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过劳死》读后感摘抄

《过劳死》读后感摘抄

《过劳死》是一本由[日] 牧内昇平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7.20元,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过劳死》读后感(一):他山之石

作者是个新闻记者,用11个故事讲了日本的过劳死(这个词原来发源于日本)情况。原以为过劳死仅指过劳导致的猝死,原来还包括因过劳或者职场(权)霸凌导致的自杀和因过劳导致的意外伤害(这一点让我非常惊讶,竟然会因为职场霸凌、暴力或者工作过多而自杀,11个案例里有6个)。

日本将由心脑疾病,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心力衰竭致死的“过劳死”,把“发病前1个月内加班100小时,前2到6个月平均加班80个小时”视为所谓的“过劳死红线”,加班时间超过这条红线而累倒的人,普遍都被认定为工伤(基准是每天八小时,平均一月20天),且可追溯期约半年,日本于2016年通过了《预防过劳死等问题对策推进法》,但根据作者的估计,日本过劳死数量还是在增加。原因是多方面的,与职业(如作者提到的案例之一中学教师、夜间工作的劳动者)、个人性格、经济大环境(经济形势很差,劳动力买方市场导致劳动者缺少话语权,工会等组织的缺失也导致劳动者无法组织起来反抗等)都密切相关。

作者提到的一个观念还是蛮重要的,可能与日本文化有关,就是“个人责任论”,尤其发生在过劳自杀的评论中,即“要拼上性命的话还不如辞职”,但作者认为这个说法需要慎重,因为很多走到这一步的人可能都受困于严重的心理疾病,还是应该从制度方面进行变革。

他山之石吧。

《过劳死》读后感(二):过劳死

超时加班、职场霸凌、精神抑郁……

“逃避”并不可耻 人生只有一次!

“过劳死”一词发源于日语,最早从1980年代开始就广为流传。虽然已经过去30多年,但今天的日本依然有很多人被繁重的工作夺去性命。

工作太辛苦的话可以休假,也可以辞职。刚开始工作身心状态良好的时候,你是可以看到这些选项的。然而,做出决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失去收入来源、不想让父母担心、没找到下一份工作,各种各样的理由会让你忍气吞声地干下去,于是过劳,视野越来越狭窄,不知不觉就窄到让人忘记了还有继续工作以外的选项。结果,没办法逃离现在的生活,会被“死了就舒坦了”这样的想法困住,让人失去正常的判断力。在你想着“哎呀,总能挺过去吧”的时候,不幸可能就在明天突然降临。

日本社会不喜欢逃避,嫌弃做事半途而废。我们从小时候起,就会不断听到大人说“坚持下去就有价值”“现在不能坚持,未来人生路上也会受尽挫折”之类的话。然而时至今日,我完全赞同“逃避”。不论在学校还是公司,遇到痛苦的事就放弃吧。虽说忍耐下去可能会有所收获,但也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在其他领域发光发热。人生只有一次,放弃逃避,忍气吞声的风险实在太大了。

本书是作者在《朝日新闻》刊登的过劳死案例特集的基础上,选取了有代表性的11个案例,深度采访了这11个丧亲家庭,揭露了日本职场过劳死问题的真实情况。倒在工作岗位上的人究竟带着怎样的心情在卖力干活?他们最后是如何苦苦挣扎的呢?被抛下的家人又会在怎样的阴影中度过余生呢?为何现在社会的过劳死、猝死现象越来越多?作者从医疗、法律概念、社会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案例讲述和现象分析,为世人贡献了这本还原痛心真相的纪实文学。

《过劳死》读后感(三):除了自己,你一无所有

这本书里收录了十一个过劳死案例,有一半是过劳自杀,另一半是过劳引发的猝死。十一位逝者中,有一位是刚满三十岁的女性,生前是NHK的记者,因过劳而引发脑出血。其余十位包括自杀者全部是男性,有公务员,有公司职员,有教师,有汽车修理工,有牛排店打工仔。有二十出头初涉职场的年轻人,也有人到中年的家庭顶梁柱。

