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的读后感大全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的读后感大全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是一本由罗新著作,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1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读后感(一):内亚视角有启发

今年再版的这本实际上是4篇似论文形式的合集,只七八万字,160页,很薄。

书名虽然叫黒毡,实际上每篇都讨论到内亚传统在历史源流中的延续性,以及做历史研究时应抱有如何的治学态度。和北魏的主题并没有那么深的关系,只是将其当成其中一部分。

所谓的“内亚视角”是诸篇中不断提到的词,不是从传统的中华历史角度,而且将北朝的诸多传统放在游牧民族的连续性上去解释。联动到元朝和清朝。有启发。

当然整体上不通俗,对业余读者来说基本不好读,毕竟是做学术,举毡推汗、或者立木挂牲这些仪式,对于现实的意义也自然是偏小的。况且几篇中还有些重复片段。

4篇中,其实《耶律阿保机之死》是最适合作为现在流行的轻学术体例出书的,一个小的切入口,给出一个猜想,解决一个问题,有意思。不知以后可否多写几篇,然后再成一本书。

有时候,我总觉得历史的研究论文很难像工科那样逻辑完全严丝合缝,毕竟年月不可追,许多结论都只能通过各种史料旁证甚至推测,这还建立在史料本身的可信度上,由此,难免会导向不可知论,难免会看起来逻辑关系有可杠的部分。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读后感(二):从黑毡说起

罗新老师的名头早有耳闻,作为国内研究内亚历史的先驱,罗老师上过不少播客讲述自己的学术成果。当时就对这个历史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在看到这本《黑毡上的北魏皇帝》出版后,第一时间就找来拜读。

在这本书中,罗老师从一个细节——“高欢拥立孝武帝时,武帝在七人承负上的黑毡西向拜天”出发,展开针对内亚民族即位典礼的研究。从鲜卑到蒙古,黑毡仪式不断继承发展。并随着蒙古西征带到了中亚各汗国。又随着中亚的伊斯兰化,仪式细节也慢慢调整改变。从黑毡变白毡,从七人变成四人。

之后又考证了中外史料中,内亚可汗即位前的君臣对话和可汗预言。并创新性地提出了耶律阿保机之死的见解,随这个见解讨论了草原部落向封建国家部落转型过程中的继承人制度。关于内亚和中国的关系做出了讨论,指出两者既有独立性也有连续性,应正视内亚民族历史。随后的内容也是前面内容的发散与拓展,不多做总结。

在这本书中,罗新老师旁征博引,援引各处史料印证出了有趣的结论。其关于“内亚”,“新清史”的讨论尤其引人深思。在网络上对于内亚和新清史的污名尤其之多,更有甚者,将其斥为日本侵华时期冈田英弘的“满蒙学说”——“意欲将满蒙从中国分离出去,为日本入侵满洲寻找合理依据”的借尸还魂。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于这些概念也不是很清楚,甚至略有排斥,读完罗新老师的思辨,我想我对于“内亚视角”多了一份理解与包容。确实在以往的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研究者具有太多的“中原王朝视角”,这也许是一种文化傲慢。这样来想,内亚视角并不是可有可无。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读后感(三):内亚视角下的南北朝史

其实这本太学术了……就这么评分对我对书都不太好,我的感受没法给出5⭐,但以此评价并不意味着这本书的价值只值4⭐…… 北魏不仅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阶段,也是内亚史中的一部分,作者从北魏皇帝即位的政治仪式入手,一方面考察拓拔鲜卑与华夏的传统的碰撞和遭遇,另一方面揭示与内亚传统的联系。前两篇介绍了祭天仪式、代都旧制和祭天方坛上的木杆,都是从细微处考察历史。代都旧制是在七人承负的黑毡上西向拜天的即位仪式,这种举毡立汗的仪式在回鹘、鲜卑、突厥、契丹、蒙古、柔然都有这种传统,在内亚历史上是连续的,是有据可循的。然后简要介绍了举毡立汗的过程,以及考据了其中两个细节:君臣对话和预言在位年限。木杆这篇……实在太无聊了,看完一点都布吉岛了,大抵也是在说内亚传统的连续性。 《内亚视角的北朝史》一篇打开了新思路,一个收获是得警惕中华文化本位立场,警惕那些先进和落后的评价,警惕批评和赞扬。罗新是将北朝史作为内亚史的一部分来看的,传统历史上都采取了华夏本位的立场,陈寅恪的关注点在华夏传统的存续发扬,而北方是为南方注入活力,唐长孺和牟发松都是认为北朝是一个不正常的阶段,历史最终是要回到南朝所代表的历史进程。不过现在有很多“北朝主流论”,田余庆最早表述:“从宏观来看东晋南朝和十六国北朝全部历史运动的总体,其主流毕竟在北而不在南。”阎步克也是提出了“北朝历史出口说”,在他看来,内亚人群成为华夏传统复兴的主要承担者,“北朝军功贵族与异族皇权的结合,使北朝成为帝国复兴的历史出口,进而带动了一系列的制度演化”。罗新认为这两种观点仍是以中国史为出发点,都是为了把十六国北朝嵌入汉魏与隋唐历史之间。他认为的“内亚视角的北朝史”也不是用内亚传统、内亚制度来解释,而是探寻原因的原因。(虽然我还是没怎么搞懂他的意思) 还有一个比较感兴趣的是匈人和北匈奴,最近几本书看到的都是认为匈人就是北匈奴。但我记得之前看到说二者并不等同。 这种观点最早是德金提出,维基百科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读后感(四):读后

