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给理想一个机会的读后感大全

给理想一个机会的读后感大全

《给理想一个机会》是一本由《新周刊》杂志社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理想一个机会》读后感(一):《给理想一个机会》:新周刊25岁了,缅怀过去,给下一个理想添砖加瓦!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波兰来客》 如果你问我什么时候关注的新周刊,我会很确切的告诉你: ——忘了! 就像我会忘记我每年的生日一样,都是父母说今天你生日,吃点啥? ——炖大肉~ ——好嘞! 然后一顿胡吃海塞,也不吃蛋糕,因为小时候经常吃,吃够了。 新周刊创办25年,那岂不是和我……(你想啥,我是不会暴露我的年龄的),25年相对于对应人类的年龄已经是一个青年了,青年的话,有了理想还是蛮现实的(毕竟年轻人喜欢胡思乱想),毕竟实不实现的无所谓,先找一个理想立在哪里,有个奔头(找个意义)也是好的。 当然对于一个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于25年的纸媒,那必须有点东西,起个标题,内容随便糊弄一下读者的事,他也许心理这么想,但也踏踏实实的做到了内容的表里如一,这本《给理想一个机会》中的瓤子确实都在谈理想,你也可以理解为别人的花样理想。 在这本《给理想一个机会》中,你会看到各类人为自己的理想所付出的努力,比如鼓捣一个农场、去看故宫、去清迈偷懒、做一个普通的正常人。诚然每个人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理想,举个例子:我小时候的梦想是一名兽医,因为我很喜欢兔子,但我麻麻不让我养,当了兽医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养各种小动物。 我上学时的梦想是不用写作业,不为什么,懂得都懂,现在的梦想么?还没想好。但对于很多人来说梦想(梦想)在别处,比如在路边摊吃烤串的人的梦想是去麦当劳吃汉堡,在麦当劳吃汉堡的人梦想着去大酒店吃自助,人们总是想垫一垫脚尖去摘自己稍微努努力就够得着的果子。 当然这本《给理想一个机会》以每章节一个重点的形式,来反应了25年来中国普通人民生活中一些细节的变化,以及新周刊各位老师们再接再厉的信心。 其实开始借用《波兰来客》的句子有点不太应景,那么不如改变一下: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想实现的声音。 ——《来自新周刊某读者的胡编乱造,祝新周刊25岁生日快乐~》

《给理想一个机会》读后感(二):《给理想一个机会》:年华似水 理想永驻

《给理想一个机会》是《新周刊》第22次编撰的年度精选。《新周刊》是中国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标杆杂志,被称为“话题发源地”。“为中国记事,为人民表情,为时代立言。”的《新周刊》记下的一些画面,一些故事,一些情绪,一些表达,定会成为日后我们开启记忆的符码。《给理想一个机会》这本书就是从《新周刊》精选内容中提炼出的六个主题即“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故宫”“精修的田园梦”“青春灵药”“生活万岁”“我们不做工具人”“小V 世代”结集的2020年度精选。 《给理想一个机会》:年华似水,理想永驻 理想是什么?理想是从一开始就知道结局,但是却能让人选定了自己要走的路,循路而前,满怀喜悦,充满憧憬。理想能让人对所处的这个不尽人意的世界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让人感受到生而为人需要一点意义。理想就如一座山,能让人在清晨煨桑时有个仰望的目标。 一、廿年一觉梦依旧。 理想是对未来一些深邃的畅想,需要厚度与广度的支撑。毫无疑问,上下5000年的中国文化是树立远大理想的奠基石。故宫是5000年中国文化不断流的一个载体。其中的紫禁城既是一个实体,也是一个象征体,更是一个成为纪念碑之后激发想象的空间,成为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给理想一个机会》第一章就从各个方面介绍了宏大、丰富、复杂的故宫,让读者能在现代理念观照下理性的解读古老紫禁城,在重重宫阙中了解皇族生活点滴细节。在了解故宫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体会与传承人文精神以及中国人的审美和情趣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二、久在樊笼,神归自然。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返。”田地垄间,风月无边。自然的山水广阔无垠,皆是宇宙和抱负的幻化。精神的田园又是如此的渺小,只配活在心中的这片小小的土地上。《给理想一个机会》一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存在两个矛盾而又彼此依存的维度:一是到庙堂上谋取功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二是从建功立业中逃避出来,去山水田园间隐世避居,作了确切的分析,让读者知晓世间皆是庙堂,哪有什么真正的桃花源。如果一个人处在一个无聊的地方,能够发现无聊的意义,那就在对抗与磨砺中,把内心的自我给挤压出来了。久在樊笼,神归自然。我们既然不能改变事情,至少我们可以改变姿态。 三、梦中梦,梦中人。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梦想,实现这些梦想的过程就是在做一个梦。每个人都活在这个梦里。人们总觉得未来一切都会变得很酷,未来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但是当未来这一天来临的时候,人们又开始怀念起过去。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人们不管拥有怎么样的梦想,是如何为了梦想拼搏奋斗,归根究底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当下。