读这本书的心情是异常沉重和复杂的。首先要感谢作者作为日本调查记者的职业修养和工作伦理,很克制,很深入,毫无煽情,才能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破碎而不能修复的悲剧呈现出来。过劳死和过劳自杀在这本书里,即使发生在遥远的邻邦,发生在多年以前,也不是一些毫无温度的新闻,或者一些冰冷的统计数字,而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拥有普通的家庭。勤奋工作,恪守职责,健康和生命却已经走在了悬崖边缘,系在脆弱的蛛丝上,随时都会落入万劫不复之中。

在中国的媒体上,总能看到“阿里高管猝死”“拼多多员工猝死”,好像猝死只有大厂才有,却看不到更多无声的消逝。其实,比如只要在豆瓣搜索栏搜索“猝死”,就能看到许多消失在阴影里的人们。

至于不堪忍受工作压力而自杀,在中国则很少会有人把它和过劳以及职场霸凌联系起来,更多指向的是自杀者自身的精神状况不佳和抗压能力较差。但在日本,自杀者如果是因为工作而罹患了抑郁症,最后导致了自杀,那么这种自杀是需要当做工伤来对待的。

书中的猝死者,并不是摸鱼油条之辈,相反,他们大都勤谨尽职直至生命最后。那些自杀者在遗书中会反复道歉,感到惭愧。使人想起《菊花与刀》中日本人的耻感文化。这种文化鼓励尽忠职守,在现代制度下却往往使个人更加无力、渺小和脆弱。

然而日本毕竟还有厚生劳动省的诸多法律法规加持,书中列出的参考文献就有厚生省颁布的《过劳死等工伤赔偿状况》,《脑血管疾病及缺血性心脏病等认定标准》,以及行业协会等都可给予有效支持(作者在每一部分的“对策“里给出了很多防止过劳和霸凌的可行之道)。在中国,人们仿佛就只能叹息着说一句,命是自己的,悠着点吧。确实,除了自己,真的一无所有。

《过劳死》读后感(四):《过劳死》

《过劳死》上架时,我正在加班(持续三个月每天八点忙到凌晨一点)。看到“这份工作比命还重要?”“逃避”并不可耻,人生只有一次。我开始按点下班,但紧绷的弦断开,人突然病倒。出院后拿起此书。 “过劳死”是指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蓄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 讲述真实案例: 因为工作压力太大所以自杀; 因为被职场霸凌所以自杀; 因为日日夜夜加班所以过劳死。 「针对由心脑疾病,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心力衰竭致死的“过劳死”,一般把“发病前1个月内加班100小时,前2到6个月平均加班80个小时”视为所谓的“过劳死红线”。」「在加班时间大于每月45个小时的员工身上,与疾病的相关性就会渐渐高起来。也就是说“80个小时”无疑是一张红牌,但“45个小时”就已经是一张黄牌了。我们应该牢记在心,每天加班多于2个小时就有可能致命。」

「“当你失去爱人,你就失去了本应与之生活的现在; 当你失去父母,你就失去了过去; 当你失去朋友,你就失去了自己的一部分。” 这是一本收集了与珍爱之人生离死别故事的著作中所写的话,书名为《当我们失去挚爱亲人》(E.A.格罗曼著,日野原重明校,松田敬一译)。」

「尽管今天达成了和解,但我既没有感到宽慰也没有觉得高兴。即便和解了,我的丈夫也回不来了,我们平凡的幸福生活也回不来了。这份悲伤和痛苦,将永远伴随我今后活着的每一天。我希望大家可以记住,随口说的话也能夺走别人的生命。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下属不能完成工作,我希望你可以想想为什么他完不成。他可能像我丈夫一样患有精神疾病。也请周围的其他人注意提供一些帮助,不要置身事外。」这段话差点儿让我泪奔。曾经以为是自己矫情,包括现在还有人就那事对我指指点点。本就多年焦虑症抑郁症,平时竭尽全力像正常人工作社交。但长期职场PUA加重病情,多次自杀未遂。终于在某日爆发,我逃似的冲出公司,抱着被辞退的想法离开了那座城。经过高昂治疗费和难以忍受的治疗,以及病友的刺激下,我选择回到正常生活工作状态。

