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活色严复的读后感大全

活色严复的读后感大全

《活色严复》是一本由陈美者著作,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页数:1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活色严复》读后感(一):第一次读懂了遗老遗少

严复于我,向来只是历史书上的寥寥几句定论。我们看历史人物,信奉盖棺定论,又最痛恨晚节不保。而这本书让我第一次走近这些遗老遗少,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平视他们。严复或是郑孝胥都是有污点的历史人物,无论是位列复辟筹安会之列还是出任伪装满洲国总理大臣,如今看来都是为人所不齿的行为。林纾也好不到哪里去,每年远赴光绪帝墓前只为一次长哭,我们完全可以很有历史优越感的嘲笑他。然而,你有没有想过,这些遗老遗少们,也曾是热血少年、奋勇中年,他们只是被困在大清这个精神上的原生家庭里,终不得解脱。中国文人自古以来有“明知不可而为之”的传统,他们只是作了当时当下自己认为的对国家最好的选择而已,谁又能保证自己始终看得清历史潮流始终能顺流而下呢?你可以嘲笑他们的行为,但不能嘲笑他们的初心。没有一次又一次的试错,何来今日?

《活色严复》读后感(二):“活”着的严复——读陈美者《活色严复》

看完一本书后,再回过头去一再品味书名,这多少算不上是典型的文学现象,毕竟如果对一个味同嚼蜡的书名进行回顾,则是一种机械的、自限的行为。但陈美者的《活色严复》却让我品咂,如是者再三,原因就在于它以简短的词汇蕴含了丰富的内涵。

我一直注意的是“活”字。它看似寻常,但欲深入了解陈美者笔下的严复,则需深察之。仔细揣摩它,便可从中见到本书在呈现严复这个人物的性格、形象等方面的精髓。

何谓“活”?文学史上几多经典作品,无不昭示着一个道理:文本所刻画的人物之所以“活”,乃在于他的动态变化。他生活在世界上,感受世界,奔波于世界,更深刻的是世界的芜杂与丰富让他的心灵不断变化,甚至走向矛盾的深处。他就以此成为一个“活”的人,此“活”是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动作、行动,亦是他心灵的动态。当然,前者最可能的是他“狭小”的个人日常世界,而后者的伟力在于人在时代、思潮等面前的内心世界的波动。只有一再地行动,一再地波动,才能见出人物的“活”。陈美者的《活色严复》就在于揭示了严复的“活”。其主要因由在于“不如意”,即严复的“活”正隐含于此。这方面,我们可以看看评论家曾念长专门为本书写的《写作与同情》这篇文章,他很到位地指出了这个基本问题,大胆地写道:“西学第一人还在,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还在,袁世凯的幕僚也还在,但美者将有着这些身份的严复来回到人间烟火中来,让他在柴米油盐中奔波着,在家国动荡中煎熬着。”正是在这些撕裂的日常生活、政治生活中,严复成了一个“活”的人,一个奔波、煎熬的人。

但一个人“活”着,并不仅在于他的身体劳累等,更在于他的心灵运动。心灵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正是强烈的精神面貌反过来昭示着一个人确实“活”着。陈美者深刻地写出了严复的心灵运动。比如,严复对后世的重大影响便是他翻译的那些著作。然而,对这一成就,严复自己如何看待呢?陈美者就写出了他的复杂心理:“在外人看来,作为一代翻译家、思想家,严复的人生当然算是成功的,可严复对于自己毕生经营的翻译与学术,有着一种难以细说的复杂心情。他对儿子说:‘有志之士,须以济世立业为务,不宜溺于文字,玩物丧志。’又有诗句道:‘文章一小技,旧戒丧志玩。’”这明显是一种心理的错位。但在这一错位的巨大断裂中,我们才窥见了严复的心灵活动,才知道他的所思所想。我们感知到一个不依寻常规定的人,看到了严复心灵里“求而不达”的丰富的痛苦。也正因为此,严复“活”着的、深刻的矛盾才显露无疑。

其实,严复是一个言说不尽的对象,陈美者的这部书只是这个对象世界里漏出来的一道光。这光可能还会令人诧异、不习惯,但它终究实在,更展现了艺术的魅力。我们从中感受到一个“活”的严复,活生生、活灵活现。陈美者用文学的方法写出了不一样的严复。

《活色严复》读后感(三):在挫败感中燃烧 (by 万小英)

