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克服完美主义》读后感1000字

《克服完美主义》读后感1000字

《克服完美主义》是一本由(英)罗兹·沙夫曼 / (英)莎拉·伊根 / (英)特蕾西·韦德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克服完美主义》精选点评:

●任重而道远

●这种需要做实验的书不太适合我,尽管我标注了很多,但是至少我确实是完美主义者,确诊。

●其实是没有必要做到完美,也没有必要时刻反省自己。给了自己太多条条框框反而把自己束缚的痛苦异常。即使我的生活稀巴烂,这也是我。

●走马观花看完了,可以是重建人生观的重要参考之一

●PDF//泪目,期末的普通心理学用这本书写了完美主义倾向社会心态的社会影响因素,感觉很多人都困在其中而不自知,我直到大一上积极心理学才意识到困境是完美主义。

●深度完美主义者,前面几张读得冒冷汗,中枪。后面的策略感觉满实际的。缓一缓打算跟着书制定个改变计划。

●这本书还是不错的,很多现象被戳中了,看完美主义害死人,我原来是有多么的完美主义,如果早点知道这些就好了。完成任何一件事情都是迂回曲折,在退步中进步,不太可能100%完美完成,这是不可能的,也是很傻的行为。追求完美主义会导致自尊心下降,自我否定,拖延症等等,都不利于身心健康。乱糟糟的世界才是真实的吧。

●从完美主义概念切入,细化外在表现,通过“记录-梳理”提高自我认知度,结论总结略简单,表格式日志分析很有实操性。

●不起眼的书名 内容却如此壮阔

●“完美主义的本质是害怕失败”,就这一句话这本书就值了。

《克服完美主义》读后感(一):忌强迫症

拖延症的原因是对自己要求过高,过于追求完美,所以希望以拖延的方式来防止不完美的结果到来。

《克服完美主义》读后感(二):简单做个内容总结

本书对完美主义的定义:完美主义指的是一种不计后果地追求强加给自己的高标准的人格特质,并且仅凭目标的完成情况来评价自身价值。这个标准也是消极完美主义(完美主义)与积极完美主义之间(最优主义)的重要区别。

有一组研究人员认为完美主义包括三种类型:要求自我型(竭尽全力达到自己设定的高标准)、要求他人型(以高标准要求他人)、被人要求型(深信别人对自己寄予厚望)。

完美主义的成因: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性格也有影响。书中说对多对双胞胎的研究表明,完美主义遗传给下一代的几率在25%—40%。

克服完美主义的心理学方法: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对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心理问题。

具体方法包括:心理教育、调查、行为实验、调整思维模式、关注正能量等。

克服完美主义的关键:不是降低自己的标准,而是不再依据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改成通过多方面的表现评价自身价值。

克服完美主义的障碍:极端思维是导致完美主义难以克服的罪魁祸首。极端思维即非黑即白思维模式,也叫做二分法思维,指的是用两种截然相反标准去评判同一件事物,并且考虑事情时容易走极端,比如:“好或坏”“失败或成功”“完美或不完美”“一直或从不”“完全或一点都不”。该理论最初由牛津大学的学者们提出,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的莎拉·伊根博士和她的同事们在研究中也发现二分法思维是区别完美主义和最优主义的重要依据。

《克服完美主义》读后感(三):拜托,别再用「完美主义」折磨自己!

在写文章方面,我有一种完美主义的追求。

别误会,我的意思绝不是自夸。相反,这大概算是一种“缺陷”,而且让我深受其苦。

经常地,我一心想写出一篇100分的文章,却发现写下的每一个文字都无法达到自己的预期,因而写了又删,迟迟凑不满一段话,枯坐在电脑前两三个小时,屏幕上还是一片空白。

不切实际地对完美的追求,导致我的写作效率着实很低。

这造成了一种悖论——越想做好一件事,却越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我急迫地想要克服完美主义。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国外有研究者对1989年到2016年的完美主义者比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完美主义者在近些年的本科生中所占的比例显著升高。

也就是说,和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初的大学生相比,2016年的大学生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几率更高。

这个研究结果是不是说明如今的大学生有越来越高的自我要求,因而是一件好事呢?

