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谈情说爱的哲学家》读后感100字

《谈情说爱的哲学家》读后感100字

《谈情说爱的哲学家》是一本由[德]诺拉·克雷弗特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谈情说爱的哲学家》读后感(一):勇敢去爱

爱,是一个很虚无缥缈的东西。

有的人恋爱脑,一生为爱奔波,为爱受伤。

有的人身处爱,怀疑爱。

有的人得到爱,抛弃爱,重新爱。

有的人选择不爱。

但不管怎样,只要我们遇到了爱,很多时候就不由我们自己选择了,遇到爱,勇敢爱,在爱中我们会发现一些从未发现的问题,也会使自身进步,思考一些一个人无法思考的事情。

勇敢去爱吧,不要深究爱是什么,爱是随心所欲,是填满我们心中缺口的东西。

《谈情说爱的哲学家》读后感(二):摘录

爱与独立性的冲突,体现在许多妇女的日常生活里。在这样的生活中,女性的天赋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实现,最多只能作为兴趣爱好娱乐他人,这让女性时常感到挫败且无聊,而孩子成年离家后,她们的这种心态会尤为明显。为了缓解这种挫败感,或者更多的是痛苦,她们全身心地投入爱中。她们将一切都交付给丈夫,作为对她们的回报,丈夫应替她们生活、成就大事、平步青云。他越是强大,被折断翅膀的她感觉就会越好。对他的爱加剧了她在社会地位方面的无助,使她成为压迫自己的帮凶。 爱的沉浸式体验,让我们找到自己。那些期待、欲望和恐惧也暂时平息了。鉴于我们不再沉浸在与自身相关的种种利益关系中,这种情况也可以说是‘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但在这种情况下,人倒是进入了一种与自己独处的状态,外界的一切都显得疏远了。这可真有意思,人在忘记自己的存在时却恰恰接近了自己。

《谈情说爱的哲学家》读后感(三):哲学家同人

逐渐失去爱人能力的今天,我们可能都需要看看这本书。

和朋友开玩笑说像是作者写的哲学家同人文,难免有ooc之嫌,但这种探讨依然有趣生动。顺着八场对谈也仿佛敲开爱与哲学的大门,种草了不少参考书目,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八卦我势必要自己领会(不是。

波伏娃对父权制下爱情独立性的讨论实在很漂亮,在完全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中,女性选择爱情就是将爱选做了帮凶,失去独立性的同时也必将失去爱,这种脆弱在爱情中弥足珍贵,但对于女性的自我成长显然毫无益处。

另外几位的闲话家常也很能指点迷津,熟悉的理论在聊爱情时碰撞出新鲜火花,各种关于爱的主题随机讨论,也能窥探到理想主义者的光芒万丈。形式上对我这种半吊子哲学爱好者非常友好,太适合万物复苏的春天啦!

《谈情说爱的哲学家》读后感(四):爱过才能聊哲学

除了马克斯舍勒,其他几位多少了解一些。将他们关于爱的想法抽取汇集,是有意思的本子。

当然,要先经历过,用自己的身体经验和抽象语言碰撞,才可能领会“有意思”是什么意思。

看到他犹如看到光,苏格拉底说那是灵魂进入肉体后遗忘的理性原型。

爱不由自己决定,只能等待它降临,呵呵。

beloved可以替换吗?相似的容颜,可否抵消失去的痛。

爱与欲望,与充气娃娃,与人工智能。

爱意味着迎合献祭,爱和自我独立怎么平衡。

约会程序改变了什么,能改变什么。女性的性客体化是否可以通过软件得以转化,换句话说,女性可否掌握性自主,能否拥有性自主而不被污名化。通过软件能否完成爱的追寻。

真的存在爱这个东西吗?爱是伟大的,还是虚无的,是集人类崇高美好于一体,还是仅为激素鸡尾酒?有时候我的确认为,爱不过是意识对于由体内激素唤起的生理反应的解读,一种对原始的动物性的繁殖本能的事后解释。由此繁衍而得种种艺术,文字音符或色彩,不过是激素通过身体将基因形象化涂抹留痕。

自然,这样的汇集不会也不可能给出确切唯一的答案。等爱降临,才能有所选择。干柴烈火,千回百转,死灰复燃,独坐待天明,小楼昨夜,故园晓风残月中。

《谈情说爱的哲学家》读后感(五):一点摘抄

爱是经久不衰的永恒话题。从关雎到蒹葭,从山有木兮到凤飞翱翔兮。各个时代都离不开爱。《谈情说爱的哲学家》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关于爱的大讨论。作者的野心很大,以苏格拉底,弗洛伊德,伏波娃等人的视角进行讨论。爱究竟是什么?爱是否需要理由?所追求的是智慧还是欲力?爱是否让人脆弱?等等问题。 但遗憾的是讨论的展开依然有些散,而受限篇幅,论述也不深。开放性的结尾,没有给出固定的答案,只是留给读者思考爱。 那么什么是爱? 我的理解是自然流露的感情,是自我的外在表现。《心灯录》有云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唯有此我,才为真实。爱就是自我。 那么如何去爱? 要爱具体的人,不要总是想着爱抽象的人。知识分子的一个经常性倾向,就是我们喜欢抽象概念胜过具象的事。但是一个越爱抽象人的人,往往越难对具体的人表现关爱。因为抽象的人是美好的,存在于理念之中,但具体的人都是有缺陷的。这就是为什么,你越是感到抽象人的美好,你越会发现具体人、你身边人的可恶、可鄙、可耻。但是真正的爱,一定是对具体人的爱。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人会越来越孤独。因为你的朋友圈越来越多,你感觉认识你的人和你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你甚至可以跟3000公里以外的人聊天,但是你却跟你身边的人没有话聊。而真正的感情,一定是要投入时间的;真正的情感,一定是附着在一个具体人的对象。所以,我们需要有抽象,我们更需要有具象。抽象是对自己,抽象不是对别人的。当你看到了人的美好,你要努力让自己变得美好,而不要因为人的美好,就要强求你身边的人变得美好。因为连你自己都不美好,你为什么要强求别人呢?你自己都做不到,你为什么要强求别人呢?但你看到了抽象的美好,它提供了一个标本来改造你自己,让你自己能够更关心你身边的人。”(罗翔老师原话) 《谈情说爱的哲学家》7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