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仿佛若有光的读后感大全

仿佛若有光的读后感大全

《仿佛若有光》是一本由黄菊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3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仿佛若有光》读后感(一):为什么我推荐对城市生活感到厌倦的人来看看这本书?这本书可能是一个起点

生活是实实在在的,不论我们在书籍,影音世界里获得多少慰藉,我们都需要去面对现实生活的鸡毛碎皮。

人挤人的地铁,排长队的便利店,又错过一个展览开幕,又或是站在人行天桥上,看到夜幕降临的城市,苦恼自己回家还有一个小时的路程。

这本书里的大理,或者这本书给人营造的是一个远离城市的生活状态,是多元的,是有机生长的,是不追名逐利的,是小地方的生活。

这样的一个状态,我觉得是可以激发一个疲惫之人的身心的,因为原来还有另外一个生存的生态,原来有另一群人,不管他们名为“背包客”“嬉皮士”还是“新移民”,在过着另一种可能性的生活。

这样的激发可能只维持在想象层面,但是也可以给厌倦的城市生活带来一些新的念想呀。

这本书里第一二篇对作家许淞和对猫猫果儿夫妻的访问对我比较有启发,聊到了社区,教育等对生命质量非常重要的话题。

摘抄:

“只有两种人能耐得住山:有诗意的人,有坚定信念的人”

“中国诗歌的传统首先不是跟内心建立关系,而是跟自然建立关系,通过自然的【有】来抒发内心的【无】,在自然里生发灵感,所谓自然和心灵的契合。”

“人在放松的时候,这个世界跟你是没有关系的,你就会全心全意感知自己,那个时候艺术就会产生”

哈佛一直这样教学生:你被允许去这么看。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然后去做判断,它的任务,就是教学生能最终独立地面对这个世界。

“这个时代,信息资料是不缺的,最缺的是每个人的内心,在真正回到内心这点上,我们比古人差很多。你看古人那些诗文,他的内心是多么丰富细腻。”

“看着花开云动,有时候觉得读最好的书都比不上这些”

《仿佛若有光》读后感(二):本想一路前行,不曾想驻足下来就是家的地方——大理

有多少人想过年轻的时候,要背上行囊走遍各处山川,幻想遇到一个契合身心的地方,就留下来扎根于此。

作为一个在大理发展最盎然的那些年,没有机会去生活过的人,看完这本书,或许能透过采访的人物,去一一感受大理新居民的生活。

书里写到大理存在的各式各样的生活,社区文化、自然风景、新式教育、兴趣群体,在过去的十几年间,不断重新融合。现在的大理,流失了大批带动大理的人;但仍旧扎根在这的居民,也在努力寻找和建立新的关系。

09到11年之间,那会也算是大理社区文化蓬勃发展,人情味十足的时候;正值我上初中,从各种报刊亭买来的青春杂志上,陆续看到有关大理的描述;似乎一切无关金钱的东西,都在那儿生根发芽。当时就想着亲眼去看看,十几岁的穷学生哪儿有钱,更别提离家千里。等我真正去到大理的时候,已经是20年。

走马观花的几天,只能说来过,以后一定要去住一个月的才算。

《仿佛若有光》读后感(三):用真我去生活

这是一本颇为神奇的书,主要是里面访谈的人物过的生活都不是走普通人的路线,而是看上去非常偏离主流社会。但就是这十四位在大理定居的新居民的故事,让读者看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可以说是游离在主流价值观以外的,按照内心真我的想法去做,因此在很多人看来非常得不现实,但的确也是有这么一群人做到了。

大理这个地方本身就是非常包容的,现在因为旅游业的发达可能吸引了更多人过去,但从书里描述的细节看,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一群人发现了大理并决定定居在来,在这个地方生活,用自己舒服的方式生活。比如采集大理植物标本、在山里维修寺庙、创建一个不分年纪的幼儿园和小学、造一幢适合自己绘画的房子等等,这些对一般人来说看起来都非常得新鲜,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只是自己过得一种生活。

合上这本书,回想这个十四个人过的生活,倒也不是羡慕其中有些人闲云野鹤的生活,反而是他们在生活中追求真我的态度很触动人。肯定也会有读者提出里面有些艺术家是在外面赚了足够的钱之后才到大理找了一片地方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同时里面也有边走边看,到了大理觉得不错就定居下来的人,也并不是拥有很多金钱上的财富。

