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读后感锦集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读后感锦集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是一本由张汝伦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5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读后感(一):读哲学的意义

哲学家们都在试图以一个自认完美的理论体系去解释世界,而实际上哲学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永远没有终极答案。哲学就是不停的反思、否定、推翻。

读哲学的“有用”之处就在于,它让我们更清醒的认识自我以及生存的世界,世界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也没有那么糟。在胡塞尔现象学意义的世界里,在柏格森“绵延”的非线性时间里,在尼采的“永恒轮回”中,人不仅仅是萨特所说的只是“无用的激情”。人可以运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性”,而不仅仅是工具理性地,在“视域融合”的过程中完善、超越自我。在艺术中,在存在的可能性中接近自由。

哲学或许没办法帮人们摆脱现实的种种问题,它就跟文学类似地,更多带给人的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读后感(二):我和现象学强行掰扯的缘分

读完邓晓芒先生的《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之后看这本书有种欣喜感、满足感和宿命感。邓晓芒先生前脚刚向我展示了现代哲学的“生命”走向,这本就向我详细的阐述了现代西方哲学的思想演变,尤其是看到现象学的部分,觉得自己与现象学或者说德国哲学渊源深厚:痛苦挣扎的时候对加缪的《局外人》感同身受,之后被萨特吸引成为存在主义者,又在活动的时候买了很多本海德格尔文集,同时邓晓芒对中西文化的讲解让我对“生命哲学”充满了兴趣,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也在邓晓芒那里看到过。

全书整体对门外汉非常友好,除了分析哲学那部分,不仅对里面的术语感到枯燥,还没发现分析哲学的功用,我和它没有产生任何共鸣感。

读书的时候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点:张汝伦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理解和周濂《打开》里对维特根斯坦的介绍不同:张汝伦说维特根斯坦哲学最重要的是不可说的沉默部分,这部分是生命哲学的范畴,这符合现代哲学的脉络;周濂在打开里把沉默部分归为理性之外上帝的管辖,只关心理性能够得着的、可以说的部分。两位对于维特根斯坦思想重点的解读刚好相反,之后读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时候会再找来两本书的这部分比较一下。

看了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现代社会的看法之后深有感触,最近的社会事件让我特别灰心,和法兰克福学院的两位一样,认为资本主义化的社会无法改变,反抗无用。

摘录:东西方的社会都在向技术社会过渡,这个历史过程的结果一方面是人类的物质欲望将得到愈来愈大的满足;另一方面是人类的自由和自发性也失去得愈来愈多。这是因为:“公正和自由完全是辩证的概念。公正愈多,自由愈少;自由愈多,公正愈少。自由、平等、博爱,这是奇妙的口号。但如果您想得到平等,那您就必须限制自由,而如果您想让人有自由,就不会有平等。”

对此,特别想知道邓晓芒对现代社会的看法,尤其是他觉得自己像古希腊哲学家一样心态很好。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读后感(三):西方哲学入门

