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生命·成长》经典观后感有感

《生命·成长》经典观后感有感

《生命·成长》是一部由纪录片执导,中国大陆主演的一部2018-12-20(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命·成长》观后感(一):妈妈:请接受,我只想做一个普通人!

人生什么是最重要的?是寻找自我存在的意义

父母一辈(50,60年代出生),因为物质生活匮乏,他们不太缺乏意义感。如果没有钱,那挣钱就是意义。吃了上顿没下顿,所以吃饱了饭就是意义。

可现在时代变了,我们绝大多数早已经过了缺吃少穿的年代。但“金钱就是意义”的想法依旧奴役,制约着很多人的思想。我们生存的意义不一定要去挣最多的钱,不一定要活成某种很优秀或者很勤奋的一个状态。它可以是,也可以不是。

我也可以活成别的样子,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家庭,放在个人的兴趣爱好,甚至可能放在一些在传统看来非常没有意义的一些事情上。

有一些孩子长大了,他的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玩游戏,但是他也觉得人生很快乐,他这个人也没有废掉,他也赚钱,他也能保持基本的生活,他只是很享受玩游戏,这都可以。

时代的进步,就是让人有了选择权。不是吗?

之前看过一个视频,记者在采访欧美国家的小孩,问长大的理想职业,有人说篮球运动员,有人说消防员,有人说甜点师,有人说老师……五花八门。可中国呢?答案就那么几个,这不是一种悲哀吗?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可请问,我为什么要做人上人?我对权利和地位没有欲望,我深知多高职位要承担多大责任,我也不想面对很多诱惑。难道我做一个普通人不可以吗?为什么我一定要优秀呢?从出生到现在,被这种“人上人”的观念冲刷的失去了自我。活到快30岁,竟然不知道自己热爱什么……

《生命·成长》观后感(二):全职妈妈不鸡娃不报班,解决这三个问题,养出自主学习的孩子

我有个朋友,女儿如今上初三了,她曾经给我分享过一个故事。

女儿初一开学之前班里开家长见面会,一来是老师和家长互相认识,二来就是老师了解一下孩子的家庭教育。

班级里有一个男孩的妈妈分享了她和孩子的故事。从幼儿园到小学,她从来没有给孩子报过任何兴趣班,辅导班,她一直都是带孩子玩。从小区,到公园,到祖国的大山大河,她都跟孩子一起看过了。

小学的寒暑假她带孩子一起去各地大学参观,五年下来我们国家比较好的大学都转遍了,男孩在五年级的时候就决定要考中国政法大学了。

为了7年后的高考,母子两个以终为始倒推回现在,五年级的小男孩需要做什么。母子两个查政法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定高考成绩,要不要考特长,等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让孩子更有氛围感,他们家有时间就坐在一起看《今日说法》 这样的普法栏目,看完之后三个人还会一起讨论,有的时候还会进行模拟。

这个妈妈分享完之后获得了所有家长的掌声。因为在教育内卷如此严重的情况下不鸡娃,不焦虑,单这两点90%的妈妈都做不到。

我也做不到。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比较佛系的,但是每一次接孩子放学,听到其妈的谈话也会受到影响变得焦虑。我的焦虑有两点,一个是孩子的未来,一个是我不会做妈妈,不知道该怎么更好地引导孩子的成长。

后来我在小蓝书上看到很多人在推《生命 成长》这个纪录片,是一个很小众的教育类纪录片。它小众到豆瓣都没有评分,但是内容质量超级棒,很多人说看完这个纪录片之后缓解了自己的育儿焦虑。

我看完之后也深深地觉得这是一部被严重低估了的,有内容,有质量,有思想的纪录片。

《生命 成长》是此念文化工作室出品的,一共有两季。这家公司是一家新媒体内容制作公司,致力于文化教育方面原创视频内容的拍摄和创作。

目前公司的作品有《生命 觉者》,《生命 成长》一二季,《生命 未来》四部系列作品。《生命 觉者》是2017年出品的,豆瓣评分高达9.2,最近大火的尹烨老师,《生命觉者》里已经贡献过自己的精彩内容了。

采访的对象大多是哲学界,科学界,艺术界,互联网及企业界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涉及内容包含生命,世界,人类,教育,价值观以及科学,哲学,心理学等主题方面,对于大家关注的教育热点进行追寻和探讨。

《生命 成长》第一季一共16期,被采访的对象有凯叔讲故事的创始人凯叔,正安中医创始人梁冬,一土创始人李一诺,心理学博士贺岭峰,漫画家蔡志忠等。

《生命 成长》的主持人是毛思翩,此念文化的创始人,在纪录片的开头就发出了疑问,

梁冬说,千方百计让孩子多睡觉,保证他有一种快乐的习惯,保证他有求生存的能力就可以了,让他活在他的时代里。

凯叔说,让孩子成长是父母的需求,不是孩子的需求,孩子的需求只是快乐。

蔡志忠说,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鹤立鸡群,与众不同。又生怕他与众不同,为了让他跟别的小孩一样,就把自己的小孩扔进红海里。

