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耀庆职人访谈录读后感精选

耀庆职人访谈录读后感精选

《耀庆职人访谈录》是一本由王耀庆 等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5.00,页数:3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耀庆职人访谈录》读后感(一):艺术——热爱并坚持

每一个人,如果在生活中找到喜欢做的事情并且坚持,都可以从自己身上找到艺术,找到力量。特别有感于耀庆老师的这句话。 大概在几年前,看过汪涵的《有味》,深深的被书中他的经历吸引。这本《职人访谈录》,亦是如此,虽然是采访的各行各业大师,但他们都在做着相同的事情,那就是艺术。 谈到艺术,似乎在普通人眼里,它是高深的、深奥的、难懂的。但细想,这其实并不那么难。艺术并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只要你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想你就是懂了吧。 书中王耀庆老师采访了十位职人,从内地到台湾到日本,从舞蹈到戏剧到音乐创作到表演,历经几年,走过很多路,看过很多风景,完成这本访谈录。看完整本书,我印象最深的两个字就是:热爱、坚持。 也许这就是王耀庆老师想要传递给读者的他的人生信仰吧。 就像古典音乐大师焦元溥说的:人生应该做一些自发性快乐的事情。这让我想起自己的大学,十八九岁高中毕业的我们,很难判断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什么适合自己不适合自己。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大多要么遵循父母的期待,要么听从前辈们的意见,很少有人会听从自己的意见。我就是后者,进了大学后才发现这与我想象的根本不一样,除了在完成老师布置的规定任务和拿奖学金外,大学四年我似乎过的并不怎么开心。因此我非常羡慕那些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喜欢什么并坚持去做的人。 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于生活的热爱。正因为不喜欢,我慢慢找到了真正热爱的。晚一点又何妨。就像田岛征三老师,八十多高龄了且经常住院,仍然在为自己热爱的事情坚持着,并通过自己的艺术去为那些受伤的人、虚弱的人重新点燃生存下去的力量。也许,这正是他们这些职人坚持去做一件事的初心和归宿吧。 在重复中把事情做到最好,这就是艺术。现在社会,人人都在忙着赚钱,忙着提高效率,好像所有的事情都没有以前那么开心了。每天从早到晚,似乎都没有了思考的时间。 这本书給予我启发,原来发现我喜欢的东西还依旧喜欢,那就坚持吧。

《耀庆职人访谈录》读后感(二):艺人间的行业对话

文| 蓝云多多

王耀庆,1974年7月15日出生于台湾,籍贯山东。演员,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院影像传播系毕业。

《耀庆职人访谈录:游艺的人》一书,共写了舞台剧导演林奕华,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演员李士龙,音乐人陈建骐,音效设计师钟泽明,古典音乐人焦元溥,绘本大师田岛征三,国际策展人北川富朗,日本建筑大师桢文彦(还有朝仓家族的朝仓健吾等),九位艺术领域的大咖分别畅谈了他们对各自领域的独到见解,以飨读者。

王耀庆花了三年时间制作的《耀庆职人访谈录:游艺的人》,全书对九位访谈者分别以作者的总评述,访谈内容两部分构成。访谈内容是重点,以谈话形式原汁原味呈现。部分访谈者增加了番外,内容包括幕前幕后快答或者与受访者相关的人物访问。番外和受访者谈话内容相互补充,使得整个访谈更为充实。

王耀庆作为一个演员,艺人。他的访谈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新颖,独到的。他以一个艺人和另一个艺人间的对话进行访谈,谈话内容不免有些内行。虽热闹不足,但门道足够精彩。

比如,焦元溥对古典音乐的懂与不懂的解读;陈建骐对音乐与情绪节奏的理解;林奕华对表演的终极奥义领悟;林怀民对舞蹈梦的坚持等等。一个个行业大师和你聊行业的门道,深入浅出,值得聆听。

当然了,因为访谈是以谈话的形式进行,涉及的领域知识也是比较专业的,读者要理解和认同存在一定的难度。文中很多的细节描写,以及涉及追梦过程中的艰辛都是在轻松的谈话过程中流露的,很值得一读。

