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在路上》读后感100字

《在路上》读后感100字

《在路上》是一本由[美] 杰克·凯鲁亚克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4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路上》读后感(一):我在路上

全篇基本上不怎么分段或者分句,作者想要将当时的浮躁不安焦虑情绪通过这样表达出来。在阅读时时常感觉透不过气,一件荒唐的事紧接着另一件,赛尔所经历的一切都太过的匆忙、太过的不安了,这也正是那个年代嬉皮士的真实写照。也许有一些是本性如此,但更多是像作者一样,在高速发展的纽约与荒凉的西部之间穿梭,感到强烈的割裂感。同时因为一切都来得太容易了,仿佛自己什么都能做,但也正因如此不知道到底该去哪儿,只能一直在路上走着、跑着。作者幸运的从潮流中被救出,因为他有家庭和姑妈,但迪恩不一样,迪恩他从在路上的第一刻开始就知道无法回头了,他拼命的燃烧自己,让周围的人都疯狂起来,但没人感激他,人们都知道这么做是错的,但都想沉溺于此时的狂欢中。一切都是这么荒谬,一切都是这么疯狂,但疯狂之后是什么呢?我相信但凡参加过聚会的人都有感触。我不想忍受那种极盛之后的空虚的刺痛,因而也不愿参加任何一个聚会。写到这里想起一个远在美国的朋友,他跟迪恩很像,我不愿探讨他的短短十余年所做的许多抽象的事情的对错,只望他安好。

我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读一下这个,因为当下的情形正如杰克在70年前经历过的一样,我们有太多的选择,但又好像每一条都是死路。作者没有给出答案,因为没有正确的选择,只求于荒唐的世界中闯荡过一番后不要忘了自己的亲人、朋友,那些是与你同样受着荒诞的折磨但仍愿为你敞开温柔之门的人。

《在路上》读后感(二):垮掉的一代

继海明威凭借《太阳照常升起》开创了“迷惘的一代”之后,这部《在路上》又进步一步开创了“垮掉的一代”。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行走的文学,整个美国从东到西从北到南,主人公从未停下流浪的脚步,而且不是一次,是反复的流浪。称之为流浪是因为这可不是什么舒适的旅行,而几乎是身无分文朝不保夕的乞讨式的流浪。你大概觉得这流浪一定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但事实上却毫无意义。主人公完全是因为对生活的茫然和对人生的不确定,凭借一股源自内心的炽烈的无法抑制的热情,想要走出去,想要奇遇和冒险,想要在奔驰的车窗外找寻存在的证据。这是完全没有指望的生活,一切都没有计划没有保障,没有责任没有顾忌。酗酒,du品,偷窃,女人,主人公在无尽的放纵和麻木中走过青年时代,并终于耗尽了热情成为了消失在茫茫人海中的无法辨认的“垮掉的一代”。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一句歌词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对远方的向往,似乎成了现代人的共同理想。远方到底有些什么,让人们如此魂牵梦萦?其实当你已经身在远方,你就会明白远方并不特别,你的远方也正是别人的家乡,你之所以想要去远方,或许只是因为你对现状的不满,你想要改变生活却无能为力,你想要改变自己却力不从心,所以你想要去远方,去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那里充满了未知,在那里你变成一个全新的陌生人,一切似乎有着无限可能,一切仿佛可以从头再来。然而现实是你终究还要回去,回到你暂时逃离的困境中去,回到你无数次咒骂又无数次忍受的人群中去。而最可悲的,是即便你真的放弃一切留在了远方,慢慢的,这个远方竟也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又一个让人厌倦的家乡。

路没有尽头,谁又能真的一直在路上。

#读书

《在路上》读后感(三):凯鲁亚克的漂泊无根

20世纪50年代,美国青年凯鲁亚克和他的朋友艾伦金斯堡分别写出了《在路上》和《“嚎叫”及其他诗歌》,从而拉开了“垮掉的一代”的序幕。尽管他们所代表的群体往往与堕落和浪荡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然而却因出现在特殊的年代而成为美国文化史上的一道独特风景。他们对生活价值的“破”和“立”为单调的主流社会填充了另外的空白,而其所宣扬的“背包”革命也为反思现代工业文明提供新的思考。二战后的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了新的世界经济中心,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美国人的身份意识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自认为是中产阶级,但是经济的增长并没有带来精神文化领域的开放。对外冷战思维和对内政治和文化保守主义倾向非常明显。正是在物质生活逐渐丰裕、精神生活却变得贫瘠的大环境中,“垮掉派”发出了石破天惊的“嚎叫”:“我看到这一代最聪明的人毁于疯狂……”

他们批判物质化的现代文明,追求无拘无束的状态和灵魂自由,认为东方神秘主义优于西方业已制度化的宗教,东方顿悟式的哲思优于西方过于理性阐释的社会科学。因此他们将东方禅宗的思考模式融入到美国式的长途旅行中。在凯鲁亚克的小说里,我们总是能看见主人公背着背包离开家庭,走向高山或丛林,模仿东方的托钵僧,在险山恶水中体悟生命的意义。尽管不时沉溺在颓唐的生活中,却仍能保持“日省吾身”的习惯和禅宗式修行。他们的游历不是波西米亚式的流浪情结,而是东方禅僧式的精神探求。作为美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支“亚文化”,宣扬背包革命,以中国禅宗学说作为精神范本,倡导自由主义,走向茫茫未知行旅——“垮掉派”用特立独行开启了独立思考的序幕,走向以自身行动追寻生活真理的道路。

