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谈美》经典读后感有感

《谈美》经典读后感有感

《谈美》是一本由朱光潜著作,开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1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谈美》精选点评:

●朱先生这本书可谓够真诚的了。这里没有抽象的美学理论,有的只是生动有趣的艺术例子。一本书写好不容易,写得有趣更难。读完之后,心想着,美学其实就是教我们像一个真正的人那样活着。去吃喝,去看,去爱,去沉醉。

●美在生活之中,随处可在,重要的是发掘、整理。归纳当然就要有个框框,那就是理论。朱光潜先生就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工具,让我们美的高兴、开心,还有理有据。

●重温经典,装帧不错。

●朱光潜先生的经典著作。啥都不说了。享受,必须五星!

●美的态度,美的距离,美的朦胧。

●我更想看看他的朋友回复了怎样的一封信;看这本书没有别的特别的好处,不过用来是警醒自己

●美学入门经典,必读。

●读名家的著作受益匪浅,确实是一本经典著作。

●在做什么都容易急躁、急促、匆匆略过的当下,也就容易失去一些对美的感受力。那种慢下来悠悠品味的美,就在朱光潜这本经典之作里重新找回吧。

●想读

《谈美》读后感(一):美学标准

美贯穿于我们生活之中的点点滴滴,所谓艺术是相通的,也来源于生活,就是说一旦对美有了理解,那么就算是个艺术家了。朱光潜的文章众所周知是令人享受切带有无数学问的,这种把复杂简单化的文章不仅仅是需要有丰富的经历就能写出来,还需要本身的文学素养和积累。

有很多道理都是我们过去经历中早已总结出来的经验,只不过看了这本书我才发现了我在看似平凡的几年中所得到的成长。每天都做着相同的工作,上班的路线也是两点一线,但凡是有点抱负的年轻人都会厌烦,可那些成功的人却在成功的事情上下了很大功夫,他们就是这样重复过来的。所以说我们看事物的眼光还是太狭小,当我们无法接受看似平凡的事物表面时,就不可能看到它更深入的新奇,一个虚心的态度才是生活家应有的。

对我来说艺术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艺术也是存在于身边每一个角落的,朱光潜对于艺术的研究则使我看到了很多艺术的本质,对于相关的历史演变他都有深入的了解和自己独特的见解,从他的文章中更可以以最直接的方式汲取这些有用的知识。对于不同的人而言艺术的定义都是不同的,有的人说一件不起眼的东西就是艺术品,而有的人则跟风说那些在艺术展上出现的作品都是艺术品,可是我们真的懂什么是艺术么。

这本书绝不是什么学术性文章,而是和书名一样,所谓谈就是互相聊,没有固定的见解。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理解的过程,最开始的入门也是最难的,如果和一个不懂艺术的人聊艺术品,这只会引起尴尬。我觉得一个人的生活到了特定的阶段,就会特别喜欢某一个种类或者作家的书,就像我一开始接触书籍是在高中,那时还在看一些网络小说,因为中学生最喜欢幻想;到了大学,我开始看一些青春文学,因为自认为能够从其中找到摆脱迷茫的方法,结果后来才发现那些畅销书作家还不如我们自己;再到后来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就开始看真正有内涵的书,我一股脑的把朱光潜,季羡林,汪曾祺和沈从文的书一一从图书馆看完。虽然我已经对美有了自己的理解,但是这本书还是让我学到了许多。

《谈美》读后感(二):这个世界只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什么是美?字义解释为好,善。形容男人和女人的美各有不同,形容男人美的词汇有玉树临风、风流倜傥、英俊潇洒等,形容女人美的词汇有秀色可餐、亭亭玉立、闭月羞花等,除了形容人外貌的美,还有形容人心灵美的词汇如宽以待人、敬老慈幼、助人为乐等,样貌美能给人视觉上的舒适,而心灵美才会赢得人们的喜爱和尊重。

今天与大家分享朱光潜著的《谈美》。朱光潜,大家应该并不陌生,他是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1925年先后留学英法,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在北京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他一生潜心研究美学,深谙中西方的美学理论,对美学有着深厚的造诣和独特的见解。他的作品有《谈美》《谈美书简》《谈修养》《诗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作品。本书是朱光潜以书信形式为青年所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在本书中,朱光潜将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等内容娓娓道来。全书抒发了作者的人格理想,美学理想,他将人生纳入到美学中,提倡“人生的艺术化”,使读者懂得美,学会去发现美,从而获得一种艺术化的人生。同时,本书还附录朱光潜其他谈美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全面,方便读者更好地学习美学,理解美学。

