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狐狸与乌鸦》后传经典作文

《狐狸与乌鸦》后传经典作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狐狸与乌鸦》后传经典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在一棵大树上,住着一只乌鸦,在这棵大树下,住着一只狐狸。

这一天,天气晴朗,乌鸦妈妈出去觅食,叼着一块肉回来的乌鸦妈妈正巧碰见了准备出门觅食的狐狸。狐狸看见树上的乌鸦叼着一块肉,两眼发光,直流口水。狐狸脑子开始飞速运转,该怎么办才能骗到乌鸦嘴里的那块肉。他的坏脑筋动得很快,想到了一个主意:骗乌鸦张开嘴。

狐狸说:“亲爱的乌鸦妈妈,您最近好吗?”乌鸦没有理会狐狸。狐狸又说:“亲爱的乌鸦妈妈,您的孩子最近好吗?”乌鸦还是没有理睬狐狸。这个时候,狐狸开始了他的花言巧语:“亲爱的乌鸦妈妈,您的嗓子真好,您给我唱几句吧。”乌鸦妈妈听了这句话,喜不自胜,于是就唱了起来:“啦……啦……啦……”乌鸦刚张开嘴,肉就掉了下来。狐狸迅速叼起肉,一溜烟地跑走了。

自从乌鸦妈妈被狐狸骗走了一块肉,她每天都苦口婆心地教导她的孩子们:“你们千万不要相信狐狸的甜言蜜语,他都是在骗人的!”尽管乌鸦妈妈千叮咛万嘱咐,但是单纯的乌鸦妹妹还是被狐狸骗走了一块肉。乌鸦妹妹回到家里一边啜泣一边断断续续地说着被骗的经过:“我……我本来吃得好好的……可是狐狸他……他说我长得漂亮……我一开心就想笑……一张开嘴肉就掉了……”乌鸦哥哥本来想责怪妹妹怎么这么傻,不吸取教训,可是妹妹还在伤心地哭,也就不再说什么。乌鸦妈妈看到自己女儿被同样的招数骗了,气不打一处来,决心要向狐狸报仇。乌鸦的一家子在一起商讨了一番,决定请来自己的其他亲戚帮忙。第二天,乌鸦哥哥叼了一块肉放在狐狸的家门口,狐狸果然“闻肉而动”,把头探了出来。这一探可不得了,乌鸦一家子还有他们请来的亲戚全员出动,把狐狸啄了个遍体鳞伤。他拖着自己满是伤口的身体回到了家,心里懊悔地想:“我再也不敢骗人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欺骗别人,否则会得到应有的下场。

第二篇

自从狐狸骗走了乌鸦的肉以后,乌鸦便追悔莫及听信了狐狸的花言巧语。它发誓:以后再也不会轻意地相信狐狸。

第二天,乌鸦叨着一块肉飞到大树上。这次狐狸闻到肉香,又赶来了。对乌鸦说:“乌鸦大姐,你的模样是鸟类中数一数二的,你简直可以和百鸟之王凤凰比呀!不,你比凤凰还美!”乌鸦听了,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刚想说:“真的吗?”可是它忘了嘴里还有一块肉。刚张口,肉就一下子掉了下来。狐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了过去,大声喊道:“乌鸦大姐,谢了!”说完便叼着肉消失在树林里。乌鸦火冒三丈,大骂狐狸。但还是无济于事。肉又一次被骗走了。

又过了一天,乌鸦又得到一块肉,这次它学乖了,叨着肉飞到了树的最高处。但还是被“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狐狸发现了。狐狸来到树下大喊:“乌鸦小姐,前两次是我的不好,可是我也有苦衷呀!我上有八十岁***,下有五岁小孩儿,万不得已才骗了你的肉。你就原谅我吧!如果你不原谅我,我就长跪不起了。”乌鸦心想:算了吧,坏狐狸,我才不会上当呢!可他飞低一看,狐狸果然一动不动虔诚地跪在那里。乌鸦心软了,刚想说:“起来吧,我原谅你了!”结果一张嘴肉“叭”地一声掉在了地上。又一次让狐狸得到了甜头。“阿谀奉承的人,手门真多。”乌鸦都快气死了,“下次你不会得逞的!”

为什么狐狸每次都能骗到肉呢?不过是它善于分析乌鸦的心理,懂得对症下药。运用了拍马屁的方法骗到了肉。只要乌鸦能够正确的面对自己,不听信谗言,狐狸就再也不能得逞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