2018年冬天,厚生劳动省终于明确发布了公司有义务对职权霸凌采取与性骚扰同样的预防措施的意见。

【职权霸凌的六种类型】

有机会好好学习我国劳动法,未来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过劳死》读后感(五):有些个人情绪,但发发火也是应当

看多了NHK新闻纪实,第一次看到NHK被摁在耻辱柱上暴打,感觉十分新鲜。不过或许正因为如此,也很容易发现NHK作品和本书之间的区别。从表面上看,虽然两者都是基于实地采访、走访调研后给出的作品,但NHK因为调查面更广,参与人数众多(导演、记者、主播等),且能给出具体的数据作为辅助佐证,看起来更为客观。而本书由于是作者一人著成,主观色彩更加浓厚,有时候甚至会出现一些相对偏激的理论。

典型就是录像出租带夜班员工之死,针对遗属的接连败诉,作者连续使用了很多诸如“我无法认可”“我想说的是”“感到愤怒”“我认为”等包含强烈个人情绪的用词,以此来表达对于判决的不满。然而即使再怎么理解作者的个人立场,认可专栏中关于不要超额夜班工作的建议,但从一个案外人的角度看,实在很难把一个已经离职六个月且罹难前三个月已入职别家单位的员工的过世和一年前的过劳工作联系起来。这一点甚至无法以法律形式进行弥补,毕竟相关性实在太弱了。正因为此,遗属十五年的奋斗与其说是为了讨一个公道,看起来更像是在惩罚自己,惩罚自己为什么没有早些发现受害者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后文的家装推销员章节里也曾出现。死者高额借贷补贴家用,生前不和任何人说,但遗书中主动提及,致使法院会做出(去世与过劳)无关的判决完全在意料之中,因为这不属于常人可以理解的逻辑。实际上,从作者全篇十一个故事看,大都数的过劳死都可以得到最终认定,虽然认定时间和审判期限都意外地长,但至少在有证据的情况下,受害者最终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公正。也许就是这个原因,这两个败诉案列显得尤其突兀。不是说不能写败诉案例,但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两个败诉与其说是为了反思过劳死问题而写,不如说是为了凸显作者的某些观点强行摘录出来的,比如论证离职后的过劳死也可以被追溯等等,只是呈现出来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过分强烈的主观情绪难免会使事实看起来有失偏颇,这对于帮助读者认清过劳死问题毫无裨益,这是一个调查记者应该避免的,从这方面来说,作者看起来不像是记者,更像是个独行侠,不是为了调查一个社会事件,而是为了贯彻某种坚持的正义才写的这本书。他已经有了事先立场,所以坚持了下来。

所幸除个别章节外,作者对于本书大部分篇幅的塑造还是比较理想的,其中写的最好的应该就是绿色展饰公司那章,不仅写出了遗属丧亲之悲痛,也写出了一家正常公司应有的表现,毕竟没有谁是为了逼死员工才开了一家公司的。可惜在效率至上的功利主义下,很多人的操作出现了扭曲,导致了不幸的发生。扭曲的操作不仅包括部分公司苛刻的规章制度,实际上很多受害人原本都是有救的,却因为过于苛责自己,结果看不清事件全貌。在这里,我不想指责任何因为过于苛责自己而发生不幸的受害者(说到底,我原本也是其中之一),但造成如此多的人宁可苛责自己也必须继续工作的社会集体是不是也应当反思呢?不允许出错,不允许退缩,不允许逃避责任,过分注重集体效益而忽略个人感受的东亚特色社会氛围无疑也是“凶手”之一。正如作者在最后一章中提到的那样,被这样的社会规范规训的每个人都可能随时成为受害者或加害人,成为这些“没有凶手的悲剧”中毫不起眼的一颗棋子,却真实的引发了恶劣的后果。

如果这是作者最终想要表达的内容,那我想作者应该是做到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