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帝国的迷津》经典读后感有感

《帝国的迷津》经典读后感有感

《帝国的迷津》是一本由赵柏田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76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帝国的迷津》读后感(一):书生误国,清流贻祸

事实上,晚晴是继晚明之后,我最喜欢的历史时期,对于两段同样激烈碰撞的时代,常常只是惋惜,与其是说这是帝国的迷津,不如说儒家学说的迷津,儒家的道德至上,虽然辅助了帝国政权的稳固,却也对帝国政权的求变产生了巨大的阻碍。特别是儒家思想体系下对公共与私人界限的混淆,不仅将公共权力寄托于不切实际的自我道德约束,也造成了私人道德与人性的冲突,而按我的理解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实际上就是对这种矛盾所做的一种调和,却没有解决问题根源,最终造成了个人和国家的悲剧,实在是可悲可叹!

对书中有一处印象较为深刻,严复先生在翻译约翰穆勒的《论自由》时,在交付商务印书馆出版时,将书名改为了《群己权界论》,真乃是神来之笔,虽然比较拗口,却也点出了问题的实质,实在佩服!

《帝国的迷津》读后感(二):有看过的来说说,不知道是不是我看错

我看了以后有点失望,可能看到先前学者们的推荐便有点期望过高了。

我把失望归结于:名不副实和不大不小的尴尬。

写王韬的题目为“先觉者悲歌”,但是如果我不知道王韬是谁做过什么,整篇下来好像只是写了一个文人的放荡八卦,“先觉者”这个身份定位是模糊不当的。如果 是要把历史人物还原到人性和爱欲的层面,那我想问问然后是要干吗?另一篇题为“两生花——碎片拼接的大历史中的小人物命运”,那么,主角是那小人物吧?但是大部分篇幅还是在写康大人物,还突然引了不相干的电影的意像(两生花)。

写小历史的出发点也许是不错的,只是觉得一样的题材应该可以处理得更好才是。现在杂糅了散文、小说和历史书的笔法,目的却不明晰或布局不当,到底是要写大还是写小,有点不尴不尬。

《帝国的迷津》读后感(三):从边边角角品历史

这是一本误打误撞进入视野的书,打算看的时候我把作者当作了成为那位居于日本的华人史学家(名字实在记不得了),看到一半的时候才意识到赵柏田并非那人,然而书已经看了一半,并且看得也相当有味道,所以那种满心欢喜的感觉也没受到什么影响。

这样的书大多是可以不必煞有介事的去看的。就像明朝那些事儿一样,带着一种消费历史的心态便可信手一页页地翻下去了。书中讲了若干人,并且是用一种比较八卦的方式去讲的。每个人的官方人物介绍都放在了·文章篇幅的最后,把内容和官方人物一比较,才感觉到文章中的人才是那活生生的人。晚清明国的历史在我脑子里一直是一盘糊涂账,大约是西方进入中国的原因,登场的任务实在是多到不得了,各种牛人领着各种风骚在政治舞台上得得瑟瑟没完没了。书中写得人里,之前听过的也就林则徐,康有为,严复三人而已,剩下的究竟是阿猫还是阿狗我一概不知。哪怕是这三个人,我想除了名字以外我也算是一无所知的。

不过,现在我至少知道了,林则徐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不过后来又把眼睛给闭上了,康有为老婆不少,还算周游了世界。严复是个正儿八经的家伙,说出了梁、康误国的言论。只要把这些人的生活截取一小段来读一读,就能深刻的感受到历史教科书中的人那简直就被写成了屎,那些人做得一些屎事则变成了闪闪发光的人事。

赵柏田是个小说家,所以这些书写出来作为闲暇读物是可以称道的。但书中对于历史学家的提倡在我看来却不依旧报之以嗤之以鼻的态度。搞学术的总归还是得秉承学术的方式,压抑想象力是为了得到准确的学术数据(在历史学中就是事实),这是方法论的问题,而不是趣味和娱乐的问题。尚若历史学家都学会了小说家的那一套,赵先生是不是该忧虑自己口袋里的稿费了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