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棉花帝国》读后感摘抄

《棉花帝国》读后感摘抄

《棉花帝国》是一本由[美]斯文·贝克特著作,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18.00元,页数:5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棉花帝国》读后感(一):有趣的话题,但有两个瑕疵

首先,这本书讨论了一个有趣的话题,回顾以棉花为中心的产业如何从散点分散到全球化的时代,很好地展现资本主义和商业如何把所有人裹挟进全球化时代。作者的写作意图,恰好跟自己近期阅读兴趣相投。

不过,读着读着觉得有两个瑕疵:第一,作者有点啰嗦,某些地方把简单事情写得过于琐碎;第二,左派色彩略浓,如果不掺入这种情绪更完美。

《棉花帝国》读后感(二):第十三章重回全球南方

到1910年,中国工人的工资只有英国工人的10.8%,美国工人的6.1%,而中国工人的工作时间几乎是新英格兰工人的两倍——两者分别为5302小时和3000小时。更多地方都出现了这种低工资竞争,而且这影响深远。例如,到了20世纪20年代,来自捷克和俄国生产商的竞争被证明是对德国棉花产业的威胁。从长远来看,棉花制造业成了一场“竞相探底”的竞赛。

《棉花帝国》读后感(三):挺闷的一本书

学术界对这本书过誉了,论积累的资料确实很多,洋洋洒洒几百页,但整理的内容多,分析得少,而且没有透析本质,所以看起来挺累的,远不如糖与权力那本体量小很多的书,主要原因还是基本没有对资本主义吃人本质的批评,一路看下来,啥都是自然发生的,不过这也是西方著作的主流,淡化血腥掠夺的描写和分析,侧重把自己打造成劳动致富的典型。

《棉花帝国》读后感(四):内容涵盖面广、比较客观,值得一读。

当我翻看页数时了解到,只需要读到369页就能看完时心情是愉悦的,但没想到的是一面儿的字就有好多,而我也断断续续历时一个月,终于读完了这本书。

整本书是一部全球史写作的典范,作者斯文·贝克特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棉花为切入点,梳理并探讨了资本主义全球史的历时脉络和特点,涵盖面非常之广,这也导致我的笔记做的非常之多

《棉花帝国》读后感(五):评《棉花帝国》

由棉花引申而出的世界不平等之起源,可以说这本书由棉花经济回答了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几个问题:何为资本主义,工业最原始的起步点,资本运行的逻辑,市场规律下的用工关系,全球化是如何一步步从无到有,亚非拉又如何一步步被卷入全球化商品经济。经济类的书读起来总让人有一种紧迫感,人类仿佛从出生开始就背负着完成某项工作的使命。而全球历史更好的让我们看清这个复杂社会运作背后的逻辑,在保全自我的同时避免时代的局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