这本书因为作为是大学生通识教材,所以阅读难度上与《西方哲学十五讲》相似,趣味性自然比不上赵林教授的《西方哲学史讲演录》,不过启发性也比较强。现代西方哲学教材的编写与这本书逻辑大致相当,都是按照专题+人物的方式进行讲解。可以说,是目前来说最好的办法,当然,张汝伦教授也指出,避免给哲学家贴上标签,更要深入去阅读原著才可。 近代哲学的三大问题:即主客体的分离造成了二元论的区别;理性的日趋独断(以实证主义为主来定义真理标准,过滤掉了感性因素和非理性部分);形而上学的危机(终极实在解释权被自然科学取代),表现为庸俗唯物主义,把意识直接等同于物质,即所谓的意识、想法和观念源自于脑细胞和神经突触之间的作用,并加以传递到身体各个器官。只是囿于科技所限,无法掌握极其复杂的大脑“机器”的运转。庸俗唯物主义是近代机械论的放大版。把人的非理性和情感因素,把价值、意义、目标、情绪统统看成形而下的存在。而现代西方哲学就是在这一基础上的反驳。走在前列的就是黑格尔之后的叔本华和祁克果。他们把非理性(叔本华的“意欲”)作为世界的本源,也给了20世纪佛洛依德的心理学尤其是性行为心理学很大的启发。 王德峰教授指出中西方哲学的核心区别在于西方是以“理性”作为最高的统帅,而中国哲学关注个人情感。其实,近代的经验主义和唯理论都是理性不同方面的体现,对于情感西方人一直认为是低端的、不应当考量的。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我们也呼吁理性来辨析我们的传统,确实取得了很多成效。但是,正如西方遭遇的精神危机,在改革开放走到了今天的时候,我们也应当重新重视非理性的因素,找回文化当中属于我们的人的情感因素。 其实试想一下,在生活中多少事项是真的像机器一样的理性呢?人的情绪、思想和感情其实和物质世界一样,每天为我们自己感知,我们每天都需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而这一过程深刻影响了我们的人生体验。在恋人关系、家人关系、朋友关系上,真的能用所谓的理性去衡量和考察吗?我们的生命构成既包括外在的客观世界,也包括内心的经验体验,还包括约定的社会结构。决不能把自己当成世界的外在观察者,而是视为其中的一部分。这里的思想其实和道家的“天人合一”有异曲同工之妙。苏轼的诗“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点出了人寄托于天地之间的缥缈感和无归宿感,作为体现自身的渺小可谓精彩,但是,我们需要把自己看成世界的一部分。现代西方哲学很多理论也是基于此展开。 在分析哲学中,罗素和早期的维尔根斯坦都将语言看成工具。意图建立精确地语言来客观描述世界,其实还是受到传统西方哲学思维的限制。语言不仅是工具、实践的产物,更是文化、历史和社会,就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企图用手术刀般的精准来限定语言必然是走不通的。因为语言本身就是不断外延、拓展的存在。日常语言确实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人们在讨论“正义”、“自由”、“聪明”、“好人”、“爱情”等词汇的时候,往往具有极端不确定性,予以一定的明确很有必要。但是要想做到数学一样的缜密,几乎是不现实的,也过低估计了语言的复杂性。在过去,备考法考期间,柏浪涛指出西方哲学的话语即包括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当时深以为然。但是实际语言表达中,可能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命题判断。比如“我请你吃饭”或者“我坚信XXXX”,这些话语就无法纳入命题框架,事实与价值的二分也就捉襟见肘。 胡塞尔的现象学指出现象就是本质,现象后面没有什么东西。胡塞尔又着重说明了意向性。指出意识是一条意向体验之流,这条体验之流作为一个统一体就是那个体验主题——我。其实关于胡塞尔的论证和讲解有着诸多不解之处。此处仅做记录。 个人比较接受的还是法拉克福学派,可能与他们大都是马克思主义者有关。而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一方面源于从小的教育,另一方面源自于书籍的阅读。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指出的工具理性,恰恰是人丧失了主体性和创造性。只关心以合适的手段达成目的。放在今天来看,就是一切手段都是为资本和目的服务,比如读书、挑专业、选学校、找工作和配偶,都是为了资本服务。曾经和同学有过交流,问他什么专业算是好专业,直言只要能赚钱就是好专业。可见,工具理性已经像是水和空气一般为我们所用,我们的行为均指向资本的目的而自己却毫无察觉。如何跳出资本的包围圈,重新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二位哲学家都持悲观态度,而目前自己也没有什么想法。尽管后期的哈贝马斯指出工具理性的理性片面,理性还包括其他方面,但是该观点仍然有很多启发。 总之,这本书的内容很精简和深奥,需要有空再次翻阅,做到常读常新。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读后感(四):祁克果、尼采相关的摘录与随想

