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烽火与流星读后感100字

烽火与流星读后感100字

《烽火与流星》是一本由田晓菲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4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烽火与流星》读后感(一):有野心的著作

田晓菲是有野心的,她想以一己之力纠正国人千百年积累下来的认为萧梁文学是颓废的、柔婉的、闺阁气的想法,而试图建立雄强健旺的萧梁文学观,她用那样绵密的铺排与堆叠,一点点累积烘托,顺理成章地达成了自己的目的,用荡气回肠的结局让读者信服,进入了她设定的语境。她态度笃定、处理文本游刃有余,自始至终带着完全掌控局面的自信,确实是有野心的做法。真是欣赏有野心又不惹人讨厌的女性。文末声称是用一本书的篇幅来解释庾信的一首诗,多么奢华。对颜之推庾信这种贰臣心理的剖析也非常到位,是那种与中华文明异常亲近又拉开距离后才有的豁达。讲述细节异常动人,尤其是庾信啃着甘蔗面对侯景叛军的一幕,很难想象更精彩的描述了。偶有揶揄,不伤大雅。整本书里洋溢的那种静定与自在,是在安定优裕的生活中浸润日久才能将养出的,让人心折。

《烽火与流星》读后感(二):重构一个清新康强的南朝

历史的当时,到底是怎么的,其实从来都无处知晓,都是或近或远的后人的重构。

离得最近的重构,因为利益攸关,或许最不可信,又留有最多的蛛丝马迹。田晓菲的重构,则为被唐朝定性的萧梁文化开脱,不是“颓废”而是“康强”。或许这也不是多耸人听闻的学术新闻,毕竟杜甫夸李白,就用“清新庾开府”作比,南朝诗风可见一斑。

不过又不能以现在所能见到的南朝诗歌残存,替代当时的南朝诗歌。所有的残存,都是后代无数次客观洗刷、主管选择之后的结果。留下的未必是当时之最盛最普遍的,更有可能是超越时代的、开创性的,因为符合后世的审美而得以保留甚至重见天日。就跟焦元溥说的,现在能听到的古典音乐,跟当时的人听到的完全不一样,大浪淘沙,可能只留下最小交集的永恒品味之作。

整本书还是容易看的,尤其在同时看《魏晋南北朝佛教史》的对照下,又顺畅了许多。

中外治学可能还是不一样,田晓菲的书,更多的是各种观点的勾连,夹杂自己的发现、想象和立场选择,主观性强,没有太多一手的古籍资料罗列应证。这就对普通读者很友好。

国内学界的成书规则习惯,可能还是有很大差异。

《烽火与流星》读后感(三):烽火与流星

看过序言以后非常激动,序言中构思了一幅非常宏阔的文学话语体系,从齐梁的小处入手,窥斑见豹,通过还原社会语境,将文学之创作重新放回时代,还原创作之于彼时当下的原因与意义。出发点非常好,整体的构思设想也非常符合当下的我所希冀的文学研究。从社会文化语境中去理解当时的文学创作,而不是将文学创作或作者本人肢解。田晓菲的构思和优美恰当的语言运用让我一度心潮澎湃,也冲动下单了她的系列作品。 但是目前读之过半后,却是有些失望的。她的语言确实优美,对文学之中的“余”的思考,对《玉台新咏》是否为女性作的问题的思考,完全做到了用优美的语言准确传达语意的目的。且她的文学批评中,虽不是直接使用女性主义、自由主义等的体系文论,但也能明晰看出她的意识与不同于我们的价值观。这是这本书给予我的收获,也是我看这本书所期待的目的。以西方对中国文学的创作与批判的审视,再重新审视这份审视。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很好地完成了我的期待,但是却没有完成序言中给予的意料之外的惊喜。 田晓菲在序言里所希望构建的体系和实践的研究方法,在目前我看来是没有圆满完成的。能看到她试图建构的语境与所作出的努力,但或许是她在序言里勾勒的图景太过美好与宏远,以至于细读研究过程之后略有遗憾。另一个令我不适的地方,是本文的一些观点的阐述。虽然一些观点十分新颖,在绪论中读到非常感兴趣,但看到具体阐述,总有些微过于肯定坚持以至于倔强的感觉。 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的是,哈佛学者有与之地位相匹配的能力。阐述确实扎实,语言确实优美,边看边划,很多地方都忍不住摘抄下来,读之诵之。

《烽火与流星》读后感(四):小圈子的快乐

从学术著作的视角评价,本书非常有现代分析范式那种“手术刀”的感觉,从一个比较小的切口出发剖析一个较大议题。如果说作为一种普及性的读物,本书基本也做到了尽量顾及普通读者的阅读体验,在“史论结合”的主线上做到了详略得当,免得读者受到陷于材料之苦。

然而作者的野心应当不止于此,作者在序言中说“我希望本书……更重要的,是促使我们反思当代中国国学研究乃至海外汉学研究中的‘文化政治’问题以及意识形态取向”,这个目的的缘起,是在于作者认为梁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最富有创造力的时代之一,同时也是最被低估、受到误解最深的朝代之一”。

