,最后容易拖延选择。

所有权依赖症:一个事物的价值,会因为所有权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所有权在自己这里,那么我们就会高估它的价值。

启发式决策方式:指的是我们根据有限的知识以及以往的经验,在短时间内对当前问题作出判断。主要包括:根据最能想到的相关例子来判断的可得性启发式,和头脑中的类似事件进行比较的代表性启发式,以及在头脑中定好一个参考标准的锚定和调整启发式。

我们为什么喜欢因果关系的判断?因为我们需要对生活有控制感,因果关系的解释让世界变得有序,可以增强生活的控制感;其次大脑喜欢简单的判断。

在我们擅长的领域,会有“社会促进作用”,也就是有他人在场我们会做得更好;但在我们不擅长的领域,会有“社会抑制作用”。

破窗效应:第一扇被打破的窗户如果不及时发现,尽快补救,就会带来更大的破坏。

峰终定律:对于过去的经历,我们通常能记住的就是最高点及终点的感受。我们的大脑并不是一个录像师,而是剪辑师,只记录关键点。所以记忆不可靠,并不代表客观现实。

我们的记忆采取双重标准:对于我们的不道德行为,它努力去淡化,去遗忘;对于我们的成就,它就能记住。“动机性遗忘”。这有一个好处,就是让人们活得更轻松,但也会让我们很难从历史中学到经验,甚至重复犯错。

收入有个饱和度,并非物质越多越幸福。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友情,亲情,爱情,做有意义的事情,练习感恩,可以更好地提高幸福感。

《决策的逻辑》读后感(二):选还是不选?这是个问题

天啊,我怎么会租这房子啊?叙利亚风格装修,靠近路边,不远处还有高架桥,噪音真的很大啊!价格也不便宜,我那晚究竟是怎么想的?

如果在租房前我看过这本《决策的逻辑》的话,可能我就会有不一样的决定了。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做一些选择,比如说中午吃什么呢?该买哪一些鞋呢?……每个选择的背后究竟有没有什么规律呢?又是为什么促使我们做下决定? 在《决策的逻辑》这本书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决策的逻辑》共六章内容,分别为:跟着感觉走、懒惰的大脑、环境的神奇力量、我们如何记忆过去、我们预测未来、生活中的心理学。 原来促使我们做下决策的背后是有规律可循的,想要系统回答这些问题是“行为心理学”这门学科的研究范畴。行为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行为决策规律。 本书站在专业的行为心理学角度来加以揭示日常生活中的“为什么放弃所拥有的如此困难”“丈夫和妻子,谁的贡献更大”“如何能够吃得更健康”“是不是越有钱越幸福”等27个问题,从而为我们揭示大脑在遇到问题时是怎样做决策的。在决策的过程中又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分析了解影响决策的因素后,从而科学做出建议,以便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作者在探讨“为什么放弃所拥有的如此困难”这一问题中,指出该问题背后的原因是“所有权依恋症”。其影响主要表现在:1.一样东西越是来之不易,我们对它的依恋也会越大。还记得刚参加工作的那年,我攒了几个月买的笔记本电脑现在已经不能满足我的需求了,但我换了新电脑之后还是不舍得丢弃。 2.我们不仅会对已经拥有的东西产生依恋,对于还没有但感觉已经拥有的东西,也会产生依恋。生活中所谓免费试用的商品正是利用人们这样的心理从而达到销售商品的目的。因为,当我们已经试用商品一段时候,就会认为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物品。所以在试用期满后往往就会比较愿意花钱买下来。 3.当我们高估一件物品价值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是所有权依恋症在起作用。 行为心理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看完这本书,把书中所说的27个问题的结论与自己的认知做一个比较,相信你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会有不一样的思考。

《决策的逻辑》读后感(三):一本书教你如何科学决策

超市货架上的商品摆放有什么讲究? 为什么我们常常会后悔自己冲动之下作出的选择? 为什么选项越多,选择越难? 是满足口腹之欲吃掉美味可口的冰淇淋,还是忍住欲望向减肥的目标踏进一小步?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我们的幸福感? ……

生活中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困扰着我们,等待着我们去做出选择。每个人的选择会各有不同,甚至对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不同时机下做出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我们的决策,我们要怎样才能做出科学可行的最优决策?

这些问题不仅困扰了大多数的普通人,更是让众多心理学家沉迷不已。《决策的逻辑: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学》一书,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行为心理学应用,为我们拆解行为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人的行为不像自然科学那样严谨细致,只要准确把握好变量,设定好实验的各项指标,精准计算分析,就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内心世界,看不见、摸不着,抽象又变幻莫测。人的行为千变万化,研究起来难度很大,但却又十分有趣,一旦掌握其中的奥秘,便可以“悄悄”引导甚至把控人的行为,让你在生活中游刃有余。

与传统的心理学教材中铺天盖地的理论阐释不同,《决策的逻辑》是一本适合大众阅读的行为心理学读物,书中并没有高深的心理学原理,而是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进行分析解读,挖掘现象背后的心理学知识。作者在论述的过程中,引用了一些经典实验作为理论支撑,使得心理学理论的阐释更为严谨客观,可信度高。同时,设置了“行为小锦囊”栏目,把日常困扰大多数人的问题抛出来,并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到一些基本的行为心理学理论,还能实现有效迁移,用科学理论知识来指导生活实践,让自己的决策更科学合理。

作者在书的开篇提到了每个人都有的两个系统:感性、主观、无序、冲动的系统1和理性、逻辑、客观、冷静的系统2,这两者共同主宰着人的行为。大多数时候,系统1决定着我们的言行,它具有大部分时间在线、效率高等特点,所以备受人类的青睐。但是,当遇到复杂、困难问题时,系统1的决策很可能是错误的,这时就需要系统2上线工作。而系统2有其天然的局限性,能耗大、效率不高、时常罢工。如何平衡系统1和系统2,让它们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是这本书论述的精华所在。相信读者在阅读之后,一定会有所收获。

《决策的逻辑》读后感(四):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

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

当我为商场满500减500的宣传手段蒙蔽,不知不觉买了许多原本不需要购买的物品时,我觉得自己就像是没有思考能力的原始人,在买完单的那一刻就开始后悔了。

当我为孩子沉迷电子游戏而束手无策时,我砸过平板和游戏机。砸完之后就感觉自己仿佛精神分裂了似的,觉得刚才那个冲动起来砸东西的人不是自己,是另外一个失去理智的人。

于是,我开始对自己为什么会做出如此多不理智的行为感到好奇,难道,我的身体里还住着另外一个人吗?

