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寻找米兰·昆德拉》经典读后感有感

《寻找米兰·昆德拉》经典读后感有感

《寻找米兰·昆德拉》是一本由阿丽亚娜·舍曼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页数:15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找米兰·昆德拉》读后感(一):读书笔记1820:寻找米兰·昆德拉

昆德拉太能活了,他的传记传记作者们都快被他熬死了,包括这部书的作者都已经60了,这部四万字的小书在多年之后怕是没什么价值了,内容太少,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东西,昆德拉又拒绝见她,只有他夫人同她聊了聊,似乎也没给什么重要的信息。好在文字的功底不错,短小的文字浮光掠影的回溯了他的一生,无论是外界的赞誉,还是曾经的不堪被暴露于公众面前。

从九十年代的昆德拉热,到现在作品还在不断被重印,各大书店外国文学分类中他和村上春树始终是书架上的常客。比起老前辈卡夫卡他们,我总觉得他失去了根,在一种流亡作家里,他没有融入法国,又失去了捷克,作品如江河中的浮萍,让人怜惜,却失之厚重。

《寻找米兰·昆德拉》读后感(二):离开故土的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一个隐匿者,以为作家,一个教授,流走在巴黎,远离故土,与妻子生活到老并没有孩子,像回到捷克却终究没有归属感,现在的欧洲的游行不跟捷克当年那样没有安宁的,这个与外界建立起自我边界的作家所希望的安宁,的地方。

在巴黎,有欣赏的朋友,保护着捷克老大哥所见识的作家,但欣赏的朋友注定是属于沙龙,聚会等的场所,我们的不曾接受任何人采访,不透露自我生活的作家米兰昆德拉,在这篇巴黎土地上,还是怀念故土中沉淀的自己。

我们的捷克老大哥,在现代不知道是不是互联网的兴盛,他好像隐藏起来或是退却,在21世纪,终于授予昆德拉荣誉。这迟来的荣誉并不如米兰昆德拉在童年青年时期热爱的那样,有他独特的眷恋和安全感。

昆德拉的故土的感觉一直守护着他和他的精神,这是他身上的气息和特质,这是他作品的感觉。一个处于中立的出生在捷克的人

《寻找米兰·昆德拉》读后感(三):寻找,米兰昆德拉

「以書籍存在於世,藏跡於作品之中,在講述諸多故事之後成為一個不發聲的敘述者:九十二歲的昆德拉實現了自願消失。他是世界上讀者最多的作家之一。他十六部作品的五十來種譯本陳列在寓所的門廳,彷彿通向巴別塔的旋轉通道。」

其实也没有读过很多很多米兰昆德拉的书,更多的其实是一种对于他的惊叹,知道他还在世并且他是多么伟大又可爱的作家,发现他简明独到、世情洞穿、睿智非凡的创作风格,邂逅在书房、花园里站着、坐着的漫游式作家,被他“印第安老人”般不许人家拍照、害怕别人偷走他的灵魂所击中,学习他有趣的“卡片写作法”、追逐属于“叙事”本身的快乐,听他谨慎又羞怯单调的嗓音,去领略自塞万提斯以来的小说“遗产”……

这一程,昆德拉是漫游者,是旅行者,是流亡者,是自由家,是梦想家……

最后的最后

「向米蘭·昆德拉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是我二十歲的時候最喜歡的作者,雖然未能見到他本人,但他在整篇敘述中卻無處不在,並且在這場亦真亦幻的捉迷藏遊戲結束之時,我最終聽到了他的聲音。」

我找到了米兰昆德拉

《寻找米兰·昆德拉》读后感(四):寻找米兰昆德拉

法国作家舍曼,她说她20多岁就开始渴望与昆德拉相遇。这本《寻找米兰昆德拉》是她在采访了昆德拉的妻子薇拉后写的。书里薇拉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一些。当然,薇拉自己也是人物,她比昆德拉出名在先。

书有点薄,但还是有很多信息,昆德拉的父亲是搞音乐的。他喜欢文字,所以走上了作家这条路,并不妨碍他在音乐方面有造诣。他的作曲老师哈维对他说的经典话语影响到他的文风。哈维说:“在贝多芬的音乐中有许多惊人薄弱的乐段。但恰恰是这些薄弱处使强有力的乐段大放异彩,它就像是一片草坪,要是没有草坪,我们看到从地上长出的漂亮大树时是不会太兴奋的。”

昆德拉是布拉格之春前是捷克有名的诗人,他曾经多共产主义充满热情。也写了很多诗歌颂,但之后,夫妻俩就受到了监视,在捷克政府的暗示下,夫妻俩移民到了法国,巴黎有喜欢昆德拉的文人们为他们搞到了工作。捷克把他除名了十多年,后来,夫妻俩就是两份国籍。

昆德拉对自己的书的翻译很重视,后来他索性用法语写作。但自己的书还是坚持自己翻译。

昆德拉一直拒绝在公众场合露面,隐身工资做的也比较成功。但他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直有他揭发德佛哈塞克的传闻,后者为此被捕入狱被判22年监禁。两口子一直不承认,但传闻一直都在。真相究竟是啥,作者说谁也不知道。

《寻找米兰·昆德拉》读后感(五):成功隐身的作家

作为昆德拉的拥趸, 阿丽亚娜· 舒曼追踪昆德拉40年,和昆德拉的妻子薇拉建立了通信联系,并采访了多位与昆德拉有交集的人物,写出了这本小书,大致勾勒出昆德拉的人生轨迹。

40年,舒曼与隐身的昆德拉无缘相见,只是在与薇拉的一次通话中,昆德拉接过妻子的电话,向舒曼致以问候,作者惊喜之余感慨道:“在这场亦真亦幻的捉迷藏的游戏结束之时,我最终听到了他的声音。”昆德拉是1984年开始隐居生活的,虽然生活在大都市巴黎,但他成功实现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身生活,恰与舒曼追踪的40年重合。

说到成功隐身,想起另外两位作家,美国的品钦和中国的豆豆。品钦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其神作《万有引力之虹》被公认为烧脑的奇书,品钦多年来成功隐身,没人知道他的真实模样。豆豆的《遥远的救世主》重印了70多次,改编的电视剧备受追捧,但她从未公开露面,其身份一直是个谜。

对于作者与作品,钱锺书先生曾提到“吃了鸡蛋何必认识母鸡”的比喻,米兰·昆德拉如同一只勤于产蛋的哑巴鸡,产蛋之后,无声无息。又像一只吐丝的蚕,用织出的绚丽蚕茧将自己紧紧包裹,如果有一天打开蚕茧,人们大概会看到一只飞蛾,像庄周梦中的蝴蝶一样,栩栩然消失在空中。

2021年1月,南京大学出版社曾引进法国传记作家布里埃的《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对昆德拉的人生轨迹有更详尽的解读,两本书可以参考着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