现代哲学,回应的是现代的问题。尽管古典哲学的光芒依然不可替代,但相对于现代人来说,最要紧的问题不是类似于“世界的本原”、“知识是否为真”之类的认识论问题,而是理性思维发展到异化形态以后,人的存在意义何为的问题。黑格尔庞大而精密的哲学体系确实令人叹服,但那与“我”又有何关系呢?如果生命的价值就在于对客观精神的认识和遵从,那么人也沦为了机器的存在。

正如张汝伦所讲的“现代西方哲学诞生的思想背景”:

“近代西方哲学一方面对认识论问题予以极大的关注……另一方面,它又秉承形而上学的传统,追求超验的终极实体,对现实人生,尤其是个人生命的关注越来越少……科学实在论和物理主义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功能’‘价值’‘自我’‘心灵’这些以往被人尊崇的概念,现代几乎成了‘幻象’的代名词。人们只相信事实,但对于什么是事实却没有细细思量。”(P17、19)传统认识论中“主体”与“客体”对立的观点依然是现代普遍流行的观点,利用和消费的关系不仅是人与物的关系,也成为了人与人的关系。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人们相信科技万能从此世界和谐的迷梦被打碎,人类文明也将面临破灭的危机,而这危机的发起者可能不是外星人、机器人,却是人类自己。

这十五讲中涉及的哲学家29人,涉及哲学主题15个,可以看出,各种现代哲学更具有独特性而不是同质性,彼此间的思想继承关系差异也极大。但本人以为,张老师在这本导读书中介绍的现代哲学的共性,有以下几点(1)在对待理性和知识的问题上,与传统的理性主义知识观相反,坚持实用主义或者说实践取向的理性观和知识观。(2)都“面对形而上学的危机,遗忘了存在,不适当突出人,以为人可以任意支配存在”的时代问题(P315)(3)不再以“主体”“客体”的二分来思考问题,而将二者统一起来,有时将其表述为“生命”“经验”。以本人的志趣,主要关注的是那些重在谈论虚无主义、人生意义等问题的哲学家(祁克果、尼采、狄尔泰、海德格尔、萨特),而对于分析哲学、现象学、结构主义等谈论较少。

而所谓“人生意义”问题,其实就是“人何以成为人”“人如何成为自己”的问题。其中最令人惊艳的,无疑是祁克果(克尔凯郭尔)与尼采。这里主要对张老师的导读进行一些摘录和评论。

摘录小结:

祁克果认为,“自我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一个可能”(P52),也就是说,我们存在的肉身,并非自我存在的铁证,而自我的完成其实是一个有待完成的任务。黑格尔将人类存在理解为概念的推演,在实践上是取消了人自由选择的可能,而这种选择才是人之为人的标志——这种选择一定不是逻辑的活动,而只能是生命的活动。哲学不是要回答“我们怎样认识”或“能认识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回答“我应该做什么”的问题。(P50)这里摘录一段非常喜欢的祁克果的日记:

“我真正缺少的东西就是要在我内心弄清楚我要做什么事情,而不是我要知道什么事情(在做每一个行动之前须对之有所了解这一点不在此列)。问题在于了解自己,认清上帝真正希望我做什么;问题在于找到一个对我来说是确实的真理,找到一个我能够为它而生为它而死的观念。”(P48,宾克莱《理想的冲突》)

而如何找到这样的观念,意识到自我完成的任务?这就要经历一种精神状态“畏”。“畏”和“怕”不同,怕有一个明确的对象,如怕死、怕鬼,而畏没有明确对象,“畏是对所怕之物的欲求。是一种有好感的反感”,就像一个孩子既想逗弄蛇,却又怕被咬,既想趋近它,又想远离它的那种矛盾心理。“畏”面对的是虚无、未知,“畏”具有自由的选择状态。 “人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从一种生存状态跃入另一种生存状态。生存就体现在这种主动的选择和跳跃上。只有做了这样的选择和跳跃的人,才真正生存着,而不仅仅是存在着。”(P53)