人与人相处,第一印象很重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眼缘。记得之前看《非诚勿扰》婚恋节目时,很多男生女生都渴望一见钟情的爱情,这让我想起《红楼梦》中宝玉和黛玉第一次相见时的感受,“黛玉一见到宝玉就感到:‘好生奇怪,到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了黛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虽然未曾见过她,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如果第一印象并未心动,那缘分还会来自于彼此的惺惺相惜,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看到这样的镜头,两个欢喜冤家,成天对着干,可时间久了才发现原来谁也离不开谁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缘。不管是眼缘还是心缘,都离不开“美”的衬托。

现实中还有一种美产生于距离。朋友之间,如果天天在一起,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分歧,反而那些离得比较远的友情更加牢固。这很好解释,经常在一起,难免会产生一些小摩擦,越是朋友之间,越不好解释,双方都会觉得自己做得没错,往往就是一点小事,也可能闹得分崩离析。相反,因为离得远,不涉及恩恩怨怨,更能记得住对方曾经的好,而这种好会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放大,分别得越久思念越重,情谊越重。

朱光潜与大家谈美,可不是简简单单谈视觉和心灵的美,书中还把如何审美?如何学美?如何理解美?与大家分享。审美素养包括认识美、评价美、感觉美、鉴赏美、享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等意识和能力。有一句老话说得好:“相由心生。”一个人看到的事物,或者对事物的理解、解释、观感,由他的内心决定。此处“相”指的是物相,世间万物的表现形式。不同心境,不同精神状态,对同一件事物的观感是不同的。正所谓你用什么颜色的眼睛去看世界,世界就是什么颜色的。当你心情愉悦时,世界就是明亮的,当你失意悲伤时,世界就是灰暗的。大千世界,我们都是匆匆过客,既然生命是有限的,我们一定得活得精彩一些,千万别做恶事,遗臭万年。

如何才能让自己美起来?这也是很重要的。美是可以被创造的,前不久有一篇报道,一位花季少年生命垂危,他与父母商量将自己所有的器官都捐献了,他去世后,他的器官解救了很多人,这位少年来到这个世界时间不长,可是他把美留在了人间。如果你想知道美是什么?什么可以称之为“美”?如何获得美?那不妨就看看这本书,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读书的乐趣是什么?就是从书中可以获得“黄金屋”。每当我们困惑的时候,不妨想想那些爱你的人,他们每天都在关心着你,爱着你,不需回报;想想你的朋友,他们无私地帮助着你,惦着你,不离不弃。如果你用美回报给他们,那他们就会天天拥有灿烂的微笑,微笑的人都是美丽的。

《谈美》读后感(三):美丽人生,慢慢走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美;“大珠小珠落玉盘”是美;“梦娜丽莎的微笑”是美……大千世界,美好的事物实在很多。悠扬的旋律,抑扬的诗词,惟妙惟肖的图画,青山绿水,日月星辰,都以自己的姿态展现自己的美。世间有太多的美好值得我们珍惜,值得我们欣赏。我们都有一颗爱美的心。但若问你美是到底是什么?恐怕一时也说不清楚,觉得就是一种舒服舒畅的感觉,更深层的关于美的理性的分析还是缺乏的。