读《活色严复》,让我想起现在一个网络流行词:“丧燃”。意思是面对生活的沮丧,努力燃烧着。陈美者笔下的严复倒有些“燃丧”的意味,因为其“燃”的一面,几乎成为一种常识,但是你见过“丧”的严复吗?《活色严复》陡然让我们发现,为世人所崇拜的严复原来一生都在被挫败感折磨着。

对福州人来说,严复再熟悉不过了。他是福州的骄傲,是福州精神的一种代表,是福州文化的一种体现。他是近代启蒙思想家,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曾担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京师大学堂附设译书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监督、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纂;翻译有《天演论》等,系统地将西方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逻辑学等介绍到中国,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郎官巷严复故居中的雕像

这些都是严复生命中的“燃点”,是世人眼中荣耀的生命段落,但《活色严复》似乎有意跳过这些,笔墨重在严复的诸多不顺与“心结”:对科举的执着,对生计的经营,对为国所用的渴望,对老病的悲凉等等。

严复是矛盾的、深邃的,人生经历复杂、跌宕。他受过西式教育,也翻译引进西学,但骨子里还是传统的士大夫,对自己没能金榜题名一事无法释怀;他提倡西学,但晚年意兴阑珊手捧的依旧是《庄子》;他的翻译作品是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经典,但他个人对君主制寄予厚望;他也排斥新式的自由婚姻制度,其女儿遗憾地孤独一生……

在清末新旧更替的时代,似乎总有选择题,往这边还是往那边。但其实,人往往只有一种机会,那就是被自身个性与认识牵着走,而严复走着走着,往往就会走过头。严复成于时代,也沮于时代;成于自身的追求,也沮于自身的局限。

在翻译《天演论》的时候,严复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归纳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开创性地将生物进化论拓展到社会进化论,对中国近代社会启蒙起到非同寻常的指导作用。对严复来讲,也存在着怎么“竞择”,怎样“适存”的问题。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有些颓丧,觉得自己对社会已是“无用之人”。他大概也被自己创造的“口号”打击了吧。

《天演论》

陈美者敏锐地捕捉到严复的内心感受。颓丧与振奋,于人生不过是寻常。只不过对那些了不起的人物,我们常常将目光聚焦其闪亮之处。陈美者以一个年轻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将严复的“黯淡”之面照亮出来。这样的严复,反而让我们觉得亲近。

《活色严复》行文笔调理性,架构逻辑具匠心,以阳岐、马尾、郎官巷三个地理坐标作为观测点讲述严复丰富的生命世界。这部作品的价值不仅仅是写了严复,而是通过严复,写出了人生的许多真相——思想与现实总是有着巨大的裂缝;心里捂着的一个个“结”堪不破,如何安身立命;自己感受的人生和他人感受你的人生何其不同——这些说的是严复,何尝不是说芸芸众生?可以说,只有六万字左右的《活色严复》是本小书,但不失厚重内涵。

我与美者有一面之缘。当时一起边走边聊,我们各撑伞走过一段小街。我的伞一直是张着的,但是美者每次走到树或屋的阴影处时,都会将伞收起,走两步有太阳,又张开,如此反复,几乎是无意识的动作。真是可爱的人!也终于有些理解,她能打磨出《活色严复》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是这般严谨耐心之人。

《活色严复》作者陈美者在郎官巷

# 该文原载《福州日报》9月16日第6版。

《活色严复》读后感(四):“孰谓冥冥中无鬼神哉”:严复在郎官巷的最后一个十二月

《活色严复》一书,以福州阳歧、马尾和三坊七巷三个地理坐标为观测点,书写严复的不同侧面。位于“三坊七巷”中郎官巷的严复故居,是当时福建省督军兼省长李厚基为严复购置的。严复于1920年底回到福州,居住在这里,直至1921年病逝。严复于此居住的时间不长,但这里是他落叶归根的地方。本文选自《活色严复》,作者陈美者,曾刊发于“澎湃·翻书党" 。

严复自幼读私塾,深受传统文化浸润,虽精通西学,骨子里还是一位传统士大夫。当社会进程风云多变、国家前途不明朗时,他为家国命运担忧,自恨年老无用,只能求诸神灵。他对《周易》颇有造诣,精通卜卦之术。1911年2月到9月之间,正值动荡之时,严复频频占卜,占财、占婚、占升官、占外出贸易、占临产吉凶等。在极为脆弱无助之时,严复俨然以卜卦作为人生指导。随着际遇的改变,严复职场得意,受到袁世凯的重用,此后日记中就不再提及占卜。1918年后,严复年老衰病,身心疲敝,他又笃信起扶乩之事来。