《给理想一个机会》读后感(三):《给理想一个机会》:这是来自2020年的声音,也是解答未来的答案

最初选择这本新周刊年度精选是因为它的名字——《给理想一个机会》。理想在现代社会并不稀缺,对于越来越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群体而言,坚定心之所向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件需要游离的事情,但对于另一部分人而言,现实条件依然是理想的限制因素。

理想,是什么?它可以是想要达到的成就,也可以是一种期待中的生活状态,又或者只是一件自己心仪已久的物件……能够被称之为理想的,一定是能够让你心脏猛烈跳动的东西。

红色黏土墙、金色琉璃瓦、云纹汉白玉,雕栏画栋的故宫是一些人的理想;

逃离城市喧嚣、归隐山河湖海、疗愈现代性焦虑的“田园梦”是一些人的理想;

不惜成为“数据女工”,每天为偶像重复着流水式数据流程,只为成就偶像是另一些人的理想……

正如书中所言“奋力奔跑或悠闲漫步,都是人生的选择。以自己的方式认真生活,坚持理想,勇敢前行,生活终将向我们呈现最好的一面。”

理想或许不同,但相同的是坚持理想的行为导向的最后答案。新周刊的这本2020年度精选把属于2020年的一些画面、故事、情绪、表达,串联起来,通过文字真正流入读者的思想。这是2020年的声音,却也是解答未来的答案。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在《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里出现的一幕:90后医生护送一名87的新冠肺炎患者出病房做CT的途中特意停下,让老人看完一次久违的落日。在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一个人只要心中有爱,人生有方向,就能够拥有战无不胜的力量。

还有一群人,捣弄着别人不理解的垃圾革命,用脚步丈量村里的每一寸土地,终于让垃圾分类在北京市昌平区的辛庄村风生水起。是什么让她们如此坚持,在面对不确定的挫折和困难时丝毫不怯缩,是理想啊!

如果你说这些力量只出现在2020年我将极力反对。理想、坚持……是能够标注未来的鲜明注脚,它精彩的不仅是现在,更是未来。

最后,希望所有人都能如周深在《能解答一切的答案》中唱的,“但就算这尘世再寒凉再冷漠,你心头那捧血也依然要温热。在残破人间拼凑一个完整的魂魄。”

给理想一个机会,等于给未来一个答案。

(写下这篇文章同样送给自己,希望今年的考研之路顺遂。)

《给理想一个机会》读后感(四):理想生活图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曾几何时,人们对于城市无限的向往,开始由乡村搬迁到城市。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沉醉于田园的悠闲和淡雅,渴望回归自然。 在这本新周刊的2020年度精选《给理想一个机会》中便为我们静心修筑了一个田园梦。更把对生活,对工作,对时代发展的一种感慨一一呈现出来。 不知道从何时起,人们对于自然的向往逐渐成了只身前往西藏,仿佛只有去了西藏才能找到自己内心真实的面貌。但其实,从古至今,我们渴望的田园梦都在以别样的方式实现。