《谈美》就是这样一本关于美学入门书。本书是美学大师朱光潜以书信形式为青年所写的美学书籍。在本书中,朱光潜以朋友般的语气将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等内容娓娓道来。全书抒发了作者的人格理想,美学理想,他将人生纳入到美学之中。通读完本书后,美学修养会得到很大提升,懂得什么样的诗,什么样的画,什么样的自然风景是美,更会懂得什么样的经验才是美感。然后会以美感的态度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 读完本书收益匪浅,不光是对于美的欣赏能力的到提升,更是在做人做事方面受到很大启发,也许这就是大师的魅力。也是《谈美》再版数十次,影响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原因之所在。 1、我们都知道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正值中华民族危急存亡的年头。“谈美”看似一个风花雪月的话题,与当时的现世状况有些不协调。实则不然,他以自己的方式教化年轻人。他认为“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我就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管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我们追求美的最终目的是要追求人的心灵纯洁,干净。现实世界是一个利害网,很多人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美感的世界是纯粹的意象世界的,艺术活动是“无为而为的活动。“做学问或是做事业都要抱有一副‘无为而为’的精神”,“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这种精神在我们迷茫的时候给予我们方向,做人做事作重要的还是要有一颗美的心灵。 2、一颗古松的三种态度 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木商会从实用的角度,看到一颗树会想到这颗树值多少钱,可以做出什么东西。科学家会从科学的角度看待事物,看到一颗树,会分析它的叶,它的果,它属于哪一颗的植物。画家,会从美的角度看待事物。看到一棵树会欣赏它的姿态,颜色,及其表现出来的气概。由此可见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人性本来是多方面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真善美三者俱备才算是完全的人”。 3、慢慢走,欣赏啊 朱光潜老先生交了我们很多,不仅包括艺术的欣赏与创造,更教会了我们过美好的人生。在第十五章中,朱先生专门说明了艺术与人生的关系。“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艺术的完整性在生活中叫‘人格’,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我们要做有自己人格的人,切忌烂俗,虚伪。最后在应有自己的人格的同时,慢慢走,欣赏人生当中的风景。

《谈美》读后感(四):你所认为的一切,均是你觉得的

美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一半在物,一半在你,在你的手里。

最近看了一本朱光潜先生著的《谈美》。

朱光潜是何许人也?且听我向你一一道来: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 是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谈美》又是怎样一本书?

《谈美》是一本美学入门书,在书中没有所谓的说教,只是采用朋友间的书信形式展开,以朋友般的谈话语气将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等内容娓娓道来。

本文开头那段话与莫奈的《日出·印象》构成本书第一页,大片的留白,看起来很是舒服。

前些时候,和妈妈一起打扫老宅,在阁楼的大纸箱中翻出了很多小时候存的“宝贝”,说是宝贝,无非就是一些从报纸杂志上剪下的画和短文,还有小时候抄写的歌词,美句。在一堆纸片中,一张写满“美”字的勾起了我久远的记忆。

小时候和妹妹一起作业,一起练钢笔字的情形又回到眼前。那时候不知从哪里寻来“美”字的各种写法,写完作业,便在一张白纸上,写上满满的各种“美”字,还各自说出自己喜欢的,看着就美的那个“美”字。

而今,再看那满纸的“美”,心中觉得最美的却不再是当年那个“美”。

小女孩总是喜欢柔美纤细的事物,对于字也是如此。那时写字总是喜欢将字拉长了写,而那个最后一捺拖得长长的“美”自然就是心下最欢喜的。一晃眼,几十年如过眼云烟 ,仿佛就是转眼之间,已是人到中年,无论做事还是写字,都喜欢四平八稳的模式,对那满纸的“美”,最中意的竟然是当时最嫌弃的那个“美”。

岁月,果然是把雕刻刀,叠加着人生的年纪,也刻画着改变人的心性好恶。

或许,这就是朱光潜先生在书中所说的:同一事物,不同身份的人看到的点却不同,而同一人,在不同心境下,对同一事物发生的情感也不同。

就如第一章《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中写的,园里那一棵古松,无论是谁一看到便知那是一棵古松。但是你从不同的侧面看,以不同年龄段的心境去看,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异都能影响到所看到的古松的面目。

而不同职业身份的人看到古松,他们的反应却又是截然相反的。木商估算着做某事值几多钱的木料,植物学家看到的是某类某科里的松树,而画家看到的是一棵苍翠挺拔的古松。

就如我手中这张少时的涂鸦,我现时喜欢的“美”却不是那时的“美”。我看到的是小时候的美好回忆,而一旁的妈妈看到的则是一张可以生火的旧了的废纸。

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时,都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

就如那一大片在风中弯着腰的金黄色的麦浪,农民伯伯觉得它美,是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收获。孩子觉得它并不美,是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农忙季节被父母喊着去捡拾麦穗,那扎人的麦芒,那头顶的烈日,都是孩子不喜欢的,所以这麦浪也勾不起孩子心中的美感。