由此就会让我思考一个问题,按照真我去生活有多难?如果看了这本书之后,抛开世俗的观念,用真我去生活也是能活下去的,但每个人的人生都没有重来的机会,有勇气去按照自己内心的真我去生活首先就需要很大的勇气,或者说,对于大多数长期沉浸于主流社会价值观中的人来说,有没有勇气去过这样的生活就是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看着别人过着田园牧歌的生活很羡慕,但好好问问自己,是真的喜欢这样的生活还是想逃避现在的生活。田园牧歌的另一面是医疗资源的欠缺,以及在面对大自然时需要更强的生活能力,这些自己是不是可以接受。与其羡慕别人的生活,倒不如好好想自己到底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自己内心真正看中和喜欢的是什么。

可能我们现在外部世界太精彩了,多彩缤纷到很少去关心自己的内心。一直在跟着外界的标准和价值观走,上好的大学,找好的工作,但这个好的标准却一直是被外界定义的,很少去问问自己是什么想法。跟着别人的节奏走,时间久了就很累,而越是跟得久,就越不敢换一种方式去生活,机会成本就越高。

但人的生存能力是很强的,把对自己的要求降低到好好活着,也许很多问题就豁然开朗了。人可能最终还是要活出真我才会觉得舒坦,长期因外界的标准压抑自己,时间久了生理和心理都容易出现问题。又因为长时间忽略自己的感受,在身心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很难在早期察觉,等到自己发现的时候可能已经比较严重了。

所以有时候看看不同人的活法,还是会给自己增加那么一点点改变生活的勇气,虽然不至于一下子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但能看到如果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也是可以的。当然这中间需要放下很多执念,屏蔽外界对自己的干扰。这些都可以慢慢来,如果真的想去用真我生活,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只要给埋下了这个念想并持续有所行动,若干年以后也许会给自己一个惊喜。

-END-

《仿佛若有光》读后感(四):一切皆为自然的馈赠

虽不是在洱海边长大,但也见证过当年大理古城发生的一些变化。

春节在生态廊道散步时看到的苍山雪

2013年,洋人街早已沦为商业酒吧一条街,每天晚自习放学走在街上,从酒吧里传来的各种音乐应接不暇,盛况空前。到了早上整条街却陷入诡奇的寂默中,同学的一声嬉笑在街巷的各处都能听到。络绎不绝的游客在牌坊处打卡拍照,而上下学路过的我们,不知进了多少人的照片背景。而那时的人民路要有趣很多,遍地各种无人看守的地摊,各种有意思的宝藏小店。书中提到的“海豚阿德书店”就开在离学校不远的街边,没课的时候就到处瞎逛,光是人民路就可以逛上一整天。只怪学生时代太穷,很多时候只能一饱眼福。

夕阳余晖映照下的洱海

2016年高考结束即将离开古城。很多旧日的店也渐渐搬离或倒闭,地摊消失了,到处都在施工建设,不是拆老屋就是装修新店,昔日的情趣早已消逝。这也使得书中的很多大理新移民选择到双廊,洱海边的村子,或是苍山脚下重新经营之前的生活。

海舌公园的大青树

“全国只有一个社区,在大理。”书里所谓的“大理社区”成员基本都是大理的新移民,其中有作家、画家、艺术家、诗人、导演、新式教育实践者、建筑师……像是现实版的豆瓣兴趣小组,大家因志同道合相聚在一起,有各自认同的价值观,在扎根大理的日子里逐渐糅合为一体。大理和其他旅游城市的不同在于大理自古以来就彰显着其特有的包容性。无论资本如何渗透,外来人员的怎么增加,本地人依然如故,一如既往在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上过自己的日子。这也使得新移民和本地人之间的和睦共处成为可能,能够互不打扰,各过各的生活。

喜洲农田边的咖啡店

而书中的社区概念相对局限,其有着部分群体的身份属性,自带“门槛”,本地人难以充分融入。所谓的社区难道只是外来部分群体的自我陶醉,而缺少本地居民参与和民族文化融入的社区是否还是理想中的社区?在“新旧居民”碰撞和摩擦的过程中,不排除部分本地人的排外情绪和民族意识会影响理想社区的构建。但还是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看到大理的多元化的一面。

非专业书评,仅记录个人的一些乱七八糟。

《仿佛若有光》读后感(五):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世界的光亮

这本书买了许久了,读了几页,就在书桌上落灰。

不是不好看,而是因为私人阅读习惯,我书桌上、床头上、书柜上甚至微信读书app中,至少有50本打开几页就一直停着没能继续阅读的书。这种情况,不是因为有了新欢就忘了旧爱,而是阅读的过程,就像一个闯进了一片精彩森林的孩子一般,时不时会被新的精彩抓住眼球,而暂且放下眼前的精彩,去探求更深入的可能。

