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给樱桃以性别读后感精选

给樱桃以性别读后感精选

《给樱桃以性别》是一本由[英] 珍妮特·温特森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2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樱桃以性别》读后感(一):给樱桃以性别

这本书的书名还是别具一格,我了解到这位作者的处女作是《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都是与水果有关。文中通过嫁接培育樱桃,并且给樱桃以性别。

书中的故事,大约是一个相貌丑陋的女巨人捡到了一个男孩,并且抚养他长大,迈上了旅途。正如封面上写得那样“生活是危险的航行”。他们在旅途中遇到了12位跳舞的公主。公主们有着“不幸”的婚姻生活,但是她们又是那么幸运,没有被别人定义生活,而是勇敢地选择逃离。公主的故事借鉴了传统的童话故事,例如第五位公主的故事就化用了《莴苣姑娘》。

这篇小说更像是一个暗黑的童话,揭开生活的真相,“将历史、童话故事和元小说融合进了一种水果里”。书里的世界不美好,不纯真,甚至带有现实沼泽的污秽,但我愿仍称之为一部爱之书。在这部书里,有一个城市瘟疫的源头就是爱。可是谁又能终止爱呢?

《给樱桃以性别》读后感(二):樱桃没有性别

其实这本书不能完全读懂,叙事的方式让我划不清现实与想象界限,关于作者的意图,也只能部分领悟。

书买了一年多了,近日才开始读,所以是直接翻开就开始看了,甚至没有去扫一眼作者的名字。在读了一部分,忽有所感,觉得写下这样文字的一定是一名女性——然后我合上封面一看,果然,是一个属于女性的名字:珍妮特·温特森。

书中的那个“我”,身体庞大到超乎现实的程度,而且似乎只有她自己一人这么觉得,看的时候我就时常在想,这是不是她想象中自己的模样?

而在最后的部分我确实看到了关于我“臆想症”的描述,看到了这段话:“我之所以肥胖,并不是因为我贪吃;我几乎不吃东西。我肥胖,是因为我想要变得比任何之前比我大的东西都要大,那些力量凌驾于我之上的东西。”

虽然“狗妇”的面貌丑陋,身型庞大,但这是“我”理想中的模样。

因为丑陋的面貌不会产生爱情,她不会被“爱”困住;庞大的身躯具有力量,她可以仅凭自己便击碎一切。

樱桃没有性别,它的性别是人赋予的,它是雌性的。

那女性的性别又是谁赋予的呢?又是谁制定的规则要求女性要这样,又只能这样?

“她嫉妒男人们能自由地漫游世界,然后满载荣誉,回到只能苦苦等待的妻子身边。她知道,正是英雄与家庭主妇之间那道巨大的鸿沟才使生活成为可能。她对此并不抗拒,只是希望得到男人的那种自由,但如果她也像英雄一样走遍五湖四海呢?她是否会找到一些不同的东西,或者发现旧事物的新面貌呢?”

“我发现自己有很高的商业天赋,这种天赋与生俱来,但以往却被我的母性和除奸惩恶的迫切需要给压制住了。”

在高中的时候,我还会时常想象如果自己的性别是男就好了,那样,就可以做许多我做不了的事情,可以更自在的生活。

可是现在我会发出质问:为什么要给女性上这么多枷锁?为什么男性会自然地享有更多的权利?

生理上天生的差异我是能理解的,但这就是无法规避的吗?而更多的人为制造的差异又是为何存在呢?

现在我只会想做一名女性,作为一名女性,我也可以去做那些我想去做的事。

《给樱桃以性别》读后感(三):读《给樱桃以性别》

机缘巧合,先是读了《守护灯塔》,续之以《给樱桃以性别》。个人感觉《守护灯塔》一部关于何以要守护爱的诗体小说,那么《给樱桃以性别》的主题也仍旧是爱,但这次爱不是某种力量,不是某个行程的终点,而是进行时,是在人生旅途中无时无刻我们所需的类似信仰的东西。如果借用绘画的解释方法来说《守护灯塔》是浪漫主义的,那么《给樱桃以性别》或许可以划为立体主义的。

《给樱桃以性别》穿插着几个时间与空间,从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从伦敦到城外以及作者想像中的那座“禁爱之城》等等,为了展示这些时空,《给樱桃以性别》多了些现实的描写,少了些诗性的语言,但作者的企图也更为明显,她要把她心中的关于爱的想像、理念表达出来,哪怕这种表达有时会影响述事的逻辑性。