如果你这样认为,那么恐怕你对“完美主义”有些误解。

心理学家将完美主义分为两类:适应性完美主义,以及不适应性完美主义。

适应性完美主义者虽然也会为自己设定高目标,但当无法完成预先设定的目标时,他们能够给予自己更大的空间自我调整;实现目标后,他们也会获得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这种完美主义可以称为“最优主义”。

相反,不适应性完美主义者仅凭目标的完成情况来评价自身价值,往往思维僵化,不但定的标准高,而且一旦自己达不到标准,就会强烈地自我批评、自我否定,并且产生深深的挫败感。

这种“消极的完美主义”被直接称为“完美主义”。

人们通常认为制定高标准是一件好事,能够让人不断进步。怀这种想法的人往往忽视了完美主义可能带来的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完美主义往往会导致其它一些心理问题,比如焦虑症、抑郁症、进食障碍、拖延症、强迫症等等。

完美主义导致焦虑,是因为对目标的担忧,会让完美主义者不断思考和审视自己,从而导致焦虑情绪;一旦自己的表现无法达到预期标准,焦虑情绪更会加剧。

完美主义导致抑郁,是因为完美主义者会因自己没能达成一个目标而感到低落和无助,并因情绪低落而失去做事的动力,让事情变得更糟,更糟糕的现实又导致情绪更加低落,继而让当事人深陷抑郁。

完美主义导致拖延和逃避,是因为完美主义者会因担心无法达到给自己定下的高标准,不愿面对可能出现的失败,而选择拖延和逃避;对完美主义者来说,自己的一个尝试只要出现一点失误,TA就可能放弃,因为他们对失败太敏感了。

很多完美主义者大概没意识到,自己追求完美的出发点是好的,最后的结局却与料想的南辕北辙。

以下是《克服完美主义》一书中列出的,能够帮你判断自己是否具有完美主义特征的一些问题,你可以对照问题自我检测一下:

完美主义可以分为指向自己的完美主义和指向他人的完美主义,前者指的是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后者指的是以高标准要求他人。

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完美主义者,又可以分为社会指定型和自我指向型。

对社会指定型完美主义者来说,完美的标准来自外界,他们追求完美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自我指向型的完美主义者则具有强烈的成就动机。

指向自己的完美主义,几乎都有这样一个价值预设:唯有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我才是有价值的;如果我表现得不够出色,就会失去他人的喜爱。

因此,他们不允许自己失败。如果失败了,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简直毫无价值。如果成功了,他们又会觉得自己的成功是因为侥幸或任务太简单,于是他们又再一次提高标准。

现代商品社会无疑加剧了人们的完美主义倾向。为什么这么说呢?

商品社会中,一切都是商品,一切都有价格。生活于其中的人,也不可避免地被商品化。

我们的月薪、年薪,就是我们在劳动力市场的价格,有些人是“月薪3000的文案”,有些人是“月薪5万的总助”,还有些人是“年薪百万的CEO”。

在这样的价值体系中,人原本拥有的丰富内涵,被简化成了劳动力市场上的价格。评判一个人时,只主要依据劳动力价格(能力)这一个价值维度。

这种单一价值系统,会造成两个问题:

第一,所有人都卯足了劲让自己变得有用,造成劳动力市场上的过度竞争,从而导致完美主义者必须不断提高标准;

第二,很多好的内在特质在这种评价标准下被遮蔽,我们过去认为是“好”的品质,比如诚实、谦让,当它们不能带来实际效用时,往往就会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

受这种社会文化的影响,大部分人都会过度重视单一价值,比如自己的工作能力、职位高低、收入水平,而忽视了人的价值的多元性。

单一价值的危险性还在于,在这个价值评判体系内,成功者只是少数,大部分人注定平凡;而生活其中的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一旦未能表现卓越,就会认定自己是失败者。

弗洛姆在他的《自我的追寻》一书中写道:如果一个人感到他自身的价值,主要不是由他所具有的人之特性所构成,而是由一个条件不断变化的竞争市场所决定,那么,他的自尊心必然是靠不住的。

完美主义者将自身的价值与自己所能取得的成就挂钩,而在商品社会中,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又仰赖不断变化的竞争市场来决定。

在这样的前提下,完美主义者必然会感受到更多的挫败感。

更多的挫败感会带来更大的压力,使得完美主义者要么因害怕失败而逃避,要么继续追求完美而不断提高标准。

相较于其它心理问题,完美主义更加难以克服。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完美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它虽会带来逃避、拖延、强迫症、压力过大等一系列问题,但对当事人来说,追求完美,正是他们保持高水准表现的秘诀所在。

这就给完美主义者带来一个问题:如果我克服了完美主义,是否意味着降低了标准?是否意味着我不再那么优秀?