此时,你若是给孩子看一张她爱吃的水果图片,她会联想到水果入口时的甜美多汁,这画也跟着美起来。

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前些时,在微信群看到一位朋友说的笑话:村里一位长住北京的画家,有次回老家取自己留于家中的画作,遍寻不见,问其母,方知被称了卖给收废品的了。急说:“我的画都是拍卖的。”他的妈妈却回:“管它怎么卖,反正卖了。”

妈妈不懂画,更不知道那画的价值,在她看来,那画不过就是一张儿子以前的涂鸦,称了卖和拍卖都是换成钱,至于价值差异,她却无法知晓,更是无法去理解。

美的距离,远了,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近了,容易使人回到实用的世界。

书中用了《庄子·秋水》篇里的一段故事,来说明美感经验中的一个极有趣味的道理。

我们通常都有“以己度人”的脾气。比如我直到自己在笑时心里欢喜,在哭时心里悲痛,看到旁人笑也就以为他心里欢喜,看见旁人可也以为他心里悲痛。

你所认为的一切,均是你觉得的。

打开《谈美》听朱光潜先生讨论艺术的创造与欣赏,说明艺术和人生的关系,用一个个事例,一段段小故事,将美学铺陈开来。

相信,你会喜欢这一本《谈美》之书。

《谈美》读后感(五):《谈美》:不可不读的“鉴美宝典”

《谈美》

你会如何形容一个女子的“美”?“美目盼兮”?“巧笑倩兮”?

或者像宋玉形容的那样——“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美得惊艳,美得柔和,美得具有攻击性……

这些词,似乎都能形容女子的“美”,但是都不及张生所言的:“我死也!”(王实甫《西厢记》)

这是他第一次遇见崔莺莺时,不由得惊叹而出的。不管崔莺莺实际上美成何样,都不妨碍读者或观者在听到这三个字时对其进行的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美的女子!?

而“美”又是什么?何以称之为“美”?

朱先生在书中给出了答案:

这个说法似乎有些抽象,但是先生拿“古松”说事,就不觉得难以理解了。用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三种态度来看一颗古松,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经验告诉我们,一棵树可以砍掉卖钱,可以用来建房子、造桌椅等等,我们考虑的是它的实用性,我们能从中获得多少的利益。而科学的态度呢,譬如植物学家会分析它的生长环境,它的枝干叶子花等等的特性,分析树的内在构造。对于艺术家而言,古松树便是树,他不会惦记着科普读物上对其进行的分类,也不会想着它能卖多少钱、能制几把椅子,他会把树当做一件艺术品去玩味、去欣赏。而只有这样脱离了事实效用的、直达“直觉”的欣赏,才能真正获得美感。

你也可能有过这样的经验。当你面对满地的落花时,你会禁不住地吟出:“零落成泥碾作尘”、“落花踏尽游何处”、“落花不语空辞树”等等诗句时,身旁学习生物学的友人可能会告诉你:这花中易藏虫,花瓣上有某某物质,容易导致皮肤过敏,云云。你会觉得,好煞风景!

当你看到阳光下五颜六色随风飞舞的泡泡,你会觉得很美好,像童话一般浪漫。但是可能有人会告诉你,那只是肥皂水吹出来的,需要添加多少含量的某某物质才能使得泡泡吹得又圆又大……诸如此般,你会觉得,这人真扫兴!

因我们每个人的审美经历不同,对“美”的直觉便也不尽相同。你看到片片随风而落的花瓣,满地红的黄的,你看到五彩的泡泡,透着莹莹的光,觉得美极了,可是在另一类人眼里,却并非如此。你能从某些事物中获得美感,而另一部分人,却是不能的。你可以称自己为“艺术家”之类的,称那些不能获取美感的人为“俗人”。在美的范畴,将人分成这两类,也是有意思的。

那么,如何获得“美”的感受?或者说,如何赏“美”?

