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国家宝藏·展演季》经典影评1000字

《国家宝藏·展演季》经典影评1000字

《国家宝藏·展演季》是一部由张国立执导,张国立 / 周深 / 尼格买提主演的一部真人秀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家宝藏·展演季》影评(一):短评字数限制350……

有好有坏吧,质量难以控制。 第一期第一个作品,千里江山图,《只此青绿·入画》片段非常棒,以人舞绘千里江山,创意极棒,有机会定要去看舞台剧支持一下。 第三期第一个舞蹈作品,美!第三件有句话不错“人生漫漫,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空”。 我们即是为过去的人活着,又是为将来的人活着的民族。先组以千万年光阴为代价,为我们积累起足够的智慧。而今天,如此多才华横溢,求知若渴的天文工作者们,遵循着先祖的步伐,将中国人探索宇宙的边界,不断的前推。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第四期第一个中央民族乐团《踏歌行》。 第五期第二个杂技好刺激惊险。文艺战线的老兵也有风花雪月,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如此铿锵,却又如此浪漫。 第六期唐代印象不止有辉煌,即“君见辉煌,我见苍凉”。第二个作品斯斯与帆的《哢春声》不错,这个组合全靠帆帆撑着……第三个作品阿兰唱的《你的心就是我的愿》非常大气,舞台特效极美。主要是阿兰结尾说藏族结婚没有彩礼的!!!

《国家宝藏·展演季》影评(二):国家宝藏·展演季

距离暑假沉迷国家宝藏已经过去四个月了,那时我还在中学,对大学的生活还全然不知,国家宝藏陪伴我度过了艰涩的备考年和暑假,如今终于再次营业了。是以旧文物的新面貌出现的,还在故宫展演,是不是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第一集。我最喜欢的是千里江山图,其次是聂耳小提琴,再其次是昭陵六骏,其实都不分上下,后劲十足。但是感觉到这一季不如以前的庄重,感觉偏娱乐了一些。

第三集,按时观看。这集不如第一集惊艳,但是很值得回味,尤其是纵目面具和天球仪。三星堆一直给我一种说不出的神秘感,虽然我没有亲眼见过,但我知道纵目面具非常庞大,它出现在那里就可以引发人的想象。重塑雕像的权利的乐曲混合了许多的元素,乍一听或许觉得很吵很乱,但是它把宇宙的神秘、荒凉、混乱都表达了出来,让我想起当年在科技馆球幕影院午休时空荡的影院里回荡的声音,仿佛自己置身于远古,不明觉厉。

谭维维的歌曲不得不说,词真的太棒了,值得记录下来。中国的神话里有很多,嫦娥、祝融、麒麟、悟空、北斗.......今人将宇宙飞船,手机芯片以他们的名字命名,这是后人对祖先的回应,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驾天马,观苍龙,金嵌珍珠,银镶天河,飞朱雀,载苍穹,神来神往九宫。日月掌灯,玄武刻骨,白虎念诵,天意写情书一封。起笔开天,留白瞳孔,星河盘旋,藏天真在眼中。天生你们,御光成风,紫薇红尘,一道还童,梦外是梦,起点巅峰,低头那诗的天空,一望已回九重。

日月掌灯,玄武刻骨 ,白虎念诵,天意写情书一封。起笔永恒,留白瞳孔,星河盘旋,仰望就是重逢。天生你们,御光成风,紫薇红尘,一道还童,梦外是梦,起点巅峰 ,低头那时的天空,一望已回九重;天生我们,御光成风,紫薇红尘,一道行空,梦外是梦,起点巅峰,低头那诗的星空,一望已回九重。

第四集。在学校的周六,用电脑看的,说实话与预期有一些差距。这期本来有我特别期待的彩绘散乐浮雕和京剧,但是浮雕的乐曲没有那么抓耳,方响的声音最好听,但几乎没听到。不过旧台词常听常新:只愿天下太平,众生平等,落入寻常百姓家。戏俑的展演特别像春晚,不过木偶戏确实很妙。结果是制盐砖最震撼,盐场号子一唱还真带劲。

第五集。止戈为武,这个解释真妙。刘迦的表演真不错,全能型舞者,看他跳舞有被帅到。展演季里涉及了很多舞剧,一下子勾起我的兴趣了。

杂技团的表演,借“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浓缩为风林火山,取兵法的内涵,以竹杠为载体,竹简上的文字便跃然眼前了。

