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读后感摘抄

《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读后感摘抄

《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是一本由[英]基思·特斯特著作,梯 /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6.00,页数:1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读后感(一):行动与生成

完全的被击中了,这本书里面讨论的就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东西。就是我一直犹豫不决,无法确定的东西、概念和思考。 如果没有界限,无法确认任何东西,如果不进入界限,不自己思考和限定某些事物,无法确立任何东西,无法评判任何东西。 不进入现代性,后现代无从谈起。如果不认识到我们有评判他人的能力,等同于放弃了对他人的责任。 意义是深渊,但不凝视这深渊,如何能更进一步。 生命的形式要被确立,在写界限之间才能要求超越。 一直以为因为没有某种明晰的思考,无法确定自己做的事情的意义和对错,所以行动往往容易无力和陷入某种空虚。 而此刻,能更加明白行动的意义,能说 行动就是意义。 新生来自于不断的被更新,而更新的需要基础,在一次一次进入的过程中,得到更新。即使说,每一次行动不一定都能带来进步的意义,可能够更明确的知悉的是,害怕什么,所以超越什么,害怕什么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而进入之后意识意识到的界限也是清晰的。因为生命要求超越,这是源自它自身的力量。它被困在僵化的物化之中,它自身要求凝视自己,得到解放。

好好吃饭,努力工作,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情,正视害怕的事物,从中解放出来,想来我或许还是现代性的。

超越永远不可能达成,但是这并不令人绝望。

因为行动本身对自我的促进具有意义。

《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读后感(二):后现代性境况下的诸多特征与责任

界限这个章节讲得很好。

从特性/身份/认同到怀旧/恋乡的论述讲的实在太好了吧,主要还是因为自己所遭遇和遇到的对于存在意义与形式物化形成如涂尔干式的二元对立时,滕尼斯给了我被感受到的这一系列问题所需求解和答疑的一种回复!感谢特斯特,于我们身处这个前现代、现代性与后现代境况的纠缠中,以论述的方式在游牧民与朝圣者的不同思想但相同时代困境中的不同方向与路径。

技术和责任这两章节可谓一先一后,不能把技术简单认为和理解为是中立的工具,它既可以用作好的目的,也可以有坏的用场,更可以是某种混合;应该把技术理解为环境而不是客体,技术环境的变迁会造成使用者的变迁,在这个变迁里,意味着有太多的东西已经被技术规定、被物化,且还未待物化的都待被技术开发和将会开发....

技术在决定着自然,想决定着更多的自然,为自然施加命运,而这种命运只是由技术本身的要求所决定的。技术就是筑居,就是集置(这个概念是海德格尔提出的),而集置就是现代技术的本质....

在责任这个章节里,便是在指出技术给自然给现代人类社会带来的一系列现代困境之后的应该有的关于责任的追问,而不是借助于假扮忙忙碌碌,或是社会引起的形上角度的愚昧,来避免意义的深渊......

《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读后感(三):后现代性主义者眼中的未来性是不可知的,无穷尽的吗?

后现代性只是看待现代性的一种视角,本身是有赖于现代性的。现代性的概念是在讨论后现代性中慢慢清晰的。现代性的迷思之一可能是反思性过度以后会产生“物化”。书中所说“劳动的反思性导致的却是物化,是形式的确立,摆脱了社会文化角度的介入,如此一来,人类的去人性化就同时是一桩本体论、认识论和道德意义上的事件。” 作者介绍了马克思的部分观点:工人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异化使得工人陷入囚笼,资本主义的僵死形式使人沦为客体而失去创造力与生命力,是被规定的特性/身份/认同。

“劳动”是异化了的生产活动,“劳动力”是异化了的生产活动的潜能。因此,可以说,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潜在的生产活动)就是劳动(现实的生产活动),异化就是对使用价值的放弃。 这一部分关于异化的理论应该是来源于马克思的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整体来说后现代是一种偏消极的感知,如我们所知,后现代充满了解构,后现代主义者拒绝相信建构。后现代性主义者可能是高高扬起一个丑恶的有问题的东西,然后打碎他,在battle中讨论新的一种未来性画卷,他们的目的可能是追求一种人的创造性,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但是批评者与怀疑者也会认为这样的态度是一种无穷尽的,甚至说很丧的与现实生活脱钩的理念。

