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虽然痛苦到崩溃,却无法辞职的理由读后感精选

虽然痛苦到崩溃,却无法辞职的理由读后感精选

《虽然痛苦到崩溃,却无法辞职的理由》是一本由(日) 汐街可奈 / 著 / (日)结城裕 / 协助执笔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青豆书坊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80元,页数:1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虽然痛苦到崩溃,却无法辞职的理由》读后感(一):一千个离职的理由

作者:【日】汐街可奈 —著绘

【日】结城裕 —著(协助执笔)

王静怡 —译

《虽然痛苦到崩溃,却无法辞职的理由》读后感(二):《【共振书评周】《虽然痛苦到崩溃,却没有辞职的理由》读后感》

虽然痛苦到崩溃,却没有辞职的理由。这句话从有着“加班狂魔”之称的日本人口中说出来似乎很有道理。在盛行加班文化的日本,似乎拒绝加班就是一件很无理的事情。明明这个月已经加班200多个小时了,却在上司的要求下继续加班。在同行高强度的加班工作下,自己早走显得没有责任感。又或者认为自己早走会让公司的前辈多做一份工,很不好意思之类的种种接受加班理由,都没有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在新闻上看到因为过度加班而跳楼的人,有时候会疑惑明明只要辞职就好,为什么要选择那种极端的方式。书里解释道因为长久的疲劳加班,大脑已经失去正常思考判断的能力。走到电车的站台旁,脑海中的第一想法就是跳下去,一切就都结束了吧终于可以休息了。可是如果跳下去,关于未来也就结束了。无论怎样,身体都是要放在第一位的。现代黑心资本家鼓吹的“996福报”听起来真是令人恶心。刚过五一劳动节不久,就想到了过去无产阶级者们联合一起反抗资本家血淋淋的剥削才争取到的八小时工作制。胜利果实来之不易,还是要一直捍卫我们打工人的权利。以前有过一段时间很羡慕做互联网编程的人,即使新人也可轻松上万。那时候觉得为了钱辛苦一点没什么。年轻嘛,可以多打拼几年。现在了解到所谓996,就是资本家花两个人的工资让你做三个人的活。时间一久,真是印了那句话“上班996,生病ICU”。

《虽然痛苦到崩溃,却无法辞职的理由》读后感(三):【共振书评周】《虽然痛苦到崩溃,却无法辞职的理由》读后感

这是本漫画心疗系的书,通俗却也说得在理,有不少精彩的言论:

努力虽然是种美德,但是不顾后果的努力只会毁掉自己。

请别把别人当成基准,先衡量自己的身心状况。

“做不到”不等于“不够努力”。光靠精神力量就能克服的问题并不多。

将“努力”变成目的,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并没有任何意义。重要的是“学会怎么做”,一定有不必耗损自己身心的方法。

不断挑战眼前的高山直到崩溃为止,并不是唯一的努力之路。寻找适合自己的努力方法,并不是逃避。

顾虑他人是重要的美德,但凡事总有优先顺序,牺牲自己也该适可而止。

用不着参加不幸比赛,我要去追求幸福。

考虑以后的事固然重要,但是再怎么考虑也无法解决的事,就不必考虑了,有时候,先专心地考虑眼前的一步反而比较好。

公司原本就是设计成无论缺了谁都能够继续运作的样子,如果不能,就是公司本身有问题。

有些事是环境改变了以后才会察觉,才看得见的。

就算为了工作,什么事都硬忍,把自己的身体弄坏了,也没有人会感谢你,更没有人会负责。

在看不见出口的隧道里,无法继续努力下去是理所当然的。

世界其实是很宽广的。

这书对于在工作中身心疲惫,工作得不开心的人,可以说挺有帮助的,另外,对于心浮气躁,爱跳槽的人也未尝不是提供了一些理由吧,哈~

《虽然痛苦到崩溃,却无法辞职的理由》读后感(四):【共振书评周】虽然痛苦到崩溃,却无法辞职的理由:辞职需要勇气,发展需要智慧

虽然是简单的画风,但质朴的语言和简单通俗的道理而打动人心。其实有些絮絮叨叨,但不免有种亲切的感觉,像是前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的教诲和建议。联系到自己的处境,开头的漫画和文字真是震撼人心,引起共鸣。

从小细节开始,希望扭转“为加班而加班”的打工人不知内卷的行为惯性。在还能有能在还能有分辨力的时候,辞职一定比放弃生命简单。

抛开否极泰来,触底反弹,“你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这类的毒鸡汤,真真实实的了解自己,认清自己的极限,扬长避短,而不是机械性的重复一个简单同时单调的事情,着眼于自己才是第一位,只有自己能保护自己。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大家肯定不会陌生,只有满足第一级的生理需求时,才能更好的完成其他四个层次的需求。而现在,社会职场发展到跨越生理需求,忽略安全需求,大谈特谈社会尊重需求,自我实现。

马斯洛需求层次

同时过度的努力只是自我感动。

有时离职看似解脱,但焦虑并不会因此所消亡。有工作的时候会被同事、上司、繁杂的事情淹没,但是辞职之后又会困顿于生活的压力,唯一舒畅人心大概是决定辞职和辞职之后的几个星期吧。但说到底最重要的是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和执行能力,抗风险性。

《虽然痛苦到崩溃,却无法辞职的理由》读后感(五):【共振书评周】你知道李诞那个小眼睛男人为什么招人稀罕么

李诞的「人间不值得」固然流传甚广,但真正丰满他在我这儿人设的,还是那句「李诞你假装不努力的样子真的好努力」。是的,李诞看起来就是那么的荒诞不经,佛系颓废。那他咋就那么火呢?我能记得的高屋人设,当年都是勤奋励志的人,什么李开复、乔布斯,乃至蔡康永、罗永浩之类,却在不经意间,无论是邱晨丧,还是李诞废,记忆愈发深刻。

这些年,随着个人年龄、经历的增长,也随着社会快速变化的背景,累,成为一个几乎随处可见的状态存在。进入2021年,系统内亦有多起轻生的案例。每例原因当然不易深入了解,但也不外乎几大诱因。

关于丧、关于抑郁,其实也不仅仅局限于工作,其他比如亲密关系,比如原生家庭,其实都是道理相通。今年热起来的杭州樊胜美,何尝不令人痛惜。

这本书的优处,在于它不是专业的学术书籍,不是讲述心理知识,而是以生动的形式和话语,探讨关于工作压力带来的状况,以及对于被困在局中的人真正关心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被锁在那里,比如如何看待亲人的“不理解”。

读这本书,留存印象最深的:

1. 应该在“丧失判断力”之前,就意识到危机,并采取必要行动,而不是一直“觉得自己还可以撑下去”,非要努力到崩溃,那样碰撞的结果可能很不好。

2. 要不要继续努力的两个考察要素,是否自己的选择,是否可以看到成果。这并不学术,但很实际。正是这两点,直接影响在这份工作/关系中的感受。如果均是,其实你的痛苦程度或许并不会太高。

3. 抑郁症就像是心灵罹患复杂性骨折,继续摧残已经断裂的东西,就会整个碎掉。当意识到自己状态很差,就要尽力评估自己的状态,不要死撑,不要硬抗,不要执拗,真的必要时,你可以逃,你只是有些虚弱,需要休息需要改变,逃是为你自己负责,并不是人生不可接受的失败。

4. 习得性无助、课题分离,了解这两个心理学概念,其实很有用。

为啥李诞那么招人疼?因为,其实,你,可能已经很累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