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醉梨园》的读后感大全

《醉梨园》的读后感大全

《醉梨园》是一本由黎羌著作,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320图书,本书定价:79.80元,页数:2022-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醉梨园》读后感(一):梨园沉醉赏戏曲魅力,人生如戏陷国粹芳华!

这本《醉梨园》读后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举重若轻,全书并没有像传统的教学资料一板一眼的模式化铺陈,却又在不经意间把所有与戏曲相关的资料全方位呈现,让你在不知不觉间,体验“醉”的感觉。 戏曲在今天似乎式微,但它所做出的贡献仍是不容小觑的,去年的热播剧《梦华录》若没有关汉卿关于赵盼儿的原著在前,似乎也会在流传度上有所偏颇。而汤显祖的《牡丹亭》仍是今天戏里歌中不断重复上演的经典情节。倒是在这些亮点之前,我们也需要整体了解一下中国戏曲的前世今生。 书中分四章,分为“气象万千”、“剧种观园”、“戏曲文学”、“艺术行当”。第一部分让我们有一个宏观的视角,从文化角度来展现戏曲的“美”,也同时呼应了末篇走出国门的意义所在。第二部分则按照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戏曲的产生与发展做了清晰的比较,在这前两部分中为中国戏曲做了详尽的梳理。 第三部分主打文本,不管是经典的作者还是改编材料,脍炙人口的故事,都在一代又一代的发展过程中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戏如生活。而第四章也成了由“门道”走向“功夫”的必由之路,从生旦净末丑讲到舞美水袖,从乐器讲到身法,虽然我们能看懂内容,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硬道理也提醒我们,想和做区别很大,而做到、做好则是更高的要求。 作为一本通俗读物,却又有著史的衷心,在书中随处可见的剧名剧情,都在体现着剧的妙。而经历不同时代的变化,既有继承下来的风骨,又有与时俱进的责任,都是一个戏曲人当仁不让的自觉。 再加上大开本,舒服的排班,中插的人物形象,让整本书的质感得到进一步提升,就在这“旧闻”中,我们期待“博识”,更期待一种“见”,把眼界变宽,把视线放远。 时至今日,各种剧目仍在上演,不仅仅作为艺术的孤芳自赏,而且把一种精粹留在了民间。各处的戏台虽然更像一种打卡地,但哪个上台的人不希望自己凤冠霞帔一笑倾城呢? 尽管讲故事的任务已经变为更方便的自媒体化,但“台上人台下人台上台下人看人,装古人装今人今人古人人装人”的需要还在,戏曲就不会消亡,甚至期待着,它与新时代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而且,尽管已流传千年,但一些争议仍在,如果有天又有了新证据,相信也是一种助力,让世界看见戏曲,也让戏曲创造世界! “如果人间失去脂粉的艳丽,还会不会有动情的演绎/如果人间失去多彩的面具,是不是也会有人去留恋、去惋惜……”

《醉梨园》读后感(二):中国戏曲的深厚文化底蕴

说到戏曲,你会想到什么? 我会想起京剧、昆曲、豫剧; 我会想起穆桂英、杨贵妃、薛湘灵; 我会想起变脸、水袖、喷火; 但这些都只停留在电视上偶尔看过的画面,真正对戏曲的了解少之又少。我自己觉得很大的原因在于无论从年代、形式还是唱腔,都离我们太远了,蕞主要的是戏曲需要有一颗宁静的心慢慢去品味,同时要去了解它的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去欣赏它。 《醉梨园》一书给了我这个很好的机会。 书里作者用大量的专业知识,通俗的语言详细介绍了中国传统戏曲的来源、发展、变异、文化、名家、名曲、常识等,由表及里,由点到面,全方位囊括戏曲的方方面面,让你从戏曲小白变成戏曲行家。 啥是戏曲?有多少跟我一样我粗泛理解为就是一种古代的歌舞戏,在皇宫庭院和大富人家才有?可作者在书里告诉我们,中国戏曲不光有音乐、舞蹈、歌唱,还有言语、动作、诗歌、剧本等要素,其艺术形式丰富多彩,文化源远流长,民间亦是流行。 比如“乐”“舞”可追溯至上古时期的祭祀活动; 各类民间戏曲依其剧种、师承,所奉祀的戏神各有不同。山西戏班以唐玄宗李隆基为戏神;陕西和河南各地的戏班以“庄王爷”为戏神;浙江、福建一带则以“田公元帅”雷海清为戏神; “散乐百戏”实为“中国戏曲的摇篮”。散乐主要有杂技、魔术、幻术、歌舞、滑稽模仿等;百戏包括杂技、角抵、幻术、游戏等。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中国戏曲可真不是在台上说说唱唱跳跳就行了。它可是非常有讲究的,根源深远的又极具文化知识的一种行业。单从它上演的那些神话故事、四大名著、民间传说、社会现象等剧本,没有很深的文化功底断不能让诸如《窦娥冤》、《西厢记》、《杨家将》等故事从古火到今。 可名家剧本的好创作那也离不开表演者的深厚表演功底。别看戏曲现今受众小,但演员的实力却不小。因为他们需要练就一身“硬功夫”。比如: 基本功: 四功:唱、念、做、打; 五法:手、眼、身、法、步; 绝活:各个剧种都有自己的绝技,像浙江宁海平调中的“耍牙”; 甩袖:袖子舞得越飘逸,技艺越精纯。可以去看看梅兰芳《天女散花》里的水袖。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可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我觉得戏曲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离不开“深厚”这两个字。这从本书作者深厚的戏曲文化知识就看得出来。

《醉梨园》读后感(三):我爱家乡的秦腔

梨园祖庭在哪,以及它的始祖是谁,你知道吗?

不错,就在令我自豪的老家陕西西安著名景区之一华清宫,始祖就是我国历史上蕞为鼎盛的唐朝时期的一位传奇人物,唐玄宗李隆基!

作为一个曾经经常带团去这里的导游我来说,看到这本《醉梨园》,瞬间就感觉很亲切,况且我已经很久没唱过秦腔了,虽然曾经为游客演唱也只是几个片段,对我们陕西的省粹内涵和历史并不了解,所以我也想通过阅读这本书补充一下这方面的欠缺,以便以后有机会再带团的时候,能够带给我的游客朋友们有内涵有根基的秦腔。

原来,我们秦腔竟然是乱弹戏之首,但不限于我们陕西地区,还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流行,因为以枣木梆子作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做“梆子腔”,在民间俗称“桄桄子”。

秦腔的腔调有彩腔、苦中乐、三环腔、麻鞋底、三滴水等,由于剧目多取材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英雄传奇或者悲剧故事,也会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各种社会公案戏,故事内容富有启发性,知道这些,欣赏独特的戏曲表演艺术就会感觉十分悦耳动人。

书中一共有四章内容,分别讲述了戏曲的由来发展、各种剧种、戏曲文学和戏曲中的艺术行当,将梨园各方面的魅力详细介绍与展示,读来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更会为我国的独特文化艺术而感到自豪!

书封镂空设计,像古时的那种窗户一样,翻开它就像是在翻开梨园的前世,给人一种独特的古韵。

书中还附有各种角色的脸谱图,让人一目了然它们的细节区别,同时阅读书中的文字介绍,更能够快速准确的分辨和记住。以后自己看戏就不用担心分不清角色了。

如果大家对自己家乡的戏曲感兴趣,对我国的戏曲文化感兴趣,这本书不妨读一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