最后西安交响乐团不愧是重磅炸弹,压轴登场。看到四闲倍感亲切,整个乐团配上合唱团,秦军军歌一响,简直血脉喷张啊!话不多说,去b站关注西交了。

第六集。一梦大唐。这个主题让我后悔没有按时追综!和第五集一连肝下来,简直是视听盛宴!这集请来了齐东方教授,他是北大的考古专家,听他说话真的好有感觉,而且他研究的是我在整个中国历史中最感兴趣的汉唐历史,以后有机会我要去往上上找找他的课,听他讲一讲唐朝历史。齐老师对于大唐的感觉是“君见辉煌,我见苍凉”,又看到一句弹幕写道:“历史的劲风吹过,留下满地苍凉”,太有感觉了。这一集的后两个创演太过于精彩,以至于第一场胡文阁的京剧竟然略显得没有那么耀眼,也有可能是因为《梨花开》太过于脍炙人口了,但是不得不说胡老师的扮相真的非常美。看完银香囊的创演我也对杨贵妃产生了一些兴趣,以后打算读一些书深入了解一下。

第二场斯斯与帆这个组合完全可以说让我眼前一亮。他们创作的歌曲非常清新,这在我所有听过的音乐当中都非常少见,唱出了那种“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过后的灵动的感觉,真是宝藏!立马就把那首歌找出来收藏了。最后阿兰用带有藏族元素的唱腔来表达对文成公主的致敬也非常出色。

第七集,国风运动,直接把奥运冠军或者世界冠军请来,我只能说太牌面了。

第八集,甲骨文,看海报的时候发现有萨顶顶特别期待,但其实看了正片之后没有那么惊艳。

第九集,国风童话,看之前没有特别关注推送,但是被惊艳到了,这一整集都特别治愈。第一部分贾湖骨笛的芭蕾舞真的很优美,不论是演员还是表演,而且我竟然有被磕到!第二部分的木偶戏,真的太妙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把操作师也带到台上来,而且一点违和感都没有的木偶戏。它的创意也非常好,用一些比较抽象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展现出来的东西却特别生动,非常精彩。另外月亮姐姐真的好可爱~

第十季,完结篇,前有黄河水,现有华夏土,整一个番外呼应,太妙了~

《国家宝藏·展演季》影评(三):专访《国家宝藏·展演季》主创团队:国宝宇宙,拔节生长!

“倏忽三载,《国家宝藏》越葱岭、蹈东海、凌长白、尽南沙,聚九州神器,溯华夏根流,今日初心未改,携手《国家宝藏》合作过的所有博物馆共同打造文物特展。”随着全新形态的衍生节目《国家宝藏·展演季》的播出,《国家宝藏》以线下文物特展为载体,在IP开发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在史无前例调动近30家博物馆资源、打造文物线下实体特展的背后,所依靠的是主创团队用近四年的时间用心经营节目IP以及长达一年的时间全力协调与精心筹备。对此,《国家宝藏》的创始人于蕾表示:“从《国家宝藏》诞生开始,线下展览就一直在我们的心里酝酿。它其实是与节目共生的概念,是《国家宝藏》IP最早、也最直接的衍生构想之一。今年,我们终于坚韧不拔地让它变为了现实。这也算是初心得偿吧。”

回归到常规的节目内容上,《国家宝藏·展演季》延续了节目过往的方法论,在内容打磨上极具匠心与耐心,在创作单个展演节目的耗时上是“没有最长,只有更长”。

在前期创作上,《天·眼》《新编盐场号子》以及童谣《谁说瓷母不可能》等为节目定制的创演作品,都需要一到两个月的时间进行前期的策划与彩排,甚至有歌曲前后修改出了28个版本,一直改到没有时间再改的那一刻。

在棚内录制中,《国家宝藏·展演季》全程运用XR技术、力求再次在“文艺+科技”的视觉呈现上实现行业引领,也因此短短几分钟的节目现场拍摄往往都是四、五个小时起,《风林火山》仅走台就用了将近9个小时;负责《威凤吟》的视觉团队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进行前期测试,才在XR技术中实现一镜到底的可能。

毫不夸张地说,《国家宝藏·展演季》节目里每个精彩瞬间,都离不开主创团队用尽200%的努力来精心打磨。在此,本文从主创团队的视角出发,以文字的形式来解剖《国家宝藏·展演季》在节目内容上的破题思路以及“国家宝藏”朝着IP宇宙进化的强大趋势。

