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读后感1000字

《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是一本由[英] 基思·特斯特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读后感(一):Live a post-modern life?

二十页笔记。一场冒险之旅,足够锐利勇敢,足够审慎谦卑。

深入现代性(也是后-现代性)最危险的境地,在迷失的边缘发现足下澄明的地带,在sublime处发现sublime本身。

不能彻底受限于形式,也拒绝在缥缈中无力沉沦,惟有生命言说出“界限”的那一刻,才有“形式”与“超越”遭遇时的激动人心,艺术是这一刻,社会学是这一刻。

愿生命不失这一刻。

——Live a post-modern life?

Live a post-modern“life”.

《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读后感(二):“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在时间中得不到拯救”

工业是线性文明进程的载体,现代性产生的货币经纪、城市和技术不端扩展,延伸到无法想象的未来,它们创立诸般界限,让限定的特性/身份/认同想当然的被接受。“生命只能通过形式表现自身,实现其自由;而形式必然会窒息生命,阻碍自由。”所以“生命希望以创造型的方式,从自身当中涌溢而出”。其中怀旧与恋乡就是针对现代性的文化冲突所做出的反应,核心是对某种缺失东西的欲望,属于过去确定性的东西与都市现在感觉的流变形成对比。 现代群体更像是朝圣者,在一个匮乏和稀缺的情境中实施着朝圣活动。后现代群体则更像游牧民,在一个富足的情境中实施践行着反思性的游牧式活动。在后现代性中,那些普遍性想象所预设的限定的特性/身份/认同,似乎都变得流变不居了,本质上是对界限的超越。然而“万物崩散,中心不在”,没有现代性建构的界限作为依托,一切东西可能都没什么意义了。

《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读后感(三):有待重读

关于著作,内容上,第一章写的很好,通过“界限”来彰显文化中形式与生命之间的冲突(确定性vs超越性);第三章介绍鲍曼关于后现代群体与现代群体的比喻(游牧vs朝圣)也极好,现在回看,游牧人无法踏进线性的朝圣之路,还是爱到不行啊。但是有些地方就不好了。第二章的标题是“特性/身份/认同”,我觉得没有很好的讨论主题,特性与身份怎么不同,如何根据特性确定身份获得认同?我理解作者为了引入马克思的观点,但是对于这三个概念仅仅是蜻蜓点水(这本书每一章都有点标题党嫌疑),令人不满。第三章“怀旧and恋家是现代性的一项特征”就比较扯了。理由之一是威廉斯所说的“未来感附着于城市,过去感依赖于乡村”,时间性依赖于空间性?是一种为了解释现代性与近代关系与变化的比喻,但明显不是好的比喻,犯了范畴错误,不过我对这个比喻想要引出的结论表示赞同(某种缺失的东西的渴望)。再者说,难道在中国古代,怀旧与恋家题型的诗词还少吗?第四章关于技术的物化好精彩。第五章稳扎稳打,没有特别出彩的理论or叙事or出人意料的结论。

行文上,刚读完第二章确实一头雾水,但当读到第六章,反应过来为何如此行文,这五个词语(第二章姑且看成一个词)之间的联系是就是反线性的,彼此内容是交织的,越到后面层次越丰富。

关于译后记里译者温情而中二的追忆很感人,“置身一个被现代性的城中村重重包围的前现代性的大学城,我和他们一起在后现代性的多重时间和生命体验中无奈且勇敢地“纠结着。——又怎么可以不勇敢?”那么,还要继续勇敢且自信、不求目的地坚持阅读啊!不要陷入意义的深渊啊!这游离在一切现代性之外的游牧人啊!

《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读后感(四):现代性缺口攻破大全

Tester将本书冠以post-modern之名,全书却始终围绕对现代性的诸多缺口攻击来铺展,对于后现代性的阐述和解释却点到为止,惜笔如金,颇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Tester也不避讳,在结语里老老实实的承认了这一行径,不过也理直气壮的申辩道:“不见postmodern中间还有个连词符的么,也算不上对读者欺瞒。”我们转过头来想想,这还倒也真是那么回事,“后现代”和“后,现代(思忖着可译为现代性之后)”却是不同,其中也蕴示了此公贯穿传全书的一个观点,现代之后已无他。

Tester发出此言并不是说和否认后现代性的habermas之流站在一个阵列,而是始终认为作为对界限、确定性和线性等现代性构建进行批判和扬弃的后现代性,已不可能在现代性之后以形式属性构成一个历史阶段(这一概念本身就沾着浓重的线性时间的现代性之味儿)。后现代性在解释学上的意义就在于,超越、责任伦理、偶然性和可能性的蕴示以及通向多个平行层次的标示。

Tester在此想说的后现代性不过是太空的无限和虚空,相对于现代性的则是拥有层层大气包裹的地球。只在地球的人类社会始终是困顿和狭隘的,只有突破界限,进行对大气层的超越,人类才能打破困居一隅窘境。超越固然能使人突破限制,但进入的却是无尽的虚空和无意义,这也正是现代性的意义所在,特别是对于社会学学科来说,现代性所构筑的存在基底。所以,此公畅谈现代性的缺口并非是弃之不待,而是对其修修补补,发挥出更好的功用。在现代性之前加一个“后”所表达的也并不是去(离之),而是超越和无限逼近。

全书言及的六个缺口本无逻辑顺序之别(并不是说作者所列叙六项的逻辑模型失当,或者说还有更高明的排构之法,只是想表明六项之间的链接是丰富的,不单纯是逻辑推演的联系),tester出于为更多层次的读者呈现一本可读性强的书的考量,选择其中一个开始,逐层铺展开来。

《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读后感(五):后现代性无法言说?读书笔记

界限:界限在于规定,限制,也在于筑居,栖居;生命在于创造,超越,也在于绝对自由,无所依靠,直面意义深渊。

特性/身份/认同:现代性迷思中诞生,成为界限,也成为定位和导向。

怀旧/恋乡:同反思性通往未来一样,怀旧/恋乡会通往过去,正是基于不安的“现在”,才使线性时间观得以立足。

技术:是一种“次生自然狡计”,尽管关于技术的解构已经完成,但如今它仍然心安理得存在。海氏“集置”在于将技术本身异化。

责任:技术发展到极致(核爆),全人类消失,死亡的意义不再被期待。必须要有技术伦理出现,而这种责任感,后现代人做不到。

他人:后现代人不关注那些尚处于现代或前现代的穷人,无家可归者等被边缘化的人,自由主义的反讽是或许能应对。

Tester很耐心细致,每章都可独成一篇。显然,后现代性无法言说,不能捉摸,Tester只好从现代前现代入手: 淹没在自然狡计里的朝圣者—次生自然里的共产主义者—毫无目的的游牧者(漫游者)

但Tester无力的地方也有,不确定“不确定”的自我指涉问题,因此便无法言说自身。社会学也是确定性界限性的学科,那本身还怎么谈?“语言和概念不构成界限。Tester所理解的言说仅仅是知性命题,而不涉及思辨命题。”黑格尔会怎么回应?马尔库塞本雅明又会怎么回应?

“过一种后现代的日子,就是要活在一种无视之中,无视现代性的教益,尤其是卡夫卡的教益,希望的前提条件就在于所希望的东西必然是无法抵达的,活出后现代的生命就是要活在一种真理之中:其实,唯一比未能实现希望还要糟糕的事情就是实现希望—不抱希望。”

所以Tester还是悄悄退缩了。但译者康还是说了:在后现代性的多重时间和生命体验中,无奈且勇敢的纠结着,又怎么可以不勇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