评论1:

抛弃工作去选择学术,这的确是我内心向往的选择,但为什么难以行动起来呢?因为我知道,只要踏出这一步,我就必须不断接受内心的拷问,并承担与之相关的一切责任——我真的爱学术胜过工作吗?我真的能收获更多吗?更危险的是,我的选择是我独自做出的,我将再也找不到客观原因上的借口。

祁克果认为,人在通往上帝的道路上有三种不同的生活形态,或说三个阶段,分别是感性阶段、道德阶段和宗教阶段。感性阶段指将感官享乐作为自己的生活目标,如唐·璜。这个阶段的人看似非常自由,尽情享乐,为所欲为,“实际上他们却被内在的空虚和无聊吞噬……他被自己的欲望驱动着寻欢作乐,完全丧失了对于自己生命的独特感受。他会有苦恼,却不明白苦恼的根源;他无聊,却不懂得人生真正的意义……如果不想随便打发自己的生命,他们就会面临这一个重大的人生道路的选择”。(P55)第二个阶段是道德阶段,这一阶段的人已经找到了人生意义,并为普遍的原则愿意放弃自己,如苏格拉底。最后在宗教阶段,人发现自己在趋近上帝时才真正实现自己,出于对上帝的信仰而行事。在祁克果这里,有血有肉的个人的地位终于被重新发现。

评论2:

我也常常处于“感性阶段”,有时想要自己删除自己。但对张老师这段评论并不完全赞同。因为在祁克果那里人既是肉体也是精神,如果是主动选择了这样的肉体生活,并不能说明对方是不负责的生命态度,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托马斯把肉体看做唯一能辨识人类独特性的方式(尽管他最后还是选择了精神)。

摘录小结:

尼采是现代哲学的先声,是他第一个说出了现代人面临的虚无主义的境况,他是“炸药”,声震人间。“权力意志”是尼采最核心的思想,是尼采对于世界一切事物和宇宙本身根本动力的一般解释。尼采批判苏格拉底,就在于苏把人限定在了理性和知识的存在,却忽略了生命的丰富多样性,然而生命却并不是由逻辑把握的,而是永恒的生成,是不确定者。尼采不是反对理性,而是反对理性的霸权地位。尼采所说的“意志”,就是自己发出命令,自己服从、克服自己,也就是做自己的主人,有力的人未必是主人,但有权力的人,才能为自己设定条件,即价值(海德格尔在尼采传记中的解释)。尼采认为,任何道德的功能都是为了约束和制服人的激情,他把道德区分为“主人道德”(积极进取,独立特行的人)和“奴隶道德”(同情、仁慈和谦卑——随波逐流的人),这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但奴隶道德却往往想要把自己的价值普遍化,强加给强者(如基督教思想)。在尼采那里,重要的是人如何超越自己的状况,向更高方向发展的问题,而这个更高的方向就是“超人”。他提出要“重估一切价值”,并不是反对道德,而是出于对更高层次道德的要求。

评论:

可以看出,这样的要求,与祁克果提出的“选择的飞跃”有一定的相似度。在当代女权主义逐渐崛起,在此我联想到,“女人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一个女人”的说法,其实要求的正是女人们建立起自己的主人道德。 “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的命名很有意思,既说明了这两种道德投射的形象,又给予了褒贬的意义,但每个人可能既有主人道德,又有奴隶道德。在身处社会弱势地位的人,不得已之下可能更具有并且更认同“奴隶道德”,但如果过于仁慈、谦卑,无疑容易以他人的想法、需求代替自己,也就是失去自我,因而本人是很赞同尼采这个带有贵族色彩的“主人道德”说。对于这个内容,有很多批判说,这里列举两种我所知道并。第一种,将现实中发生的战争(如纳粹、右翼)思想归结于尼采的主人道德说。(但仔细考量它的含义,就会发现, “主人道德”的核心点在于自己对自己下命令的强力,而非对他人的强力;其他许多哲学家关于“自由”的思想也带有精英治国、历史规律胜过人的生命的色彩,最早可追溯到柏拉图的哲人王思想)。第二种,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中对叔本华的批判也适用于尼采,他认为,如果以利益来计算伦理的价值,那么自然会得出毫无价值的结论,如“仁慈”的结果可能是坏的,但伦理的过程或者说内在利益是不可估量的。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读后感(五):《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第一讲读书笔记和弃书原因

