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慢教授》读后感锦集

《慢教授》读后感锦集

《慢教授》是一本由[加]玛吉·伯格(Maggie Berg) / [加]芭芭拉·西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2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慢教授》读后感(一):快慢的辩证与平衡

慢教授

对于“快”与“慢”的讨论,置之于大学或科研史的长河中,似乎并不值得一提。直到越来越多的学者感到,心神不定和碎片化成为当代学术生活的普遍缩影时,才开始思考“快”与“慢”在学术生涯中代表了什么。

学术研究领域的“快”与“慢”并不是对产出行为或效率的简单描述,而是代表了投身学术职业的某种状态,究竟是面对你追我赶的无所适从,还是专心致志享受学术探究的“心流”。

基于对越来越“快”的担忧,本书的两位作者对学术工作的“快”与“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基本的逻辑认为大学公司化改变了学习与思考的过程,绩效导向的评价体系引发了教学、科研和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速度焦虑。大学的公司化,已经破坏了学术生活,拨快了校园的时钟,权力从教授转移到管理者手中,经济理由成为了学术生活的主导。

作者们的“慢教授”模式,提倡的是从容思考,而不是仓促地加快速度。因为,这一“慢”的理想可以让学者们找回学术共同体的感觉,重新发现学术的乐趣。慢教授的原则付诸于行动,将培养出情感和智识上的坚韧,抵抗高等教育公司化带来的侵蚀。

“快”与“慢”本身并没有对错,作为辩证的两端很多时候需要相辅相成。但一旦陷入“快”的自我循环,学人“以科学作为天职”的追求便充满挑战与焦虑。本书两位作者的漫谈,对思考学术生涯的价值取向大有裨益。

《慢教授》读后感(二):小心管理出时间的奴隶

买来闲置一边。昨天鬼使神差,翻出来,居然一口气(中间穿插一段长达3小时的午睡)看完了。感觉很舒心,亲切的文风,没有高高在上的论证(虽然有旁征博引),两位作者像是实行者一般,说着“这真的是可行的”。

全书分为四章,精华在第一章“不被时间管理”,后边三章分别从教学、研究、社群三个方面来论述。所以,我就说一说,对于第一章的好感。

文中举了个有意思的例子。这是一位“最顶尖的时间管理大师”,一位校长,一位单身妈妈,每天的日程排得没有一丝空隙,凌晨4点到6点45分,写作;接着叫醒孩子,准备上学、上班,并且常在同一时间做两件事,比如整理厨房时,脑子里在写论文。这种把时间进行严格分割,创造出超凡的生产力。

这样的时间管理,可不是校长的“特权”。以前我在培训机构上班时,每周都要提交这样的表格:

规划的时间里,处处都是生产力。一周7天,就“休息”一个上午,下班后的晚上,都要进行一堆任务,还觉得时间不够啊。“时间管理的招数往往也会制造贫乏,即一种时间越来越不够的感觉”,每天都在奔跑,还怕跑得不够快,完不成任务。“真正的时间问题,在于不断加码的工作负担、不断加速度的工作节奏,以及弥漫在公司化的大学中的工具主义。”可是,这就是生存现状呀,能怎么办。

上述的时间管理,不仅是老板想要的,也是很多打工人自己的选择,想要和时间赛跑,结果越跑越累。但就如作者所言,那位时间管理大师的做法,多于大多数人,都是不现实的。或许,正因为不现实,又会引起一些人的羡慕,更要努力追赶。然而,忙碌之余一看:所谓的时间管理,说到底,不过是被时间管理了,臣服于一个又一个的24小时。

所以,作者要造出一个空间,不被时间管理的空间,那就是“一种全神贯注的体验”,或多或少,我们都要给自己造出这这么一段空间让我们忘记时间,从而超越时间。“一个人越多‘全神贯注’的体验,那么他或她就会越快乐”,以我的经验,确实如此,若我认真看书一小时,就会感觉度过了超值的一个上午。但如果我网上冲浪两小时,就像是虚耗出了半个自己。