读完了。最早是在听之前圈内风靡一时的《历史版处处吻》知道的这本书(歌词:黑毡上仪式正在进行,可惜现在原视频被发布者删除了)。之前老能听到诸如“内亚史”“内亚性”的称呼,一直没能具体了解一下,这本书算是完成了基础的普及(毋宁说是“扫盲”工作)。也正因为对这一领域的不了解,本书的阅读过程对我而言充满乐趣,特别是最后一篇《耶律阿保机之死》,关于勒脖子通神的说法真的是头一次听说(岳老师之前也说过这篇写的不错),也算是重新激发了我对北朝史的兴趣(客观来说,本文的问题意识很突出,但论证却稍显薄弱,更多的还是在于发现和列举史料,一些关键的步骤似乎略显牵强。当然这也应该和本书的性质有关,有机会还是应该看一下罗新老师的那几部“大部头”的作品)。 我想,本书所强调的精神一定程度上能够化解“新清史”带来的问题,罗新老师在书中提到,脱离了中国史的内亚史,难以被了解;而中国史也从来没有缺少内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甚至是决定性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姑且可以这么认为,北朝史,以及辽、金、元、清(广义上那些由草原民族建立的政权),都包含“内亚性”和“中国性”(姑且用这个词)双重属性,我们绝不应该厚此薄彼(作者也引用了欧立德的话“忽然捕捉到来自过去的新频率,发现了过去的另一种声音”“等于发现了一种新的音乐”。我想作者在此的表达还是有一定不客观的态度在的,用新的视角对事物进行观察,固然会有新的收获和结论,但不能说这个事物就是与原来的事物割裂的新事物。落实到“新清史”上面说就是,我们可以肯定清代的内亚性,但不能就此否定其“中国性”,进而得出“清朝不是中国”的结论)。其次,作者强调,即便在内亚性较强的朝代,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期,其内亚性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甚至相去甚远的,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总的来说本书为我开启了一个全新领域的大门,接下来阅读汪荣祖先生主编的《清帝国性质的再商榷》,具体了解一下“新清史”的问题所在。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读后感(五):罗新:《黑毡上的北魏皇帝》修订本弁言

修订本弁言

罗新

这本小册子原作为《海豚书馆》丛书的一种,2014年由海豚出版社出版,其实不是一本书,只是主题相关的三篇文章。这次修订,除了对这三篇文章略作增损外,还增加了一篇讨论北魏平城时代西郊祭天某些细节的小文,这样总算稍稍提高了字数,使得小册子看上去不至于太单薄。当然单薄不只反映在篇幅上,问题和意义的分量也不够,或者说,我对问题的发掘和讨论还过于浅近。

把这几篇文章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探讨同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那些内徙内亚人群,一方面固然深受华夏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多多少少继承和坚持某些内亚的文化传统。这些内亚传统中的相当一部分在史书记录中或遗忘或变形,依稀仿佛,难以辨认,所以清理这些残存的线索就成为一个足以显示历史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工作。以内亚视角重读历史,无疑具有巨大的空间,只是以我的学力,实在捉襟见肘,没能奉献有价值的研究范例。好在后浪滚滚,我们有理由对学术的未来抱持乐观。

庚子大疫之年,整理先师田余庆先生遗墨,得读先生2003年笔记中有如下一条:

实处见虚真货色,无中生有臭文章。

小满得句,录以自励。自忖此生做文章,近于两者都有,幸亏中年觉悟,力求实处见虚。转机出在知命之年,恰为一生乖舛之际,亦异也,亦难也。转机在曹袁之文,此后文章未必都有价值,但都不是无中生有,都力求一个真字,求言之有物,庶几免于臭文章之讥刺也。至于理想中的“真货色”,我心向往而力所不及,但对此境界略有领悟,亦知足矣。《庄子·知北游》:“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臭腐神奇,一也,辨识在人而已。《朱子语类辑略》:“作文字须是靠实,说得有条理乃好,不可架空细巧。大率要七分实,只二三分文。......”

同样意思的话,我多次听田先生说过,重温之下,还是既感动又愧疚。2014 年夏天这个小册子刚出时,我呈给田先生一册,随即匆匆远行,来不及听到他的批评, 不意竟成永诀。忽忽六年,自顾两手空空,岁月虚度,田先生若在,不知会多么失望。现在修订出版这本勉强凑成的小册子,想到田先生的话,不免逡巡徘徊。先师典型,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真货色非所敢望,臭文章是一定要避免的。言念及此,小册子的厚薄并不足论,因为还有更严切的标准在。

冬寒已至,谨弁数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