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四楼的玻璃柱》读后感精选

《四楼的玻璃柱》读后感精选

《四楼的玻璃柱》是一本由张叶著作,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21-2,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楼的玻璃柱》读后感(一):读后小感

我最受不了的是第四章:女人的懦弱和男人的贪婪都到了极致。董回音出远门随身带着首饰盒各种胸针古董表这种行为已经够危险了,面对不过是毛头学生的高鹤和吴岩竟那么束手无策,这竟是一个有超能力的女人的反应:迁就迁就再迁就。有超能力不应该是分分钟锤对方吗?结果也不说破也不翻脸,最后还是马骁出场,给了她一把所谓罗马短剑,还不是直接跟吴岩撕,就是做个仪式感,让吴岩知道:你别演了,赶紧滚。说实话这一点都不给力。记得有个美剧里提到犯罪心理的时候说:男人受了伤就想去伤全世界,女人受了伤先伤自己。董回音在全篇也没什么娱乐,除了泡澡和想着马骁。当然她还有艺术/研究,不过艺术好像让她更苦闷了?第一幅画讲的就是圣女贞德之死。后面的《贝阿特丽丝》和《算命者》一个是死亡题材一个是欺骗题材。

吐槽完了。内容还是挺丰富的,知识面挺广:啤酒酿造、大脑神经元、古兵器、瓦格纳歌剧。专门查了查到底什么是标准烛光、蚀刻玻璃。至于在树脂上低温镀镍这种事不知道现实中有没有实操性。有段对话说着就说二战时期奔驰发动机了,忽然一个冷知识猝不及防。另外封面设计十分漂亮,渐变色啊,不错。

《四楼的玻璃柱》读后感(二):圆中人

《四楼的玻璃柱》,玻璃柱提到的次数跟圆中人差不多。玻璃柱对故事里的女人很重要,圆中人对故事里的男人很重要,这两样东西像是一对。马骁还是个纯粹的画家时,参展作品就叫《圆中人》。圆中人,即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是一种完美的人体。马骁的作品源于经典,在此基础上表达了人是否可以达到完美,是否是被宇宙中更高级的文明创造出来的等等设想。这种设想是延续的。当他开始做装置艺术后,也做了一个圆中人,有人想买,他不卖,还把它给摔了。再后来,他又做了一个圆中人,挂在工作室里,总是盯着看。我不觉得这是在怀念前女友,或者只是为了怀念前女友。他回避和改了自己记忆的同时也忘记了曾经想要做的,关于“完美的人”这个概念的艺术品,这才是他最苦恼的事。这个要做但没做成的作品,就像董回音要寻找宇宙中的方法论一样,都是由于对自己要求极高,因此渴望达到的某件事,他们的目标也像是一对。这类目标已经离世俗的愿望挺远了,属于自我修炼了。

书的推荐语里提到本书包含了作者的个人化经验和感悟,是不是作者也在对艺术目标存在茫然或曾对某个作品的实现感到困难?只是猜测。书的封面里也有个圆中人/维特鲁威人,被遮盖着看不清楚,可能也表达了艺术目标尚未实现,或者人心尚不通透吧?

《四楼的玻璃柱》读后感(三):《四楼的玻璃柱》

《四楼的玻璃柱》虽然涉及超能力和软科幻,然而整本书里没有科幻小说里的那些奇妙惊险,也没有轰轰烈烈、跌宕起伏的情节。从头至尾,是以女主人公董回音的个人视角为主的一种倾诉式描写。哀婉与低迷的情绪充斥着各个段落。尽管故事里的人物冷静甚至卖弄地谈着艺术与哲学,并且引经据典地对一些理想表态,以至于对话里有过于学术味的腔调,但文字的基底里有种近乎于诗的抒情和放恣。也正是因为这些叙述的特点,阅读的顺序已经显得不重要,任意一个章节或段落都可以是开始。全书的结尾也并不能视为一个真正的结尾,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戛然而止。

我个人觉得很有意思的一句话是马骁说董回音, "你太依赖工具了。你太依赖外物,你越依赖它们,越把自己与外界分得清楚。外是外,里是里。你太见外,你对自己都见外。你把自己也劈开,把自己的能力也视为外物,你不与它融为一体。你灵与肉分离,就很难做好什么。” 说法有意思,但其实工具还是需要的,外物也是需要的,关键是要好好地认识和把握。 我不是作者粉丝,也算不上忠实读者,她的第一本书我还没读,但是我希望她能更爱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不执念于改变自己/人物的自我里的无解问题,而去体验更多外部环境带来的美好。

《四楼的玻璃柱》读后感(四):盲点

盲点

能看见他人脑中正在出现的图像,因而董回音感觉自己能够从图像中看到对象的所思所想以及和周边人物的关系。这种特异功能有一个盲点,那就是她没有用于去观看自己脑中的图像,即使她对自己的回忆心知肚明,但由于她无法从旁观者的角度去一帧一帧地解读自己脑中的图像,无法及时察觉到其中的光影和透视问题,她对自己的欲求就分析不清。她可以把图像解读的能力竭尽全力放在一个她想要帮或者想要了解的人那里,可她没法把这种能力用来认识自己。她若要认识自己,只能通过普通人的方法,在磕磕绊绊中长记性,有了教训,明白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对优点缺点看得更客观。

如果董回音有一根无形的玻璃柱,就是在她的特异功能中有一种穿透隐秘大脑空间的能力,那么,她是否对于自己到底是个什么人能够更加自信呢?特异功能也好,玻璃柱也好,都解决不了董回音的盲点。或许是与生俱来、或许是因误读了父亲脑中的图像而产生的因自己出生而导致母亲去世的负罪感,形成了一层厚厚的屏障,让她无法进入父亲和自己的真实内心情感世界。她携带着母亲接受了古地磁放射之后赋予她的特殊能力,却没有得到这一天赋的密码本,于是她无法清晰明白她的特殊“看见”能力的现实意义。她反而因“看见”过多复杂的人心阴暗面而更加不知如何去适应社会。她总也不能适当地达到父亲的要求—行善,也是因为她对自己的能力驾驭不好。

这也许正是这个人物要表达的意义之一吧,在万花筒般的世界里,人们想行善,先必须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认识自己的精神世界,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弱点。然后,再去认知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找到自己通向他人的恰当方式。这时候才有可能行善。行善也是种能力,太弱的人行不好,也不懂真的善。

《四楼的玻璃柱》读后感(五):记录一下

我没想到作者写长篇小说是这种风格——特指其中的冷酷。在生活中接触到作者有几次。很早年在喜鹊的时候,她讲一个关于好像是在阳台晃着腿,随时准备往下跳的事,像真的也像假的。她缺少严肃,特别是在作业和学校的事上。冬天穿一双拖鞋和毛衣长裙跑着笑着在下了晚课的胡同里。往事提多了也没意思。

她的严肃是我后来发现她对世界的态度非常较劲,幼稚的理想,不合时宜的坚守,固执的洁癖(内外两方面)以及各种龟毛。现在看到她的作品,归结到人生观,我才发现她也算没变罢。当时我们一群人有的在给她“提意见”,记得有说照这样下去,岁数长了脑子还是个sb,没一点精明,早晚被潜规则淘汰。

对于后来我不知道的事,没什么揣测的必要。从书里抄几段留念:

书中男人的想法:

而书中的女人:

我愿意看到她继续写下去。至于那些潜规则还是明规则,别管那么多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