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幸福超越完美读后感1000字

幸福超越完美读后感1000字

《幸福超越完美》是一本由[美] 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3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幸福超越完美》读后感(一):《幸福超越完美》摘抄与感悟

前言

tal太懂我了

《幸福超越完美》读后感(二):第四章

悦纳,尊重,正视。。把幸福当做过程,而不是视为终点。亲密关系升级的标志是冲突,是压力。现代快餐式的亲密关系盛行,最大的危害就是让人丧失了看待困难的耐心,和正确的视角。 这些困难来自方方面面,比如没有打扫厨房,没有按时洗澡,没有给孩子辅导作业等等。。我们要学会爱具体的生活和具体的人,而不是想象中的人设。主动接纳缺陷,才是幸福感获得的先决条件。 一本让人跟自己和环境和解的好书。

《幸福超越完美》读后感(三):十点读书➕人民日报日历版摘

幸福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你可能会说,幸福的人生是在某个行业成为金字塔尖的人物;你可能会说,有一个上进赚钱的老公和听话懂事的孩子;你可能会说,漂亮、知性、有能力,成为眼中最好的自己。 但在泰勒·本-沙哈尔博士眼中,这些都是完美人生的案例,而非幸福的人生。 首先,我们了解了“完美主义”和“最优主义”的定义,简单来说,完美主义的生活就是朝着目标直线前进,不能接受一点曲折。 而最优主义则是流动的,多变的,充满各种可能性的,他们坦然接受生活中的坎坷并从中学习、收获和成长。 而接下来,我们则分别叙述了如何在“教育”“工作”和“感情”中践行“幸福超越完美”这一理论。 在书中的最后,泰勒的一席话,希望与你共勉: 我叫泰勒,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完美主义将永远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接受这个事实反而解放了我自己。看起来很矛盾,意识到完美主义将永远不会被完全去除,反而使我成为一个更好的最优主义者。 在生命中没有一个时刻,我们可以从完美主义者彻底转变为一个最优主义者;也没有一个时刻,我们可以完全停止拒绝失败、痛苦情绪以及自己的成就。 然而,我们确实可以不断增加一个最优主义者所享有的生命时光,在我们愿意接受跌倒和缺陷的时候,在我们拥抱受伤的情感的时候,在我们允许自己欣赏和享受自己的成就的时候。 从我第一次下定决心去应对我的完美主义到现在,已经快20年了,而且奋斗还在继续。这个奋斗的过程不是徒劳的。 我取得了真实的进步,奋斗的质量也不断改变。 如今,我更享受这个旅程,我更能接受,甚至惊诧于生命的跌宕起伏。 完美主义是我的一部分,最优主义同样如此。现在,我可以在不违背亚里士多德的非矛盾律的情况下说: 我叫泰勒,我也是一个最优主义者。

《幸福超越完美》读后感(四):为什么我们不应该做别人家的孩子?

什么是幸福?

欢乐、成功、荣誉、赞美、金钱……

想要的都能实现,痛苦、失败、挫折都会远离?

有个电影《人生遥控器》,面对生活里的一地鸡毛,男主觉得生活不完美,于是在机缘巧合下,快进了人生,跳过了艰苦的日子,闪掉了郁闷的场合,他快速成功,拥有了想要的东西。

但在这时,他并没有感觉到快乐,也不感到幸福,这是为什么呢?

如同爬山,你所享受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带来的踏实,是汗水和疲累后回望来时路的愉悦,是笃定的走在向上道路的目标感,甚至还有走错路后发现新景色的惊喜。

你享受的是攀爬的过程,而不是用直升机直接把你放到山顶,俯瞰群山的结果。

事业起伏,孩子成长,夫妻感情变化,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和你整个生命紧密相关。你无法剪切编辑,只要高光时刻,因为那时的快乐,更多来自于前期的整体体验,好比玩游戏的快乐在于积攒技能、原地重生,最后打败boss,而不是开了金手指,一个照面就砍倒了大魔王。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你要的是幸福还是完美?