第一讲:为什么读西方现代哲学(史)

答:因为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史是哲学的一部分。

第一节 哲学就是哲学史

给出的回答:因为哲学就是哲学史,要对哲学有一个具体的认知就要先从哲学史上理清其问题。哲学的问题既是一般的,又是历史的。

第二节:现代与现代西方哲学

要了解一种哲学,必须了解它的时代;要了解现代西方哲学,必须了解人类文明史意义上的、而不是编年史意义上的现代。这个现代,就是资本主义时代。它始于文艺复兴,一直延续至今。

“现代”的主要问题:幸福只是个人物质欲望的满足,而自由只是这种满足的不受干扰。与此同时,是价值和意义的丧失。虚无主义成了现代文化的标志性特征。

现代哲学的主要问题:绝大多数现代西方哲学家都把现代性危机理解为精神危机或文化危机,这种理解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工作方向,使得现代西方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实际表现为文化批判和理性批判。揭示非理性的因素,突出意义问题,强调人的存在,无不与此有关。

现代西方哲学家并不要改变社会,而是首先要理解和揭示他们的时代。西方文化空前的危机使他们不能满足于就事论事地批判,而试图在西方文化的前提和基础上找到危机的根源。所以他们的思考更多地集中在批判西方文化与思想的一些基本成见与倾向上。但是,现代的人生存境况也时时迫使他们对之进行反思,揭示它的根本荒谬与内在原因。而所有这一切,无疑应该看作是哲学家对于时代问题的思考与回答。现代西方哲学之所以构成了西方哲学的重大转折,与现代问题的激发有极大的关系。正是现代问题本身,促成了西方哲学的重大转变。

第三节: 近代西方哲学的困境

1.主客体分裂和日益独断的理性

2.形而上学方面的危机

第四节:现代西方哲学产生的思想背景

1.近代西方哲学一方面对认识论问题予以极大的关注,以至有人认为近代西方哲学可以用“认识论转向”来概括;另一方面,它又秉承形而上学的传统,追求超验的终极实体,对现实人生,尤其是个人生命的关注越来越少。实践哲学也只是停留在形式的、先验的层面,基本不落实到个人。这样,哲学就失去了它自古以来指导生活的功能。

2.人们的兴趣迅速从思辨转向实际,有外在的社会历史原因。费尔巴哈、鲍威尔、卢格、马克思、斯蒂纳都要人们从精神的思辨回到他们真实的世界和实在的自然。他们关心的不再是思想先天的前提条件,而是生活的实际条件。近代哲学抽象的主体在他们那里变成了有血有肉的具体人。最后,在马克思那里,哲学成了改变现实的手段。

3.在科学日益强大的影响下,思辨知识、直观知识、想象的知识和信仰的知识都失去了合法性。

第五节:现代西方哲学的一般状况

根据现代西方哲学的内容形态,可以将160年的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①第一个阶段是开辟阶段。这个阶段从黑格尔去世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对传统的猛烈批判和系统清算,以及新的问题领域、新的方法的提出,最终形成新的哲学方向。无论是英美哲学,还是欧陆哲学,都是这样。这个时代西方哲学家的理论成果,为到目前为止的西方哲学定了基调和方向。