最后,这类访谈性质的书籍要是能附一张光盘或者有个访谈视频的总播放链接那就更完美了。尽管我找到了其中几个访谈的视频片段,但断断续续,不是很过瘾。读完书籍内容后,再温习一遍网上找到的访谈视频,理解会更深刻。

《耀庆职人访谈录:游艺的人》一书中,九位访谈者基本都已经算得上行业的功成名就者,但是字里行间透露的那种对职业的热忱,还是溢于言表的。只有热爱,才会做到更好。

无论什么职业,只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努力把它做好,终有一天你会获得属于自己的独到见解,成为行业的翘楚。

《耀庆职人访谈录》读后感(三):艺术·生活 热爱·坚持

艺术·生活 热爱·坚持

腰封上写着“每一个人/如果在生活中找到喜欢的做的事情并且坚持/都可以从自己身上找到艺术,找到力量”,我想这正是这整本书中9次探访与深谈的主线,也是12位艺人艺术人生的主线。

王耀庆,在真正地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对他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一位帅气的台湾男演员”的阶段,对于他的书的认知存在于“大概是往常演员捞金的废话”之类。但是随着对这本书的深入阅读,我发现我之间的想法都是恶劣的成见。

我觉得我们有时候都会王耀庆一样,长期处于一种工作或者学习的状态,进入一种“瓶颈状态”,想着做到“A”已经很好了是否还有必要和精力去追求“A+”呢?直到一次与“是山居”的天妇罗的偶遇,王耀庆被点醒了,原来工作和生活都是一种“艺术创作”,一种热爱和专注。我想这本书就像那份天妇罗一样,可以让你我有着醍醐灌顶一般的感受。

在这本访谈录中,王耀庆分享了他身边那些正为了内心的热爱而不断精进和坚持的人和故事,这些人和故事都离我们这么近又那么远。如果说这本书是一碗色泽诱人的鸡汤,那么这也是一碗食材丰富、香味扑鼻、口味适中的一碗上等鸡汤,绵软入口,滋养人于无形。

历时三年,充满敬意的访谈让王耀庆发现:“不管是艺术家、建筑师,还是制盐的匠人、捕鱼的海女,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大家认定的道理都一样——你必须对自己负责,你必须一直坚持,才有可能做到最好。各行各业,没有厉害,我觉得,这就够了。”是呀,就是这样简单的道理,把它刻进骨子里、融到血液中,在自己热爱的事业和生活中,一直一直地坐下去,那也是很不得了的事情呀!

这本书让我又重拾起了工作的热情,找到了工作伊始的激情和动力;这本书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什么是自己热爱的?什么是值得我坚持下去的?什么是需要我尽快割舍的?这是我从十二位演艺职人身上采集到的光芒。正如开篇扉页上,作者写下:“一朵树和一棵云的对话。”我们忙忙碌碌、熙熙攘攘希望能够像云朵一样四处去看看各种风景,也希望能够像一棵树可以扎根土地、脚踏实地……

听林奕华导演谈及他的戏剧创作道路,他说戏剧就像人生一样,是我们选择的道路,不论是崎岖坎坷,还是康庄顺畅,都无娇无嗔,只需要一边走路一边欣赏那路边的风景。正如林怀民先生所说,功夫是时间的积累,积累下来,你就会慢慢地接近一定的水平。这让我想起刚刚工作的时候,被要求做了很多无聊且看似与业务能力提升无关的事情,每日疲倦不堪不说,还总是百无聊赖。直到有一天,家里的以为长辈告诉我,工作伊始,你觉得的这些无趣又琐碎的无意义之事,在你未来的某一天终将会为你带来巨大的收益。如今,两位先生的访谈又唤起了我心中沉睡的那个精灵。