郎官巷 严复故居

1918年4月10日,《时报》刊登了上海灵学会出版的期刊《灵学丛志》的广告,其中竟有严复对上海灵学会的支持。上海灵学会的组织者俞复与严复相熟,《灵学丛志》的第一、二期都有寄给严复。严复很感谢,第二期十本收到后,除自留一册外,将其他九册分送身边朋友。严复的态度是认真的,不仅阅读这份杂志,还与至交谈论。1918年4月29日,郑孝胥在日记中写道:“得严又陵书,极持灵魂不死之说,于余所谓‘无知之灵变而不灭,有知之灵逝而不留’者犹未了解也。”相对于郑孝胥不冷不热的口气,陈宝琛的反应热烈多了,还把自己1887年在福州鼓山的扶乩活动,详细告诉了严复:

当年陈宝琛赋闲在闽,为遣兴,在鼓山灵源洞下建听水斋,方便游山玩水后在山上留宿。在听水斋中,他曾连续两个深夜和同行的几位诗人一起扶乩,主要问“光绪十五年以后国事”。

深夜、山洞、玄诗……这些元素,让“丁亥六月山居之事”充满灵异气氛。严复听后大为惊服,觉得很是灵验,“孰谓冥冥中无鬼神哉”,连忙又把这件事告诉了俞复。

陈宝琛、严复的共同好友林纾也曾说到扶乩这件事。林纾是个浪漫文人,他在《畏庐琐记》中记下自己读到或听到的各种奇怪、有趣的事,其中不乏神怪之事,比如《为鬼梳头》《为鬼拍照》等。但他写下这些,主要还是出于一种小说家的猎奇心理,觉得好玩。对于扶乩,林纾的态度显然有别于陈、严二位。在《许由父》篇中,林纾写道:“有轻薄子,自言能调乩仙,下笔成诗,颇有佳者。有许姓少年,颇知其谬,往往举古事难之,乩不能答。”林纾还对乩仙所提之问,进行一番考证解答,颇有戏谑之味。

严复所在的时代,会笃信扶乩的读书人,一般还有以下共同行为特征:写古体诗、抽大烟、纳妾、采用干支纪年,并对帝制怀有眷恋,在转型时代,无所适从,焦虑惶恐,不知如何安放身心。

严复墓地

1920年12月24日,严复派三子严琥到老家阳岐尚书庙请丹。第二天,严琥回到郎官巷,为父亲带回三道符。这是在尚书庙扶乩时,降仙罗真人所赐的。严复服下这三道符后,情绪略有些激动,一口气写了四首诗,其一为:

权利纷争事总非,乱来十见日周围。 天公应惜炎黄尽,何日人间有六飞。

六飞是古代皇帝的车驾。当晚,他睡眠很差,哮喘得厉害。

这是严复在郎官巷度过的最后一个十二月。

《活色严复》

《活色严复》读后感(五):在字里行间苏醒过来(by 张家鸿)

陈美者的《活色严复》是一册厚重的小书。小书之“小”指的是篇幅与体量,整本书不足七万字。厚重之“重”在于它是作者全情投入的心血之作,并非操刀于纸面上的雕虫小技。严复难写,因为他所处的是新旧交替的时代,也因为他自己是个贯通中西的人物。要把一个复杂的个体置放于风云变幻的大时代中进行考量、省视、探究,进而品咂出其精气神,实非易事。基于此,《活色严复》对陈美者或是别的有野心的写作者来讲,都是一次极具难度的写作。传记写作的难度,不在于走传主走过的路、读传主写的译的著作,而在于如何走进传主的心里,触摸他的脉搏,聆听他的心跳,感受他交集百感与杂陈五味。

读过《活色严复》,我印象最深的是严复的科考经历。如果说严复的一生有缺憾的话,科举的屡战屡败当是其中之一。即便是在1880年被李鸿章调至天津水师学堂任职之后,他依然于1885年回闽参加科考,虽然结果还是名落孙山。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足可见其勇气与毅力。然而,其心中的痛楚与挣扎也是不难想见的。更有意思的是, 1910年严复受到朝廷恩赏被授予“文科进士”。次年,辛亥革命枪声响起,授予他进士的这个朝廷画上句号。对一生汲汲于功名的严复来讲,这样的履历与结果岂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道明?只见陈美者写道:“对严复来说,心中的某些东西也被击溃了。清廷授予他的这个名分,亦成了一个遥远而伤心的念想。”我也是从这句话起开始认定,陈美者笔下的严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否则“活色”二字从何而来?

