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戏梦人间》读后感锦集

《戏梦人间》读后感锦集

《戏梦人间》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戏梦人间》读后感(一):活在世上,总要有点热爱

一直以来都觉得做喜欢的事儿,没什么值不值得,也没有具体的为什么。热爱很抽象也很具体,喜欢这感觉是抽象的,落实的行为是具体的。读完汪老的《戏梦人间》也更加觉得有个爱好或是喜好,就相当于心里有了个点牵挂的事儿,能纯粹的喜欢一件事儿,说起来,还真是挺幸福的。 这种喜欢也挺真实,就好比是食物,喜欢就是喜欢,没有还行,喜欢和还行,那完全就是两码事。说到戏曲,大部分人都停留在国粹的那个概念,好像只有社会名流喜欢京剧,才符合“规律”,好像只有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才最懂戏剧。但汪老却偏偏爱上了京剧,很多人都觉得小说和戏是不相关的事,因为“一个写小说的人怎么会写京剧呢?”这种就是现实中很多刻板的印象,大家固有的意识里就觉得你应该做什么?就好像一个文静朴素的女孩子,在舞台上劲歌热舞是件出格的事儿。

但是无论是谁碰见了喜欢的事,都有权利去追,喜欢听歌的叫歌迷,那喜欢听戏的就是票友,别说是知识分子,还是市井小人,遇到了喜欢的事儿,大家都一样,一旦认真起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戏中的角色就是一个浓缩的故事,多多少少都会有谁的影子,也许戏本身不在于戏,而是在于戏与曲之间的绝妙搭配。 书中有汪老对戏曲片段的看法,以及一段感慨文字,不华丽,像是个爱讲故事的人,在和你讲一些他所经历的事儿,也有从浅层到深层的领悟,比如从戏剧文学的角度看京剧的危机,一个把小说写的精彩的人,在戏曲上也同样有造诣,这也许就是很多事情之间都有相同关联的道理。

汪老说决定一个剧种的兴衰,首先是它的文学性,而不是唱念做打。我觉得文学性就相当于戏曲的魂,你总得表现什么,体现点什么,不然空洞洞的唱段,俨然就成了流水。汪老说,京剧的确存在危机,他谦虚的说开不出药方,但确实指出了两条明路。喜欢戏曲又钻研,再精通之后,又开始悟出深刻的道理,“不经意的”从长远角度考虑民族文化的危亡,无论是文人还是爱戏者,能够有这份真知灼见和纯粹浓烈的热爱,真是让人佩服不已。

《戏梦人间》读后感(二):痴迷于戏曲的文人

前段时间看了本沈从文的自传,了解了这位先生的诸多故事,知道了先生的为人,对这位“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的文人产生了极高的崇敬感。当时就在想,要是有那个缘分,做先生的学生那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啊!可是,真有一个人,那么幸运,那就是汪曾祺。这俩师徒啊,占了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坛的半边天。过去,我所了解到的汪曾祺是个文人,他擅长写作,不论是小说,亦或者是散文,在他的笔下都生出了各种艳丽的花朵。 还记得上次阅读汪曾祺的《生活自有闲适处》,被他笔下的赵树理、金岳霖深深吸引;阅读《肉食者不鄙》时,被他笔下的各种食物挑逗的口水直流。如今,当看到这本《戏梦人间》时,我又再次被他带进了戏曲世界。 印象中的戏曲是台上穿着戏服的生、旦、净、末、丑咿咿呀呀地吟唱声,台下戏迷们闭眼沉浸地摇头晃脑。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能唱出一出好戏来的老板们的风姿想必是相当动人。《戏梦人间》里,让我看到了汪曾祺的另一面,或者说是最令人惊奇的一面。他的少年时代、青年时代都与戏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身处小县城的他,没有什么娱乐项目,除了过节、参加宴席,唯有看戏算是小孩子们的最大消遣。泰山庙、螺蛳坝时不时会出现他的身影。他的父亲多才多艺,画画、刻章、弄乐器,在幼小的他眼里是无所不能的。在父亲音乐的伴随下,他跟着学唱,《坐宫》、《霸王别姬》等等,倒是练就了一副好嗓子。由唱青衣到昆曲,再到吹笛、写戏,似乎与戏的缘分是接二连三地被拉紧了。 且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他的笔下有痴迷于戏的票友们,他们平时是知识分子、政府要员、贩夫走卒、窈窕淑女,一遇到戏通通变了模样,精气神瞬间汇聚全身,俨然一个个戏中角色,那瞬间明亮极了。他的笔下,有那么一批批从事戏曲的花旦们、青衣们、武生们,他们生活在最底层,饥一顿饱一顿,吃尽了苦头,却爱死了戏曲,甚至愿为热爱的戏曲奉献一生。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却毫无意外喜欢着一件事,一生只爱戏。 感谢汪曾祺,让我看到了另外一个戏曲世界,知道了一些热爱着戏曲的人,明白了戏的魅力。