《吕著中国通史》对两晋南北朝有一段总括式的评价,“向来被看作黑暗时代的,其实亦不尽然。这一时代只政治上稍形黑暗……而文化乃得为更大的发展”。虽然这段总评中正如本书作者所说梁朝“被包含在一个概括性的称呼里”,但评价和论断的取向与作者并无太大差异,谈不上“最被低估、受到误解最深的朝代之一”。作者想要表达所谓“低估和误解”的意思,或许是梁朝在大众认知度方面没有达到她的想象。

然而若进入大众传播的领域,所面临的就不仅仅是专业眼光的审视,要获得大众的认同既简单又困难。说到简单,现在自媒体一天10w+乃至100w+的爆品层出不穷,信息技术推波助澜下文本的阅读量是传统作家毕生而不可得的;困难之处却在于,要迎合读者打造爆品,往往不得不丧失独立性。梁朝作为一个分裂时期的地方政权,不论其取得多么高的成就,都不符合以大一统皇朝为核心的主流叙事与认知的偏好。大一统皇朝的叙事更偏好宏观战,广泛的时空营造与恣意的情怀舒展方能营造出荣辱与共的气节。这可以使更多普通人“与有荣焉”。在这样的背景下,秦“六王毕而四海一”,汉“犯者虽远必诛”,唐“万国衣冠拜冕旒”方能成为主流,一个不能带来“广阔”感觉的时代当然不会也不能在聚光灯下。在普通受众方面,孔子说的很清楚“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一个缺乏人本主义的土壤中不可能孕育出大批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君子,只会随着指挥棒偃来偃去,还进而嘲讽彼方“共识割裂”云云。

更进一步,美好标准并不统一。美好一旦推到大众面前,总会有人各怀鬼胎而行褒贬,最终必以破坏收场。近年来这种风气已经越演越烈,从造神到灭神的轮回节奏越发加快,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上演。所以有的美好,不需要推而广之。正如作者所言,梁朝是一幅用历史里寻觅出的破碎片缕拼出的不完整而又美丽的画卷,然而这幅画卷也很脆弱,大概还是在小圈子里欣赏更为安全,更具有指向性的读者也能够获得更为隽永悠长的回味。

《烽火与流星》读后感(五):历史如画卷,在田晓菲笔下栩然呈现

.

流星夕照境,烽火夜烧原。(庾信《拟咏怀》其十二)

~~~

《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

作者:田晓菲

出品方:@三联书店

.

如果梁武帝能有足够的提防之心,如果侯景的闪电战被遏制,如果萧正德的背叛早点被觉察,如果勤王之师能团结一心,如果梁军运气好一点、将领勇敢一点……

. 历史不能假设。一个文化自信、璀璨光华的时代,顷刻间烟消云散,金陵王气黯然收。萧衍萧纲因为覆亡而被钉在耻辱柱上,而他们原是惊才绝艳、气度非凡的人物啊。

.

史载,侯景以五百兵士自卫,入殿,武帝神色不变,而侯景不敢仰视,汗流满面。后,侯景谒见太子萧纲,萧纲亦镇静安详。宋代史学行“资治通鉴”之道,对萧氏父子颇多贬抑,可连严峻的胡三省也感叹:“荀子曰:善败者不亡。帝父子于此亦亡而不失其守者。悲夫!”

.

萧衍在位45年,文韬武略,徐徐改G,打造了南北朝蕞和平繁荣的一个时期。而萧纲,因昭明太子意外逝世而弟及兄位,在孤立的境地里做实际的政务,实干而有能力。

.

后世批评他们,认为萧衍崇佛而兴土木、变观念,致使社会秩序紊乱官员精力分散,认为萧纲推崇“宫体诗”是靡靡之音而使得王朝上下气象颓废。

.

田晓菲认为,武帝不能抹杀魏晋以来的士庶之别,因为这会动摇社会的根基,fo教主张“众生平等”,教义符合武帝的需要,可以成为用来平衡的良好手段。

田晓菲蒐集大量描写春花、断桥、蜡烛、采莲的梁朝诗歌,比较分析这些意象背后的诗学理念和文化建构,她认为,宫体诗注重自然描写与情感效应,是中国文学史的一个新纪元,所谓“颓废”之说,实是道学家们喜欢总结历史教训而为此定下的基调,就此以讹传讹。

.

田晓菲写的是文学史,可这部文学史深深地嵌入了历史的大背景里,以常理,以人性,以理解之同情,更以史料的丰富翔实和鞭辟入里的分析,揭示了隐藏在历史背后的隐秘运作和拥有话语权的后世文人的微妙处理。

.

田晓菲的文笔自然有亲和力,克制地传达她的历史观、文学观。

田晓菲说,庾信也许终生都为公元548年12月8日在建康秦淮河边的怯懦而羞耻,然而幸亏有他的逃跑,他后来写下的无数诗文成为了时代蕞好的见证。

.

历史迷雾重重,幸好有人努力留证,也有人努力求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