②第二个阶段是发展壮大阶段。这个阶段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这个阶段,第一阶段提出的问题和方法被广泛接受,并被发扬光大;那些创立者开辟的新路成了哲学的主流,出现了一些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做出创造性发展的人,如梅洛-庞蒂,列维纳、奥斯丁、奎因等,他们都各有建树,使得现代西方哲学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传统。

③第三个阶段是分化与变异的阶段,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这个阶段西方哲学的特点是加强了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互动关系;同时,哲学家更多地关注一些比较特殊的问题,而不是总体性的问题。因此,这个阶段没有大家,只有一些否定性很强、立场比较极端的哲学家,如一些后现代的哲学家,他们使哲学越来越远离传统的样子,在形态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另外,实践哲学的倾向在加强也是这个阶段西方哲学的特点。

第六节:若干方法论原则的说明

1.哲学史首先要客观,作者当然可以有,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必须是在客观叙述了哲学史的基本事实之后。

2.应该在叙述有关哲学家的思想和命题时,注意它们的内在理路和该哲学家对它们的分析论证。

3.要求交代叙述对象的理论出发点,和他面临的有待解决的历史问题。

4.哲学史的作者应该向读者提供他的批评性看法,给读者一个不同的观察问题的视角,这对于从事哲学活动的人尤其重要。

第二讲: 对理性的反叛:叔本华和祁克果

第一章:叔本华

1.他的散文随笔与培根、蒙田鼎足而立,是近代以来最好的哲学随笔之一。

2.代表作:1813年,《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1818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3.主要贡献:

a.将传统的形而上学问题与人生的意义问题直接挂钩,使得哲学从哲学家的高头讲章中解放出来,恢复了它的原始活力。

b.突破学院哲学的烦琐八股,在内容与形式上都不与学院哲学为伍,成了后来许多现代西方哲学家自觉的努力,而叔本华自己在这方面只是走了最初的一步,他的著作仍可看出学院哲学的痕迹。

4.沿袭人:

a.康德

b.莱布尼茨充足理由律

继承人:

a.像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概念

b.尼采的“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的概念

c.弗洛伊德的“里比多”概念

5.叔本华评价失位的原因:

a.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一定不为许多人所喜

b.新旧混杂的哲学思想和风格也往往使人不容易看清他的创新之处。

c.叔本华的个人行为与他学说的反差也会影响人们对他哲学的公正评判。

6.叔本华:“世界是我的表象”

=对我们呈现、被我们表象是我们关于它的一切论断的前提,世界就是它对我们表象的那个样子。

=它对我们永远只是我们表象它的那个样子

=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有不同的类型,是因为我们人有不同的表象方式

7.“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4种不同的表象能力或方式。

第1种表象方式:直观经验的表象方式。

它构成物理世界的对象,支配它们的充足理由律是“生成的充足理由律”。

第2种表象方式:抽象概念的表象方式。

它构成判断,支配它们的充足理由律是“认识的充足理由律”。

第3种表象方式:对时间和空间的先天直观。

它构成数学的对象,支配它们的充足理由律是“存在的充足理由律”。

第4种表象方式:行动,它的对象就是意志主体,支配它的充足理由律是“行动的充足理由律”,或“动机律”。

8.理性是人类独有的

9.理性的功能首先是生物学的功能,它是大自然发明来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

10.理性的惟一功能就是构成概念的功能。

11.抽象概念也好,理性知识也好,都只是满足身体需要的工具。叔本华这种实用主义的知识论,乃现代西方哲学认识论上的实用主义之滥觞。

12.本华开了现代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的先河。

13.理性为生命服务

……

到这里发现张汝伦老师这本书对于叔本华的思想论述并不是很清晰,经常读得云里雾里的,可见他并没有把自己提出来的做哲学史的原则践行得很好,并且这本书有太多无关紧要的生平叙述,而对其思想反而含糊其辞,本末倒置,详略不当。所以我们决定换一本书来读,笔记到这里暂且终结了。不过前面谈到方法论以及现代西方哲学的概况部分还不错,所以这份笔记还是保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