对于工作,对于生活,对于艺术,不仅仅是有坚持,更多还是人们心中那团炽热的火焰,那种热爱之心。林怀民先生说,编舞的过程是一个走进森林、寻找“芬芳”的过程;钟泽明先生说,寻找声音的过程是一个感受声音温度、探索声音背后的故事的过程;焦元溥先生说,欣赏音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重复欣赏、感受品味和产生新的体悟;田岛征三先生说,我们追求的艺术是一种力量、一种生生不息,这种力量能够为那些受伤的人、虚弱的人重新点燃生存的愿望,这种生生不息不仅能够带给人类甚至所有的生命带来爱和守护……

在采访完十二位职人,王耀庆在后记中写下这一趟旅程的感悟,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内个人的内心要有一个自己的判断,不轻易也不能够让别人的审美决定自己的高度,带着心中的那份自信,坚持着去追求心中的那份赤诚和热情。

愿我们都可以像一朵树和一棵云,坚持着,热爱着,生活着,工作着。

《耀庆职人访谈录》读后感(四):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 坚持了这么久,一直在自己喜欢的事情里面,这就是积累;不厌其烦地一直重复,在重复中尝试把事情做到更好,这就是生命。”]

似乎在这个时代无论身处各行各业,无论身为哪种职业,最后只剩赚钱和不赚钱两个结论。“匠心”成了流行广告语,包装上都在印。“坚持”成了鼓励健身的时髦话,即便如此普通人真的坚持不起。“初心”成了废鸡汤,虽然每个人都在说,却好像离我们更远了。

演员王耀庆,一度也迷失了。他热爱表演,努力揣摩每个角色,想做个真正的好演员,却又总是被告知:能做到“A”已经很好了,没有那么多资本和时间,能让你去追求“A-Plus”。

这种观点让他不适了很久。直到遇到点亮他生命的那一盘,天妇罗。这盘料理,出自天妇罗之神早乙女哲哉先生。店里菜单上的那句“天妇罗是一种艺术创作,是在工作中对美学的实践。”深深地感动了王耀庆,他吃到的不仅仅是一盘料理,而是出自50年坚持的创作,也唤起了王耀庆的“职业本能”。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身份,不仅仅是个演员,是个创作者,更和罗早乙女哲哉先生一样,是个职人。

[ 不管是艺术家、建筑师,还是制盐的匠人、捕鱼的海女,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大家认定的道理都一样—你必须对自己负责,你必须一直坚持,才有可能做到最好。各行各业,没有例外,我觉得这就够了,很开心。]

在自己的道路上行进到底,并且坚持自我和初衷,这看起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又是一件最难的事。在这个上了发条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努力越过层层山丘,却好像早遗忘了最初的意义和心。

既然大家都在努力的越过山丘,决定去找那些越过山丘之后的人聊一聊。他抱着敬意用了三年的时间,拜访他心中真正职人,自费将过程拍摄成了纪录片,并写下了这本书《耀庆职人访谈录:游艺的人》。

这本书中包含了9场关于坚持、创作、困境、突破,初心的访谈,充满了对人生多种可能性和可贵坚持初心态度的多元探讨。原来山丘之后的那些我们敬佩又追奉的殿堂级大师,竟然都拥有相同的职人精神:热爱不易,坚持更难,但只有坚持,才能真正活出自己本来的样子,活出生命本来的意义。

尼采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这里的生存,不只是心脏跳动的生存,而是更是灵魂是否充盈的生存。王耀庆终于知道了,那些明晰为什么而活的职人,拥有怎样有趣的灵魂和人生。

已经编导58部剧场作品的林奕华,回顾与戏剧成长的道路,崎岖亦或康庄,都无怨无悔。

热爱舞蹈45年的林怀民,用生命来表达舞动之美。

演了一辈子戏的李士龙老师说,要终生学习,绝不停止创造。

早已金马金钟金曲都囊入怀中的陈建骐告诉他,还想做一个更饱满的音乐家,积累没有尽头。

……

他更为坚持画了半个世纪的田岛征三潸然泪下,当听到他说这一生都在全力以赴,所以即使死去也问心无愧。

出人意料的是,这些对谈看起来是那么的平易近人,在每个人的话语中,我们看不到泰斗的高翘,也没有大师的距离,他们就像普通人一样,娓娓道来自己的热爱,即使已经经历很多沧桑,甚至死神的威胁,却依然拥有少年般的热情和单纯。高高在上或许只是外人看来,王耀庆面前的他们,只是专注内心认真努力的职人。