不过心理学家说,认为一旦放弃完美主义就不能保持高水准,可能只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因此,克服完美主义的第一个方法,就是识别并纠正错误的认知。

完美主义者有哪些典型的错误认知呢?

比如有些人总要花比别人多一倍的时间工作,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只有花费更多时间,才会有更好的产出;殊不知,工作的效率并不与投入的时间成正比。

比如有些人完成工作或作业后,需要反复检查反复确认,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多检查几遍,才能保证正确无误;实际上,如果检查时足够认真,那么一两遍足以,更多的检查和确认只是无用功。

再比如有些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寄予期望,为了不让老师失望,这些学生不惜一切要写出完美的作业,甚至因此错过上交作业的截止时间;实际上,他们的老师不会因为他们某次表现不够完美就失望,而且,完成作业比完美更重要。

对于这些由错误认知导致的完美主义,《克服完美主义》一书建议,可以通过调查和行为实验的方法,去验证自己既有的、关于“应该如此”、“非如此不可”的观念是否是真的。

比如,村上春树的写作方法,就为我克服写作上的完美主义提供了一个借鉴。

他是这么做的:不管状态好不好,他每天雷打不动写4000字,即使状态很好,写够4000字后也会停笔;即使状态不好,也要写够字数。如果没有灵感,他就写眼前的风景。

如果写得不好怎么办?他说没关系,还可以修改。一鼓作气写完第一稿,就是为了能给后面的修改提供基础,最糟糕的是没有内容可以修改。

村上的这种写作方法给我的最大启发是:不要想着一下子写出100分的文章,应该先写出六七十分的文章,然后慢慢修改,把它改成100分的文章。

当把写作的目标调整到写出一篇六七十分的文章时,写作者的心理负担就小了很多,就不会为自己达不到完美的目标而迟迟下不了笔。

村上分享的写作经验,破除了我所认为的“不写出完美开头、完美句子就不落笔”的错误认知。

克服完美主义的第二个要点,是要克服极端思维。

完美主义者一般都有极端思维,比如非黑即白、以偏概全、小题大做、乱贴标签、对责任大包大揽、主观臆断、杞人忧天等等。

在他们的自我评价体系中,只有“成功”和“失败”两极,只有达到给自己设定的高标准才是成功的,稍有不完美,就是失败的。

如果犯了过错,哪怕只是很小的失误,他们也会对自己说:你怎么这么没用,真是不可救药!

心理学家建议,完美主义者应该学会用“中间思维”来看待自己的表现。

所谓“中间思维”,就是承认在黑与白的两极之间,存在着“灰色地带”,而且生活中,大多数人的大多数表现,都处于中间地带。

克服完美主义的第三个方法,就是对自己进行价值观改造。

前面说过,完美主义者有个基本价值预设,认为自己的价值大小,依赖所取得的成就大小评定。

因此,从根本上克服完美主义的方法,就是让自己不再依靠目标完成情况和成就大小来进行自我评价。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学会自我接纳和自我认同。

但是,也许你也看出来了,这个解决方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我们都容易被“终其一生,你不会因优秀而被爱”这样的话语感动得热泪盈眶、内心沸腾;但回到现实却发现,周围的大多数人,都是因为我的优秀或我的某种实用价值而接近我,愿意与我交往。

自我接纳谈何容易!

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有两点:

第一,当意识到自己开始钻完美主义的牛角尖时,不断暗示自己实用价值并不是唯一的价值。

第二,想要做到真正的自我接纳,必须构建起脱离社会标准而存在的自我评价体系,并在这个自我评价体系中不断增加内在价值作为评判标准的比重。

总之,进行价值改造,是为达到这样一个目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不要把对自己的评价放在一个维度上,建立多维度的自我评价体系。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你也被完美主义所害,想克服完美主义,那么,请记住下面3句话:

1、每个人的价值都是多元的,不要在一个单一维度上苛求自己;

2、在成功和失败之间,还有一个词叫做“还不错”,或者“下次再努力”;

3、你认为的“必须”和“应该”也许只是一种错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