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学生古诗文一本通》读后感摘抄

《中学生古诗文一本通》读后感摘抄

《中学生古诗文一本通》是一本由邹抒阳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学生古诗文一本通》读后感(一):中学生古诗文一本通,给孩子接地气的古诗文研学课

传说,北宋时期,辽国使臣来访,给宋朝君臣出了一个对子:“三光日月星。”这个对子表面看简单,实际上却是个“绝.对”。

就在狡猾的辽国使臣得意忘形时,有人回以漂亮一击:“四诗风雅颂。”这个人就是苏东坡,这个下联的意思是,《诗经》分为《国风》《大雅》《小雅》和《颂》四个部分。

《诗经》是我国诗歌的“祖先”,可以说,后来大家都是照着它的样式来写诗的。

如果你想研究我国的古诗文,那一定要从《诗经》开始。

今天我们分享的这本《中学生古诗文一本通》就是这样。它就是从中.国诗歌的“基.因”《诗经》开篇,用讲故事的形式,阐释了中学生必学的96首古诗词和45篇古文。

这套书的作者邹抒阳,毕业于南京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致力于古诗词阅读推广。

下面为大家分享一段书中的文字:

主人没有用恰当的方法来驾驭它、饲养它,它“咴儿咴儿”的地叫着“我是千里马!我是千里马!”可主人又听不懂,他举着鞭子居高临下地说:“哼,天下就没有一匹像样的马!”天啊,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是你自己根本不懂马,我这千里马就被你坐在屁.股底下啊!

初读这段文字,我以为作者是一位诙谐幽默的男士,然而,在网络搜索之后,才发现作者原来是一位女士。惊讶一瞬后,更加喜欢作者的语言了。

她把孩子们惧怕发愁的枯燥乏味的文言诗文,变得如此生动有趣,如春雨般滋.润人的内心与精神,真是孩子们的大救.星啊!

不得不说编者是懂孩子们的心的,作者轻松有趣的历史故事,再加上94幅传世名画,以及清晰的历史时间线,让孩子轻松吃透必背古诗文的同时,还构建了文史全局观。

《中学生古诗文一本通》,带给孩子一场“接地气”的初中古诗文研学课。

《中学生古诗文一本通》读后感(二):讲历史的人与事,学好古文要从兴趣出发

现如今古诗文的学习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小学的语文学习中比重都是越来越大了。

其实这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学习古诗文既能提高文化素养,拓展人生视野,还能够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性情,实在是好处多多。

不过想要把古诗文学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于我们与古人的语言有所差异、时代背景不同等多种原因,许多孩子在学习古诗文时感到很是困难,甚至提不起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怎么才能够学找到正确学习古诗文的方法,提高学习古诗文的动力呢?让这本《中学生古诗文一本通》来帮忙吧。

这是一套专为中学生学习古诗文打造的辅助学习书籍,书中所讲述的古诗文都是出自部编语文教材之中,并加以少量的课外内容作为拓展。

与一般的教材与辅导书籍不同的是,在这本书中孩子们不仅仅只会看到释义与简单的文章意义。此书的作者所讲解的古诗文,是从历史人物与故事的角度入手的。

周敦颐的《爱莲说》一直以来都是被背诵学习的千古名篇,那么为周敦颐会如此的爱莲花,是别的花朵不美丽吗?

看完了作者在书中对莲花的含义以及所讲述的周敦颐其人其事,就会明白为什么会有《爱莲说》这篇千古名文了。

因为莲花是花中君子,而周敦颐的思想与品德就如同莲花一样久久留香。

想要学好古文,流畅的背诵古文,就得先从了解这篇古文的前因后果和内外所在入手。作者不仅在书中讲述了相关的一个个的故事与一位位古人,还将与之相关的风俗、文化等内容融入其中,尽可能的让孩子们学习了解到更多的文化知识。

除了内容丰富之外,作者文笔幽默,笔调诙谐,这让孩子们在阅读时颇有一种轻松愉悦之情,绝不会有任何枯燥无味之感。更多的则是想要学习与了解的兴趣。

古诗文记录讲述的其实就是古人的所思所想以及在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了解了那些人与那些事,这古诗文学习起来自然也就变得轻松了。

《中学生古诗文一本通》读后感(三):初中生有福了,这样学古诗文很轻松

有些古诗词书,把诗词的意思解释一遍,解释几个重点字词,加上一段诗人介绍,别说学生能不能理解和背诵了,读都很难读下去。

这套《中学生古诗文一本通》包含上下两册和一本古诗文小册子,96首古诗词、45篇古文,几乎包含中学阶段课本内的古诗文,补充少量课外内容作为拓展,以历史故事和传说来串讲古诗文,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透彻理解。随身携带小册子,利用碎片时间去记背,效率翻倍。

这套书按照历史的时间顺序编写,理清历史时间线,构建文史大局观。 讲述诗人背后的故事,了解大文豪们的喜怒哀乐,更好地理解古诗文内涵。 穿插94幅传世名画,诗画同赏,体会历史与艺术的交融。

语言风趣幽默、接地气,夹杂些许流行歌词、方言、俚语,让古诗文不再晦涩难懂。 我还很爱这套书的装帧,纸张非常有质感,可180°平铺,翻阅很轻松。

这套书让古诗文变得平易近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轻松学会古诗词,提升国学素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