在内容层面,为特展而生的《国家宝藏·展演季》首要破的是节目的底层逻辑。的确,展演季并没有像常规的节目那样相对理性地去介绍文物的前世今生,而是邀请嘉宾从三季81件国宝中选择一件国宝进行文艺创演,“揭榜挂帅”。

最终,来自各方的创作者们要抓住国宝身上激发创作冲动的文化认知,用不同形式的文艺作品来呈现国宝的血脉精魂,并讲述他们与国宝结缘、进行艺术创作背后的故事,在内容层面降低知识浓度、提升情感浓度,故而感性是展演季的内容底色,这也为主题的划分指明了方向。

在节目策划之初,主创团队从所列的数十个主题中选定9个,既要兼顾到三季以来合作的25家博物馆,每家博物馆都至少有一件文物在展演季里出现;也要“三点成面”式的主题输出,每一个主题经由三件国宝以及相关展演节目进行诠释,从而呈现出中华文明的各个切面。

具体来看,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出游五千载归来仍似少年”的价值观相呼应,从81件国宝中选定了3件与18岁少年相关的国宝,便有了“少年十八岁”的主题;基于既有嘉宾资源的有机整合,饰演过纪晓岚的001号讲解员张国立,遇上饰演过和珅、且早在第一季就合作过的王刚,一起来聊聊乾隆再合适不过了,便有了“乾隆乾隆”的主题。

单期主题的确立,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展演季而全新加盟《国家宝藏》团队的总导演顾志刚深有感触地说:“拟定主题,是一个非常难的统筹过程,《国家宝藏》团队的集体战斗力也体现在这里。上上下下的小伙伴经过好几个月的商量,来来回回的协调,直到最终找到能够达成集体共识的在主题表达、文艺表演、人物搭配上的最优解。”

围绕着不同的单期主题,《国家宝藏·展演季》在内容创作的审美上自我升级,在邀请27组审美在线的展演者的基础上,主创团队通过视觉、音乐、舞美等维度的协同发力,探索前沿科技对于综艺视觉的赋能,最终在观众群体间引发了不错的反响,#这波央视的审美在大气层#这一话题引发了热议。

节目审美的升级与定调得益于主创团队事无巨细的匠心制作。一方面,源于展演节目内容本身的高级审美,重塑雕像的权利以一首《天·眼》将脉冲星的声音加入音乐,将人类发展史谱进乐曲,宇宙的理性和人类的感性完美地融在了一起,完成了宇宙大合奏;

另一方面,源自节目氛围感的创新营造。以随想曲《致敬聂耳先生》为例,在表演的最后,小提琴的复制品安安静静地放在舞台上,通过灯光效果呈现出小提琴的呼吸感,随之响起了国歌的一段旋律,拉满了致敬的氛围感,成功做到了以洗尽铅华、大道至简的方式来抓住人心。“创作过程中一度有点儿担心这个节目会不会曲高和寡。播后看弹幕,发现想法和设计都得到了网友的支持和感动,说明我们还是做对了。”执行总导演毕波说。

此外,《国家宝藏·展演季》将XR技术全面运用到节目中,让创作的想象力得到了无限延展,视觉效果全面升级,亦是节目审美升级的重要表现。实现这一目标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视觉团队的创作难度无限扩大。“视觉呈现是我们《国家宝藏》最重要的IP特色之一,每一季节目都在努力有新看点,此次选择全程运用XR技术,需要探索和磨合的工作量,真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视觉导演江宇昊说,“我们基本上没有时间睡觉。”

对于主创团队而言,难点主要在相互影响的灯光呈现、XR呈现中做取舍与平衡。以差点让灯光老师和视觉老师“打”起来的《五星出东方》舞剧的片段为例,视觉组希望用XR技术沉浸式营造沙漠的场景氛围,并随着舞者队形的变化、情绪的变化,进而带来场景的变化;而灯光组则认为如此美妙的舞蹈,一定要用灯光来塑造人物形象和队形,视觉背景明暗要拉开,做出纵深便于灯光塑造阴影和层次。

最终,主创团队拿着节目小样,一点点分析,从中裁决,最终做到既有沙漠的视觉奇观,又有灯光氛围的铺设,在突出了人物、呈现舞蹈本身美感的同时,也展现了文物的细节和魅力,这亦是节目审美在大气层的一大标志。