如果说《在路上》是一种“破”,那么从《达摩流浪者》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立”的企图。在书的扉页上作者写道“谨以此书献给寒山子”,寒山子即对凯鲁亚克影响至深的一位中国诗僧。书中也处处可见主人公有关禅和现实世界的思考,他试图在漫无目的荒野探索中加入一些精神意念的成果,甚至它的文体也反抗已有的文学标准。凯鲁亚克拒绝约定俗成的句读和分段,倡导一种“自发式写作”,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更容易被解读为追求自由的文学标志。

从现在回头看凯鲁亚克,思想的光芒并未完全褪去。他在旅途中的漂泊无根和迷惘尽管不再是新鲜事物,却依然深植于当代人的心中。信息时代的到来令这种迷惘更加虚化和孤立,任它思想如千军万马,也会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一一消解,一切人生境遇或哲学思考都无声无息融化在社会变迁快速转动的齿轮下,既已如此,那么所有的“意义”或曰“价值”都只是微缩成一幕幕人生悲喜剧。因此《达摩流浪者》可以看做是以凯鲁亚克为主角的一部公路电影,从起点出发,又回到终点,遇到许多的人、许多的事,形成阶段性的感悟,但其所面对的依然是茫茫未知的世界。

《在路上》读后感(四):在路上——苹果馅饼与冰淇淋

在写这篇书评之前,我还信誓旦旦地要给三星,可简单地回顾之后,我又有些犹豫了。虽然整本书都是流水账似的叙述,和我心目中的文学相距甚远,但终究在我心中激起了涟漪——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有时候一本书的意义也不过如此,因此公平起见还是给到四星。

我没有从“垮掉的一代”的视角来看这本书,我对那段时期的文学变革确实不怎么了解,再加上我对这种心理和状态提不起什么兴趣,所以这本书吸引我的,还是那一场又一场的旅行,那一次又一次的流浪。想到自己,也是这般迷恋这种在路上的感觉。每年都趁着仅有的假期一个人去一座陌生的城市,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甚至去年我跑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竹林里去享受一份静谧。如果不想开口,我可以连续几天都不说话,行李箱与我,这便是一切。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觉得自己活着;每年也只有这个时候,我才觉得自己活着。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在上海,那几个月到处旅行花光了自己的积蓄,为了省一晚的住宿钱,看完演唱会便直奔机场等待第二天早上7点钟的飞机。我原以为在机场坐一宿也没什么大不了,可我低估了十二月份的上海会冷到什么程度,也没想到机场晚上是不允许在里面候机的。我在门厅处冻得瑟瑟发抖,去机场内的酒店大堂暖和了一会儿就被赶了出来,又困又累,尽管很冷,却还是在椅子上眯着了。我的记忆只清晰的记到这一部分,后面就迷迷糊糊朦朦胧胧了,好像是上了飞机睡了一觉,下了飞机打了车,到了宿舍泡了脚,然后就倒头大睡,这一系列行动仿佛做梦一般。现在回过头想这段经历,反倒不觉得辛苦,只觉得珍贵又难忘。细想想,好像每一次旅行都有让自己记忆深刻的事情,我还真是个,勇敢的女生啊。

因此,这就是这本书最能触动我的地方,停停走走,随意而行,甚至为了搭便车在路边站好几个小时,看形形色色的人,听他们讲他们的故事,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没有意义,却又有意义,关键在于体验。我的经历和书中主人公们的经历相比简直不值一提,我想说的是,就是因为我们无法实现这样冒险的旅程,所以才会产生这种向往。贫穷并不能限制你去看世界的脚步,只要你愿意行动起来。旅行与金钱无关,这是纯粹的自由。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主人公们并不觉得自己是艰苦的,反而充分享受“在路上”的时光,这不正如人生一般吗?“在路上”不就是人生的缩影吗?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更是不屑,如果不是以自身的健康作为代价,有谁能说这样活着就是错误的呢?他们麻木地活着,但他们不在乎。

除了两位主角之外我基本记不住书中出现的各类人物,时间线也记得模模糊糊,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从一开始就反复强调的——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感受。甚至可以说我一点也不喜欢迪安·莫里亚蒂这个人物,但他确实是整个故事的导火索,我很喜欢寻找老迪安·莫里亚蒂这个设定,仿佛是为了目的而创造出来的目的,近似于一种象征,一种心理安慰。除此之外,这本书还有几处设计我特别喜欢,一处是在去意大利的路上出现的分割景色和“像马一样奔跑”的幻觉——一种想象力,一处是美国警察的“挑事”与墨西哥警察的热情的对比——一种讽刺,一处是迪安对爵士乐的热泪盈眶——一种精神力量,等等,最让我觉得意味深长的一个设定是被生活所束缚而留下来的人总是在目送在路上的人的离开,既是一种无声的告别,又体现了一种落寞的心境。虽然阅读感稍差,但很多细节、很多文字还是值得玩味的。我最喜欢的是章节是第二部分,他们的第二次旅行,写得着实精彩。

我们总得在这条路上走下去,这就是生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