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谈美读后感1000字

谈美读后感1000字

《谈美》是一本由朱光潜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9,页数:2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谈美》读后感(一):一种既世俗又免俗的生活态度

如果有人问,为什么朱光潜先生会被称为“美学大shi”呢?

我想,应该是他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被忙碌的现实所蒙蔽,而忘记了去发现身边的美好,轻柔的风,飘动的树叶,缓缓的流水,还有那些别具意义的建筑,仿佛都是理所当然。

当我们静下心来,跟着朱光潜一路去感受生活,原来,很多美好都曾被我们忽略。

《谈美》并非一本高深的理论书籍,而是一本关于生活、关于你我他的指南。在书中,我们得知美并非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渗tou在日常生活之中的细节。

朱光潜先生在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世俗并不意味着庸俗,而是对生活的理解和接纳。他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学会欣赏生活的酸甜苦辣,欣赏人生的起起落落。他鼓励我们以一种kai放的心态去体验生活,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让我觉得特别赞的是,他也提醒我们,避免庸俗并不意味着远离世俗。他倡导我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要有批判性地思考生活,有勇气去挑战和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如此看来,要拥有du立思考的精神,也要有勇气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这是多么重要的事啊。

我跟随着他的脚步,漫步走过莱茵河,东岸和西岸的美景在他的文字下,脑海里浮出了画面;我也跟着他去解读了一部分诗词,诗中所描述的意境,在脑海里浮想联翩,美不胜收;我也听从他的劝解“慢慢走,欣赏啊。”下班的步伐变得缓慢,身边的一切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我想这本书,让我明白的道理就是,zhen正的幸福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心灵的满足。

只有当我们学会欣赏生活、理解生活、挑战生活,才能zhen正地活出自我,活出精彩。

《谈美》又怎么只是字面上的美呢?它蕴含了太多的含义。也让我们既世俗又免俗地寻找生活的意义。

《谈美》读后感(二):美得那么亲切,又读《谈美》

朱光潜先生的作品,我不是第①次去读了,看过了《谈美》和《西方美学史》(虽然对理论而言,我还是不大行)。遥记当初,第①次看《谈美》是因为语文书后面的“名著导读”要求看,但当时不解其中深意。我再看这本书便到了我大一的时候了,可惜那本被初到学校的那场瓢泼大雨淋得皱皱巴巴的了。因此,这次看到读客出了这本和它平时风格挺不一样的《谈美》的时候,我就读了。

这本书同我当时那本选取内容还有些许不一样,我那本是选取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谈美书简》,以及附上了先生的自传。而这本书的内容就只选取《谈美》,但是多了“朱光潜谈美”“西方哲学家谈美”两部分,让我们对于中西方美学的差异会有初步了解。

而本书还附赠16幅同本书相关的彩图,这让我觉得真的很不错!很呼应《谈美》中,朱老奉赠的那句“慢慢走,欣赏啊!”

这本书再接触到就是大学上美学相关的选必修课程了。那时,我再读朱光潜先生的书时,不再是茫茫然然的去读了,不再是为了任务去读了。那时候进行美学分享的时候,我还分享了《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当时,临时被老师喊起来喊分享,脑袋有一瞬是空白了的,但后来灵光一闪就想到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也算我的美学启蒙了。在分享这篇文章的时候,得益于朱老的讲述逻辑很好和用语贴切自然,让我也能够条理清晰地说出来。所以,现在我也明白“名著导读”的书真的不是随便选的,但是我们要读的话还是要择优来读。

这本书让我很喜欢,有一点是因为就是朱老《开场话》中用“书信体”发语,很亲切。就像我很喜欢书信中的“见字如晤”“展信佳”等。这种文体让美学这门在我看来抽象性、专业化的学科更有温度了。这本书确实称得上是“为青年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

都说“在微尘中见出大千,在刹那中见出终古。”在《谈美》中,我们便可以在美学中悟人生、品情感、学道理。

——假若你看过之后,看到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的时候,比较从前感觉到较浓厚的趣味,懂得像什么样的经验才是美感的,然后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我的心愿就算达到了。

《谈美》读后感(三):美从何而来,朱光潜教我如何“免俗”

朱光潜先生是我国z早专门研究美学的大家,那时还是民·国时期,他只身去欧洲留学,想把这方面的知识了解通透,然后带回国。这个专·业当时在中国还是冷门,如果想提高中国人的文明程度,就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通过在欧洲的留学,他了解到美学不是孤立的一个学科,它是哲学的一部分。要想深入完整的研究美学,要有文学、历史学、心理学和哲学等方面的基础。这是要下大功夫的,所以当时研究美学的人非常稀有。

朱光潜先生是个有毅力的人,他默默的,一步步稳稳的打着这方面的基础。他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逾越的困难,将欧洲历来哲学家的著作,进行了细致的通读。要知道哲学书籍是非常抽象的,许多词汇都是很生僻的,需要很强的毅力才能完成的。

在了解了那些哲学大家的作品后,朱先生渐渐发现美学是非常有意思的一门学问,他在这片新天地里越来越自信,这为他日后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当时欧洲有三位专门研究心理学的专家,一个是瑞士人布洛,一个是德国人里布斯,一个是英国人哈特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突出的成就。布洛的理论是距离能产生美,比如看一棵树的倒影,往往比那棵树更美。里布斯的理论是移情能产生美感,比如一棵大树,木匠看到的是木料,科学家看到的是树的种类,他们都是直观的看物质,而美学家看到的是美感,认为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愉悦,是脱离了实用和科学之外才能有的。哈特利则认为联想能产生美,美与实用没有任何意义,就象苏东坡说的“无竹令人俗”。

朱光潜先生觉得他们的学说都有道理,但又都有不足,他将他们的理论进行了组合,这样就更接近美学的核心。朱光潜先生又从中国的古典诗词中,找到了同样的例证,这对美学在中国的发展很有意义。

朱光潜先生是研究中国美学的先行者,成就斐然,这些成就将会被人长久的记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