从感性的内容逻辑到多元化、年轻态的主题选择,再到节目审美向大气层升级,无不释放出为特展而生的《展演季》脱胎于国家宝藏这一IP,但不拘泥于内容的桎梏,在内容创作上有极大的创新空间,为内容的多元化输出埋下了伏笔。

除了每期展出三件国宝,围绕国宝创作的文艺表演亦是一大重点。背靠这一需求,主创团队一面会深入思考很长时间,一面会在与各种各样的人聊天中吸收新鲜的意见,甚至看到了自己都不曾想过的艺术形式,从而激活创作灵感,最终提出了探索“文化+X”的通用公式。

从“文化+舞蹈”《只此青绿》到“文化+歌曲”的《威凤吟》,从“文化+音乐剧”《沧海离枝》到“文化+先锋音乐”《天 眼》,从“文化+国乐”的《踏歌行》,到“文化+杂技”的《风林火山》,从“文化+交响乐”的《秦军军歌》到“文化+戏曲”的《戏梦乐园》,可以看出,此次展演节目以国宝为核心,不设限的X元素有着各种可能性。

在“文化+X”的创作公式背后,节目组开发展演节目的方式不尽相同,其中,有少部分展演作品是源自于现有的文艺作品。据悉,受了《国家宝藏》往季节目的启发和影响,北京演艺集团推出了《五星出东方》舞剧、东方演艺集团根据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创作了《只此青绿》的舞蹈诗剧,这些作品与此次展演季的节目逻辑不谋而和,最终都成功地进入到了节目中,并产生了不错的反响。

更多的还是依靠张榜招贤,主创团队和嘉宾一起定制展演节目,在具体方式上亦各有千秋。或是寻找嘉宾与国宝之间的共性,文艺兵出身的舞者刘迦一直非常关注《国家宝藏》,也对部队有着非常深的感情,最终选择了《国家宝藏》的原创音乐《天马来》,以载歌载舞的形式将他内心对铜奔马、战士们的理解表达得淋漓尽致。

或是在反复碰撞中进行二创,像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风林火山》以及《新编盐场号子》等节目均是典型的代表。以《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汉简为创演国宝的展演节目《风林火山》起初是发现战杂所在排的军旅题材杂技剧中选中了带有《孙子兵法》相关的段落,在分享国宝的相关资料后,双方一起碰撞出了“风林火山”的概念,外加战杂的特色是抖杠,最终以竹杠类比竹简的方式让节目实现了点题;而《新编盐场号子》则是将传承下来的盐场号子重新结构组合,并配上相匹配的动作,让观众直观地了解了人工制盐的全过程。

此外,主创团队也会根据想要的表演形式去主动寻求合作对象。在节目创作的中后期,主创团队将目光瞄向了芭蕾舞蹈。在展演季选中的国宝中,有一支用鹤的翅骨所做的贾湖骨笛,巧合的是中央芭蕾舞团曾以东方的语汇、舞蹈语汇、芭蕾语汇创作出了中国特色的《鹤魂》。以鹤为媒,主创团队与中央芭蕾舞团同样是一拍即合,围绕贾假湖骨笛这一国宝,专门定制了一个舞蹈童话。

随着节目的播出,各方评论纷至沓来。现场执行导演王晅怡说印象最深的是《风林火山》,播出后,中部战区等官方军事账号第一时间推送、转发,表达了对节目的肯定;火箭军文工团的领导、武警文工团、西安消防和各大部队的朋友们也都发来反馈,说“这个节目把杂技、军旅和国宝融合在一起,是一件特别特别让人打开思维并且有意义的事情”;还有广大观众的热评,网友说:“没想到这年头竟然被一个杂技节目整破防了。”

“能够得到这样多方面的认可,我们很开心、很有成就感,觉得确实还是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王晅怡的感受,正是主创团队共同的心声。

一系列展演作品频繁出圈,只是《国家宝藏·展演季》别致的序幕,由国家文物局作为指导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故宫博物院共同主办、联合三季以来的近30家博物馆共同参与的文物特展,才是《国家宝藏》IP宇宙下2021年末的压轴大戏。

早在第一季,就有网友期盼节目同名线下展览能够落地。“我们一直有要实实在在为大家做成这件事儿的心愿。”项目总统筹周晓敏说。的确,《国家宝藏·展演季》为了向广大观众兑现承诺,将三季以来所有的博物馆、文博界的资源集结在一起,在线下举办了一场实体的文物特展,之于文博界、文化综艺界均是盛会级别的存在。

