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经典读后感有感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经典读后感有感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是一本由张汝伦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50元,页数:4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读后感(一):哲学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

爱因斯坦这样谈论哲学:哲学显然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浪漫派诗人、天才诺瓦利斯(1771—1801)关于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哲学活动的本质原就是精神还乡,凡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皆可称之为哲学。

“哲学不能烤出面包;但她带来神、自由和不朽。”

诺瓦利斯认为:“哲学的肉体就是灵魂,哲学的灵魂就是精神,精神是一种纯粹的作用。精神是灵魂之灵魂。”

“真正的哲学体系必然是自由和无限,或者更明确地说,是无系统性,尽管它被纳入某个体系。只有这样一个体系才能避免体系的错误,并且既不认为是不公正的,也不被认为是混乱的。”

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把普遍的东西赋予更高的意义,使落俗套的东西披上神圣的外衣,使熟知的东西恢复未知的尊严,使有限的东西重归于无限,这就是浪漫化。爱是沉默的,只有诗才能让它开口。---诺瓦利斯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读后感(二):一点感悟

在这个烦躁的年代,冷静思考都是很难得的了,我们还有没有必要学习哲学?很多人都说哲学只是一门学问,只是一个专业,只是一种思维游戏当然,要把学术研究和现实生活区分开来。

包括我们专业有些同学自己也慢慢困惑了:其他学问是越学越明白,但哲学似乎是越学越糊涂,西方哲学流派林立,而每个流派的思想都有一定的道理,学生学来学去,不知相信谁才好。按理性来判断吧,结果理性本身又发展出矛盾,然后理性干脆就被贬斥了,按实用成效来判断,但又发现那只是把现实生活的规则当作真理标准罢了。况且对于一直都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我们,似乎很难理解西方哲学的思想,会有一种似是而非的困惑。总之虽则锻炼了思维,却越学越糊涂,似乎找不到一种信仰了。

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懂得了辩证法,现在无论分析什么问题,都想到了一分为二。有时候,我会感到疑惑,要是所有东西都用辩证法分析的话,那我们的思想在那里?我们好像变成了一个分析机器,但却没有了灵魂。这是很可悲的。

学习哲学,慢慢地学习独立思考、学习不被别人的观念牵着鼻子走而谋求精神上自由自主,正在由着自己的气质和性子来比较、分析和挑选各门各派的哲学,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读后感(三):不安与通达

400多页(老版500页)。作为对比,张志伟的《西方哲学十五讲》380页,短短百年间的思潮,需要阐述的容量胜过前两千年,但影响力却不及。

最大的感受是哲学从探讨本体论的起源,发展到现当代的各种转向,暗示了自然科学的跨越式发展对哲学传统命题/回答空间的挤压,尤其是认识论。哲学的活跃点,越来越出现在与其他学科的交界(心理、语言、人类、社会、政治、文化批评等),分支在丰富,反思在加剧,流派之间可沟通的内容与领域却在缩小。作为一个整体,哲学的触角拓宽了,但其核心的浓度却在稀释,这反映了一种根本性的焦灼:哲学在其历史性的意义上似乎已经无法连贯下去,至少不再是唯一连贯的意义。那些大问题消解了(比如什么是最终实在),或者说问题的普适性丧失了,因为价值的多元、文化的多样和言说的多义,已经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框架供讨论问题、甚至是提出问题。哲学家只能以自己的信念、领悟和术语来谈论对象——并要时时小心言语对思想的僭越。思想作为一种智慧意识的产物,越来越像文学艺术一样,凸显其个人性——在最好的层面,你只有在一种个人、甚至是私密的语境内,才能达到与哲学家运思的通达(我理解为一种在场)。至少,二十世纪两大个人魅力代表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都不同方式地展现了非传统哲学的路径,用海的话来说,每一条路都通向林中。这种分化、复杂与暧昧,往大里说,伴生于社会发展的历程,战争的割裂、文明的冲突、技术的发展、媒介的发达都反哺了人类理性,给予理性以丰富的叙事(生存经验),交往的必然性使得求同存异的维度被重新挖掘、整合、嬗变,最终与思潮伴生伴随;而往小里说,也是个人存在于世的回应。人的有限性在快速迭代的时空中被充分地演绎了,理性乃至哲学不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通则,而更像是一张不断在曝光的底片,一首不断在写在播放的乐曲,你无法捕捉它确切的模样,但你可以确切地感受它。