《戏梦人间》读后感(三):戏曲人生,无拘无束

很多人和很多事结缘都会有一个缘由,就像郎朗弹钢琴只因从小被家人逼迫;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却是因为一个苹果;张爱玲也是受到了启蒙老师的赏识,才开始慢慢走上文学的道路;还有快乐大本营的何炅老师之所以会走上主持的道路,最开始是因为金龟子姐姐的信任。也许在他们没有遇到这些人和事之前,生活轨迹会完全不一样,何炅老师在节目里就说“如果没有遇到金龟子姐姐,也许自己只会是一个大学的老师,教书育人一辈子”。可见,一个人的轨迹与遇到的人多么重要。

我之所以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汪曾祺原本是写小说的,却意外机缘写了戏曲,可最开始的他从没想过写小说,一心只想像父亲那样:一间屋子、一张纸、一支笔和一砚墨,对着花朵植物抒写胸怀,好不惬意。但是汪曾祺到底是没有走上父亲的这条路,即便他在不惑之年的时候,仍然有从头学画的念头,可这念头终究没有落到实处。

汪曾祺的小说之路源于高北溟先生,高北溟先生担任了汪曾祺八年的国文老师,在汪曾祺最是年少芳华的时候给与了他最宝贵的意见,也是他人生的导师、引路人。后来又人事了韦子廉先生,还有幸做了沈从文先生的学生,学到了很多关于写作的精髓,包括写人要贴到人物来写、写景要从真实感觉出发,这些在汪曾祺以后的写作生涯中都尤为重要。

说起汪曾祺为什么后来又写起了剧本,也是有点心酸的味道。他写的第一个剧本是叫《范进中举》,没想到这个剧本会在北京的戏曲汇演中得了一个奖,这也是汪曾祺写戏曲的开篇,后来还因为这件事帮助他重新回到了北京,再后来他的写作生涯中就多了一个戏曲,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了。也许是和他从小生活在有戏看的县城里有关系吧,从小耳濡目染,也是熏陶出来了一个兴趣爱好,在他的人生中画下了浓烈的一笔。

读这本《戏梦人间》总觉得有一种踏在人间,却又飘在梦中的感觉,真实却又梦幻。在书中写了很多关于戏曲的故事,故事源于生活。听这些寻常人讲述着耐人回味的故事,总能出现那一幕幕别致的人物景致,好似身临其中。这就是汪曾祺文字的魅力,没有太多的纠结造作,却给人一种率性真实的体验。