赖念华说,作为父母,我很爱我的孩子,但是他不一定会成为我所期待的样貌。

贺岭峰说,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促进关系的亲密和融合,只有亲子之爱的目的是为了分离。

因为每期内容的时长很短,所以被采访者给出的很多观点都很宽泛的,没有讲透,但这不妨碍这些观点带给我们的思考。所有内容归结下来就是,放弃父母的身份,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孩子成长。

教育的根本是让孩子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当孩子知道答案之后就会知道自己的路该怎么走。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父母能为孩子做什么?不就是引导孩子找到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吗?朋友说的那个小男孩就是在妈妈的引导下找到了答案。

在小学学习并不是很好的他升到初中之后就开始刻苦学习,主动要求妈妈帮他报了英语和物理的辅导班,现在已经能考进班级前十了。

男孩所有的努力都是以目标为导向的,都是自主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主动去解决,学习完全不需要自己操心。

可笑的是关于到哪里去的这个问题,我们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什么。

我忽然觉得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父母在育儿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改造自己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完成最好的蜕变。只有这样父母才能更好的,正向的,反馈给孩子更多的爱。

我以为自己是来学习如何缓解育儿带来的焦虑,没想到最后也把我自己治愈了。这一刻我终于明白,什么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了。

《生命·成长》观后感(三):每个嘉宾的tips

梁冬: 1.从小就建立起完的语言体系。语言的美感,帮助构造思维。 2.儿童教育的本质,是要关注那些不那么容易变化的东西。一个不那么容易生气,不难么容易妒忌,不那么觉得自己了不起,不那么觉得别人糟糕,随时愿意倾听别人需求,相信总有一种力量超越个人的习惯。 凯叔: 1..给孩子讲故事是讲一个场景,让她在熟悉或者陌生的场景里进行心灵上的游历。看过你哥哥的故事,复制场景中的行为,就可以在故事里见识整个世界,见识所有不同类型的人。性格的养成,塑造,价值观。 2.成人和孩子的沟通常常拿我们的常识去触碰孩子的第一次认知,这样没法沟通。只有在意识上俯下身子去理解他的认知世界,用他的认知水平进行沟通,这样子才是舒适的沟通。这样子才是让孩子踮着脚成长。孩子对新鲜事物的需求是要找到愉悦感和快乐。 3.接纳对方首先是接纳自己。好故事,只要孩子爱听,当时听没听懂没关系,但是他装到心里了。当他迷茫痛苦的时候,他想起这个故事,能给他起到一些疗愈的作用。 4.孩子喜欢的并不是一件事,而是做这件事的感觉。如何把这件事这个技能和孩子想要的感觉画上等号。 5.教育的不着力——让孩子没有感觉到教育的教育。再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把某个瞬间,某个情节放大,这个时候这个人是怎么想的,这些东西才会影响到孩子。 贺岭峰 1.用父母的价值观来判断孩子的未来是什么样子是特别可怕的事情。现在很多模式,链条是错误的。 2.时代的更迭需要不停的学习新的东西,在习得新的知识方面,原有的知识经验不是优势,反倒是阻碍。 3.教育应该是站在将来看今天。 4.养育孩子就是保证他将来不管我们在不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曾给他的教育,支撑和爱都能让他在这个世界上挺好的活下去。学习,考试,升学都是为了他将来能过上自由而有尊严的生活。 5.只有父母自己找到安全感,孩子才是安全的。不要以焦虑的模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孩子在一起时的氛围,情绪很重要。 6.对孩子的控制实际上是放弃自己的表现,我不支持你的选择,但是如果你选择了,我会支持你。 7.和孩子保持正常的亲子关系才会有影响力,他的生活你才可以进入。做父母不要轻易对孩子发火,就应该替孩子承担一些问题,问题自己来消化,不要把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他并不会因为你发火就解决了问题。不要做老师在家庭的代理人。有时候父母需要放下身段去讨好好自己的孩子,才能维持好这个关系。 林曦(美育): 1.一件事情在缺乏道的层面的考研和体验之前,术的层面,技术的层面,知识的层面积累越多,会带来越大的障碍,会带来互相矛盾然后互相抵消的更焦虑的状态。 2.