是不是,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我其实并没有自己认为的那样了解自己?

《决策的逻辑》这本书为我解了以上困惑。

本书将通过典型的心理学现象,为我们揭示大脑是如何做决策的。

调皮的孩子和理性的成人

如果我们在自己的头脑中安装一个摄像头,用来观察自己每天做出的决策,就会发现需要我们做决策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为了应付如此多难易不同的决策,我们的大脑为了节能,发展出两个“代理人”,即系统1和系统2,一个是调皮的孩子,一个是理性的成人。

调皮的孩子(系统1)在做决策的时候,非常依赖简单的信息。

因此,当我在商场疯狂购物的时候,就是他在替我做决策。

还有的时候,因为听到很多同事说,新来的老板十分不好相处,就信以为真,开始对自己的处境忧心忡忡,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自己的新老板。

这时,也是调皮的孩子(系统1)在替我们做决策。

我们头脑里面这个调皮的孩子(系统1),还非常善于联想,能将子虚乌有的事情描补得越来越真实。

他的数学也很差,不善于统计分析。

除此之外,他还非常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调皮的孩子(系统1)所拥有的特性使得他能在潜意识中为我们做出大量决策,而不给大脑提供额外的负担。

但他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他没有办法为我们做出深思熟虑后正确的决策。

如果我们依赖他为我们做决定,就会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永远也得不到。

当我们面临不得不解决的难题和事关重大的任务时,我们就需要另外一个“代理人”——系统2,俗称理性的成人。

理性的成人(系统2)需要大脑提供大量的能量,因此,他不是大脑默认的工作模式。

为了激活他,让他帮助我们做出正确决策,我们需要更好地锻炼他。

当我们意识到:人的决策受两种不同系统地支配,而不是全然理性的。那么,我们就离认识自己更近了一步。

《决策的逻辑》读后感(五):《决策的逻辑》

网上信誓旦旦,说是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一天会做出35000个决定。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的呢?首先得知道我们是怎么做出决策的。

我们的大脑里有两个决策关键代理人: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很勤劳,速度很快,偏好简单的决策标准,喜欢联想,不善于统计分析,而且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我们每天80%以上的决策都是由系统1来完成的。

系统2遵循规则、深思熟虑,但精力有限。系统2通常不会轻易出手,它对系统1这个孩子很纵容,能够接受系统1做的大部分决策,只有在有需要的时候才会现身。

但这两个系统深受情绪、思维方式、环境、记忆的影响:

1.情绪

系统1的影响无处不在,而系统1决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跟着感觉走。这些正是影响我们决策和判断的重要因素。

所以,我们会被新鲜和触发情绪的信息所吸引,所以谣言往往比真实的信息更能像病毒一样迅速传播;我们在冷静的时候人们很难预测自己处在情绪激动时候的表现;我们对“失去”比对“获得”要更加敏感,也会墨守成规、选择困难、出现所有权依恋症等(比如,女人的衣柜里永远少一件衣服)。

2.思维方式

系统1做决策时还喜欢偷懒,有一个捷径——运用启发式来做决策,即根据有限的知识以及以往的经验,在短时间内对当前问题做出判断。通过启发式来做决策,有利于我们快速做出决策。这在大部分情形下非常有效,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会产生系统的偏差。

所以,我们往往会依赖想到类似事件的容易程度来判断事件发生的频率,或者事情的好坏(比如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当我们想要判断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时,我们会把这个事件和头脑中类似事件的典型特征进行比较,相似度越高,我们判断其发生的概率也就会越大(比如,打牌时赢了一把,就对下一把赢得信息更高)。我们也会被最先获得的信息,也就是别人设置的锚点所迷惑,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比如,不同主播设定了不同打赏金额,某些机构发布年度颜色)。

我们的大脑还喜欢讲故事,偏好通过建立因果关系把很多信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顺理成章的故事,以满足我们对简单的、可控的、有据可依的渴望。但我们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3.环境因素

我们的大脑喜欢设置一些不变条件,然后在做决策的时候,只需要遵循价值最大化的原则。也就是说,如果认为选择a比选择B好,那么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我们都会坚定地认为a好。

但事实并非如此。不同的决策环境会导致我们做出不同的选择。信息展示的方式、做决策时的物理环境以及做决策时的社会环境会影响我们的决策。比如,奶茶店会设置几种标价特别高的款式,让我们觉得大部分奶茶价格都不高;生活、工作环境更干净更整洁的人,相对来说自控力更强;老板在,大家工作会更加认真。

4.记忆

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的大脑不会如实地记录,我们会有选择性地记忆一些内容,也会不经意地扭曲历史,所以记忆并不完全可靠。

既然记忆并不完全值得信赖,那么我们也就不能能准确地预测未来。对于未来,我们的预测也往往会呈现系统的偏差。我们会过于乐观,放大单个事件的影响。

了解了决策形成的逻辑,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助推自己改进,做出更好地决策。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