村上春树去老挝的琅勃拉邦小城旅行时,有一个发现:平时生活在日本,我们看什么东西,其实从来没有好好地看过。(《假如真有时光机》)

这同朱先生所说的“距离”有异曲同工之妙。书上说道:“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我们向往新奇的地方,尽管我们所处之地,也可能是另一些人向往的。当我们对一个地方(自认为)很熟悉之后,就会忽略那里的美,只有真正离开一段距离,才会真正体味到“美”。

就像《花儿与少年》中唱到的:“天真的幸福的流浪/才让我们忽然懂得了故乡”,也只有真正的远离,才懂得故乡在人心中的模样和地位。身在这个美的“场域”之中,你往往不会谈起它,而只有脱离开,你才会不时地提起,就像你不会在自己的家乡和人侃侃而谈那里多美多好,但是在异乡,你会对异乡的人们忆起它的好来。

艺术家(或审美者)懂得把握适当的距离,当你站在一个适当的位置,观照你的审美对象,是容易获得美感的。

当然,在此期间,你要懂得把握“物”和“我”的距离,懂得“移情作用”。“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

除此之外,你还需仔细区分美感与快感。快感起源于你的欲望,你的实际需求,会产生占有欲;而美感则与实际活动无关,不带有自我意志,起源于“无所为而为”的形象的观赏。作者用“美人”来举例:看到“美人”,你可能想要娶她为妻,喜欢她,因为你感受到的“美”满足于引起你某种冲动的符号,是对异性有引诱力的“美”;而如果你看到“美人”,只把她当做身材匀称,线条完美的形象来看,只当做是欣赏一幅画或塑像一般,不会产生占有欲,这便是美感的体验。

在文学上,要区别“美”与联想、与文学批评。作者认为,美起于直觉,不带有思考,而联想是带着思考的。这种说法,可能有待商榷。倒是对于美与文学批评,作者的批评不无道理。

在文学界,尤其是高校中文系,文学课几乎都是“文学批评”,各类的考据,以及一堆堆的术语和“套话”砸在学生的脑袋上,这是真正的批评,而不是“美”的欣赏。就像先生所说,本是爱好文学,才去学习,不想学到的尽是“考据”,作者是谁的争论,作品流传的研究,版本的研究……诸如此类,几乎没什么美感可言。就像先生所言,这些所谓的“考据”或“批评”也好,都只能作为获得“美感”的基础罢了。文学批评并不能等同于赏美。

内页插图

美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

美是可以被创造的。现在社会对整容的态度是复杂的,我们可能不接受整容,但是整容可以让人变美,这种美不是自然的,而是经过后天修饰而成的。

“艺术和游戏都是意造空中楼阁来慰情遣兴。”而这“楼阁”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先生以诗为例,详细地说明了如何建构的问题。

其一是想象,其次是赋予情感,再是“循格律而脱化格律”,最后是模仿。

对不熟悉或者久远的事物可以进行想象,想象之外还有赋予其情感的真实,要进入人物或事件的场域感受另一个时空的生活情形、人生境遇等等,已达情感的饱和;要将情感饱和的意象镶嵌在格律之中,“从心所欲,不逾矩”。

艺术家要从模仿入手,如小儿牙牙学语。就像作家一样,当你立志要以文字为生,你必定会去揣摩不同类型的写作风格,艺术手法,模仿“大师”之作,这几乎是每一个写作者必须经历的,没有天生就会写文章的人,只有经过不断地训练,不断地写,才能慢慢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子来。

“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诚然如是。我们要有诗人的妙悟,亦有匠人的手腕;有诗人的灵性,也要有匠人的孜孜以求,方能创造(写)出尽善尽美的艺术(作)品来,才能让自己或他人从中获得美的感受。

最后,先生殷殷相劝:“慢慢走,欣赏啊!”只有慢下来,才能比较容易寻得美吧!

这本新版本的《谈美》,内容详实,保留了基本的样貌,前面加上了朱自清先生的序,后面有五篇附录,对作者写作《谈美》的心路历程,以及作者论美有了许多补充。在开篇之前,还选取了几幅经典的图片,配以文字,也是读图时代书籍设计的特色,既能引发兴趣,又能增进理解。

在看完这本书后,我努力回想了一下当年美学课上,老师不停地追问我们的问题:美是什么?什么可以称之为“美”?如何获得美?

而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这本小册子里找到答案,然而实际生活中,美存在于何处,以何种姿态存在,就需要你用心去体会了。“美不是生活的点缀,它就是生活本身。”正如罗丹所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能不能寻得、感受得到,就看你了。

这本小册子不是我第一次阅读,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这是一本“寻美宝典”,当你对生活感到迷茫时,都可以翻一翻。

祝君阅文愉快。

2018/10/28 于STU 当归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