作为主办方之一,故宫博物院的故宫文物管理处、器物部、展览部等部门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操办这场线下文物特展,经过了复杂的沟通和筹备,目前与各大博物馆的合作渐入佳境。“调动如此之多的镇馆之宝,原本看起来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故宫的策展团队也很担心后续执行落实的难度。但我们和各个博物馆一对接,大家对此次特展热情高涨、一呼百应!这让我们团队的小伙伴都非常温暖欣慰,这种拥戴是《国家宝藏》无与伦比的IP价值,我们也深深地觉得自己就是博物馆界的特殊一员。”特展统筹周宇辰说。

故宫箭亭广场《国家宝藏》第二季视觉艺术文物特展“九州幻方”

除了故宫博物院和各大博物馆,在筹备过程中,国家文物局作为指导单位,给予了《国家宝藏》一如既往的支持。除了参与展览大纲的指导和制定,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同时帮助协调和调动全国多家一级、省市级博物馆的文物参与特展,还给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金瑞国说:“我们一定要对得起这些远道而来的国宝们,对得起来看展的观众,这次展览必须要做好。”这番话,提振了整个主创团队要办好特展的信心,也让读娱君不禁更为期待大展拉开序幕的一刻。

四年前,《国家宝藏》的横空出世,在综艺行业掀起了一阵文博热,这股热度延续至今。就在《国家宝藏·展演季》播出期间,涌现出一批全新形态的传统文化节目,这也释放出文化综艺内卷加剧的信号,“综N代”国家宝藏如何突围、节目IP如何开发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对于《国家宝藏》团队的领头人于蕾来说,文化综艺内卷这一话题早已是近年反复被问起、一直被谈及的“老问题”了,她的答案似乎也一如既往,“让文博和历史,能够活起来、又火起来,是我们的初心,也是这个大时代的需求和召唤。作为传媒工作者和文艺创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用我们的努力去让有价值的内容焕发出这个时代的光彩。如今大家都看到了文博和历史文化的价值,都纷纷投身这片浩瀚蓝海,这是《国家宝藏》整个团队的初心得偿,我们其实挺欣慰的。”

主创团队原本的初衷是希望通过以综艺节目的形式让文博和博物馆能够活起来,《国家宝藏》这样创新形态节目的出现,让业界意识到了文博资源的价值,吸引更多的人来投入生产新的内容,从而盘活了文化综艺领域,形成了积极正向的引领。当然,面对同类节目的扎堆而出,主创团队也会有压力,消解压力的唯一办法就是在内容创作上不断地创新升级,从而推动着《国家宝藏》这一IP不断地向前发展。

回归到《国家宝藏》本身,确实是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多重优势,才能够成就的现象级IP。正如于蕾所说,“首先感谢祖先给我们留下这样一片积累了五千年的蓝海;其次我们赶上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天时,这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和责任;立足总台这个国家级的媒体旗舰,自带引领文化表达的使命和能力,这是地利;加上我们整个团队的团结一心、排除万难的努力,这是人和;这一切合二为一,才成就了《国家宝藏》这个被大家称为‘YYDS’的IP。”

当前,开发IP宇宙是全球范围内传媒行业的大潮流。对于“国家宝藏”这一IP,早在第二季时,主创团队便有相关的想法,也做了一些创新尝试。

从视频节目到音频节目,从数字化的展览到线下的展陈空间,《国家宝藏》这一IP的潜能正在逐步开发中,既延续了IP之于文博的初心,也有围绕主题量身定制的创新,可见,“国家宝藏”这一IP在主题深度与内容广度上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不仅能够持续在文博领域深耕,还能在内容形式上不断拓展,这让节目的打开方式有更多的可能,对于“综N代”这一命题也有着更多的解法。

此外,还有外部的影视IP发出了深度合作的意向。对此,于蕾表示:“我们非常珍爱《国家宝藏》,因此也希望这个IP的每一步成长都是健康而稳健的。依托中央广电总台大的发展格局,我们希望未来逐步拓展电影、电视剧、巡演、线下演出、交互展览等多领域的延展创造,希望《国家宝藏》能够成为属于中国的、陪伴一代一代人成长的IP宇宙和文化符号。”

“上下五千年的故事是讲不完的,只要我们肯坚持不懈,踏踏实实地一直讲下去。”于蕾说。至于到底能讲到多大规模,主创团队还在逐步探索,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线下展览的落地过程中,“国宝宇宙”正拔节生长。

*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文 若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