就比如已经播出五季的《向往的生活》便是最明显的一种表现。明星们远离生活,来到乡村,享受着原始的耕作方式,每天都在为食材担忧,把田园生活的本质勾勒的淋漓尽致。而在古代,陶渊明作为田园派的向往领军人物为我们带来了诸多的精彩做品,时至今日《桃花源记》都是值得称颂的佳作。 而后跟随不同的笔者我们发现了玉门。玉门在哪里?这或许是很多人会条件反射的问题。其实,到玉门去是摄影艺术家许煕发起的一项野火实验室活动。这项活动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前来,他们在这片静谧的土地上路边晚餐,拍摄时尚大片,生活工作,字里行间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怡然自得! 走入松阳,在这里我们跟随作者的步伐发现了那份特有一份的老江南范儿。在这个静谧的小城里保留着最原始的生活习惯和习俗。每到元宵节,这里会闹龙灯。而闹龙灯是一种最为传统的祈福方式,但是随着人们种植作物的改变,这种方式正在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

看了那些最为传统的生活方式,人们仍旧对于田园有着无法分割的向往之情,但是当下人们渴望的田园是罗曼蒂克的,如果人们真的脱离wifi,脱离便利的生活条件,所谓对田园无限的向往生活也会再顷刻间土崩瓦解。 综合来讲,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最渴望的生活方式。人们渴望便利的交通因为出行方便会节省很多时间,人们渴望舒适的居住环境因为劳累一天会十分渴望港湾的治愈。人们渴望随性美味的食物,因为好吃的食物会治愈一切不开心。人们的理想总是很多,但我们不知道哪一个究竟能率先实现,但是梦想是要有的,毕竟一不小心实现了呢?

《给理想一个机会》读后感(五):生活,既在脚下,也在远方

很久没有订阅过杂志,今年亲朋送了两张订阅券,订了两本小学生喜爱的月刊。小学生忽然爱上每月中的某个固定日期,大概是5号、13号。一到这两天,他就很兴奋地主动要求开信箱,邮递员叔叔也从没有让他失望过,总是准备把他订阅的杂志送到信箱,抑或是开箱的喜悦,抑或是连载故事的趣味性,家中的小学生深深地沉浸在订阅杂志的乐趣中。

我竟然有些羡慕了。自媒体时代,信息资讯以爆炸式砸向生活的各个角落,突然怀念从前从报纸、杂志上吸收资讯的年代,有期许,有回味,总之,会满足,会将内容记得更深,更久远。

彼时我家订阅报刊的最高峰,每周有6份报纸。老爸坚持每月在他工作系统的报纸上发表一篇文章,坚持了几十年,直到这份报纸停刊了,老爸一度很惆怅。我最爱的,当属《文汇报》、《南方周末》、《新周刊》以及一本倡导LOHAS的杂志。

1995年,日本首先推出了“年度事态汉字评选”,每一年,民众们根据年度大事,选出一个代表这一年的汉字,浓缩全年心声,这种做法,很快在汉文字圈传播开来,每一年选出的汉字,意义深重。2000年开始,《新周刊》开始推出年度精选集,让杂志打破过期这一说法,许多精彩的时代声音,当然比“年度事态汉字”来得更加全面,更加立体,更加让人喜爱。

今年2月的一天,我心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声音:“原来我的口罩已经戴上一年未脱了”。因为工作关系,只要离开家,我都是戴上口罩的状态。这一年来戴口罩衍生的皮肤敏感、耳朵发炎等问题,确实是个不小的困扰。然,每每想到过去的这一年,心中无限哀伤和感慨,我那点困扰,算得上什么。过去的这一年,焦虑有时,恐慌有时,欢笑亦有时,生活中似乎更加珍惜当下的每一刻,而甚少再会去想理想二字。故《给理想一个机会》的年度编选,马上抓住了我的眼球,甚至击中了我的心。

我爱精选中集结的同一个主题中不同的观点和角度。自媒体时代,有太多的人希望抢占信息流量红利,有太多的人被别人蛊惑,有太多的人沉迷刷短视频,越是这样的时代,我们愈加需要独立的思考,也更加需要清醒的声音,正如本精选前言中首席编辑说到:“我们为中国记事,为人民表情,为时代立言,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给理想一个机会》,集结了“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故宫”、“精修的田园梦”、“青春灵药”、“生活万岁”、“我们不做工具人”、“小V世代”等6个专题,每一个专题,邀请不同的人写出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思考,徜徉其中,给自己的生活注入勇气,仍然愿意相信我还有理想,谈起它我不害羞。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