每本教材都是有遗憾和局限的,张汝伦老师不太掩饰他的倾向性,短评的批评几乎都是对的,比如只有图景没有景深、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个人好恶明显(对海和维反复的辩解)、挂一漏万(波普尔)、错别字稍多…,但我认为,这本书完全称得上“通识”,哲学史本质上就是展现那些伟大的头脑思考了什么,如前所述,现当代哲学的特征决定了深入理解它需要一个非常庞大的语境背景(吐槽创建了一整套黑话的海德格尔),而纵深之余,难免会失之全局。张老师的个人倾向,实际上在有限的篇幅里帮助了读者以一个比较连贯的视角记取这些巨擘。这也足以成为我个人哲学通识(补课)的一个小小结点。接下去,我想我会在我感兴趣的尼采、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维特根斯坦、巴特上再做一些深读,套用术语,我个人的旨趣,还是偏向文化艺术。

以当下的影响力来看,哲学也许是一门式微、甚至走向终结的学科,逻辑实证主义对它的批判依据可能不对,但结论看起来是必然的:曾经成为它主要研究内容的很多命题,都不是真正的命题(按维特根斯坦的说法,语言决定了世界的边界)。为什么还要读哲学?无论是苏格拉底说的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还是康德说的上帝、自由与永生,都指向了一种人之为人的智性不安,这种不安同时也是一种不满,对现状乃至一切现有回答的不满,以及努力用有限的工具企及无限的努力,正是这种接近信仰、又免于成为信仰的东西,具有某种令人冷静、又崇敬的力量。对我来说,哲学给了我一些体验in which,你能感受到一些真正伟大的思想与你的同在,在生活无论是向内还是向外的探索中,这种同在给予你无比的勇气与安慰。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读后感(四):群体为荣、永恒轮回和实践惰性

或详或略的看完了这本书,挑了喜欢的一些段落记录下来,以后备用。

所以这个内容有些私人化。另外,~后依然是标注。

1.叔本华

康德把世界一分为二,分为本体和现象,我们的认识能力仅及现象世界,本体为我们的认识能力所不及。…叔本华与康德不同的是,他并不认为本体不可知,至少我们知道,本体就是意志,现象界的万事万物,只是意志的不同表现。

动物有知性…理性是人类独有的。但人类有理性并不代表人比动物优越,相反,恰恰说明人在某些方面不如动物。(~因为动物有比人类优越的条件,凶猛强悍等等,人在某些自然或本能方面不如动物,但人有理性,这让人能满足需要)

理性使我们有得有失,使我们失去知觉的敏感,与具体事物脱节。对于叔本华来说,理性及其抽象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生命的具体。(~这里的理性有种规则机械、清规戒律的隐义)

欲望,饥饿意志。

痛苦,利己主义和自我欲求。

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着;欲望没有满足,就会痛苦,欲望得以满足,就是无聊。

叔本华:我们的生命已必然含有悲剧的一切创痛,可是我们同时还不能以悲剧人物的尊严自许,而不得不在生活的广泛细节中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些委琐的喜剧角色。

叔本华认为自杀是对意志的屈服,而不是否定意志。

禁欲主义和苦行的具体要求:强制自己不去做自己很想做的事,反而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反对别人对自己做不义的事,欣然接受任何损失、侮辱、悔慢,把这当做考验自己不再肯定意志的机会。以苦行来降服和灭绝意志。

2.祁克果

与尼采一样,认为人们根据大众媒体来形成自己的意见,结果完全放弃了对于自己生命的责任。个体消失在大众之中,没有主见,没有个性,不能主动采取行动,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相反,却以自己是某个群体的成员为荣。

3.尼采

权力意志?