“痛苦和失败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否定他们,其实就是从根本上否定我们人性的一部分,没有了这些,你也将难以享受幸福和成功,我们必须允许自己体验生命中所有的情绪。”

在这本《幸福超越完美》一书中,作者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对幸福和完美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完美主义者看似是在追求最大幸福,却最终会造成自己的不快乐。

泰勒·本-沙哈尔是以色列裔美国人,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哲学和组织行为学博士。沙哈尔博士开设的“积极心理学”和“领袖心理学”课程曾被哈佛学生推选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他本人也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哈佛导师”。在网上开播的《幸福课》一度成为哈佛最受欢迎的课程。

作者本人是以色列青年壁球冠军,为了追求成绩,他到了英国,跟壁球冠军一起训练。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成功,他完美复现冠军的训练节奏,成绩提高很快。

一次比赛中,他一路过关斩将,来到决赛,手握两个赛点,眼看胜利在望。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常年超越体能的训练,让他肌肉痉挛,最终失利。

失败后,他陷入苦痛中。在回看历程时,他发现自己从来没有享受过比赛,生活中只剩下一个念头,就是胜利。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没有中间地带,不接受失利的可能。在通向冠军的道路上笔直前进,一点偏差,一点懈怠,甚至和最初规划出现一点不同,就是失败。

同时胜利又和对自己的评价深深联系起来,胜利了就是人生成功了,失败了就代表一切无意义。

这种“全有”或“全无”的思维模式让他毫不快乐,即使得到了冠军,也会面临着巨大的虚无——之后的幸福在哪里?

是不是只有不断获胜才算是幸福?

如同别人家的孩子,看似完美的生活,你觉得他们就是幸福的吗?

由此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你要的是完美还是幸福?

积极心理学研究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有可能的、最好的生命状态是什么?

和其他心理学鼓励人们对着镜子喊——你是最棒的——不同,追求完美往往带来更多的挫败感,完美主义者要求长久的不间断的高质量的快乐,只会让自己不快乐。

梭罗说:那些缺点挖掘者,即使在天堂里也一样可以找到缺陷。

而最优主义者悦纳生命中的不完美,接受失败,并将之作为生命体验的一部分。

完美主义者和最优主义者同样可以有远大的目标,愿意付出艰苦的努力,他们最大的不同是,前者拒绝现实,后者接受现实。

壁球冠军只有一个,壁球馆里享受这项运动的人很多。

离开壁球馆的作者在大学里最终找到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和工作。

作为完美主义者,可能会有拖延症、抑郁症、妄想症,甚至自毁倾向。

完美主义者自己很清楚,和生活的对抗性行为只会伤害自己和减少机会,但是他们对于自己和世界的认知难以改变。一方面,他们希望大家积极看待自己,认为自己一切都好;另一方面,他们又想真实的面对世界,希望大家接纳真实的自己。

这种低自尊的认知,遇到一点风吹草动,就会让他们认为自己毫无价值。

其实,这个世界上谁都不是完美的,王子和公主一样柴米油盐,城堡里一样鸡飞狗跳。

别人做不到的也不要强加于自己。

爱默生说:对于不同的头脑,同一个世界可能是天堂,也可能是地狱。

你的完美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其他人的,只和你相关,且只和你最终的幸福相关,能够抓住的就是最好的。

“苦难最明显的好处之一,就是教育我们对现实和生命本来的样子怀有深深的敬意。”

书里教了大家一个方法,如果你惧怕失败,拒绝改变,让自己很苦恼的话,可以尝试下压力测试法,就是闭上眼,幻想一下,你真的失败了,非常彻底的那种。

然后,再想一下,那个你最害怕的东西长什么样,什么味道的?那时会怎样?你会怎么应对?

有没有发现,好像也没那么可怕!

我们的自信以及应对失败的能力的信心,在真的失败时反而更强了,因为我们意识到,我们一直以来所惧怕的野兽——失败,其实没那么恐怖。

恐惧失败的痛苦,往往比真正失败的痛苦强烈得多。

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如何改变呢?

书中提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是好的开始,就像是罗曼罗兰所说的: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并不是理所当然,那是我们努力拼搏的结果,是悦纳生命中所有瞬间的平和。

另外,寻求帮助,是完美主义者向最优主义者演变的好方法。

去展示真实的自我,表达内心需求,展现自我的脆弱。可能会尴尬,可能很困难,但也就在此时,大家能够理解和接纳真实的你,给你以包容和帮助,让你在真实的大地上,汲取力量,成为能抗击风雨的大树。

本书还提到了十个冥想训练,能够帮助你认识自己,值得尝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