1、求定意志 will to certainty:单一一套界限的普遍化 2、求知意志 will to know:解构一切确定性 3、求解意志 understand:后现代或许根本不存在任何求解意志,因为已然不存在任何东西有待理解,不再有深藏的真理,除此无它。

《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读后感(四):读书笔记2179: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

世上的书太多,读也读不完,但想读到一本身心愉悦的书又是可遇而不可求。本书出版已经超过三十年,译者在图书馆读完原文,毕业多年后依然念念不忘,推荐给出版社,亲自译了出来,这是幸福的时刻,中文版2010年同读者见面,转眼又是十年,新版姗姗来迟,这不是一部好读的书,虽然有卡夫卡,博尔赫斯,桑塔格的作品来做注解,但他又让人乐在其中。

前现代主义是不反思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是反思的,差别是前者是大叙事,后者是小叙事,齐泽克曾说过他们之间的差别,大意是用电影来区别,前现代就是僵尸先生,现代主义则是等待戈多,而后现代是异形大战铁血战士。

特斯特一开始就引入了界限的概念,相当于我们在宇宙中的坐标,我们通过界限明确自己,又需要打破界限去往新的界限。所以海德格尔说,困境在于,终有一死者总是重新去寻求栖居的本质,他们首先必须学会栖居。

资本家从僧侣和贵族手中接过了权杖,无产阶级既享受工业时代带来的物质大丰富,同时又被工业所束缚,就如农民被土地所束缚,不同在于,农村是有机体,而工业城市是机械的,乌托邦与敌托邦。

老马说,资本主义下的劳动者是物化的,僵死的,毫无创造力可言,但他也坦诚,他理论的初级阶段也无法避免这种情况,而高级阶段也只是个猜想。

对于生命来说,自由和不朽在前现代主义来说,是不知道自由和不朽与否的,就如世间的动物。而现代主义知道了我们无法自由,也无法不朽。堂吉诃德时代,人的界限无限大,到了卡夫卡时代,界限被锁到一个躯壳里,城堡限制住了测量员。变成虫子的人还要想着上班。

对于现代主义来说,他们要带领人类冲破重重界限,走向未来,而后现代主义只关注认同后现代的我们。

《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读后感(五):断断续续续,读了三个月

现阶段感觉自己读这本书非常吃力,读了好久好久,今天终于完整看完一遍了。或许某天读过20+社会学和哲学基础书后再来读,又有新感觉。 整体来说,书的前四章都是以现代性的特征为标题谈起的。第三章怀旧/恋乡是自己很有共鸣,是读起来最快的一处(朝圣者的概念很有意思,这个词让我感觉对自己的生存状况有了更多理解;第六章他人思辨性更为突出,特别是作者在分析现代社会文化群体无法走向完全的后现代性的原因,让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一些印象深刻的point(主要是最后一章,因为读到最后才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1.后现代性与现代甚至前现代不可分割,因为它就是从现代性中被发觉而出的。

2.后现代性并非一种具体的可完全言说的东西,它挑战着界限、身份/特性/认同。

3.虽说后现代性可以被视为一种人类历史的巅峰(自己感觉作者对此种境况与生活方式抱有某种,相比起现代性更优越的情感,因为现代朝圣生活的“未来”永远不会到来,希望也只是对于从未实现的东西的欲求。在读时,其实会一方面觉得后现代性似乎更优越、自由,但却说不出哪儿感觉不对,很矛盾,但看到“他人”这一章就发现了,原来事情没那么简单),但它仍旧有待被反思,不论是后现代性本身可能让世界走向何处,还是现代群体与现代群体之间的冲突的,这些问题都无法被忽视。同时,它也给社会学这门学科带来了诸多挑战。

4.后现代性的生存不完全是精神上的,它要求富足充分的资源,即物质条件才可能实现。

5.后现代群体需要那些穷人、无家可归等被污名化后捆绑在现代性中的人继续存在,从而构建出自己后现代生存的创造性与反思性,才能在对比中看见自己的后现代地位(有种等级的优越感)。

6.后现代社会文化群体如何应对前现代与现代的存在?这个问题并非得到了有效完美的解答(难以实践),但至少揭露出其实处在外部的群体无人关注的现实,后现代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关注这些前现代和现代群体。但罗蒂的自由主义的反讽主义,让人有了点希望(虽然“希望”一词本就不符合后现代境况)。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