肯定了谎言的价值,模糊真理与谎言,真理与错误的区别。

尼采认为真理和错误都是虚构,错误是那些不如别的虚构有用,甚至有害的虚构。语言使我们误以为我们说世界的方式就是实在世界的反映。但语言及其表达不过是人的虚构,它们的正当性不在客观的依据,而在于它们的实用性。

人与超人

道德:主人道德,奴隶道德

永恒轮回

既然一切都会再次出现,无论伟大还是渺小,高尚还是卑鄙,那么每个人都要问问自己:「你还想再一次并且无数次这样吗?」「如此地生活,以致你不得不希望,再次获得生活」他实际上是要求我们抓住每一个瞬间,以至于我们总想再度体验这个瞬间。

4.海德格尔

存在论区分:把「存在不是谓语」变成「存在不是存在者」。

将人称为存此在:海德格尔对人的规定从可能性出发,人的本质在于它所包含的存在向来就是它有待去是的那个存在。

5.萨特

实践惰性:人对他人的暴力引起反暴力,人对自然的作用也引起自然的反人。类似的还有,人发明了机器,却成为机器的奴隶;人创造了商品,却成为商品崇拜者。最后,异化就是他自己成为「反人」。人性本就包含反人性的因素,人被实践惰性摆布也是被他自己摆布。

6.法兰克福学派

1930 霍克海默担任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所长,一群志同道合的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所形成的群体。他们大都信奉马克思主义,秉承黑格尔马克思批判现代性的传统,对各个方面进行批判。

哈贝马斯

(~近些年,哈贝马斯较多提到,他的公共空间、公共舆论也是一个热门话题。)

7.福柯

现代社会对人的压制往往并不是通过暴力强制手段,而是通过宣布什么是正常状态,以及与此相关的价值标准来约束与管制人。

2015.1.17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读后感(五):张汝伦著《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摘录

第一讲

在《法哲学原理》的序言中,黑格尔提出,哲学是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

哲学是时代的批判。

这个时代,就是资本主义时代。……它的政治标志是合法国家(legal state);经济标志是市场;社会标志是个人;意识形态标志是理性、科学、进步和自由。

哲学的不可靠,首先表现在它基础的不可靠,其次是它方法的不可靠。这基础与方法的不可靠则必然使它产生的结果也不可靠。基于这种认识,通过怀疑达到确定可靠的知识,成了近代西方哲学自觉的追求,构成了近代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

主体和理性互为表里,撑起了近代西方哲学的大厦。

近代西方哲学的困境,还不仅在主客体分裂和日益独断的理性,更在于它在形而上学方面的危机。

哲学的生命不在哲学的技术性,而在于哲学的人间性。

第二讲:现代西方哲学的先驱(叔本华、祁克果)

叔本华开了现代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的先河。……对于叔本华来说,理性及其抽象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生命的具体。抑制理性的无上地位和霸权不是要反理性,而是要恢复鲜活的生命。这是现代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的基本思路。

现在叔本华将理型拿来作为表象与意志的中介。理型是永恒不变的形式,每一个特殊的理型,就是意志客体化的一个确定的级别,是个别事物的原型。理型不属于表象世界,因而,它们是在时空之外。但它们还不是意志,因为意志是一,而理型是多,但它们密切相关。

痛苦和空虚无聊不是人生偶尔的现象,而是人生的本质。

审美静观使我们暂时摆脱我们欲求的控制,而达到一种没有痛苦的境界。这是审美的人生功能。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是一个以绝对精神自我发展和自我认识为目的的囊括一切的封闭体系。绝对精神的发展表现为历史的运动,在这运动中,人类只是绝对精神实现自己计划的工具。

