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晓迪》影评精选

《晓迪》影评精选

《晓迪》是一部由陈军米 / 高国执导,纪录片 / 短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晓迪》影评(一):所以所以,怎么样呢

学习里晓迪在整个过程中都是在笑 不知道在经历那些之后她是不是也已经麻木 看到她笑,觉得好心酸 她在性别扭转学校,写了200多封信 从墙里面,奋力扔出去 唯一带她出去的希望 没有人,只有教官捡到了 打了她一顿 狠狠地在她的前胸的骨头上 她说,回宿舍的路上 没有任何知觉了

《晓迪》影评(二):影评

纪录片的晓迪经历了不被家庭认同和社会接纳的痛苦,但她积极乐观的精神又是一种欣慰。我也是一位同性恋儿子的母亲,2016年儿子出柜,经历一年才走出痛苦,可每每看到这类题材的话题,不由自主会热泪盈眶。可看到孩子工作认真、勤奋,生活平安,又有心爱的人的陪伴。心里会默默告诉自已,只要儿子天天平安快乐就好。谢谢制片人和导演,让我更多的了解和理解他们,为你们点赞加油!!

《晓迪》影评(三):用平和表达抗争 | 《晓迪》影评

近些年,耽美文化和腐文化的流行,常常让我们误以为性少数群体已经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但其实市面上流行的这类文化并不代表性少数群体被社会接纳。 耽美文化和腐文化有着一个非常明显的弊病,许多作品虽然名义上写的是同性恋情,但是实际上还是是把性别异化了的“言情小说”。 大众接纳的是作品中轰轰烈烈的恋情,但是却忽视了新少数群体的所面对的生活上带来的困难,规避了性少数者所面对的社会压力。 平时,大家谈论的往往是CP、磕糖,却很少认真讨论性取向和性别认同这两个话题。 哪怕在《霸王别姬》这样标杆性的作品里,很多人看到的依旧还是动人和真挚的情感。而我们面对性少数群体时,需要思考的却远远不止这些。 在现实社会中,性少数者的生活很难那么一帆风顺。根据美国2017年的数据统计,性少数群体遭受侵害的概率是其他人的4倍,这就是现实。 这就是《晓迪》应该被大众看到的原因。 其实《晓迪》给我们讲述的是一个充满挣扎和抗争的故事,但是导演却用很平和的方式去给我们表达那些紧张、那些暴力、那些痛苦。 除了在讲述性少数者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外,我们还多多少少在影片中能找到一些我们自己的影子,比如说传统的中国家庭父母与孩子过于内敛的相处方式与沟通方式。 甚至,在我们的印象中,“网瘾学校”似乎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产物。但是现在他们依旧活生生存在着,有着庞大的市场,和源源不断的生源。 所以,这部纪录片它值得被看到,被讨论。

《晓迪》影评(四):It is not his fault

纪录片本身带来的情绪波动并不是很大,但之后的视频交流让人很压抑。

小迪,作为一个易性症者,在纪录片拍摄时,呈现的是一种虽然现实生活百般为难我,我依旧能够坚强乐观面对。她是善良中藏着一股韧性,愿意站出来,把自己曝光在充斥着偏见的大千世界中。

传统的观念下的易性症者被定义为不男不女,乱搞,艾滋病的根源,家里的耻辱。小迪因此被父母高价送去所谓的问题少年严管学校、武术学校进行一系列的“改造”,在屡次死里逃生返家后,又被各种迷信巫术反复折腾。在各种“扭转治疗”失败后,父母抛弃了他。

遭到家庭的背弃,社会的偏见,再加疫情无法出国做手术,小迪在现实面前败得一塌糊涂。这是他的错吗?上天赋予有男女差别的肉体,就一定得成为规定中的性别吗?有没有可能是流水线上出现了差错呢?

纪录片里的小迪对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她满脸笑意的讲述着自己的悲惨遭遇,试图从所谓的“学校”中出逃时,还不忘去解救里面的同学。他勇敢的向社会公开自己的秘密,努力引起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

可视频连线中的小迪却是另一番模样。社会打压下,她找不到工作,生活举步维艰,不得已自己做手术,反复手术,费用都靠患病的朋友救济。一切都是另外的模样。如果可以的话,我建议小米能够再记录一下她现在的情况,让大家看到随着时间的流逝小迪的现状。能够更着实的给予她帮助。

《晓迪》影评(五):反叛与憧憬——《晓迪》影评

初看《晓迪》这部纪录片,最大的感受是震惊,彷佛Culture Shock一样,置身于无法想象到的世界,既有的应对策略失效了,对于眼前的磨难束手无策。再次观看《晓迪》,会不断的发现主人公的力量,她彷佛英勇而有谋略的反叛者,冲破满是荆棘的藩篱,也一定要去到她的远方。

当然,这部片子可能讨论的是扭转治疗的荒唐和恐怖,它呈现了那些我从未了解过的细节,使“扭转治疗”这个词具有了名词理解之外具象化的痛苦影像,使我能够通过这样的媒介在不用接触当事人的情况下去感受社群里他人的苦难。

我会想,一个人怎么可以被这样对待?人真的难道不知道怎样才是对一个人好吗?当“跨性别者”这个词在家长的认知里与不堪、家庭蒙羞、错误道路相关联,当用人单位需要“正常”的员工,当网瘾学校相信“教化”可以用来谋利,一场对跨性别者的压迫就开始了。扭转治疗为这种行为的合理性发展了一套话语体系,在记录片中可以发现教官们是多么的言之凿凿、多么乐于用暴力确立自己的权威。在那里学生们彷佛被当作“物”来对待,被抹去了个体存在的独特性和意义,他们都被视为待规训的产品。

我对晓迪的经历感到深切的痛楚,而晓迪她有改变的勇气和机敏。她的每一次出逃和抗争、对同处境孩子的帮助、对社群的信赖,都使得她形象更加丰满,更像一个于平凡处发挥力量、于苦难中不屈抗争的Superheroine,像幻想系作品的正义角色,有着那种传奇般的际遇和强烈的使命感。

但她是真实存在的人物。

导演曾经问,这个片子是不是太悲了?

初看是这样,但我想了想觉得并没有。因为悲伤的后面是希望和力量,我依旧看见了人的可能性。扭转治疗这样的事情是不人道的,它动摇了我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相信,但是有另一些人来弥补了这种相信。导演对影片主人公的倾听和记录、展现和诠释,将其观察研究结果形象化表述,不仅是呈现了这一个人,更是对一个群体的关切表达、对亚文化被污名和排斥的回应。

我所期待的社会,是更加具有后现代精神的多元、解构、不评判、差异化表达。就像六色的彩虹旗,愿意宽容、承认和骄傲。导演或许已经让这样的期待被看到、让这样的社会被憧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