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生的智慧》的读后感大全

《人生的智慧》的读后感大全

《人生的智慧》是一本由[德]叔本华著作,联合读创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1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一):搜索“人在情绪低落时可以做什么?”后的一条建议。

选择读这本书的原因:搜索“人在情绪低落时可以做什么?”后的一条建议。

首先,一切幸福来源于健康。只有身体存在,我们才会存在。这也是求诸己,向内探索的基础;而从自身得到的幸福,又几乎构成了大部分稳定可控的幸福。因此,享受健康的体魄,积极获得内在力量,将专注力从外界移开是对我们大有裨益的。(ps:安利下豆瓣小组———内在力量研究中心,可以看看组员们是怎样通过专注自身获得能量的)

书中这样评价人们期待被赞美的心理——“如果荣誉感基于这种人性的弱点而产生,那么它就能成为道德的替代品,给普通大众带来福音”、“如果太在意别人的评价,我们就容易成为他人意志的奴隶”。

忽视他人的评价这件事是非常困难的,我几乎每天都在因别人的观点摇摆。所以,一个很无赖的方法就是:夸我,我不听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二):人生的智慧

这本书花几个小时就看完了,并不是很长。文中有一句我怎么都不理解“一个人离痛苦越远,便离无聊越近;离痛苦越近,离无聊越远。”痛苦和无聊怎么是对立关系,两者怎么能关联。文中有 说只给与勋章可能是没有意义的,想起小时候得一张奖状就会让你觉得开心无比,然而长大以后呢,如果只给你个优秀的头衔,没有额外的奖励,那人似乎都是没有发自内心的喜悦感的。也许真的是生活的压力,每个人都不容易,然后碎银几两才显得尤其重要。也许那天你不在对钱敏感得时候,那生活得追求又少了一项。发自内心得去尊重值得被尊重每一个人,可能尤为重要,不关乎职位,没有谁比谁高贵。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三):《人生的智慧》叔本华•人生如摆钟

叔本华是意志主义的开创人,他认为人生就是意志的表现,意志是无法满足的渊薮,而人生却总是追求这无法满足的渊薮,所以,人生就是痛苦的。换句话说,人生是一团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痛苦,欲望得到满足就无聊。人生就像摆钟,一直在痛苦和无聊之中摆荡。 何为人生的智慧:我们应该如何控制人的欲望,减少痛苦。 在本书,将人的命运根本差异分为三类并分别进行阐述:人的自身、人所拥有的、人向外界展现出来的。前者是自然赋予的,后两者则是人力所为。“人的内在素质决定了我们是否能感到满足,而外在环境只能发挥间接作用。”所以,叔本华认为,加强人自身的满足感和控制削弱顾虑他人看法的人性冲动,这就是人生的智慧。而一个人最高级、最长久和最精彩的快乐实际上就是自身心灵上的满足,所有寄托在他人的幸福都是虚幻的。 这本书富有哲理,老生常谈也常看常新,毕竟每个人每个阶段的痛苦和欲望都不同。没有特别让我惊艳的观点是因为已经在别处看过类似思想的书了。很遗憾,在我们最开始接触时,这些积极主义或者哲学是与一些消极词汇(或者中性词汇赋予消极解释)摆放在一起的,这很难让更多人主动去发现它们的闪耀光芒,比如意志主义与唯心论,存在主义与形而上学,女性主义与二元论。虽然自己还未建构起整个体系,但却在这几本书里感知到它们之间的贯通、继承和发展点,这本身就是一种微妙的阅读体验。

人生的智慧

8.2

[德]叔本华 / 2020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