他在向我们展示一种可能,一种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职人,懂得热爱难得坚持更弥足珍贵的职人的可能。

有感而发之下,王耀庆在书中第一页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一朵树和一棵云的对话”。

是的,这不仅是一本探讨职人精神哲学的书,更是一本探索生命新意的指南。树如果足够脚踏实地专注内心,也会拥有一朵云在天上人间的惊鸿。云如果不随波逐流而认真实现生命的意义,也会拥有一棵树在地上人间的满获。

“贵在坚持,不忘初心”这句鸡汤话,在一切都发展的如此之迅疾的时代,显得如此不堪一击。但是王耀庆和这些职人们一样,认真珍藏了这句话,并用余生,都在实践这句话。

如果你正在A还是A-Plus中徘徊,如果你正在赚钱和赔钱中焦虑,如果你不知如何从工作中获取喜悦。书中的故事,或许可以帮你越过山丘。

愿你在自己身上找到热爱,找到力量,并且义无反顾的坚持走下去。

《耀庆职人访谈录》读后感(五):我们需要这些匠人精神

因为喜欢王耀庆的电视剧,所以接触了他的这本书《职人访谈录》。他也拍了一个文化纪录短片,同步记录了9位艺术家的创意人生。这其实是王耀庆和9位艺术家之间的谈话,围绕着事业、生活、艺术等方面,这些影视、戏剧、舞蹈等艺术界的大咖,畅所其谈。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把一件事做到了极致,他们的经历和理念,相信对你也会有所启发。

耀庆职人访谈录

8.9

王耀庆 等 / 2019 /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耀庆,祖籍山东,生于台北,是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院影像传播系毕业,目前的职业是演员,从事舞蹈,电视电影表演。

我很喜欢书中的一段话:

我们在职场中,提倡匠人精神,其实就是鼓励做一行,爱一行,把自己手头的事发挥到极致。很多人可能说,我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所以我没办法用心投入、全力以赴,如果是我喜欢的事,我也一定会努力做得更好。但很多时候“不厌其烦的重复,这才是生活。”

这是对后辈的职责,同时也是9位大家的自我实现。创建了云门剧场的林怀民先生,他获得了有“现代舞诺贝尔奖”之称的“美国舞蹈节终身成就奖”。

就像书中对怀民先生的第一句介绍:“林怀民老师的影响力,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用45年的时间,带领云门舞集在全世界的舞台上舞蹈,并成为世界一流的现代舞团。你可能会想,他们的舞蹈理念,编舞灵感,以及恋舞体验是怎么样的呢?从对话中我们了解到:怀民先生对舞蹈是倾注了无限心思的。舞蹈的呈现是舞台上的人用身体在跟观众的心灵对话,道是声无言,却是动作有言。怀民先生就是这样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装进舞蹈的动作里,在舞蹈带给人美的感受时,也给人一些生活的感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舞者除了练习,对动作是着迷的,舞者对动作的饥渴,是他们内在的创造欲,这使得舞台上的灵感生生不息。

焦元博,是古典音乐推广人、乐评人。也是大英图书馆爱迪生研究员,伦敦国王学院音乐学博士。获得金钟奖最佳非流行音乐节目奖等。

他是一个活的很慢的人,他把大部分时间都投注到他感兴趣的事情上面。听到这句话,可能很多人开始羡慕了:我也想把自己的时间都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里,我也想做自己喜欢的事。但事实上,我们总是容易分心,现实的诱惑太多,分叉路太多,我们总是容易忘记最初的出发点。焦元博是一个不忘初心的人,他在很早就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会奋力去追求。他的时间都在他的作品里,可见他的坚持和努力,任何自己想要的都要经历一个坚持的阶段才能产生质的飞跃。

成功的人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是有它的道理的,读一读这本《职人访谈录》,你或许就能从这些牛人的谈话里,找到自己生活的灵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