阳岐河上的午桥

他疼爱外甥女何纫兰,视如己出,一会儿担心她身体不好,一会儿又期望她有所进步。他对杨度的为人深恶痛绝,斥其首鼠两端,筹安会开会、请愿等事情他均未参加。他既看好袁世凯又反感袁世凯,因此常处于左右徘徊的境地之中。他晚年一直在为返回故乡还是定居北方而犹豫不决,左右摇摆。他年轻时用心于西学引荐,晚年才忽然意识到孔孟之道是最好的矿藏。他和郑孝胥的友情跨越几十年,有分有合,有喜有悲,有亲密有隔阂。这是我品读的第一本关于严复的传记,却觉得好像严复尚在人间。有一股温热的气息从字里行间传递出来。

放眼严复生平,最意味深长的莫过于他用力最深的执教鞭与走仕途令他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时常心生无奈、沉痛、悲愤;反倒是主业之余的翻译成全了自己的青史留名。比如,翻译家严复之影响力岂是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可以相提并论的?因此,把主要笔墨置于何处,便成了摆在作者面前的问题。陈美者并没有对他“翻译家”的身份大写特写,而是把他的翻译及其作品视为必要且合理的人生要素,进行冷静平和的叙述,还原其具体的心境与处境。

更为难得的是,这册小书写的不止是一个严复,写出的还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中法马尾海战中,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战斗中福建海军全军覆没,船政二十多年积攒起的家当毁于一旦。在铺垫过这样的背景之后,再请严复登场亮相,就让传主有了发声的可能。比如他反对求和,因为求和会让本就伤了国本的中国雪上加霜。比如他认为国家平时不留意真正有能力的人才,一旦发生战事,则必定无人可用。最有见地的莫过于他认为“所可悲者,民智之已下,民德之已衰,与民气之困耳。”以此为基础,作者进一步诠释道“如果人心涣散,大力练兵购船又有何用?”由此可见,严复对战争的失利的表层及深层原因的分析不可谓不独到深刻。李鸿章、袁世凯、吴汝纶、林纾、郑孝胥等诸多晚清重要人物,均在书中有多少不一、轻重不等的登场。即便是简单的几个镜头,也能起到有力支撑起传主的作用。

即便如此,我深知“活色”二字是陈美者的自我冀望。她心中所期盼的,笔下依然力有未逮。正如她自己所说:“我掉进了时空隧道,固执,幼稚,野心勃勃,想要用细小的碎片描摹一段历史,还原出一个人物的活色。”正因为如此,她与严复的心灵对话并不因这本书写作的终止而画上句号。在现世的繁忙之中,能够走近一个历史人物,走进一颗特殊的心灵,无疑将是持续一生的重要命题。

严复晚年主持修建的尚书祖庙

为历史人物撰写传记,最怕的是作者持有后来人的居高临下。居高临下者主要在于占据道德制高点之后的惯性批判。这样的批判难免让笔触拐弯、让传主变形,甚至让传主成为作者可以随意涂鸦、捏造、篡改的人物形象。当读者明显感到随意的臆想与虚构多过基于文献资料的探究与考证,传记已不是传记。此外,传记写作还忌讳隔靴搔痒,沦为由时间串连起的材料堆砌和累积。如此一来,则文字是疏离的、文本是拼凑的、传主是僵死的、灵魂是虚无的。很显然,《活色严复》没有居高临下也不是隔靴搔痒。一册传记倘能在读者心中树立起一个真实的传主,是足以令作者欣喜甚至自豪的。真实,既是传记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让传主在书里倾吐心声从而打动读者,让读者与传主之间如面谈,这便是“真实”。真实与否并无具体的衡量标准,如果有就看其是否能够真正打动读者。

迎风站在马头江岸走过细长曲折的郎官巷,读过严复翻译的西学著作,琢磨过严复人生的种种际遇,并把这些与传主有关的点点滴滴,存放于心中经过多年的发酵、提炼、结晶,陈美者才让沉寂于历史深处、安躺于故纸堆中的严复,在字里行间苏醒过来,进而传递出低沉的慨叹、肆意的笑声、隐约可感的哀伤、清晰可见的壮志。陈美者的文字自有一种引力,把读者拉扯住专心地听她讲故事。这种引力不是似有若无的,几可算是强烈的存在,让人有置身现场的灼热感,离开时产生明显的若有所失之感。正因为如此,我才把《活色严复》读得很慢很慢,一天读一节或两节,竟也把它读了许多个日子。如此,我才把一册小书读出很重很重的感觉,并因此而私心里想推荐给更多读者。

尚书祖庙楹联上的严复印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