生存本质上是一种自觉的追求,追求作为自己命运的自我。这个自我……是一种可能性,一种不能一劳永逸达到的目标,一个永远的任务,因此,是一个持续的生成状态。

现代意识形态往往使人误以为现代是历史上个性最得到伸张的时代。

第三讲:现代西方哲学的开拓者:尼采

尼采死后,伊丽莎白成了尼采手稿的保管人和编纂者。她根据她的需要篡改了尼采的手稿,编成《权力意志》一书。人们对尼采的很多误解和指责,正是由于这部书。虽然这部书的影响很大,但是它的可靠性颇成问题。

苏格拉底不能接受生命的丰富多样性,在他看来,生命是简单的:“知识即美德;罪恶仅仅源于无知;有德者即幸福者。”理性和知识成了生活的唯一主宰和目的。这样,作为原始生命艺术流露的悲剧就注定要灭亡了。悲剧的灭亡标志着人类文明转向了一个新的方向。

科学的界限不是别的,就是生命本身。生命本身是无法用逻辑去把握的,因为它是永恒的生成,是不确定者。

知识是一个解释的过程,但这个过程是以生命的需要为基础,表达了要把握否则是不可认知的流动的生成的意志。因此,尼采认为,知识是Macht(权力)的工具,它和权力一起增长。……认知的目标不是知识,不是为掌握根本没有的绝对真理而认知,而是要掌控。实在是生成,流变不息。我们将自己的认知格式加于流动的生成,使它变成固定的存在,便于我们掌控,使之为我们的利益服务。这就是我们认知或知识的实质,它是der Wille zur Macht的一种典型表达。

重估一切价值,就是重估我们生命的条件。

尼采要求将感性的身体代替理性的身体,从生命和权力意志的角度重新理解知识。这就意味着知识从一种理性活动变为生命活动。它是生命力的表达。

第四讲:柏格森

真正的时间是“绵延”,它是生命本身异质性的延伸,而不是可以度量的、由同质同量的单位组成的科学的时间。

计量时间就是将时间空间化。

柏格森认为,传统形而上学的根本错误是方法的错误,即用理智,而不是直觉来认识生命的本质。

第五讲:狄尔泰

“生命”概念在狄尔泰那里至少有以下三个内容:(1)生命不是指个人个别的存在,而是指生命联结人的共同性。生命不是生物现象,而是人文现象,生命的时间是人文的世界。(2)生命不是孤立的主体性,而是包括自我与世界的共同关系的整体性。(3)生命不是无形流动的什么东西,而是在历史过程中展开自身的各种生命关系的整体。

狄尔泰认为,康德提出了一切时代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有效知识是如何可能的?”

他后来放弃了将心理学作为精神科学基础的立场,而转向释义学。他认为释义学的基本活动——理解,才是精神科学的基本方法,释义学,才是一切精神的基础。

是德国哲学家和神学家施莱尔马赫将释义学引进了哲学,使它成为一种普遍的方法论。

是狄尔泰,而不是后来的海德格尔或伽达默尔,使释义学真正成了哲学的基本方法和理论。是狄尔泰,为哲学释义学奠定了基础。

狄尔泰的释义学,以经历-表达式-理解的三角关系整体为基本理论构架,而以人的历史存在(生命)为真正对象。

第六讲:三个实用主义哲学家(皮尔士、詹姆斯、杜威)

信念不但是我们怀疑的前提,也是克服怀疑以后的结果。……我们所有的从根本上讲也只有信念,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客观实在的真理。

“为了正确理解我们的概念,我们必须看它们的结果。”(皮尔士)

皮尔士的实用主义原则是以思想和行动的关系为坐标的,意义的标准不再是对象客观存在与否,而是思想能否产生实际结果以及什么样的实际结果。这实际上扩大了真理的范围。

经验首先不是一个认知过程,而是一个生活过程,人们通过经验与世界万事万物发生关系,经验是人与世界相遇的方式。

传统哲学家忽略了非认识和非反思的经验,如做事、受苦、享受等经验。正是这些经验决定了一切认识的语境。……在古希腊人那里,经验首先是实践的手段。

经验主要不是认识,而是做事和遭受。做事和遭受的特征就是预期和规划,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经验就不是向后看的,不是回忆或记录过去,而是面向未来,朝前看的。