但,既然是闯入森林,迟早是要出来的,所以,那些真正精彩的书,在返回的途中还会遇见,于是重新捡起,重新品读。

《仿佛若有光:大理访谈录》就像是一枚钥匙,打开了我看大理的大门,同时也为我打开了一个阅读新世界。之前,心中一直有个偏见,即:那么火热的地方,那么多人的吹捧,无非是现代旅游的附属品,又是什么值得去的呢?那么多人说洱海漂亮,会有西藏的湖泊漂亮吗?那么多人说苍山漂亮,会有西藏的雪山雄伟吗?

因为有在西藏两年简短的生活经历,自觉不自觉都会把遇见的、听到的或者看到的风景与西藏相比,全然不理会每一个地方的风景和人文的独特性。

直到我遇见了这本书,才知我大错特错,原来大理的生活是这样的独特,虽然也在现代化浪潮中踉跄前行,但她在一众有趣的人的扶持下,依旧保持着她有趣的一面,而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多半是因为另外一个人,或者一群人,这本书,让我知道,大理这座城之所以有趣,是因为生活在其中的人。

这部书是一部访谈录,访谈者黄菊,做了一系列此类的书籍,有《寻隐记》,有《荒野志》,有《生活在别处:天堂,是因为有足够的地方闲浪》,看完这些书名,是不是每一部都很抓心?

因为此,我把这几本书都收齐,这也是为什么我要说——《大理访谈录》为我打开了一个阅读新世界。有点类似于《瓦尔登湖》般向自然探求更多有趣的遇见的调调,但又不是《瓦尔登湖》那种反现代化的基调,让人在阅读中仔细琢磨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去探求“人”本身的追求应该是什么?

这部书的主编黄菊,是一位地道的行家里手,她(查了很多资料,终于确定是“她”了,特别担心会把作者性别写错,这是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从她创建的“行李”公众号中搜到最原始的资料,在确定是她的同时也发现一个有趣、阔大的新世界)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曾供职于中国国家地理,想到复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心熠熠生辉的几位先生:谭其骧、周振鹤、葛剑雄,便对作者的专业素养很是放心,这可是行业里历史地理最顶尖的一个学术中心了。

话说回来,为什么说查询她的性别时,又发现了一个有趣、阔大的新世界呢?她的“行李”公号,我大致翻了一遍目录,太多有趣的人、太多有趣的故事,在西南,在横断山区,在川西,在云南,甚至云游四方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过着大家艳羡的生活,维持着与自然最亲密的关系,原来此前我看过的《在雪山到雪山之间》一书的作者乔阳,也是这个有趣的群体中的一员,而她对雪山的描述,无疑已经攫住了我的心。

回到《仿佛若有光:大理访谈录》这本书本身,书中共收录了13位生活在大理的后来者的访谈录。这13位访谈者,非原著名,而是在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晚些时候来到大理,并爱上这里最终决定居住在这里的人。他们中有作家、有画家、有隐士、有电影人、有新农人、有建筑师等。

他们生活在这里,不是在探求什么,而是纷纷进行着属于自己的生活试验:与自然相处、与自我相处、与他人相处。

为什么说是生活试验呢?

书中有个简单的例子,被访谈者陈刚&三三创立了一所幼儿园,这篇访谈文字名为《一所幼儿园,就是一艘诺亚方舟》,这所幼儿园的名字叫作猫猫果儿幼儿园。它在试验什么呢?

让孩子更多元地去观察和看待周围的世界,更关注于孩子自身的特性与发展,而不是一刀切或者填鸭式的按教材进行教育。试验的出发点是这个世界本身是多元的,是经常的,未来世界的人,也应该以更多多元的技能或者能力来面对这种变化,而不是一味的被动的去接受当下的一切,世界滚滚向前,太多人不具备观察和思考的能力,等到被时代甩出发展轨道时,再去谋生一切就晚了。

相对于喧嚣的外部世界,生活在这里的人,更关注自身,如何通过自己的点滴做法,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教老人们画画,参展,看看外面的世界,让周围的人变好,让周围的世界变好,让我看到了他们为这世界造就了一束光。

或许,我们走在大理的街巷,看不到他们所描述的那么精彩,甚至被访者本人,有的也不太接受猫猫果儿的教育理念,但每一个人都在探求生活的边界,这本身也是生命的意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