《戏梦人间》读后感(四):戏梦人间

戏曲,京剧在如今距离我的生活,好像遥不可及一样。通过作者的讲述,好像一下子把我拉到他的世界,他那个年代,近距离的了解戏曲,了解祖国传统文学艺术。 大千世界,新鲜事物繁多,总会觉得戏曲太旧,可谁又曾真正走近它,深入了解它呢? 戏曲和话剧是有共同的东西,比如都要有人物,有情节,有戏剧性。而不像电影、小说那样有很多细节。传统戏曲也不完全都是注重细节描写,细节都是从生活来的。情节可以虚构,细节则只有从生活中来。 戏曲有自己独特的演绎形式。戏曲的语言是韵文,思想的直接现实。唱词是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唱词是写戏曲的基本功,唱词有格韵、要押韵而且还要准确,流畅,自然。 戏曲和戏剧是有共同的东西的,比如都要有人物,有情节,有戏剧性! 而戏曲不像电影,小说那样有很多细节。传统戏曲也不完全都是注重细节描写,细节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情节可以虚构,细节则只有从生活中来的。戏要夸张,要强调;小说要含蓄,要淡雅。 戏曲非常注意用气,换气、偷气。和句读有密切关系的是气口。一般来说,气口还得干净利落,落字清楚,顿挫分明,这样才能每听入耳。很少有人能把一个长腔一口气唱到底,当中不换,而李多奎就是这样一个人,裘盛戎在晚年精研气口,可见用气是个多么重要的环节。 京剧作为一种“非书面文化”,其影响之深远,也许只有国画和中国烹饪可以与之相比。京剧文化是一种没有文化的文化。京剧原本是没有剧作者的。而现在戏曲的不景气,不上座,观众少,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它太陈旧了。看京剧的观众老了,不仅仅是他们年纪大了,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艺术观过于陈旧,过多注重戏曲的形式美。相当一部分戏曲剧目一个致命弱点“缺乏思想”。戏曲需要更新,观众群才能更新。戏曲需要青年观众,要争取青年观众。首先要认识,研究他们的特点。从戏曲的形式美中赋予一些积极的思想,给予启迪,引起思索生活问题。 看一个时代的戏曲,就要多读一点当时的作品,在那些作品里“熏”一“熏”从中了解一些当时的背景,哪怕是一些皮毛,也可以更加深刻的体会戏曲中蕴含的精华,了解祖国传统文化艺术。

《戏梦人间》读后感(五):戏梦人间

戏曲,京剧在如今距离我的生活,好像遥不可及一样。通过作者的讲述,好像一下子把我拉到他的世界,他那个年代,近距离的了解戏曲,了解祖国传统文学艺术。 大千世界,新鲜事物繁多,总会觉得戏曲太旧,可谁又曾真正走近它,深入了解它呢? 戏曲和话剧是有共同的东西,比如都要有人物,有情节,有戏剧性。而不像电影、小说那样有很多细节。传统戏曲也不完全都是注重细节描写,细节都是从生活来的。情节可以虚构,细节则只有从生活中来。 戏曲有自己独特的演绎形式。戏曲的语言是韵文,思想的直接现实。唱词是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唱词是写戏曲的基本功,唱词有格韵、要押韵而且还要准确,流畅,自然。 戏曲和戏剧是有共同的东西的,比如都要有人物,有情节,有戏剧性! 而戏曲不像电影,小说那样有很多细节。传统戏曲也不完全都是注重细节描写,细节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情节可以虚构,细节则只有从生活中来的。戏要夸张,要强调;小说要含蓄,要淡雅。 戏曲非常注意用气,换气、偷气。和句读有密切关系的是气口。一般来说,气口还得干净利落,落字清楚,顿挫分明,这样才能每听入耳。很少有人能把一个长腔一口气唱到底,当中不换,而李多奎就是这样一个人,裘盛戎在晚年精研气口,可见用气是个多么重要的环节。 京剧作为一种“非书面文化”,其影响之深远,也许只有国画和中国烹饪可以与之相比。京剧文化是一种没有文化的文化。京剧原本是没有剧作者的。而现在戏曲的不景气,不上座,观众少,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它太陈旧了。看京剧的观众老了,不仅仅是他们年纪大了,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艺术观过于陈旧,过多注重戏曲的形式美。相当一部分戏曲剧目一个致命弱点“缺乏思想”。戏曲需要更新,观众群才能更新。戏曲需要青年观众,要争取青年观众。首先要认识,研究他们的特点。从戏曲的形式美中赋予一些积极的思想,给予启迪,引起思索生活问题。 看一个时代的戏曲,就要多读一点当时的作品,在那些作品里“熏”一“熏”从中了解一些当时的背景,哪怕是一些皮毛,也可以更加深刻的体会戏曲中蕴含的精华,了解祖国传统文化艺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