这就是我喜欢两位作者的地方,她们质疑着,担当着,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其实,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现状的。从放下手机那一刻开始,从勇于给自己休息时间开始,从体验到全神贯注的快乐开始,或许,时间会回到我们的手中。不管是在公司化的大学里忙碌的教师,还是在公司里拼命996的打工人,我们都应该重获全身心投入的快乐。

我们改变不了时代的速度,甚至改变不了加班的频率,但我们可以重塑下班后的生态!下线后的生活!(嗯,要有信心!)

《慢教授》读后感(三):学术资本主义,当象牙塔被KPI绑架

最近看了华东师范大学田雷教授翻译的《慢教授》这本书,书里聊的话题也不是新鲜事儿,就是高校里的学术资本主义——它把每个学术工作人员变得更加工具化和市场化,一切以提高生产力为优先,就势必会压抑创造力和反思性的思考,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教授很忙,日程表上一堆事情,但学术论文突出“新”发现却忘记了“新”思考“新”视角,同时也自然少了机会去和学生做有机的互动。

这种被“快”社会所绑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两个层面的,一方面教授不被时间所管理的时光,即为timeless time越发稀少,而这种timeless time就是所谓的“进入心流”的状态,难以进入心流,是很难激发出真正有意义的思考,提出有创造性的观点的。

对此,第一章提出了几个非学术咖的我们也应当吸收的建议,一是真正的时间管理并不是加任务,而是减任务,不要噼里啪啦堆砌一堆琐屑的任务,反而忽视了宏观的景观;第二就是,做时间管理和任务规划的时候,需要把时间X2,我自己做计划的时候就经常陷入这个坑里,以为自己能量很强,既然做了规划就浓缩到底,但最后往往只沦为了5分钟热度,无法坚持,我想这主要就是因为没有给自己留满进入“心流“的时间——当然这也看自己在做的事情到底是碎片式机械式的事情还是更需要发挥创意的。

我今年看到一个特别对自己有裨益的视频,就是在说看书这件事情,我们会陷入消费主义般的陷阱,认为读得快就读得多,摄入的知识量就更多,对得起自己的人生,但是这样做往往只能记住书的只言片语,自己并没有足量的时间去内化这些内容并和自己的既有体系形成融合,我们并不需要遵照《如何阅读一本书》那样去看透一本书,但至少可以用自己这个丰满的既有系统去放大用好每本看的书,所以某种层面来看,读书这个事情应当是个创造性的动作,而既然是创造性的事件,就不应当为“站着在书店就把这本书看完”了而沾沾自喜,慢一点才在长的时间轴线上对自己更有价值。

这本书的第二章慢教学挺有意思,它提出智商是情境化的智力,这里的情境化,可以解读成“群体情感”,举例来说,就是在一个好的课堂环境里,学生往往会更加聪明,对问题的观察更敏锐,讨论的层面也更加深入。当然这个说法并不是否定了基因天赋和努力的所有个人层面上的差异价值,而是更着眼于学习的氛围和情感的价值。

西方强调个人主义,这体现在认知上,就更强调主客体,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先是成为了我,然后去选择吸纳学习客体的知识,但是反过来是不是也有可能呢?这本书就提出了情感传递交流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情感先在那儿涌动交流,然后它找到了思想,于是我们成为了我们。是不是挺好玩,如果接受了这个设定,确实对线下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就多了一重理解。

正好昨天和人聊天聊到了“知识付费”,对方提到了现有的知识付费其实归根到底是个“内容产品”,只是用像朋友聊天、像讲故事一样的方式给呈现出来了而已,但本质上来说一个知识付费的课程和一本书没有啥区别,说知识付费就是在线版的教育其实言过其实的,因为教育的互动性和现场性,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那种化学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慢点,再慢点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