学艺术是在打磨的基础上,最后呈现的精细度和完整度。有这样的学习发展出来,观照人生的时候,能发展出来一种作品的态度。人一旦有了审美的非功利性的需求,他对一件事情要求的品质是不一样的,对自我的要求和高度也是不一样的。 3.功夫看的就是细节。要养成对枯燥的自然习惯。所有的技艺都要熬过漫长的重复和相当枯燥无趣的状态。但是只要深入其中,纯净在门道里面的那个快乐,未来做事做人的成功率都会高很多。凡事经不起下功夫,聪明人能下笨功夫都是很强的。 4.人对待失败,恩怨如果有一种审美的态度的话,他情感的深度会不一样,会有游戏的态度或一些不功利的角度,这样人生的难关会显得容易的多,不是毁灭性的,不是不可承受的,而且有可能是具有建设性的,那么世界就更大。有快乐的源头,人生就会变得更轻盈。 5.有才情,有艺术才能的人,大众对他是比较宽容的。当然能从一个人身上得到更高一层的审美体验,大众反馈回来的宠爱会另一个人得到更多的愉悦和滋养。 6.当你向孩子展现一件事情,真正令你心动和愉悦,孩子对这种事情是特别敏感的。自己全部体验的话,很难跟孩子产生共鸣。要花更多的时间和他相处,去观察他。 蔡志忠(漫画艺术家): 1.学习最主要的是自我学习,自我学习的关键是学会自我学习的能力。 2.学习的极致就是进入心流。才会体会到生命的美好。 3.要不停的追问孩子最想做的是什么?做自己的主人,父母永远都支持。 4.很多厉害的人,不只是梦想做自己,他们做自己是有目标的。一个小孩首先要了解我是谁(筹码)?从哪里来(家世)?我要去哪里(初心)?越早越好。 5.专注学好,感兴趣的事情,学成的快乐是无法比拟的。 6.爱一个孩子,是让他到外面敢勇于冒险奋斗,因为他知道永远有一个家的爱支持着他。 李一诺: 1.把孩子作为生命的个体的意义的研究忽视掉了,把整个教育的体验变成了一种特别功利的追求冰山上面的体验。人最重要的长时间的动力是冰山下面的东西。小孩子的基础教育就更需要关注冰山下面的东西,培养内心充盈的创造者。教师从疲惫的服务者变成有充分职业支持的创造者。家长从一个焦虑的委托者变成终身学习的同行者。 2.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成人之间的气场。从批判者和逃离者变为参与者和行动者。小孩子敏感又聪明,这些关系理顺了,学习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3.家长用系统思维的体系来看世界和看孩子,提高自己看世界的视野和水平,会对孩子的教育起到正面的影响。 4.方设法让自己的亮点得到持续有效的发展,孩子就会很早走上自我完成和自我实现的道路。 5.健康的环境,建立心理安全感。教育是最没有边界的事情,不要把它和你自己的生活割裂开的。 6.焦虑的原因是觉得有问题,但是又觉得不得不。孩子成长的过程,尊重他的规律性和自主性非常重要。保护和激发他的内驱力。学霸就是有内驱力,有方法,有资源。要抗拒马上就可以奏效的方法,一锤子买卖,缺乏过程性的评估。路径不要太功利。 王熙乔(创新教育): 1.优秀的人才,他一定需要足够的自由,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2.独立的思想是无价之宝。具有创造力,把目标定好,给她提供工具。不要违背内在动力,要相信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学习者。 3.父母让孩子学什么,并不是学这个技能本身,而是学习技能背后能够带给你的思考方式。外部环境越是变化的时候,越应偏向于学习内核的东西。 赖念华(教育家) 1.和孩子玩,透过玩,透过互动,让孩子的创造性越来越多,那他的心理发展就越健康。 2.容许孩子选择和转换,给她打开另一扇窗。帮助她发掘自身价值,看见和欣赏她。学会跟她玩,不要急于评价。 3.不断观察和理解孩子,才有可能发展出更多的可能性和策略。我对自己的认识大多数来自于别人对你的反馈。当家长的速度变慢的时候,孩子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4.孩子对我们的批评才是他的期待。适度管教而不是全盘操控。 5.孩子需要知道这个社会的价值,规准,人们对他的期待是什么。他知道之后是否要去符合这些是需要他自己重新思考的。当你不是这样的时候,或者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的时候,在成长的过程中听到别人的评价很辛苦的时候,父母要怎么给到支持。最合适自己的定位才是最好的孩子。 Dr.mika(芬兰教育) 1.到现在恐慌的时候就来不及再一次思考,不会想太多就开始行动。看到周围的人在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 2.计划激励,自我学习的动机,强烈的好奇心,向别人学习新鲜事物的渴望。 3.教育的中心思想是让孩子成为优秀的公民,有责任感并且快乐的成人。让他成为社会环境和邻里的一部分,不要隔离开来。

《生命·成长》观后感(四):笔记

忘记是什么因缘巧合发现了这个纪录片。

爱奇艺上的资源不足,腾讯的足。

此念官网,从官网上可以看到他们出的更多的作品。

很多观点看的时候疯狂点头,值得去花时间反思,特此记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