她写道“为什么他不能将他的生活转向我,就像树木虽然被风困扰,但仍然朝向太阳一样?;“日复一日戴着面具的生活,我感觉自己正在消失”;“我认为那种行尸走肉不过是走向疯狂的理想自我,如果一种生活,那种隐秘的生活能被找到,被带回家,那么这个人就有可能生活在平静之中,不需要神。”;“她不想嫁人,也不想生孩子。她喜欢狩猎,狩猎让她浑身舒坦。”

个人感觉作者希望在生命走到终点的时候自己能够安静下来,但在生命的行程中作者希望自己一直在追逐爱的过程中,忘记烦恼,享受那个“真空与光点”够成的世界。

总之《给樱桃以性别》的阅读体验并不好,这是一本非常作者个人向的小说,为了表达用爱对抗世界这个主题,作者把时间空间的顺序打乱,一如作者在小说中所描写的现实场景的脏乱,最致命的是诗一般的行文也不常见了。但是相较于作者的其它作品,给我触动更大的反到是这本阅读体验不好的《给樱桃以性别》。我们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一如《守望灯塔》中所描绘的浪漫色彩的图景,这个时代值得我们以爱的名义去守护;这个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暴力、欺骗、情色、谎言充斥其间,这个时代需要我们用爱去对抗那些我们不愿与之为伍的东西。

《给樱桃以性别》读后感(四):《规律失格》

“存在的,尽在你双手可及之处。”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这是一本真正的生活之书,几乎容纳了社会上重视或应该被重视的全部思想与观点。作者为现实挂上氢气球,并清除上升期间可能遇到的一切阻力和障碍,把想象建构在摆脱沉重的原始地带,让意念执笔,切断缠裹言语、行动的灰色藤蔓,显露其真实面貌;再鼓荡源自天性的感应机能,掀起一阵狂风,释放被禁锢在严密夹层内,奄奄一息的自由空间。在缝合种种奇特经历的同时,履践对实际认知的超越性反估。 “纵使你的小推车被报春花淹没,也有智者拦住你陷落的心。” 童话咬了毒苹果,开始下坠,无数只抬高的手霎时形成一双羽翼,接住它失控的身体,这是可以做到的事。这是可以在电光火石间完成的事。倘若允许突破想象与现实的畛域,双手就能变成魔法棒,把握白云苍狗留下的深长意味。我们终会在逐渐凝聚的力量核里,勾勒出完整的自我。 “存在的理由不假外求。” 这是一本真正的魔法之书,它教会我如何轻盈地生活。

《给樱桃以性别》读后感(五):我其实一点都不冷漠

原先今天的计划是《给樱桃以性别》第三篇精读书评,然而写到一半内心莫名的烦躁。

还记得昨天的文《“敏感的你,这些早该懂得道理。”》吗?在当下生活中,身边的那些敏感的人与日俱增,包括我自己。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是自己的原因,但却不愿意去接受现实;明明知道自己的某个缺点真的很讨人厌,但就是没法去改变;明明知道自己伤害了别人,却假装无所谓。

直到失去后,才去反思自己,独自黯然神伤。

然而一觉醒来后,又恢复了往日原样,内心总给自己一些“一个人挺好的”、“不需要朋友/爱情”等自我安慰。

若是遇到一个想靠近自己的人,内心期待却又小心翼翼,想拒绝却又不舍得。久而久之,“冷漠”成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或自我的代名词。

事实上,你真的是一个冷漠的人吗?你真的是不渴望得到温暖和爱吗?

回想起去年7月在西藏的一次经历,想起那些风水日晒仍去朝圣的藏人们,想起在那段感染自己的经历。

在西藏的每条公路上,不论是城里还是乡村小镇,凡是有牛羊或是小动物经过,路遇的车都会自觉停下让路。

有些时候真的很羡慕西藏的牛羊,悠哉自在。每当自己烦躁时,忆起在西藏那些天的经历,心底不由得慢慢恢复了平静。

之前听闻一个藏民讲述什么是爱情,现在看来他真的是个藏在民间的智者。

“你不相信爱情,是因为不懂什么是爱。你拥有什么样的心态,遇到的世界就会是什么样的。”

我们都知道,你如何对待这个世界,世界就会如何对待你。但在我们遭遇不顺时,总是会自我否定,从而对这个世界产生自我怀疑。

久而久之,对外界的安全感越来越少,渐渐封闭自我,内心越来越敏感,越来越害怕接触其他人。

其实,不论这个世界上的黑暗有多少,但光明永远是大于黑暗的。只是在当下世界,光明在与黑暗捉迷藏,它需要我们自己用心去感受、去寻找。

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轻易去否定身边的一切,你有多温柔,就会遇见多温柔的世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量场,会吸引与自己拥有相同能量的人。

这篇随笔,写给所有内心敏感的你,希望我们都能走出自己,多去拥抱你想珍惜的人。

以上,晚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