在杜威看来,认知是人类生存实践的一部分。它不是对客观世界的记录,而是对它的改造。

第七讲:分析哲学的开山(弗雷格、罗素、维也纳学派)

对于分析哲学家来说,问题不是我们是否能够获得知识,而是如何使我们获取知识的条件与工具——语言与逻辑更加精确和可靠。因此,他们特别关心达到语言意义的明确性的方法是什么?达到真理的可靠的探究方法的特点是什么?做出正确有效的论证的条件是什么?

句子的意义就是它的思想,而其意谓则是它的真值,即句子的真假。

决定句子真值的,不是对象,而是概念的包含关系。

罗素开了以语言分析来处理存在论问题的先河。

只有遵循严密的逻辑句法,我们才能避免逻辑悖论。这也是分析哲学的一个基本想法。

传统认识论的实质是心物二元论,要解决传统的认识论问题,必须在存在论上突破心物二元论。罗素的存在论是思维的中立一元论,即认为“构成我们经验世界的材料既不是心、也不是物,而是比二者更基本的某种东西。”

“逻辑原子主义是”罗素给他自己哲学的一个称谓。

哲学只是一种分析语言命题的方法。哲学的任务“只是从逻辑的观点讨论科学。哲学是科学的逻辑。……”这样,哲学就变成了逻辑和语言哲学,知识的问题变成了知识的陈述问题。

所谓证实原则,就是命题陈述的内容必须可以通过感性的观察经验得到证实。

逻辑实证主义对形而上学的这种否定,其实是近代科学世界观对形而上学否定的一个极致。意义只限于当下的经验,只限于所谓客观知识。除此之外,再无有意义的东西。

第八讲: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是通过《逻辑哲学论》走入哲学舞台的。……这部书的目的是要区分可以用语言表达的东西和不能用语言表达的东西,他认为这是哲学的根本问题。

我们只有充分领会伦理学问题在维特根斯坦心目中的这种重要地位,才能真正理解维特根斯坦。

“世界和生命是一个东西。”

与另一不能说的东西——哲学一样,生命的意义及其相关的问题不是理论,而是实践行动。

图像论,顾名思义,就是语言是实在的一个图像。

在早期维特根斯坦那里,语言的意义取决于它所描述的事实。但现在,语言的意义在于它在实践中的用法。

世界图式是我们中国人称之为天经地义的东西。……世界图式以生活形式、以“实践”为基础。……它是不能被证明的;而是因为它构成了我们行动的基础,当然也是思想的基础。

哲学问题所造成的疾患只能通过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换,而不能通过某个个人所发明的药物来加以医治。

第九讲:四个分析哲学家(赖尔、奥斯丁、斯特劳森、奎因)

从语言的实际功能来看,那么语言行为可以分为三类,即语谓行为、语用行为和语效行为。

事实与价值之间并无明显的鸿沟,我们的语言行动总是已混有价值的因素。

按照奎因本人的解释,存在论研究的是“存在一些什么种类的东西?为了证实某物的存在,存在本身又有什么意义?”或者更简单些,是“何物存在”?……“存在”首先是个任何存在物得以表达的基本语词。

语言的语义及其使用根本是不确定的和相对的。这种不确定性的极端典型,就是所谓“翻译的不确定性”。

正如杜威在他的重要著作《约定性的寻求》中指出的,从柏拉图开始,寻求常住性和确定性就构成了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与目标。一代又一代的西方哲学家为这个目标而奋斗。但是,从尼采开始,人们开始逐渐明白这是一个虚幻的目标,因为没有绝对确定的东西(这也是现代自然科学的结论),知识的对象总是相对于我们的理论坐标和语言参照系而言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